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的三位主创中,有一位是已婚。虽然今天朋友圈里被喷“中国人爱少女脸”的文章刷屏了,我们还是要如实地说,这是一位长得像16岁的已婚妇女。
其实我们在刚认识她的时候,也问过她:“就这么嫁了,你不害怕吗?”毕竟,一方面大龄单身青年似乎面临着强大的婚育压力,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婚姻。
今天我们来聊聊恐婚。

现代人越来越恐婚了吗?

尽管婚姻被证明有诸多好处,但“延迟结婚承诺”的现象仍然越来越普遍。2012年的美国“全国家庭成长调查”(NSFG)称,从1982年到2006-2010年,20-35岁男性和女性的初次结婚年龄一直在变晚,而在2006-2010年,非婚同居的比例则从1982年的3%上升到11%(Copen, 2012)。
有趣的是,在对婚姻的理解上似乎出现了性别差异。根据the PewResearch Center在2012年发布的美国青年人婚姻观调查数据,同样是在18-34岁的年龄段里,男人和女人在15年内的观念变化趋势非常不同。认为“一段成功的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的男性从1997年的35%下降到了29%;而持有这一观点的女性,则由1997年的28%上升到了37%。
在《恐惧、害怕和焦虑的百科全书》中,恐婚(Gamophobia)的定义是“对结婚或进入稳定关系的恐惧”。它的反义词是“单身恐惧症”(anuptaphobia),即害怕不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但在这个词背后的个体却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想法、观点和状态。
与恋爱、同居或其他关系相比,婚姻的制度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你们对彼此的承诺,也会使你们在法律上成为夫妻,这通常意味着:
当你们决定中止关系的时候,也需要通过正式、合法的途径;即便你们离婚,也需要以合法的方式来划分财产;如果有一方出现生病、没有自理能力的情况,另一方有权替Ta做出身体和经济上的决定;如果一方死去,另一方有继承Ta的财产的权利;你们在婚内生下的孩子会被认为是双方共同的孩子,双方都要对其负有养育责任;即便离婚,双方也有继续抚养孩子的义务……
这意味着,当你选择了一个结婚对象,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你们还在不在一起,都很难从彼此的人生中完全走开。

当恐惧婚姻的时候,你在恐惧什么?
1. 失去的可能性和机会成本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它指的是,但我们从一系列互斥的选项中,选出了最好的一项时,我们与此同时就失去了所有拥有其他选项的机会,失去了其他次好选项的价值。而已经选出了最好的一个选项,是一个理想中的情况,现实中我们都希望做一个这样的“理性人”而又往往无法确定现有的是否是最佳的。
选择一个人结婚,就意味着失去了所有可能的其他对象(毕竟在约定俗成的婚姻中,亲密关系是排他的)。这句话听起来一点都不浪漫,但所有恐婚的个体心里,可能或多或少、或模糊或明确,都有过这样的考虑。这本身也符合社会科学中普遍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朴素的经济又理性的个体,都会本能地权衡可能的收益。
2. 害怕丧失绝对自主
但第1点,并不是很多人恐惧婚姻的最大方面。随着心智的成熟,人们很容易理解到,世界上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Mr/Ms.right;只有Mr/Ms. Okay。你和其中某个人相遇,是你们共同经历的时间、事件、在过程中和对方相处的一切经历,把对方变得不可替代,互相磨合成了Mr/Ms.right. 这时,人们就不会那么害怕“沉没的机会成本”——因为无论是对于感情、专业、工作,“沉没的机会成本”恐怕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幻象——当初真的选择了那个路径,走得近了说不定发现还不如现在这个。
更多人最主要害怕的,是失去对自己的绝对控制权。选择和一个人进入一段互有承诺的关系,不可避免的意味着会需要在某些时候做出个人的妥协。好的感情,考虑更多的是“我们”的利益,而不再是“我”的利益。但很显然,两个人的利益总不会是永远一致的。
一旦结婚,未来所有重大的人生选择,可能都不得不考虑进对方的感受和利益。而这种束缚、不自由、牺牲感,对一些人来说会带来很多不适。
3. 对婚姻失败的恐惧
研究者发现,很多人恐惧婚姻,是因为在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婚姻破裂的后果。一项针对非婚同居伴侣的研究发现,三分之二(67%)的伴侣表示,他们经常会有对未来可能离婚的恐惧——这是影响了他们的婚姻观和结婚计划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且,无论是对于中产阶级,还是工薪阶层来说都是如此。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欺骗、背叛、拒绝、离弃的焦虑,都可能和童年时一些没有被识别和解决的创伤有关(Jamison, 2011)。
有一类人害怕婚姻,是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见证了不好、不吸引人、令人痛苦或麻木的婚姻,这可能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家人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他们担心自己会重演(reenactment)父母的套路(Curtis,1994)。
4. 害怕需要承担的责任
害怕婚姻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不想长大”导致的。“彼得潘综合症”(Peter Pan Syndrome)是流行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由 Dan Kiley在1984年提出,意为成年人(多指男性)在社会上表现出不成熟、在面对“长大”这件事时会出现非理性恐惧的现象,具体表现包括不负责任、缺乏自信、依赖心强、难以坚持、关系障碍等(Kiley, 1984)。
这样的人在面对一些需要负担起责任的情境时就会恐慌地逃开,比如要为自己做出人生选择,担负起经济上的责任,或者做出结婚的承诺。

