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学校接9岁的女儿小乐放学。在路上,她对我提起最近和学校的一个好朋友小艾有些不愉快。大致情形是,那个曾经和她十分要好的女孩,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学期开始后,对小乐开始疏远,并且和另外一个女孩打得火热。即使小乐主动找她玩,她的回应也不似从前那样积极和热情。
知女莫若母。小乐自小就是活泼开朗的孩子,几乎没什么事能让她不高兴超过三分钟。她也是一个独立自主和不畏困难的孩子,凡事会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
现在她和我交流这件事,我虽听不出也看不出她明显的难过,但是后视镜里,我看到了她飘向远方的眼神。我知道,她需要我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任何一次问题的独立解决,都给他们的内心披上一层真实的强大。
父母,不是那个要不断给孩子遮风挡雨的人,而是要在风雨来临时顶起他们,让他们度过风雨的人;父母,也不是那个要给孩子的人生修枝剪叶的人,而是要在生命的源头,培育一片肥沃土壤供小树能够日后参天的人。
从学校到家的路途很短,我无法和小乐在那时继续聊这个话题。那天,四岁的儿子睡得特别早,都没来得及吃晚饭。
收拾妥当之后,我坐在小乐身边,轻轻把她抱进怀里。是的,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时常有难以名状的脆弱,我们一个深情紧密的拥抱,会传递给他们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力量。
“小乐,现在能和我继续聊一下你和小艾的事情吗?”
女儿没有抗拒。这些年养育子女,如果说有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便是建立了我们之间的绝对信任和零阻力的沟通模式。
“妈妈知道你可能对这件事情感到难过,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觉得不开心。”
以我之心度你之心,以我之情度你之情。这是同理心的根本。
“妈妈,我就是不明白她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玩了?”小乐不解道。
“那她只是不愿和你玩了,还是也不愿意和你们那个小圈子的其他朋友玩了?”我继续引导小乐对事情的描述和解读。
“她现在交了新的朋友,也不再和小兰还有小花玩了。”
“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不知道。”
在安抚孩子的情绪和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事情的真实面目,很多时候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整个事件的认知和解读。当他们看待事情的视角有偏差,他们的解读就有偏差,继而引起情绪上的偏差反应,往往也会引起行为上的过度反应。如果不及时纠偏,这种偏差模式会如滚雪球般的惯性向前,影响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小乐在叙述整件事情的过程中,没有愤怒也没有对小艾的猜测和诋毁。而我作为家长,此刻最不能做的也是对整件事情的过度揣测。我既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小艾身上,也不能责怪小乐做的哪里不好。两者都在无形之中,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弱者甚至是受害者的形象,这不但不能宽慰孩子,反而会妨碍她日后的交友。前者,责备孩子的朋友其实是变相的贬低了孩子挑选朋友的眼光,隐秘的对孩子的自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后者很可能有失公允,一不小心伤了孩子的心,失去了他们的信任,继而造成日后有效亲子沟通的阻碍。
“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在乎小艾不理你这件事情吗?因为友情对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他会多么孤单啊,高兴和伤心都没有人去分享了。现在你难过,是因为你在乎你的朋友。妈妈感到很高兴也很骄傲!”
小乐没有言语,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微笑。
“但是友谊,就像盘子会裂痕甚至打碎,也会发生改变或者消失的,尤其当我们还很小不知道怎么去维护它的时候。但这绝不代表你做错了什么。她现在喜欢和新朋友玩,或许是因为她对朋友的品味发生了改变。我们的品味都在变,只不过你仍然很喜欢和她做朋友。这没有任何问题。”
此时小乐不解的问:“可是上次我去她家玩,她妈妈说过,我们都知道彼此的生日,知道彼此生日的就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怎么会变呢?”
“真正的朋友,不是依据【是否知道彼此的生日】来决定的,而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能相信你、支持你、和喜爱你。Loyalty(忠诚),是真朋友的一个重要品质。”
“妈妈,什么是忠诚?”
“忠诚,就是不会随便去放弃一个朋友!”
“你现在还小,要去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触和交往,慢慢的你就学会了怎样去甄别真正的朋友。当你和别人成为了朋友之后,这时候维持友谊可能比建立友谊本身还要重要。比如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和帮助他们,比如送贺卡和生日礼物,比如一起分享好玩的事,等等。”
差不多该收尾了。
“我知道你不是一个轻易放弃朋友的孩子,你会去争取挽回和小艾的友谊。但是,如果在你尝试了各种方法之后,还是不能挽回的话,你就不需要再去承担了,Let Go(放下吧)!”
“吁!”小乐与此发出一声轻叹---那是一种郁结的缓释,似有重担放下后的轻松!
她转过身来,吻了一下我的脸,然后高兴的自己去玩了!
身后留下一个满足的妈妈,面带微笑。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看似是一个普通的亲子小故事,但却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情绪教导的一个好例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哥特曼(John Gottman)教授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情绪教导型家长的育儿理念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可供家长操作的【情绪教导五步法】。
约翰.哥特曼教授的研究发现,在情绪教导型父母养育下成长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学习成绩更优异、行为问题少、生病少、情绪更稳定、抗逆力更强,专注力更好,以及内在成就动机更强。
Dr.Song宋博士目前在知乎进行live系列课程《优秀家长的6堂成长课》,其中一堂课用实例详细的讲解了哥特曼教授提出的情绪教导五步法。详细信息请登录以下网址了解: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75019
上千名家长的选择,至今每堂课都是爆满5星哦。错过直播不要紧,所有语音和图文内容永久保存,随时收听还可收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