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本期作者:梅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个看似雷打不动的说法:在19世纪后期至一战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垄断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之间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他们于是起劲地攫取殖民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但是,如果要将列强瓜分殖民地视为主要是为了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这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前面也曾提到,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主要为了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详见本学术剧4.2)

当时的一张著名漫画,列强正欲瓜分中国。

1五颜六色的非洲

欧洲人的对外殖民扩张在15-16世纪就有了,但在19世纪后期,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大片地区都沦为了殖民地。非洲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下面这张图体现的就是1914年时非洲的情况。非洲已基本沦为外国的殖民地,蓝色、紫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粉色分别代表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地盘。

一战前非洲被瓜分形势图
此时,非洲只有两个地区保持着独立,就是图上的两个白色地区。一个位于西非海边,很不起眼,叫利比里亚。在19世纪前期,在美国已有很多黑奴获得了自由,其中不少人及其后代愿意返回非洲老家,于是美国人就给他们在非洲找了块地,后来该地被命名为“利比里亚”(Liberia,意即“自由之地”)。它在1847年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该国与美国有特殊关系,欧洲列强也就没怎么打它的主意,它一直保持独立至今。利比里亚一开始模仿的也是美国政体,但内部其实是贪腐当道,动荡不安,战乱频仍,老百姓过得很糟糕,让美国人也不好意思说这个国家多少也是自己的种。“利比里亚”这个名字也白瞎了,除非理解为“贪腐的自由之地”。另一个保持独立的地区是东非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在1896年曾派出大军想侵略它,但竟被看似落后的对手揍得落花流水,死伤加被俘约12000人。从此,直到一战和二战,意大利人胃口很好但牙口太糟的记录一直保持着,也压根不像罗马帝国的种。
非洲的被瓜分常被说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市场抢原料的典型例证,但单从这张图看,就有说不清的地方。比如,美国的地盘在哪呢?这可是当时的头号经济大国,按理说对市场、原料什么的需求挺大,为什么美国人不到非洲凑热闹?或许有人说,美国本就地大物博,国内市场大,一时看不上非洲这块地。若这样,沙皇俄国又怎么说呢?它也是地大物博,可为啥从19到20世纪还在不停地抢地?还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别忘了,俄国在一战前还没完成工业化,换言之国内的原料、市场和投资机会还远没利用完,那为何还紧着抢地盘?就像吃自助餐,盛满菜的盘子已摆了一桌还嫌不够?还有,美国其实也没闲着,通过1898年与西班牙的“美西战争”抢下了菲律宾和古巴等地,那为啥不到非洲捞一把?再比如,葡萄牙当时压根未实现工业化,但在非洲的地盘可不小,难道也是为了市场和原料?比利时也夺取了非洲中部的一大块地,当时叫“比属刚果”,大体是今天的非洲国家“民主刚果”(以前叫扎伊尔),但一个小小的比利时为啥食欲也这么大?

漫画:俄国瞄准亚洲,德国关注非洲,站在一旁的英国也准备伺机而动。

2殖民扩张的多重动因

要解释上述疑问,关键还是在于,不能将争夺殖民地统统看成主要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的确,这种需求在很多时候是殖民扩张的主要或重要动机。比如,英国占据印度和南非,首先还是着眼于当地的经济资源。殖民扩张有时也是为了所谓的“战略安全”,即控制在军事和交通上对自身利益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算是间接为了经济利益。比如,英国人之所以控制埃及,首先是由于这里有苏伊士运河,是英国本土与印度和远东之间贸易线路的命门所在。

攫取象牙的欧洲殖民者
但在此外,殖民扩张还有不少其他重要动因,它们与经济需求关系不大或没啥联系,即便常与经济需求并存。
比如,即便在近现代,领土的大小也常被视为权势和进取心的象征,视为民族源流和传承的寄托,随此而来的便是“领土崇拜”,领土越大越让国民觉得自豪,即便很多地盘很贫瘠没油水或者无力开发。不说别的,只要看着地图上本国的领土或属地比早先壮大许多,这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如同一个守财奴会欣喜地看着账户上的存款数蹭蹭往上涨,即便他到死也舍不得花几分钱。不少支持殖民扩张的人就属于这种看着地图就合不拢嘴的。
而且,在一战前时代,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很流行。后者认为,除了在自然界中,在人类社会中,包括在国家和民族之间,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也是天然甚至神圣法则。这样,很多人更将殖民扩张本身看作目的,看作本民族的活力和进取心的证明,殖民地越多就越开心,即便其本身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换言之,殖民地就是那个时代彰显民族荣誉感和优越性的奥运会金牌。
殖民扩张有时也是国内政治伎俩的结果。德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主要是三块,分别主要是今天的喀麦隆、纳米比亚和坦桑尼亚。这三块地都是19世纪80年代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当时大名鼎鼎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其实对殖民地不感兴趣,认为殖民扩张其实既费钱又不赚钱,但他对于在非洲攫取殖民地还是给予了一定支持。为何?关键就在于国内政治方面。当时,有很多德国人从经济或国家声誉等角度考虑,支持进行殖民扩张。俾斯麦于是觉得,适当地弄些殖民地,有助于加强国内民众对当局的支持。另外,当时德国国内有很多人主张向英国学习,搞议会民主制,俾斯麦则是死硬的保守派,他觉得拿殖民问题做文章也有助于打压国内的自由派,他的小算盘是这样的:当时,英国是在非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头号大国,俾斯麦揣测,如果德国在非洲加强一下殖民扩张力度,这很可能加剧英德矛盾,进而可以刺激德国国内的反英情绪,进而有助于让那些亲英的自由派看似多少都像卖国贼,进而有助于在舆论上和选举中压制他们。