5. 害怕失去自我的边界
当我们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时,都要经历边界的转换(回复【边界】给后台,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而婚姻,无疑意味着个人的边界会最大限度地缩小和削弱,你需要将自己的生活和另一个人融合在一起。边界的削弱甚至接近消失,难免会使人焦虑。
边界的转换和融合可能是非常现实的,比如,你们要在法律意义上和彼此建立联系,在经济上和对方纠缠在一起(即便你们经济独立,也很难做到毫无瓜葛),你们要将各自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资源与对方分享。还有一些边界的转换是心理层面的,由于和对方的边界融合,你会感到在情感上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会有失控感和被操纵感。
婚姻咨询中经常提到,婚姻中的斗争往往都围绕三件事:钱、性、家务分配。而双方对边界的一致的认识,对于处理这三件事都有帮助。
6. 害怕未知
“对未知的恐惧”一文中我们曾提到,对于一些人来说,最坏的情况不是一个糟糕的结果,而是不知道结果。当我们面对婚姻时,也是面对着这样的一种不确定感:你要尝试和接受一种全新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未来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你无法在当下控制它们。所以,面对不确定感时,我们很有可能会产生回避的态度,因为不迈出那一步,就意味着可能的负面后果都不会发生(Curtis, 1994)。
7. 害怕被完全真实地看见
这真的是很多人恐婚的原因。
因为婚姻意味着你会被很大程度地暴露在对方面前。你的痘痘、肚腩、邋遢的生活习惯。你甚至可能要和另一半一起经历你们衰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变迁,你们难免会皮肤松弛、头发斑白或掉落、身材走样。与身体的退化同时发生的,还有智力的迟钝和精神上的退化,这些都会让一些人觉得难以接受(Austrom, 1984)。
内心深处,你害怕自己被完全的看见。虽然学习了很多“我要接受自己”、“我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但实际上还是没有把握自己能否在完全被看见以后,仍完全被爱。——毕竟远远地看都是更吸引人的。

