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宇:“在和Kay聊天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止一次闪过这样的念头——你的经历也太丰富了罢?不论聊什么样的话题,她总能提出一些有趣的见解,让气氛活跃起来。这也印证了我很早之前看过的那句话:决定我们感知的不是年龄和阅历,而是那颗“热气腾腾”的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甩同龄人几条街的精彩,Kay的经历可能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她把生活当游戏打
想知道全宇宙的古怪知识
最初认识Kay是在聚星会里,她进群之后发自我介绍,几个标签分量十足:摄影、国家地理、时尚博主、自由撰稿人、市场推广、潜水。我跟她打招呼,聊了几句就发现她聊天续航能力超强,从摄影到胶片,从相机到耳机再到广式早茶,话题广且有深度,里外都给人有力的诚意,我印象很深。
直到这次真正采访她,我有一些初印象被印证,但更多的印象被推翻和重塑:我以为她气质文艺、生活惬意简单,其实她精力充沛到“精神分裂”,连侃两个小时也不累,张口就模仿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她的生命容器结实且大如黑洞,能文能武动静皆宜,写字读书、跳伞潜水都不在话下;她过得甚至比男子奋勇热闹,把生活当游戏打,一路开挂,是个无敌可爱的“奇女子”。
她用一口带劲的京片子,开始讲出国的缘由。“大一暑假注意到学校有出国交流的项目,我就一个月内怒把雅思考到7,去了加州,商学院的高阶课程对于零基础的我略显艰涩,却十分有吸引力。思考很久后决定把出国计划提前到本科,得到父母意外地支持。我就又花一个月,怒把托福考到100,所有材料备好。九份申请,八枚offer。挑来选去,更喜欢波士顿的机遇与文艺气息,于是我现在是BU terrier了。”
总能给人“开挂”的错觉,在于Kay想法极多,行动极快,风驰电掣。别人还在犹豫拖拉的空档,她唰唰就把事情做好了,也难怪高中起她就开始挑各种大梁。“高中组过乐队,我是主唱兼吉他手。兼任广播站站长、辩论队队长,自己排练的英文话剧拿过北京市一级二级奖项。也喜欢写东西,主办校刊,与杂志合作,笔下题材从连载小说到市场观察、奇怪的时事评论。还参加一个红星闪闪的作文比赛,捧回一个国家三等奖。”
Kay的诸多尝试,都是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发展领域。然而跟大多数人最终“找到了最合适最喜欢的事情”不一样,她这样一通尝试下来,竟然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跨了几个领域,不过这也很符合她对自己的评价:“热衷各种挑战,而且是个自虐型选手”。
在加州交流期间,同行的小伙伴大都直接选择语言课,但Kay想学点“干货”,试听课过程中被Marketing高阶课的内容吸引,她决定在BU读Marketing。后来接触到金融的课程,发现“因为我也在玩比特币,觉得那些算法好有趣!”接触到计算机课的Kay,又觉得被编程吸引,期末的作业还被教授放到了hall of fame里。她说想努力买一部3D打印机,多学一点CS编程,“有个哥哥在为奥斯卡打印奖杯,我比较想打印千层可丽饼……”
过着这样热气腾腾的日子,让她自己都忍不住感叹“我大概比别人多活了好多年”,在我看来她倒真可以成为年轻人们的楷模生活家。
她还想再活500年
“我好想再活500年”,Kay幽默了一把,但其实她真心这么想。即使生活安排得再怎么充实和丰富,她还是无法涉猎世上所有行业,也无法认识所有有趣的人。幸好她不遗余力地洞察生活、吸收营养,自然拥有了不少妙趣横生的经历。
高二暑假,Kay得到市教委选派的唯一一个到俄罗斯免费交流的名额,同行的老师是中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那位老师见她有摄影天赋,招她成为了助理。一次她随团队到杭州的水下古城做科考,软磨硬泡让大家同意她下水体验,“那是我第一次潜水,发现比跑步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从此我成为了潜水重度爱好者,考了两个潜水证,还结识了一大帮特别好的朋友。”
从助理成为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时,Kay还在读大一。而她因出国交流爱上摄影,又因摄影爱上潜水,潜水则让她收获挚友——开启“正向循环”模式的人生,没有无趣的理由。有时她对“有趣”的定义又很难捉摸,就连想考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在她眼里也是好玩的。明明她能玩转各种极限运动,却因为胆小不敢去古墓做科考……
尽管已经涉猎市场、金融、摄影、博物、极限运动等等领域,但问到她还有什么想尝试的,Kay依然按捺不住她比海绵还强的学习欲,对工程、设计、建筑等专业都很感兴趣,且聊起这些她很自然会接过话茬发表看法,她“什么书都看”的优势不言而喻。
