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周五 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流程
l 8:30,祈祷仪式。特朗普和家人将在白宫附近的圣约翰大教堂进行祷告。
......
l 正午时分,进行就职宣誓和总统就职演说。特朗普将双手分别放置在两本圣经上:一本是他小时候的圣经,一本是林肯总统用过的圣经。
1月20日,美国正式迎来第45任总统特朗普--一个大选前不被所有主流媒体看好,被戏称作 “史上唯一跟女人吵架吵赢了”的古稀之年老男人。在整个就职流程中,有些环节算是美国所特有的现象,比如明天的祷告和双手放在圣经上宣誓。 
*这张图片是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照片,很多人都在为他祷告,或许这正是一个七十岁老人的力量来源* 
说起祷告,我们国人往往想到的是老太太求菩萨保平安,又或者是百姓商贾求财神爷发大财。说白了,都是想跟神搞好关系,做交易,要好处。其实在基督教中的祷告,是双向的。先是告诉上天 你的诉求,然后求上天告诉你,在这诉求面前,你应该怎么样做才是神所喜悦的,并求赐予力量去克服个人的喜恶来顺服这个旨意。山姆哥猜想特朗普在就职典礼上的祷告的内容应该是感谢神赐给他这个机会,并求神指引怎样带领这个国家才是荣耀神的之类的。
*华盛顿总统和林肯总统祷告的画像*

在美国的运动场上会经常看到这个手势,代表将荣耀归于上天,以让自己时刻感恩和谦卑*
据年长的美国朋友说,他们也很怀念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因为在那之后,美国社会开始变得世俗堕落。越来越少的人能常常祷告,越来越少的人能从头到尾读完一遍圣经,更别提熟读《圣经》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中国人去了解圣经。五十步笑百步。正如当今已很少有国人能从头到尾读《四书五经》,但整个华人社会的基本共识还是按照儒家教导的“秩序”代代传承 一样,虽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圣经的教导不再熟悉,但因着长久积累形成的文化习俗,整个社会的共识还是基本建立在圣经原则上的!想真正的读懂美国,了解圣经是避不开的!


今天山姆哥就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这本美国立国的文化基础--《圣经》!

*美国的国家格言“IN GOD WE TRUST” 但印在美金上确实饱受争议,不是因为信仰与否,而是因为有亵渎神的嫌疑*
圣经在美国的版本多达150多种。美国人最常用的KJV和NKJV,而华人最乐意用的英文版本是NIV。《圣经》全书共有66卷书,分为旧约39卷和新约27卷。作者多达四十多位,其中有君王、祭司、先知、战士、税吏、牧人、渔夫、医生、使徒、文士等等各种背景。写作时间跨度1600多年,写作的地点也各不相同,主要是以色列、埃及和地中海一带(所以圣经源自中东,对当时西方的希腊、雅典和罗马文明来讲,也是‘外来文明’)。
旧约基本是在公元前400多年完成(中国的战国时代),新约是在公元100年之前写成的(中国的东汉)。题材也很多样,有律法、诗歌、叙事、传记、议论、书信以及预言等等。但全书都在围绕同一个主题而且前后预言相互印证,环环相扣。所以圣经不是一本书,是一套书,一套包罗万象而又不离其宗的丛书。
翻开圣经目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前面五卷是律法书,作者是摩西,所以也叫‘摩西五经’。从亚当夏娃到诺亚方舟再到亚伯拉罕的故事都是出自《创世记》。

*梦工厂拍的《埃及王子》讲述是《出埃及记》,公元前1500多年以前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
历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1473年(中国的殷商时期)到公元前475年(中国西周灭亡春秋开始)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以后的历史,国家的兴衰起伏完全在于百姓是否听神的话;其中的《列王纪》、《历代志》 在形式上、时间上都可以对应《春秋》。
智慧书,个人觉得是圣经中最像中国古籍的,《约伯记》是讲述约伯大难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佛家),《传道书》是讲所罗门王在享尽荣华之后对人生价值的反思(道家),《箴言》都是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智慧(儒家),而《诗篇》《雅歌》是给人安慰和知识的诗歌,在文学形式上类似我们的《诗经》。
先知书,依照篇幅长短分为了大小先知(而不是先知本身的大小)。先知是以色列历史上一些上通天意,下达民情的特殊人物。虽叫做先知,但并非都是扮演说预言的角色,而是常常要提醒训导百姓顺从天意。一共有17卷,16位先知所写。


