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中国女留学生Bi Xixi (音) 惨遭男友Jordan Matthews 毒打致死的新闻,已经在国内外网络上发酵热议,而在留学圈内更是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Bi Xixi 生前与男友合影
虽然近日由于施暴者在法庭公开受审,事件才在时隔半年后引起广泛关注,但Bi Xixi 早在2016年8月19日已被害身亡了。案发当天,Bi Xixi去伦敦看了她的朋友。据朋友说,Bi Xixi当时脸上有很多淤青。 晚上男友把Bi Xixi从火车站接回家,然后开始抱怨她不关心自己。接着两人吵了起来,再之后男友就拳脚相向。趁Bi Xixi 熟睡后,男友再次疯狂殴打她直至死亡。

Bi Xixi 生前与男友合影
其男友Jordan Matthews 在被捕后,还声称“绝对有必要打她,因为她不在乎”。在法庭上,他仍以“女友手机上有另一个男人的信息”,以及自己患有“注意缺陷多动症”,企图来为自己的谋杀罪行开脱。
而悲剧却并非起源于此,尸检报告以及相关证人表明,Bi Xixi 在生前早已多次遭到男友的肢体暴力侵害。
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后,热议铺天盖地地袭来:有人称Bi Xixi 家境殷实,系雨润集团总裁毕国祥之女,身家过百亿;有人质疑她明知男友有暴力倾向,为何不早日离开人渣;甚至有人恶语相向,说她是“崇洋媚外,活该遭报应”。
看着这些或惋惜或恶毒的议论,我甚至震惊地忘记了气愤,斯人已逝,施暴者也即将接受他应有的惩罚,但这场惨剧背后最值得反思和发人深省的难道不应该是“家庭暴力”吗?
仅在美国,就有85%的家庭暴力受害人为女性;在全美所有与暴力相关的犯罪中,有15%发生在亲密伴侣之间;每四个女性中,就至少有一个正遭受或有可能性遭受来自伴侣的暴力威胁。
家庭暴力一直存在着,在阴暗的角落里滋长着,被法律边缘着,被我们选择性忽视着。旁观者大多只会在事后恨铁不成钢地说一句“TA早干嘛去了?分手啊,离婚啊!”仿佛受害者所有的苦痛都能用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得到解脱。
那他们又为什么不离开呢?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受害者可能具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简单来说也就是对施暴者反而怀有好感和依赖。而这种看似病态的情结,往往来源于施暴者对受害人的控制与隔离——让TA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而被拘禁在施暴人预设的“牢笼”中。
其次,更多的原因是,比起对暴力的恐惧,他们更害怕在逃离之后自己和家人可能遭到的更惨烈的报复。考虑到家庭、孩子、经济来源等诸多因素后,他们不得不一再地选择忍耐与妥协。
受害人们小心翼翼地对施暴者心怀希望,看到他们在事后的忏悔与痛苦,再念及两人曾经的美好与温暖,一次次又一次或主动或被动地原谅了施暴者,于是一步又一步地将自己推向深渊。因为家暴永远只分零次和无数次
在家庭或者说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行为里,还有一种暴力更加容易被无视——性暴力,违背一方自由意志(性自主),强迫对方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via:知乎答主@洛胭

翻译自power and control wheel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中,一旦伴侣双方确定了亲密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性行为就成了一种默认和许可,而这种默认和许可甚至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和前提的。但事实上,这种亲密关系中的性暴力,和强奸没有任何区别。
但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们羞于启齿,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暴力、是婚内强奸,即使有人大胆发声,也很难得到父母以及身边朋友的支持与认可。而一个人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反抗,又怎能成功?
那么,家庭暴力真的是无奈而无解的吗?
要想摆脱家庭暴力,第一步就是打破沉默。告诉你的父母、朋友、邻居你正遭受着什么,通过他们的帮助让自己摆脱被控制和隔离的精神世界,因为暴力只是手段与表象,它的实质是强烈的控制欲,通过他们的鼓励和陪伴让自己有勇气打破可怕的暴力循环。我想如果当时Bi Xixi 友人在发现她身上遭受殴打的淤青后便坚持将她留下并及时报警,鼓励她走出家暴,也许不会是现在的结局。
第二步就是搜集证据、诉诸法律。国内对于家暴受害者的保护尚未发展成熟,西方国家在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施暴者的隔离方面,做得相对完善。因此,家暴受害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记录、验伤等方式搜集证据,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法律保护也让施暴者能够得到相应的惩罚。
第三步是要有重新开始的决心和勇气。要摆脱过去的恐怖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彻底脱离旧生活,辞职、搬家、换掉联系方式,尽可能在远离旧址的新环境重新开始。 
我相信所有把孩子送出国深造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地在国外学知识、长见识,类似的悲剧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人的家庭,也令万千子女身处异国他乡的父母感到揪心和悲痛。
那些网上流传的所谓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能保命的电话号码,不能说毫无作用,但在关键时刻能让孩子受到最直接保护的还是当地警察。而家庭暴力也不会因施暴者或受害者的家庭背景、学历、职业而有丝毫不同,否则高学历、身家雄厚的Bi Xixi 也不会落入悲剧。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正遭受伴侣或他人的暴力行为(如校园暴力),一定要先让孩子及时报警并寻求身边同学、老师、邻居、社区甚至当地公益组织的帮助与保护,鼓励孩子走出控制与隔离,修复暴力留下的生理与心理的创伤。
请少一些对受害者“软弱、愚蠢、为何不离开”的指责与发问,多一些对施暴者的监督,多一些对受害者的关怀,多一些对“家庭暴力”这一社会性频发事件的关注与了解。因为我知道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里,一定会有人正经受或曾经经历过家庭暴力,所以,我写了。
 *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