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作者: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着健壮的体魄、强大的气场,能开战斗机,可以与专业相扑选手过招。作为一个政治强人,他在俄罗斯的执政时间已经超过15年。对他治下的俄罗斯是更加专制还是更加稳定,人们的看法不一、褒贬也不一。令人同样印象深刻的是普京敢说敢做的外交风格。在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的不到半年中,他就成功地从乌克兰手中夺回了克里米亚半岛;尽管受到了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但是普京与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关系的加强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利影响。
2014年3月1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电视演讲,就克里米亚问题阐述俄方立场。
因此,在许多人的眼中,他是战斗民族的典型代表,甚至有俄罗斯歌曲唱道“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而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更是多次公开赞扬普京的领导力:“我这样告诉你,在领导力方面,普京能得‘A’,而我们的总统做得却没那么好。”的确,对于普京的领导力和行动力,绝大多数人想必都不会提出什么疑问。但是,尽管如此,普京到底在克里米亚危机中有什么样的高明战略使他获得了成功?普京闪电式夺回克里米亚的行动,真的表明他是一个高明甚至伟大的战略家吗? 

【视频】俄罗斯超级流行歌曲《嫁人就要嫁普京》(请在网络环境下观看)
一、 克里米亚危机的简要回顾
第五次俄土战争后克里米亚绝大多数时间处于俄国控制之下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面积大概是2.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260万左右。它像一只巨型章鱼深入到黑海的中部,东部通过刻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植被葱茏、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疗养和旅游胜地。位于半岛最南端的旅游名城雅尔塔,曾经是二战快要结束时美苏英三国首脑举行会议、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的地方。
从15世纪开始,这一地区大多数时间处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沙皇俄国一直对黑海虎视眈眈,在长达240多年的时间里,沙俄同土耳其进行了10多次战争,夺取了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大片领土。1783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后,克里米亚就被纳入沙俄版图,此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俄国控制之下。
第五次俄土战争后,克里米亚就被纳入沙俄版图。
半岛主要原住民鞑靼人被苏联领导人全族流放
从13世纪开始到被苏联领导人流放为止,鞑靼人(意思说“说蒙古语的部落”)一直是半岛上的主要原住民之一。1921年,成立了隶属于苏俄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大多数鞑靼人一直不愿意归顺俄国,因此在历次有关克里米亚的战争中都站到俄国的敌人一方,在二战中据说也对德国人相当友好,最终招致了苏联领导人将其全族流放乌兹别克斯坦(当时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等地区的残酷决定,迁徙过程中死亡率也非常高。很快这一地区就“俄罗斯化”了。
1944年,斯大林以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将全部克里米亚鞑靼人强制移民至中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被改为克里米亚州。图为2012年,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举办活动,纪念鞑靼人被驱逐出克里米亚68周年。
戏剧性的是,1954年5月,苏联当局为了纪念俄罗斯与乌克兰合并300周年,将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但是,随着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克里米亚继续归属乌克兰。俄罗斯的一些政党和政治精英不断提出要收回克里米亚的主张,因为不仅涉及部署在克里米亚的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还涉及到俄罗斯对黑海的控制能力以及“不放弃任何一寸神圣领土”的领土民族主义情绪等诸多方面。
克里米亚是俄罗斯影响乌克兰的重要棋子
在这个大背景下,俄罗斯政府一直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分离活动予以或明或暗的支持。从1992年以来,克里米亚始终是俄罗斯影响乌克兰的一个重要棋子。而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国内以第聂伯河为界,东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是亲俄的区域,而乌克兰西部则是更加亲西方的区域。因此,当乌克兰东部的领导人上台时,俄乌关系就比较好,克里米亚就不是大的问题;当乌克兰西部的领导人上台时,克里米亚问题就经常会凸显。
