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思维导图』这四个字时,了解或曾经被它『折磨』过的人想必都会心一笑,那对于还不清楚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的读者来说,我想先用一张为这篇文章『定制』的思维导图,来为思维导图做一个最直观的注解。
相信大家在看到这幅图时都会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文章的纲要与框架吗?没错,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这张思维导图可以理解为对文章所涉及内容的总体展示,方便大家用极短的时间快速筛选出有效或感兴趣的信息。
而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梳理思路、发散思维,快速高效地整合文章的信息点,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初步印象建立之后,就来顺着这张神奇的『脑图』,看看貌似简单的图像背后到底有什么吧。
1
什么是思维导图
维基百科上对思维导图的定义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但归结成几个关键词就是:图像化、发散性思维、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就像是一张大脑思维过程的地图一样,从一个思考中心分散出若干个节点,帮助思维发散和逻辑梳理。
根据思维导图发明人托尼·巴赞的总结以及国外网站的调查统计,思维导图的常见应用场景为待办事宜、准备演示、做笔记、问题解决、项目计划、做决定、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个人思考和写作
思维导图比起传统大括号或表格式的归纳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逻辑上更加直观清晰,更有利于思维的发散。与单一线性思维不同,思维导图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允许他们的想法、脑洞在平面中无限发散。在这样一个类似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信息节点之间的联结又让内在逻辑更加明晰,反作用于思维的再梳理与深化。
常见的思维导图有以下八种基本形式:圆圈图、泡泡图、双重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多重流程图、环抱图和桥状图。这八种形式的特点和优势各异,有时还可以互为补充,使思考体系更加完善。
2
思维导图要怎么教孩子用
了解了思维导图和它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场景后,最关键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点还是要落在思维导图到底要怎么用
想要激发起孩子对这种高效思维方式的兴趣,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体系,可以先鼓励孩子从简单且有趣的场景做起,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大脑地图”。
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学习者来说,在圣诞节、新年等特定节日,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制作一张泡泡图。像举办派对一样先为中心的气泡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再不断填充周围的气泡,为派对购置装备、设计游戏、写邀请函等等一系列活动,都可以视作由『派对』衍生的属性描述。
而对于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鼓励他们为周末的郊游或者假期的旅行做一份『攻略式』的思维导图。以目的城市为中心,分为吃喝玩乐住行几大关键点,再进行扩充和发散,将孩子对旅行的热情与期待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学习新技能的驱动力。
此外计划安排、故事人物关系等等都是孩子初步上手尝试操作性较强的思维导图应用领域。
同时,图形、色彩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入门阶段,可以让孩子像画画一样描绘出自己大脑中的场景画面,增添乐趣、化繁为简。
3
有哪些制作思维导图的神器
最传统也最直接基本的方式自然是拿出一张白纸,手工绘制,所需条件简单易得,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一张思维导图。
不过对于以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为代表的人来说,手工绘制有时会因为纠结于导图的设计和细枝末节而浪费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最后要推荐的几个思维导图制作网站和软件,一定是懒癌晚期、动手能力差、完美主义者的必备神器,四大主流脑图软件——Mindmanager、Xmind、imindmap、mindmapper。而这四大神器的优缺点,自然也可以用一张一目了然的思维导图来帮助你进行选择。
最后,不能忘了安利一个无需下载,操作简单的全中文在线思维导图绘制网站——百度脑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更直观高效地建立起思维与实践的桥梁,它是起点但并不是重点,它的意义在于为更高效的学习工作服务。
孩子如果只沉迷于『画图』的过程,却忽视了后面更重要的将思维与实践相转化的过程也是很不可取的。总之,思维导图只是家长引导孩子进行理性思维、高效实践的入门一课。
 *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