“恐婚”怎么办?
1. 分清你在“恐婚”的形式下,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首先,你需要区别自己是真的选择放弃结婚这种方式,不受制度的束缚,还是不敢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不敢爱一个人。你还要区别问题出现在哪里:是你和某个特定的Ta出现了亲密关系上的问题,还是结婚这件事本身就让你恐惧?
Curtis(1994)提出,当你不能识别你所恐惧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试着抓住那些害怕的感觉,将你害怕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一个个地解决它们。
2. 婚姻的确需要深思熟虑。
恐惧婚姻的反面,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去结婚。研究表明,在决定的那一刻你是否深思熟虑,会影响之后的婚姻质量——那些在结婚前经过仔细思考的人,日后的婚姻更加美满。冲动虽然浪漫,却不可靠(Rhoades, 2012)。
Rhoades(2012)的研究针对418个18-34岁的被试进行了5年的纵向研究,比对了他们结婚时的状态(是做好准备,还是仓促决定),婚礼的规模和准备工作情况以及之后婚姻的幸福度。结果发现,那些经过慎重考虑而做出确定关系的决定的人,比通过随意性行为(约炮)而确定关系的人,婚姻质量更高;在同居和结婚之前,双方曾经讨论过这一决定并达成共识的人,比那些觉得一切只是“顺其自然”地结婚的人,婚姻质量更高;有意识地给这段关系下定义、有计划地推进婚礼安排的人,比关系定义不明、婚礼安排仓促的人婚姻质量更高。
研究者认为,这说明针对婚姻的决策会影响到之后的婚姻满意度:在婚姻这样的人生重大事件上,以更积极、更负责任的的心态去做决策的人,更容易获得满意的婚姻,它可以帮你抵御一些未知的变数。
3. 不结婚也可以是一种选择
抗拒婚姻有时是一种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你和一个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曾经,如果你要付得起账单、生养小孩,你就必须结婚,和另一个人共同负担这一切。而在现代社会,个体经济独立,尤其是女性的经济独立后,婚姻不再是实际生活的必需品(Coleman et al. 2007)。在“这个时代的婚姻是更好,还是更差了?”一文中,我们曾提到过Cherlin的婚姻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婚姻(1850年以前),主要停留在基础的共同生存需求上;第二阶段是友伴婚姻(1850-1965年),婚姻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亲密和性的需求上;第三阶段(1965年至今)是自我表现婚姻,在这一阶段,婚姻的制度色彩前所未有的弱化,人们开始更多地将婚姻看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在最后一个阶段,年轻人婚姻观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对婚姻的期待提高了,不愿意再迫于种种原因而待在一段并不那么完美的婚姻中,由此造成了结婚年龄的延迟。
当婚姻的制度色彩弱化以后,人们也不再以单一的名词或身份来定位彼此。“与过去的恋爱-结婚单一模式不同的是,现在处于成年早期的年轻人选择不遵循已有的社会规范,而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建立浪漫的联结。” 密苏里大学的Tyler Jamison说。
有的人会和伴侣选择长时间的同居关系,但不以婚姻来约束自己(Miller,2011)。
有的人会选择开放式关系,即双方毫无保留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信息和想法,在保持关系的前提下,不要求伴侣的排他性,也不要求彼此之间的绝对忠贞。
还有一种新兴的、被称为“过夜情”(stayover relationship)的伴侣模式。他们承认彼此之间的爱情和关系,可能每周有三四天在一起生活,但仍然保留着各自的生活空间,也没有同居或者结婚的计划。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旦两个人完全地同居,让生活交织在一起,分开就会变得很难。而对于成年早期的年轻人,特别是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生活中充满了波动和不确定性,他们不愿意将自己卷入长期的承诺中(Jamison, 2011)。
这些关系的出现,使人们不再认为婚姻是恋爱的终极目标,而是会选择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方式来相处。
文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恐婚者——卡夫卡,他从来不缺少爱情,却从来走不进婚姻。年轻时他曾经因为悔婚而接受“审判”,之后又和同一个对象两次订婚又悔婚,最终他承认自己没有结婚的能力。他说,“同女人在一起生活很难。人们这么做,是陌生感、同情心、肉欲、胆怯、虚荣逼出来的。”虽然这句话极度政治不正确,但从中我们的确能感受到一个恐婚者的焦灼。
读完今天的文章,我们有一位主创率先举起了手。恐婚的小伙伴们在哪里?你们为什么会恐婚呢?记得留言哦~
以上。

References:
Austrom, D. R. (1984). Theconsequences of being single. P. Lang.
Coleman, D. R. (2007). Family GroupRecord.Sea.
Copen, C. E., Daniels, K., Vespa, J., &Mosher, W. D. (2012). First marri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from the2006–2010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reports, 49(March 22).
Curtis, J.M., & Susman, V. M. (1994). Factors related to fear ofmarriage. Psychological reports,74(3), 859-863.
Doctor, R. M., Kahn, A. P., & Adamec,C. A. (2010). The encyclopedia of phobias, fears, andanxieties. Infobase Publishing.
Jamison, T. B., & Ganong, L. (2011). ‘‘We’re not livingtogether:’’Stayover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educated emergingadul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8(4), 536-557.
Kiley, D.(1984) The Peter Pan ryndrome. New York: Avon.
Miller, A. J., Sassler, S., &Kusi‐Appouh, D. (2011). The Specter of Divorce: Views From Working‐and Middle‐ClassCohabitors. Family relations,60(5), 602-616.
PewResearchCenter. (2012). Young Men and Women Differ on the Importance of a SuccessfulMarriage.
Rhoades, G. K., Stanley, S. M., & Markman, H. J. (2012). The impact ofthe transition to cohabitation o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cross-sectional andlongitudinal finding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6(3), 34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