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刘家成,一个彻底的篮球狂:打球、看球、写球、采球(他曾是NBA驻波士顿记者,采访过詹姆斯、林书豪等球星)。然而他与普通球迷的最大不同,是他创办了自己的体育公司,去年为CBA、NBA球员签下数十份合约,与勇士队、热火队有过合作,跟汤普森私人关系不错。在NBA这个看似光芒万丈,实质依然弱肉强食的圈子里,刘家成进军NBA业界、与球星合作的经历必定要令男生疯狂,但他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关于他如何打破自我界限,从体育进军商业,再应对那些与成就相配的压力,更值得被称赞和学习。
篮球帮了我太多忙
刘家成的篮球故事一开始并没有太惊艳,与多数人无异:受热爱体育的父亲影响,他从小就踢足球,后来转为打篮球。只不过他和篮球的缘分似乎远不止于兴趣,多年来对篮球的认真对待,为刘家成的人生轨迹带来了许多剧本里才有的“破格”——
图为在非洲加纳支教时与孩子们在街头踢足球
他以篮球特长生身份考进北京四中,当时学校几乎不让特长生当班长,他因为成绩好而破格当了班长;后来他申请美国高中,教练看中他的篮球才能,将他破格特招,还让他头一年就进了校队——通常来说高一学生都是不能进校队的——他又破格了。
图为参加2015年FIBA世界三对三篮球大师赛,最终获得第三名。
到了大学,他以NBA记者身份近距离采访球员,和朋友一起做体育潮牌Prime Society,还涉猎体育商界,创立公司为NBA球员与商业品牌或活动进行资源对接、提供球员经纪人等服务,已为国内外球员签约数十份合约。除了开头提到的与勇士队、热火队有过合作,他还亲身参与众多品牌的运作。
与NBA球星,同班同学韦德
不仅如此,因为他的创业经历,经由NBA球星引荐,还没毕业的他就已被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录取,马上要与韦德、保罗、加索尔等球星成为同班同学。
与Professor Elberse及韦德在哈佛商学院课堂上
纵览刘家成的每个“里程碑”,他与篮球之间的羁绊显然如同从地心涌出的炽热力量,厚积薄发,尽管这些成就总是被他视作“值得感恩的幸运”,但一个中国小伙子闯到美国体育界还进而从商,除了要求他对中美篮球文化都了如指掌、切换自如,更需要他不知多少次的打破自我界限再重塑,决心和行动必须比桩基还实。
“我15岁来美国,对两边文化的理解都比较深刻,特别是篮球体育文化。在中国不必说,美国当地的篮球文化我也比较懂,我明白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当两边的篮球界碰撞出机会,就需要一群对两边文化都理解的人将机会运作起来,我就是扮演了这个中间角色。”
 引荐教授Professor Elberse与好友凯尔特人队托马斯,杰雷布科交流
如果说大学为止他的篮球之路顺风顺水都是被眷顾,那他开公司做生意,就是考验真本事的时候了。刘家成在这之前,连合同和协议都没写过,欠缺法律知识,对于商业领域完全处于摸空状态。他征求做生意的父亲的意见,一点一点摸索。“要在体育商界生存,不仅得懂篮球,商业运作、品牌营销都要会,还要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刘家成的愿望是为中国体育产业做点贡献,比如能让多几个中国球员在NBA立足,按照他的做事和为人,我无比相信他的愿望指日可待。没想到志向很高的他心态要比大多数人简单多了:“如果以后做的事情能让我过上不错的生活,我也就很满足了,如果还能让家人过得更好,那就非常幸福了。”
从球迷化身“圈内人”
刘家成小时候最大的乐趣除了打球,就是看球,每天必看。初中时,他妈妈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在学校附近租了房,还把电视的闭路线带走了。刘家成费尽心思把闭路线从家里偷出来,继续他雷打不动的“看球大业”。
当时他的梦想,就是能到美国去亲眼看一场球赛,当然这个梦想在高中就实现了。他和同学咬咬牙买了一百多刀的票,第一次到现场看了比赛,“感觉特别不真实”
与好友,同为篮球爱好者的演员袁弘在纽约
“坐在场馆里,看着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场地和球员,太不真实了。只觉得时间过得特快,心里就惦记着下一次还要看。后面我当了记者,第一次踏入球员休息室,当时站在那里我就怀疑自己在做梦,还拍了照发给爸妈和同学看。”
刘家成还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采访的球员是菲尔普雷西。“(他是)特别不知名的小球员,比赛完所有记者都围着大球星采访,我也挤不进去,就在角落找了一位名不经传、可能连球都不怎么打得上的球员。我说,我跟你聊两句吧。他说,好。”
我搜了一下这位年轻球员的信息,果然像家成说的,他已经被勇士队裁掉了。说起来真是残酷得让人唏嘘,不知道在记者和镜头看不见的地方,那些比菲尔普雷西更无名的球员们在这个业界又是怎样奋力挣扎着?