自从加入聚星会,她给自己设立了三个新的小目标——每天认识一位新朋友,每周读完一本书、认真完成一次街拍——她每周带着相机到大街小巷“扫街”,已经由此认识了好几位聊得来的朋友。对,一讲到交朋友,Kay那海量的故事库又涌出来好多好多关于她和陌生人打交道的那些好玩的、让我拍手叫绝的事情。
一个人的时候
正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
在Kay身上没有太多“逆袭”的痕迹,没有包袱缠身,自在潇洒的性格让她跟人打交道也无压力。只不过她从前懒于经营社交生活,喜欢待在舒适圈里。“我兴趣爱好太多,随便做点什么,一天就过去了,交友方面没有太多注重。”
确定留学、申请完学校后的一段空闲时间,Kay二话不说当背包客独自游十几国。去年她又自己从墨西哥一直玩到多米尼加,还有古巴。独自旅行看似单调,但对于Kay,“一个人的时候毫无牵挂,可以随便交朋友。”丰富的旅程甚至练就了她对语言和沟通强烈准确的直觉。
“我不懂西班牙语,在多米尼亚我的房东是一位满头银发、蓝眼睛的西班牙老太太,特别好看。我住她家顶层,她上来晾衣服跟我聊天。我们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就边比划边猜,最后我居然把多米尼亚首都圣多明哥的历史全搞懂了。我似乎有穿透语言障碍的能力。可能与人打交道多了也变得敏感,能一瞬间get到别人想说什么,简直开了挂。”
Kay跟舍友去墨西哥也是“奇遇”不断。没有手机、地图,语言不通,遇见的墨西哥人却非常善良,即使方向相反,墨西哥人们也会把Kay她们送到目的地才往回折。离开的前一夜,这两位女生跟一群墨西哥人在酒吧里一起看球赛、喝酒,high到飞起。打那以后,kay每年都会去一次墨西哥,“特别喜欢这里”。
我问她,怎么做到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的?她的回答很实在:“一种是认识新人,一种是了解那些只知道名字的人背后的故事。”饭堂、图书馆、社团,这些都是Kay认识朋友的“据点”。哪怕拼车,她能发现全车都是凯尔特人球迷,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不愿下车下车;四个人吃西班牙料理,Kay跟餐厅老板一聊才发现他们在“西班牙海鲜烩饭”的做法上达成高度契合,“引起灵魂共鸣”(我爆笑),其它话题也是一拍即合,估计老板觉得知己难逢,大手一挥“你们走吧!不用买单了”……
似乎天生自带随时随地交友、和陌生人聊上两句技能的Kay,跟人打交道的趣事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现在的她用自己话说,“感觉人脉都打通了”。以前她泡图书馆除了看书,还知道北大清华的老教授常驻国家图书馆三楼社科区写稿,她会去“搭讪”业界老前辈,听他们聊天,跟他们辩论。他们说话四两拨千斤。一件事你在那里想半天都想不通,他们稍微一点就能把你点透。”
跟老前辈聊天容易暴露短板,由此对自己的知识库修修补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说,Kay你在学习这事上真“贪心”,真好学。她幽幽地接了句:“好学说不上,明天要交的作业现在还没写。”
结语
采访时间超过两小时这还是头一次。这么一通畅聊,我们换了不下十个话题,我似乎认识了十多个名叫Kay的女孩儿。在微信亲切健谈的Kay,在ins里认真记录生活的摄影师、潜水重度爱好者Kay,随时都能聊得火热、从不冷场的Kay……而无论是哪一个她,暗地里都涌动着不可预测的惊奇,吸收能量。等大家回过神来,她已经一个人像一支军队,所到之处都可安营扎寨,向着未知的“有趣”启程开去。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学家通过观察分析也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工资约等于关系最好的5个朋友收入的平均数。这说明,朋友间的想法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相互影响。所以,如果我们每天只活在自己狭小舒适的社交圈内,而不去主动交友、交流,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和本质性的进步。
人脉就是命脉——如果你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去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打交道,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的想法和心得,长期坚持下来,你将发现自己会效仿那些优秀的人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模式,并且在他们走过的成功路上加速成长了。
在公众号主页回复“Kay”,立即获取她的私人微信,今天就开始建立自己高质量的社交圈。
我们下周见!
泽宇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