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正是因为2010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来自乌克兰东部的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执行亲俄政策,并于2013年决定暂停与欧盟的一体化协议准备工作。这引起了乌国内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并最终导致了亚努科维奇的下台。在此背景下,2014年3月1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谢诺夫发表声明,请求俄罗斯提供帮助,以保障克里米亚的“和平”。俄军随后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在亲俄民众和武装人员的配合下基本控制了这一地区。2014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日,乌克兰基辅,数十万民众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并号召举行全国大罢工,一些国家机关在当天的抗议活动中遭到冲击。
2016年7月28日,克里米亚联邦区并入俄罗斯南部联邦区。但是,围绕着克里米亚危机所发生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和西方的对抗并没有停止。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势力希望效仿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并引发了内战。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制裁。从2014年到现在,制裁一直在持续,最新的消息是将继续延长到2017年7月。毫无疑问,制裁给俄罗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但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似乎依然很高。毕竟,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眼里,普京应该是民族英雄,领土是永久的,而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
二、普京强硬政策的旧式战略思维与民族情绪
克里米亚独立是以俄罗斯军队的介入为保障的
俄罗斯为什么一直想要夺回已经送给乌克兰半个多世纪的克里米亚半岛?这里的根源当然不会是俄罗斯政府所说的“保护克里米亚地区人民的人权”或者“民族自决”。事实上,在2014年3月4日的时候,普京还表示“不会吞并克里米亚”。但是,随着事态的进展,人们很快发现,俄罗斯的特种作战部队出现在了半岛上,而乌克兰的军队基本上不堪一击。从这个角度说,克里米亚之所以能独立,是以俄罗斯军队的介入作为保障的。
俄罗斯政府保护人权或者民族自决的说法之所以不可信,是因为它自己长期以来就坚决反对这样的理由。克里米亚地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人权灾难或者民族迫害,因此既不适用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依据,也不适用民族自决的国际法依据。如果说克里米亚的全民公投代表了所在区域多数人的意愿,属于所谓的“住民自决”的话,那么俄罗斯在车臣共和国为什么不执行同样的政策?事实上,苏联解体时,车臣共和国就要求独立。为了继续控制车臣,俄罗斯发动了两次残酷的车臣战争,直到2009年才结束,而普京,正是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展现他驾驶苏—27战斗机飞过车臣上空的硬汉形象。
2000年3月20日,普京亲自乘坐苏-27战斗机飞过车臣战区,展示他对车臣战争的强硬态度。
俄罗斯领导人依然崇尚领土扩张和权力政治
俄罗斯人的克里米亚情结,归根结底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俄罗斯领导人依然保留着17-19世纪的旧式战略思维,崇尚领土扩张和权力政治——本质上还是从美俄对抗的角度来考虑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以及认为克里米亚半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之所以对土耳其进行十多次战争,重要的一个战略地位就是要获得西南方向的出海口。现在,克里米亚半岛依然部署着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乌克兰独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协议,继续租借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港。但是,时至今日,克里米亚其实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样的“地缘战略意义”,俄罗斯海军也早已风光不再。
根据1936年签署的《蒙特勒公约》,黑海海峡的主权归属土耳其,而军舰如果要从黑海进入地中海再进入大西洋或者印度洋,必须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按照《公约》,军舰的通过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得到土耳其的批准。在战时,如果土耳其中立,那么禁止一切军舰通过这两个海峡;如果土耳其参战,允许军舰通过与否由土耳其决定。而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因此,即便俄罗斯获得了克里米亚半岛,它本质上也不对黑海的控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除了塞瓦斯托波尔港,俄罗斯在黑海沿岸还有其他一些港口。
根据1936年11月9日生效的《蒙特勒公约》,土耳其获得了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设防的权力。现在土耳其作为该海峡管理者,管理着黑海附近国家在该海峡的军舰航行。  
俄罗斯海军的实力也已经大大缩水,仅有一艘老旧的航母、4艘巡航舰和11艘驱逐舰。尽管普京曾经提出过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但是2009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克里米亚危机后的制裁重创了俄罗斯经济,目前看起来扩军计划很难落实。事实上,在当前的军事条件下,核武器、具有全球到达能力的导弹系统和战略轰炸机已经使得某一地理据点的所谓“地缘战略意义”大大降低了。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之一,这一事实就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恢复对黑海的控制权。
