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本期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日本在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可望继续增长
日本在现在的亚洲经济体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已经成为日本越来越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场。
1980年,日本和亚洲国家的贸易是其贸易总体的26%,至1992年,这个数字已经提到35%。从进口来说,日本吸收了大约36% 的亚洲国家的出口商品。从1980年到1990年,日本从亚洲进口的商品增加了两倍。可是从相对值来说,亚洲国家出口日本的商品实际上在下降,从1980年的20% 到1991年的14%。但是,由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日本仍然是亚洲国家的重要商品出口地。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亚洲的直接投资急剧增长。
例如在1982年至1989年的短短几年里,这种直接投资增长了3倍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继续增长,但在其他地区则下降。日本在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可望继续增长,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现在日本海外机械制造能力只占其总体制造能力的9%,国内资本仍然会有强大的动力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第二,亚洲许多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也是促使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第三,亚洲国家日益扩张的消费市场更是增加了对日本资本的吸引力。
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日本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额较五年前几乎翻了三倍,至20.1万亿日元(约合1809亿美元)。
亚洲国家为了吸收投资往往迁就日本的政治力量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经济已经在亚洲占了统治地位呢?因为日本经济规模极其庞大,相对于亚洲小国家来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稍微提高一些,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日本在亚洲的投资从绝对数字以及日本在世界各地的比例来说,的确快速增长,但从占流入亚洲国家的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来说,并不见得增长很快。美国和欧洲在亚洲的投资增长得也很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除日本外)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增长。例如中国台湾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外来投资的来源地。韩国也开始大规模地出口资本。在东盟国家,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的投资已经超过了日本。
在1987年,日本在东盟四国的直接投资占了这些国家全部外国投资的35.6%,亚洲四小龙只占19%,但到1991 年,日本只占15.2%,四小龙占了29.5%。但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之间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走向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亚洲新兴工业地区的投资已经转向中国和越南等地区。而东盟国家本身也成了海外投资者。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0% -15% 的海外投资来自东盟国家。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政府和商人的共同努力,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实力很容易占主导地位。东亚和东南亚的华人资本尽管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各国间缺乏整合力,政策无以协调。而日本政府和商人的行动是经常互相强化的。
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实力也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一方面是亚洲国家领导人为了吸收日本的投资,往往迁就日本的政治力量。例如许多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参与联合国在柬埔寨的和平维持活动表示怀疑,但这些国家的官方言论都支持日本的行为。中国在日本参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事情上也持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日本的政治行为倾向于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就是说,日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其外交政策不再像以往那样受制于西方各国。例如日本是1989 年政治风波后第一个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国家,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人权的态度也不同于西方国家。日本也支持亚洲国家地区性的安全对话。
在军事上,日本一方面表示日本无意于成为军事强国,但另一方面日本并没有减少军事预算。尽管亚洲其他国家的军事预算比例提高得要比日本快,但日本庞大的经济使得日本军事开支的绝对值远远超出任何一个亚洲国家。例如1992年,日本的军事开支是365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的2-3 倍。日本还不断升级更新其武器系统,强调自己生产尖端的武器。日本所具有的高科技使得其在需要时很容易地把现在的非军事技术转化成为军事能力。在亚洲国家,很多人认为日本能够在短期内拥有核武器生产能力。
1992年日本国会经过一番激烈地辩论,通过了“海外派兵案”。图为8月下旬,首批维和部队抵达柬埔寨,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战后日本首次向海外派兵,国际舆论广为关注。
现代日本的军事企图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
日本感到其必须去追求更大的政治影响力,使得政治力量和其经济力量相吻合。但是与19世纪和20世纪30年代不同,现代日本的军事企图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的邻国中国和朝鲜强烈地反对日本的再军事化。再者,战后日本外交的总体倾向性,即竭力避免危险,强调稳定和经济利益,也使得日本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急剧的变化,除非日本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变,其安全受到危胁。
图为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拍摄的“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这是日本自卫队目前最大的驱逐舰,于2015年3月25日交付海上自卫队开始服役。
日本曾经强调“脱离亚洲”,希望成为西方世界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日本做到了这一点。日本的发展模式现在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而且也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但随着西方经济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随着日本和西方世界经济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加剧,也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希望能回到亚洲成为亚洲的一员。亚洲国家一方面对此表示欢迎,另一方面表示怀疑,因为日本也曾经致力于“大东亚共同体”的营造以对付西方世界,结果造成了使亚洲国家仍然记忆犹新的军国主义政策。今天亚洲国家对日本再军事化的怀疑和它们对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反思是一致的。所以,日本一方面表示要回到亚洲,另一方面它仍然需要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结盟,来保证其安全与经济繁荣。因此,日本在未来亚洲和平与安全中的角色也取决于美国对日本和对整个亚洲的政策。
(作者:郑永年;文章摘自《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编辑:陈菲;文章小标题、配图均为编者所加。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图书简介

《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郑永年著,东方出版社出版。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中国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西方国家二十年如一日地宣扬“中国威胁论”与“围堵中国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世界的目光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注视中国:作为新崛起的霸权,中国会否以及如何挑战旧霸权,进而重塑世界权力格局?其中民族主义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扮演了何种角色?
出版方介绍

东方出版社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是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音像电子出版社,于2003年由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专业产品主要涉及教育软件、工具软件、考试类产品、央政治类文件、学术著作等几大类,同时发行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部分管理类、财经类、政治类、教育类图书,年出版电子音像产品达200余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