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囧囧 · 主播 | 及静
光芒,终于又重新笼罩中原大地。那些恐怖、高压、残酷的统治宣告结束。
原本贫困的朱重八经过一场华丽的蜕变,登上龙椅,成为史上最爱憎分明的皇帝:明太祖。
各位书友,大家好。晚读,我们继续共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朱元璋。
朱元璋号称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用登基后的三十一年,向我们展示了一部精彩绝伦,却又残忍不堪的历史。
晚读之前,先请大家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1.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朝皇帝的名字特别难记,很多字生活中根本见都没见过!
2.为什么在朱元璋如此的高压下,贪官污吏仍层出不穷?
3.为什么如此“爱戴”百姓的朱元璋要设置这么多的苛捐杂税?
带着这几个问题,晚读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开始解读他的种种矛盾的行为。
说来也奇怪,朱元璋乃至有明一朝都在矛盾中度过:
它是反贪制度最残酷的朝代,但它又是官员最腐败的朝代;
它有给予官员历史上最苛刻的薪俸,同时又给予亲人最尊贵的特权和财富;
它寄予百姓最稳定的生活,同时它又给予他们最残酷的统治;
它像个天堂,但也像个地狱……
这位“史无前例”的皇帝用他的身教告诫他的子孙:
“你们做皇帝时,即使相安无事,也要常怀警惕,一时一刻也不能怠慢;
中午不可吃饱,切记不可饮酒。对任何人都要怀有戒心;
要时刻夜观星象,注意危险的发生,睡觉时一定要竖起耳朵,弄几套盔甲刀枪,放在身边;
选几匹快马,养在各个宫门口,万一有事,立马逃跑!”
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皇帝,对社会第一的追求就是稳定。朱元璋则发挥到极致。
他认为只有极端稳定的社会,才能不动摇到他的统治。
什么样的情况才最稳定呢?那就是全国人,无论百姓还是官员,最好都像植物一样固定在土壤里。
为了让社会稳定,他必须排除所有不安定的因素。
于是朱元璋制定了史上最复杂的规章制度;为了防止官员欺压百姓,他甚至禁止官员去体察民情。
他规定每个人都要有身份,如果你是种田的,你就是农户;如果你是打铁的,你就是匠户。甚至连娼妓都要有户口。
你是什么身份,你的孩子就是什么身份,世世代代不许改变。老百姓想要远行,对不起,必须到官府开介绍信。否则离家乡几十里外,你这叫犯法。
人民在他的规划下,暂时不会受到地主和官僚的压迫,但也失去了身为人的基本自由。
而且商人在他的压抑下,沦为了最卑劣的阶层。
在他的眼里,商人都是不劳而获的人,农民们辛辛苦苦地用汗水换来实实在在的粮食,而商人们只是把货物交换一下罢了,货物总量并没有增加,他们却像变魔术一样收获了许多的利润。
商人考学、当官,都会受到种种刁难和限制。
在朱元璋之后已经无法靠工商业的税收来养活国家,就只有以各种名义征收沉重农业税。
有明一朝农业税居然是元朝的九倍!甚至民间的娱乐活动都被朱元璋所禁止
一个幸福的到处唱歌、写诗、填词、作曲的时代,就一下子变成了万马齐喑的时代,民间的活力消逝殆尽。
社会的确稳定了,但是每个人不再是一个人,变成了植物,被禁锢在划定给他们的土壤之中。
苛捐杂税多了以后,自然需要庞大的官僚系统。禁锢在土壤上的人民,不断地为大明王朝输送财富。
为了防止官僚侵吞这专属于他与皇族的财富,他设置了最为严厉的惩贪制度。贪污60两银子以上直接判死刑、扒皮!
他对官僚的恨,或许真的发自骨髓。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源头,都在于官员的贪污腐败。
他建立了全世界缜密的侦查系统——锦衣卫,将触角伸到全国各个角落。
他常说,要把社会动荡的源头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又设置了最残酷的刑罚,甚至恢复了蒙元为人诟病的“廷杖制度”。
至于功臣、“奸恶之人”这些可能影响他统治的人,他总会想尽办法赶尽杀绝。
他毫不留情的“制造”了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一共杀了近十万人。
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方孝孺的父亲大清官方克勤,也因牵连到“空印案”被杀死;户部尚书德懋被人举报贪污,朱元璋立刻将他处死,然后剖开他的肚子,发现全部是粗粮炒菜。朱元璋只好叹息道:“哦,原来是个清官啊!”