夺回克里米亚是普京提升国内支持度的有效手段
俄罗斯急于夺回克里米亚的第二方面原因可能是俄罗斯国内长期的领土民族主义情结和大国情结,而夺回克里米亚对于普京来说是提升国内支持度的有效手段。俄罗斯从一个小公国,不断扩张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民族主义情绪根深蒂固,“一寸神圣领土也不能丢”。乌克兰独立了已经是重大损失,又可能导致经过多少次浴血奋战才得到的克里米亚永久失去,这对于许多俄罗斯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哪怕这一地区已经被明确送给了乌克兰半个多世纪。
因此,一些俄罗斯政治精英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理由,例如送给乌克兰的决定是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是在喝得酩酊大醉、不清醒的情况下做出的;或者是因为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政治上成长起来、夫人又是乌克兰裔,因此对乌克兰有着特殊感情。
对于普京来说,成功夺回克里米亚,他的形象就从控制车臣共和国的硬汉,如愿以偿上升成了俄罗斯的民族英雄。在2012年普京再次担任总统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一些反对普京的思潮,甚至在普京的就职日莫斯科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许多人指责选举的过程中存在舞弊现象。在治国理政方面,普京并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方法,俄罗斯经济一直下滑。但是,夺回克里米亚,使得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普京的支持重新上升到85%左右——尽管这一数字精确性存疑,但是毫无疑问对普京的支持度已经大幅度上升了。
三、夺回克里米亚是普京强硬政策的成功吗?
普京的强硬是因为俄罗斯有把握能“吃得住”乌克兰
普京成功地夺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从领土和资源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一种收获,而且似乎没有付出太大的人员伤亡代价。普京的强硬政策为什么能够成功?是像国内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普京敢作敢为,敢于与西方对抗,不怕打仗?但是,换了土耳其——它击落了俄罗斯的战斗机,普京似乎并没有表现得同样强硬啊。毕竟,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有强硬政策是不够的——如果对手毫不退让,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麻烦。即便短期内对手退让了,现在的国际关系也不再完全是17-19世纪的强权政治了。
普京对待乌克兰之所以能如此强硬,并且短期内获得成功,首先无疑是因为两国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以及乌克兰在能源上对俄罗斯的依赖,这使得俄罗斯有把握能“吃得住”乌克兰。假设乌克兰拥有核武器或者是北约、欧盟的成员之一,想必普京都不敢采取如此果断的行动夺回克里米亚。乌克兰201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才650亿美元,经济运转基本依靠美欧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维系。俄罗斯虽然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但2015年也有1万亿。军事力量方面,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悬殊了。乌克兰独立才二十多年,俄罗斯可以说对它的内部情况是了如指掌。
大多数克里米亚民众对俄罗斯的感情比乌克兰更深
克里米亚于2014年3月16日就是否入俄举行公投,结果显示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5.5%。图为当晚乌克兰辛菲罗波尔亲俄民众在列宁广场上欢庆。
普京强硬政策能获得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克里米亚民众的配合。克里米亚的大多数人对俄罗斯的感情更深,对乌克兰的认同不高,也期望加入俄罗斯后生活水平能有所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虽然只占了总人口的60%左右(乌克兰人大约24%,鞑靼人大约12%),但公投时投票率为82%,而赞成加入俄罗斯的为95%——这说明有一部分乌克兰人也投了赞成票。事实上,在克里米亚地区,俄语、俄罗斯文化一直都是主导性的。如果克里米亚不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普京也不可能采取强硬的闪电式的政策并获得成功。
美国奥巴马政府对克里米亚局势表现软弱
相比前面两个原因,普京强硬政策在短期内能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第三个,即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软弱。在克里米亚危机和随后的乌克兰危机中,美国政府有强力介入的足够理由。假如奥巴马政府能够及时发出明确的强硬信号——就如肯尼迪总统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所做的那样,克里米亚局势将不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利比亚等问题上的软弱已经让外界和普京清楚看到,奥巴马不可能下决心与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对于欧洲,普京认为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很深,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有了美国这个最大的顾虑,普京当然可以表现得十分果敢。 