在这之后,刘家成采访过詹姆斯、林书豪、吉诺·比利等知名球星,在创业后更是几乎与各大经纪人都打过交道,和很多球员私人关系都很不错。这听起来羡煞旁人,不过这个圈子的生存压力和排外程度旁人也无法理解。两年间他看清了这里严苛的生存法则,心态也从起初作为球迷的新鲜兴奋,转变成如今作为“圈内人”的惯常和适当紧张,有点感慨“这两三年心智成熟的速度快得有点惊人。”
与好友,火箭队选秀球员周琦在自家聚餐烧烤
在同龄人谈论游戏、去哪玩、要不要喝酒的时候,刘家成完全想不进这些,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都有想不完的问题和处理不完的事情。
现在脑子已经不能停止思考了,因为我觉得机会是不会穿着鞋来找你的,永远都要自己去找。”
这句话并不是随口一说的鸡汤。刘家成早在14、15岁时就有了“搞点事情”的想法,他只要看到有人发布消息,没多想就去给人打电话,问别人有什么可以做,要不要在中国做(合作)之类的。那几年刘家成打了两三百个陌生电话,发了无数邮件,但总共回信的也只有四五个,别人顾忌他年纪太小,免不了到处碰壁。
“在外面,脸皮厚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我觉得我还年轻,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也谈不上什么失败,有这种心态还是挺好的。多想想自己幸运的地方,身体健康,家人和睦,这样也就更能好地面对和珍惜每段经历。”
他感叹道,即使到了现在,他打电话也不是每个人都接,这太正常了,碰壁时如果守不住初衷和希望,加以冷静的心态平衡,刘家成再怎么热爱体育、想干一番事业,也很难突破在商界经验从零到一这个关卡,自然也就不会有从球迷到圈内人的身份转换了。
在他们面前没必要虚伪
刘家成对自己工作日常的概括,“大部分工作都是与人打交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跟NBA球星们打交道。尽管他起初也总忍不住跟朋友小炫耀一下,他说这个太高调不好。而在这个牵扯到太多名利、资本与资源至上的圈子里,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找到利益和友谊的平衡点,是门棘手的技术活。
与NBA球星克雷汤普森打篮球游戏2k
“我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是需要什么就直截了当地说,不会套路你。”刘家成对圈内人际关系的痛点找得很准,在大球星们面前虚情假意是最愚蠢的。“他们每天见的人太多了,各式各样都有,你一张嘴他们就知道你想要什么。虚伪没用,不要显得跟他们感情很深的样子。”
刘家成和勇士队的汤普森私人感情很不错,他亲眼见过汤普森的日程,一天下来被各种采访、商业合作、见客、见粉丝填得密不透风。他们阅人是超乎想象地频繁,能发展成好朋友的屈指可数。刘家成能让汤普森在“茫茫人海”中记得他,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沟通积累,和拿捏恰当的维系。
与克雷汤普森
“不管是和球星还是普通人打交道,关系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维系不了也不能强求。但一定要以学习的心态待人,别人有需要帮忙的我随时到,没有太多利益纠葛。当别人把你当普通朋友的时候,慢慢地就会有机会合作了,也是很自然的事。”
勇士队格林和伊戈达拉
结语
在整个谈话中,刘家成给我很多元的感受,比如他心智确实比同龄人成熟许多,言语间有稳当的力量。但他这个东北汉子偶尔也会炸毛,比如面对网络上对他文章的无理谩骂,他忍不住也会回击。他明明是个工作狂,但当聊到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他的回答又单纯得令人感动:
“所谓的成功和幸福,其实都是自己在定义,没人比你更明白。如果你现在学习很开心,或者打游戏很开心,那就去这样做。当生活给你危机感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改变。没必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我也并不觉得不出国、每天上班朝九晚五就是不好的,这些其实都是特别大的幸福,都是一种选择。
趁年轻,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想努力就去奔着目标努力。最重要的是,别人不理你,不回你,你遭遇失败、被泼冷水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灰心,凿破了墙也要继续走,把它敲碎了为止。”
刘家成还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类是没有长期的耐心和热情的。”我随即好奇,他几乎生活、爱好、事业都围着篮球转,会不会有天厌倦了?他说,现在还是很享受与篮球为伴的成就感。
“17年我会有大动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最后他有点神秘地卖了个关子。我暗暗想,很好,这很刘家成。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学家观察分析也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工资约等于关系最好的5个朋友工资的平均数。这说明,朋友间的想法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相互影响。所以如果我们每天只活在自己狭小舒适的社交圈内,而不去主动交友、交流,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和本质性的进步。
泽宇说:人脉就是命脉。如果我们每天花1-2个小时去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打交道,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的想法和心得,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开始有意无意地效仿那些优秀的人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模式,并且在他们走过的成功路上加速成长了。
在公众号主页回复“刘家成”,获取他的私人微信,开始建立自己高质量的社交圈。
我们下周见。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