朱元璋也许并非一个喜好杀戮的人,他就像一个老农民一样,有着短视的实惠观。
为了一点粮食,几间草屋,可以毫不顾惜地运用体力、脑力甚至暴力,把算盘打到最精也最狠。
太子朱标曾经规劝过他,不要过于杀戮,他屏退众人,拿了一根棘条扔在地上,叫太子去捡。
太子面有难色,然而仍然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只好挑明道:“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刺摘了给你,岂不是好?我杀的都是奸恶之人,杀了他们,你才能当这个家啊!”
明朝官员的俸禄也是史上最低的。
在高风险,低收入的情形下,官员要么只求无错,以消极的态度处理各种公务;要么就是抱着能混快活几天是几天的态度,贪污腐败。
整个明朝的官僚体系,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盛行。
也许只有一种人能够在充满荆棘的大明王朝踏浪而行——他的亲王。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农业社会里,血缘关系比任何关系都可靠。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对所有人都抱着强烈的猜忌之心,独独对于自己的血亲无条件地倚重信任。
虽然有历代藩王之乱的前车之鉴,但是他视而不见,固执的让他的孩子分享皇帝的权力。他的孩子都被封为亲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以防权力落入外人之手。
为了让自己的子孙绵延不绝,还做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奇葩规定:子孙起名的时候,不仅要按照族谱,每个人的名字的偏旁部首,还要含有金、水、木、火、土。
比如,太子朱标,燕王朱棣。都是木字旁。而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第三个字都是火字旁。
后来名字不够用了,甚至开始生造字。所以越到后期,明朝宗室的名字越为复杂。
有大臣告诫他赋予藩王权力的危险性,可他认为他有独到的方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就是对皇子皇孙们进行道德教育。
他会经常用“骨肉亲情”去感化他的子孙,而且还会派遣他们去访问民间疾苦。他相信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子孙一定会感激涕零地遵守祖训。
朱元璋临死时,言辞恳切的给朱棣写去了一封信:“你大哥死得早,其他几个哥哥也都去世了,你现在是老大了,一定要好好保护你的侄儿,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攘外安内,名留青史。”
当他看到太监拿着他的手书跨出宫门的那一刻,他陷入了沉思,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杀戮。
他唤来左右以及他的孙儿允炆,说道:“把锦衣卫给撤了吧,另外,你登基后,千万不可像我一样。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说罢,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在幻想的乌托邦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从他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曾经苦难的经历,给他的人性中打上了几个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这些印记不仅影响了他的一生,甚至影响了整个大明王朝。
第一个印记,是对稳定的追求。
以往的颠沛流离,让他比任何人都追求稳定。
他认为稳定就是幸福,最好全国都是植物,于是他把自己的思想强行施行到全国。
他不仅闭关锁国,甚至把周边的国家都列为不征之国。紧接着,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则接踵而至。
就像现在有些企业,稍有起色,就盲目地大搞管理,制定各种条条框框。结果很多刚开始充满活力的公司慢慢变得死气沉沉,从此失去积极性。
第二个印记,是对亲族的极度庇护,甚至放纵。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孩子极度的溺爱以及依赖。他在外面虽然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但回到家中立马变成了慈祥的老父亲。
他毫不吝啬的将一切留给孩子,甚至自己背负暴君的骂名也在所不惜。他以为他的孩子能够理解,能够感动的遵从他的意愿。可是他忘了,溺爱下的孩子,往往携带着极端的叛逆。
在他去世后的一年,燕王朱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教育方法的缺失。
看吧,历史真的是不断的在重复。我无法评价朱元璋的功过是非。我只能站在他的角度,抱着“同情之理解”观看他的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
而几乎所有的动作言语中,都映衬出我们的人性。
作者:囧囧,有书原创作者,带你穿越七百年,用人性洞察历史。
主播:及静,有书签约主播。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静扣心弦(ID:jingkouxinxian)。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晚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