之所以说美国有足够的理由介入克里米亚危机,是因为所谓的“布达佩斯纪要”。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基辅的新政权清点后发现他们拥有176个洲际导弹发射器、1240个核弹头、以及3000多件战略核武器。1994年2月5日,比尔·克林顿、鲍里斯·叶利钦、约翰·梅杰和列昂尼德·库奇马四人——当时的美国、俄罗斯、英国,和乌克兰领导人——达成了一项协议,美俄英三国保证乌克兰的国家安全,乌克兰要把这些洲际导弹交还给莫斯科管控。最后的SS-24导弹也于1996年6月从乌克兰转移走。自此之后,基辅面对其具有核武装的邻国毫无防备。这项协定也被称为“关于安全保证的布达佩斯纪要”。
 “布达佩斯纪要”签字仪式
事实上,正如普京所料,奥巴马政府对于克里米亚局势既没有发出强硬的信号,也没有给予乌克兰以足够的援助,甚至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事实上,早在2014年2月初,美国3家重量级的智库联合发表报告,强调美国及其盟友未对俄罗斯借乌克兰危机给西方带来的威胁给予足够重视,这一状况必须改变。报告建议奥巴马政府立即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帮助保护乌克兰独立。
四、普京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吗?
吞并克里米亚意味着俄罗斯永远失去乌克兰
最后,回过头来看,普京在克里米亚的强硬政策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吗?显然不是。普京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更谈不上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
普京与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首先,如果普京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那么他就应该有效地影响和帮助亚努科维奇稳定国内政权、缓和国内矛盾,而不是支持亚努科维奇迅速转向亲俄的政策,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政权的倒台。如果没有2014年2月的政权更替,那么俄罗斯获得的将不是一个克里米亚,而是一个作为俄罗斯西部屏障的乌克兰。而乌克兰有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黑土地和深厚的农业基础以及一些前苏联留下的领先制造业和军事技术,对于俄罗斯来说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盟友。吞并克里米亚意味着俄罗斯永远失去乌克兰。
夺回克里米亚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其次, 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并没有多大的战略意义,但是为了提高克里米亚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美国与其盟友的制裁,都使得其经济雪上加霜。过去几年中,俄罗斯的经济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持续下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2013年俄罗斯GDP是2.23万亿美元,2015年已经跌到了1万亿。油价下跌、资本外逃、卢布贬值、老龄化和人口减少,使得俄罗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再次元气大伤。
普京在克什米尔的强硬政策让周边国家恐慌
最后,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所暴露出来的旧式战略思维无疑让它的周边国家感到惊慌,也让美国绝大多数精英把俄罗斯作为主要战略对手。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的国际战略环境不是好转了而是恶化了。普京采取的“住民自决”的方式让克里米亚分离分子独立和加入俄罗斯,对于许多国家的分离主义势力来说是一个鼓舞。时至今日,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承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的分离。尽管特朗普的上台可能会因为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而部分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但是他更可能是要求欧洲国家在制裁上有更大的力度,也不太可能会对普京做出让步。需要注意到,特朗普反复说,如果他上台,普京将会对美国更加尊重。显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普京并不“尊重”美国。
(作者:宋伟;编辑:陈菲;文中图片、小标系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宋伟,男,1979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本科,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北京大学完成,博士期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双博士学位。2007年起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副教授。2015年8月经人才引进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本科时期起就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专著两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
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关注我们,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众号,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订阅。
微信公众号已开放置顶功能,欢迎您在本号设置页面里打开置顶开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