伴随着空灵中带着一丝妖艳的歌声,一个轻盈的玲珑女子在森林中徘徊着,小鹿般灵动的大眼睛,举手投足都是妩媚。这是Feena在她自己制作的歌曲Turn On The Light的MV中的形象。
而电话采访时的Feena却俨然是一个明朗,健谈,爱笑的元气少女。
出生于昆明的Feena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生。练琴,跟着老师学唱歌,参加校内校外的表演。高中毕业后Feena的父母送她去了美国念书,读了一个稳妥而她毫无兴趣的专业——accounting。“当你不在状态的时候,你感觉你整个人都是空的。”Feena这样描述她初到美国读商科的那一年。
一年后的一个假期Feena回国,去拜访了她曾去练习的琴房。琴房依旧嘈杂,拉小提琴的,练嗓子的,弹音阶的,混杂成她最熟悉的无序而不和谐的奏鸣曲。站在那里她忽然找到了丧失已久的归属感。那一瞬间她特别想哭,她问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都在坚持,而你在干什么呀。 读与自己所学不相关,找一份所谓的稳定工作?你快乐么?不快乐。
于是回到美国后,她就毅然决然地自己办理了退学,叫了一个黑车司机,把十多箱行李运到住在丹佛的伯伯家,自己提着两个箱子回国了。一年后,她考上了伯克利音乐学院。
作为一个从小就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漂亮姑娘来说,她没有选择去追逐舞台上能得到的光环和瞩目,而是打造着自己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全面素质,尝试着音乐行业的不同领域。她泡在排练室录音室里和小伙伴们钻研音乐,去波士顿好声音做评委,凭借一己之力在家乡昆明举办“首届伯克利音乐学院大师班”。她还出演过作品《醉死梦生》,这部作品获得了EVVY Awards 最佳摄影奖并入围了2015年戛纳小短片提名。
Fenna认识伯克利有“爵士界的惠特尼休斯顿”之称的明星教授Goodman是在2013年,那节课教的是即兴演唱。
“所有的音符都在她脑海里,一张嘴,就什么感觉都出来了。即兴中的配合和灵活度特别大,每一个现场都是不一样的,我会去听各种不同的即兴现场。Goodman很严厉,会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训斥,但我脸皮厚,管她骂不骂呢,我都照样积极地去学去和她互动,回家后再反复听她上课的录音。 后来很多课,她一直是我的老师,我们的关系就越来越好,像一家人一样。平时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也会和她分享,她就像一个妈妈。我写了歌给她听,她会催我赶紧去注册版权,叫我不要到时候哭着找她说歌被盗了。” Feena笑嘻嘻地告诉我。
2015年,Feena萌生了把伯克利的师资,和她的恩师Goodman带回家乡昆明,办一场伯克利音乐学院大师班的想法。
云南有很多民族音乐元素,流行音乐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她想把这些自己学到的国外音乐元素,引进国内市场 。
把教授和整个乐队带回昆明是个巨大的工程。头一次做大型活动的宣传,如何掐准时间点,投放在哪,也都是学问。课程期间要照顾每一个学员和导师,很多音乐专业名词是请来的翻译人员也不理解的,还得自己充当翻译。 演出当天乐队现场设备调配问题百出,还好有学校的学姐和好友在现场帮了不少忙。
这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第一次允许其他机构使用其logo在外办学做宣传。不但每个学员都有证书,还给学员提供伯克利官方online课程里的三个全额奖学金名额和三封伯克利教授的推荐信。
这一切都离不开Goodman教授在背后的全力支持。
“我就是天天在教授耳边念叨呗 。热爱音乐的人就是这样,她只要觉得这件事好,有意义,你有热情,她就会帮你,音乐人对艺术的热情非常高,不像商人那样会权衡。” Feena告诉我。
Feena每个假期都飞回国录歌。但她依旧不急着出名。“我还是想慢慢积累,虽然艰辛,但这样出来的成果会更珍惜,不会轻易飞走,因为你太知道你每一步是怎么走过来的了。我希望我是一个机会来了就能把握好的人。”
对于名利和运气,她说:“有的人就是有一炮而红的命。但有的人因为老是幻想着能一炮而红,该下的功夫就不下了。其实你看就算是再功成名就的艺人,该进修的时候还是得去进修, 只是早晚而已。特别是随着音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底蕴只会愈加重要。”
这是一个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很沉得下性子的姑娘。 她不天马行空,不热血,不和你大谈梦想,而是理性地分析国内外的音乐市场和个人前途规划,娓娓道来。
刚毕业回国一个多月的Feena现在准备去云南的各个地方采风,收集资料,拜访最原始的音乐文化,为之后的新歌做筹备。
“很多人会想方设法地去参加各种比赛,去各种平台展现自己。但再好的平台,也还是要有好的准备,其实永远不会有百分百准备好的说法,但至少要过得了自己那关,才不会遗憾。而我觉得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在伯克利音乐学院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其实压力挺大的,不仅要学各个类型的学科,写十几页的paper,而且在这种高强度的学术压力下还要顾好创作。有的同学一天会有很多个演出,要在各个城市间来回奔走。

伯克利的学生都是怎么样的?
很钻,精力充沛。
Turn On The Light 这首歌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这首歌的原始旋律是一个songwriting专业的朋友写的。有次聊天时说要一起做首歌,他给我听了自己写的一段很短很basic的track, 问我喜不喜欢。后来我把要唱的主旋律填进去,再填了词,最后拿给producer的同学做了编曲,就这么成了。
这首歌在Youtube及各大韩国音乐平台上线,最后在韩国Mnet音乐排行榜2016.12.06打榜到第66名,还是挺让自己惊喜的。2017年这首歌也将会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陆续上线。

作者:静远
统筹:杨笛
美编:阮佳镱
更多阅读


人|故事|經歷|青年態度
北美新媒体平台
N E B U L A 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