新约前面四卷成为四福音书,是耶稣的门徒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记录耶稣一生的言行;福音翻译为‘好消息’;马太写给犹太人,马可写给罗马人,路加写给希腊人,约翰写给普通大众。四福音形式上可以类比做《论语》。
使徒行传,讲述的是前期教会历史,写于公元61年,相当于东汉时期,对现代教会仍然很有指导意义。

保罗书信,主要是保罗写给周边早期教会劝诫和解答疑惑的。新约27卷书中,有14卷是保罗写的书信(若希伯来书是保罗所写)。竟然新约中超过一半都是保罗写的,这也是为啥Paul保罗这个名字在西方这么流行。有趣的是,他其实是有罗马公民身份的法利赛人,视基督教为异端,极力迫害基督徒,后来在去大马士革迫害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瞎双眼,三天不能看见,后受洗重获光明,成为主要传道人。


*保罗在去大马士革迫害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瞎双眼,三天不能看见*
普通书信,彼得、约翰是使徒,雅各、犹大是耶稣的兄弟。是写给古代教会‘传道授业解惑’的。在现代教会中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指导。这里的雅各的英文其实是James,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詹姆斯。可以看出多数西方人流行的名字都能在圣经中找到源头。
启示录,讲的是人最终要到哪里去,是关于末世的预言。

可以看出,圣经的文学内容是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相对《四书五经》的关注世俗,圣经对‘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而活’ 等终极问题在几千年前就有相信的论述。圣经被看作是上天托很多人写给世人的一部家书。
整个以色列的历史都是在讲述‘顺天道则昌,逆天而行则亡’。以色列被神拣选是因为‘以色列在众民族中最弱小’,这样一个弱小的民族如果因为信靠上帝,得以强大的话,荣耀就可以给于神。如今犹太人取得的成就世人皆知。
不可否认,因为印刷术的不普遍和对抄写圣经的苛刻要求,普通民众难以接触到圣经,圣经逐渐只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从而发展出教廷、教皇等人的机构,人变相的被迫顺服敬拜一批特权的人,结果造就了充满压抑和迫害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我们往往会误认为文艺复兴是反对宗教崇尚科学的运动,其实恰恰相反,这一时期众多的伟大作品都是为宗教而作,而且许多艺术作品得到了教会的赞助。宗教改革诞生了被迫害逃亡到北美的新教教徒。

*达芬奇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在教会扩建中所画的宗教题材*
在剔除掉教廷、教皇这些阶层之后形成的新教,认为人可以直接通过读圣经和认识耶稣来跟上天建立关系,不需要教廷、教皇作为中间人,重新又回归到只论述‘人、耶稣和上天’三者之间的关系。新教教义这种简化单纯的关系,对于后来的自由民主革命,地理大发现和开拓殖民地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群清教徒建国的国家。当年坐着五月花号跨越大西洋,前方等待的是恶劣的天气,未知的环境,遍地的野兽以及各种疾病。这样的冒的风险据说不亚于现在坐着火箭去火星定居。如果没有信仰,是很难坚持到底的。山姆哥曾经去过很多城市的博物馆,看到城市建设早期的历史,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欧美列强‘ 西装革履地就把城市给建好了,也不是叼着烟斗就把钱给挣了,而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亲历其为,拓荒似的在荒无人烟之地开垦出一个家园的。这个过程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需要面对各种危险时很强的民族意志力。
今天也一样,美国的强大不是大家都开着汽车、喝着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公司。依然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怀疑,靠着信念,迎着他人的不理解,‘开垦出来的’。祷告是建立一种跟上天的关系,可以不在乎人的观点,而只在乎神所创造自己来到世上的真正使命。
这种取悦神,不取悦人的思维方式,让多数美国人超级自信,敢于特立独行,而不在乎周围人的说辞。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段《美国独立宣言》的序文和前言,可以看出这个科技第一强国在建国之初,所秉持的信念:
美利坚合众国十三个州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

”在有关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自然之造物主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于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如果你喜欢美国,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订阅“北美山姆哥”!定制话题 深入探讨!
如果你讨厌美国,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订阅“北美山姆哥”!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