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几年前有个特别有名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

小组一度火到有11万多群员参与其中,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发贴讨论诉说自己在父母强压或漠视下的痛苦遭遇。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可怕现实:很多父母,根本不配拥有孩子。

这不禁让我想到英国诗人Philip Larkin 的一行诗:
他们害了你,
你爸和你妈。
虽然不是故意的,
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而在有些时候他的不满则更加旗帜鲜明,接近愤怒:
They f**k you up , your mom and dad.
诚然,一个常年缺失父母的爱与教育的孩子,容易变得自闭,暴戾,不近人情,这个我们当然了解。
心理医师在接待咨询者时,惯用的伎俩就是询问对方的童年生活,并试图将过往的经历与当下的困境扯上些关系,这就像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案例似的。
但,让人讶异的是,一个完全在“正确养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你也不能保证他一定不会于某天坐在一个循循善诱的心理医师对面,靠着柔软的沙发,抱着一盒纸巾,时而擦拭着眼角渗出的泪水,不停诉说自己的空虚与困惑

Lily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临床心理学专家的Lori Gottlieb是她的心理咨询医师。
这个姑娘20多岁,肤白貌美,聪明伶俐,有坚定的友情,亲密的家庭,和极度空虚的感觉。
她说,之所以要去做心理咨询,是因为不快活
而且,令她沮丧的是,她根本找不出一星半点让她觉得不舒坦的理由。
她有一对特别棒的父母、一双非常优秀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背景、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
家族史上更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
但她为什么总是时常失眠,犹疑不决,怕犯错误,不敢做选择呢?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 "Amazing.",觉得“心中有一个空洞”呢?为什么她形容自己“像是浮萍一样飘忽不定”呢?
这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哭诉无助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的看护人......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Lori试图弄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时,她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各个自述时常忧郁和焦虑。
很难抉择或坚持自己的职业方向;
没法长期维持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
有种空虚感和麻木感。
他们的父母却都无可指摘
这些“病人”都无一例外提到自己是多么“崇拜”自己的父母,说父母是这世界上“最贴心的父母”,从来都有求必应,付房租汽车保险,甚至出钱让他们接受心理治疗......简直堪称父母教科书式的典范。
但这些半大不小的成年人依然不快活
这种忧郁与焦虑,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
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做父母的耳闻这般事实,简直要崩溃了。
作为妈妈,我们很想做“对”。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寻找一种完美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从藤爸藤妈的言传身教到各种甚嚣尘上的教育理念;从北美STEAM教育到日本自然教育,从线下讲座到线上课堂;
我们怕错过,所以照单全收。无论布莱泽顿、斯波克,还是希尔斯;无论幼儿中心派、家长中心派,还是合作派,眼花缭乱不要紧,错过丝毫有用的方法论才是大事情。
•给孩子“发现自己”的自由
•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
•接送他们上学放学
•陪他们做作业
•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
•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
•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
•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我们深怕自己做得不到位。
但是,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做得太多了?
过度保护剥夺成就感/幸福感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父母,当孩子在蹒跚学步时,亦步亦趋跟在身后,看到不小心绊倒了,会非常着急得冲上前去抱起孩子,一边骂着石头坏一边抚摩着孩子叫不要哭。
而前一秒,并没有哭泣意向的孩子,在这一刻却忽然有点悲从中来,哭得稀里哗啦。
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是在当下,更是在生活里。迎难而上的勇气来源于过往经历里对不幸遭遇的免疫;愉悦的成就感更来自于攻克一个个眼下的难关。
如果你不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她体验刹那间的困惑(欸?我怎么啦?),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哦,我摔到了),让她感受跌倒的挫败感,并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
以后在生活里碰到麻烦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碰到一点小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父母帮忙解决。
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
多数情况下,孩子自己会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
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这种为避免她不幸福而采取的过度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她成年后的幸福感。
无私与自私
在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小别离》里,黄磊说: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这句话,让无数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反复咀嚼着其中的无私之爱,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们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但是,仔细想想,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我们是在自私得用孩子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
是的,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感情和金钱,但这一切又究竟为了谁?
我们有真正分清楚过自己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吗?

每年夏天开学季,国内大学的新生宿舍里,总是中年人多过青年人。
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离家,父母不放心,非要跟着来。在宿舍里,一会帮孩子铺床被,一会买凉席,顺便还要在零碎的时间打量一下同寝的其他孩子,思忖跟自家孩子的脾性是不是对得上。
狡辩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不过是所谓的“直升机父母”,时刻盘旋在孩子上空,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近几年有很多文章在探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拒绝长大,但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们拒绝分离和个体化,而是父母千方百计阻挠他们这么做。
我们关注孩子的每一条动态,跟孩子互发消息,时刻盯着手机深怕错过。当孩子为了一些小事有求于我们的时候,非但不会生气,反而鼓励他们这样做。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在家庭作业上多花时间,连最基本简单的家务事都不让孩子做。

这些家长到底是太放纵了(不用做家务),还是太狠心了(教导孩子好成绩比做一名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更重要)?
我们生活的社区越来越小,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成年后除了工作几乎与世隔绝,周围离婚的人好像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真心希望能跟孩子相处更多的时光。

我们不再给孩子立规矩,因为繁忙的工作加剧了心理上的珍视,不愿意孩子流露出丝毫对我们的抵触和排斥。
试想一下,如果每天只有二十分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你是愿意和孩子因为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而拌嘴,还是陪TA开开心心玩二十分钟游戏?
同时,我们希望孩子过得幸福:幸福的外科医生、幸福的银行家、幸福的公务员......但事实上这些或高薪或稳定的工作,是否真的能让孩子体验到幸福?
如果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跑来告诉你:“妈妈,我在超市找了份收银的工作,同事对我很照顾,每天非常开心。”你会因为TA的开心而觉得幸福吗?

也许极大的可能是,他们高兴,但我们不
尽管我们坚定的以为,在我们的无私之爱下,最大的期望就是他们过得幸福。但父母一厢情愿的幸福感该终于何处,孩子挣脱牢笼的幸福感又该始于何时,我们并不清楚。
无论我们施于孩子的爱,呈现何种表现,是偏执于幸福还是偏执于成就,我们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不善于独立的一代。这对孩子来讲,是莫大的伤害。
少点选择
我们的父母大多是从物质匮乏的时代走来,所以我们小时候大多没有选择。于是当我们有了孩子,就会拼命给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选择。
问他想要牛奶还是豆浆;周末想去公园还是海边;生日想要家人聚餐还是朋友Party;房间要刷蓝色还是绿色;中学要在国内还是国外......
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越多越好。但事实是,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

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随时放弃,去尝试其他”。那么,当他长大后也用同样的方式去生活,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当他们感到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眼前,但在往后的生活里其实并不存在那么多选择。
于是,我们用丰富多样的选择,养成了一个个焦虑又有优越感,但并没有自己想象那么完美的孩子。
就像美国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 曾这么评价斯莫沃斯大学毕业班的学生:
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想法:选择一种兴趣或者机会就要放弃其他,所以他们花费多年,希望能找到完美答案。
他们没弄明白,他们应该寻找“过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
是的,我也不再奢望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就做个过得去的妈妈,又有何不可呢?孩子的路,终究要他自己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