当年非洲德国殖民地的军人。
再比如,一些领导人和官员沽名钓誉的个人动机也会成为殖民扩张的重要推手。比如,当时列强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地派驻有不少军政官员,其中很多中下级官员不是出身社会高层或名门望族。那时候大家其实也拼爹,拼门第,如果刚出道的官员有上好的家庭出身,多数人也不会自愿去或被发配到条件艰苦的海外地区,去和当地的土著部族、蚊虫野兽和传染病打交道。在这些地区,牛排和牛奶也常是在梦中才有。出身好、后台硬的年轻人尤其贵族子弟大多会将欧洲的都市首选为工作地点,去美国工作在19世纪后期也就大体相当于今天被派驻中国。
这样,那些被派驻海外“艰苦边疆”的年轻人会怎么想?人得有奔头,但怎么奔?有些人就想:如果我拿下了一块新地盘,即便其经济价值不大,国内的报纸大概也会将我当成为国家开疆拓土的英雄,这样我不就能出名,升职,甚至趁着热乎劲回国竞选议员?因此,不少殖民地其实都是地方官员未经国内指示而自行其是整来的。
顺便提一下,丘吉尔虽然出身贵族名门,但年轻时在印度和非洲等地也多有军旅和冒险经历。这是他主动选择的,他认为海外“传奇”有助于自己在伦敦社交界和政界积累名望。在南非布尔战争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赶赴前线,后被敌人抓获但越狱成功,跋涉几百英里才逃出敌人控制区,这令他在国内名声大噪,他也借此趁热回国参政,一颗政治新星由此升起。

在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帝国英雄:布尔战争、英勇逃亡和温斯顿·丘吉尔的锻造》。
1865-1909年在位的比利时国王叫利奥波德二世(LeopaldII),他著名的大胡子不比脸短多少。这位国王虽然是养尊处优,但也有沽名钓誉之心。当时比利时实行的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国王权力有限,大权在内阁和议会手中。这让这位国王比较郁闷,他觉得自己是百年难遇的大才,如果放开膀子干,就是奔着一代英主去的,但国内政体的束缚让自己甩不开膀子。那怎样才能尽力给自己奠定一个较高的历史地位呢?他觉得,去非洲开辟一大块殖民地是不赖的主意。当时比利时政府对这事也没多干涉,权且让国王大人不至于那么寂寞吧,只要是他自己出钱自己雇人。这样,利奥波德最终成功地将刚果地区拿下。

利奥波德二世
欧洲人在非洲的殖民扩张也是探险活动的“自然结果”。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交通、医疗、后勤等条件的改善,欧洲人掀起了对非洲内陆地区的探险热潮,比如去探寻尼罗河、赞比西河和刚果河这些非洲大河的源头。此前,非洲的很多内陆地区对他们就像月球一样神秘。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而随着欧洲人抵达某一地区,该地区往往就被他们“顺手”标记为本国的属地,即便它们一时谈不上有多大经济价值。

《气球上的五星期》,以及属于漫画《丁丁历险记》系列的《丁丁在刚果》。漫画《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是比利时人,而刚果是比利时的唯一殖民地,埃尔热“安排”丁丁到刚果走一趟,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比如,很多地区地广人稀,非洲的多数地区就是如此,征服和统治这些地区也就比较容易,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和派太多的兵。这样,即便这些地区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也挡不住有些国家愿意将其变为殖民地,正如法国人将西北非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几乎都据为己有(一开始可不知道有些地方下面有石油)。反正花不了几个钱,那就先占着,至少看地图时觉得挺美。顺便说一下,对法国人来说,19世纪末的殖民扩张多少也是给自己“受伤的心”止止血:在普法战争中的大败让法国人身心巨受摧残,怎样去恢复民族自信呢?与德国人再干一仗?法国看似还打不过……那就用海外的开疆拓土去慰籍一下国人吧。
葡萄牙和比利时为何要在非洲占地?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用非经济动因去解释。俄国人起劲扩张领土,也可以用很多非经济动因包括地方官员的“个人行为”去解释,只是他们觉得在家门口扩张就够自己忙活了,对远方的非洲顾不上。美国为何没有到非洲扩张?不能说当时的美国人没有殖民扩张欲望,说他们骨子里就反对“欧洲式”的殖民帝国主义,这抬得过高。
美国人没有到非洲,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美国中西部广袤土地的开发和南北战争后的国内重建限制了美国对殖民扩张的投入。二是,美国人对于周边以及亚太地区比对于非洲更感兴趣。三是,美国离非洲确实有点远,而且到19世纪90年代,当美国人想对外发力时,非洲这块大蛋糕基本上也快被欧洲人切完了。结果,美国在1898年用战争把西班牙属下的古巴和菲律宾等殖民地抢了过来,将古巴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对菲律宾则干脆是直接统治。本来菲律宾人的独立运动已经接近胜利,但美国人成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本来菲律宾人以为美国人是帮着弱妹子摆脱家暴的善良大哥,没想到人家是要来接盘的。菲律宾人不服气,又跟美国人干上了,这就是“菲律宾独立战争”,至少打到1906年才结束,美国兵死伤了数千人,菲律宾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乱的则有20余万。菲律宾战争其实是美国人的第一次“越战”,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算血腥地打赢了。今天,美国的中小学中仍有意无意地不怎么说这段历史。但在前一阵,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向美国人发飙时,气冲冲地提到了当年菲律宾人被杀的事。

美菲战争期间的一幅美国漫画,它将当时菲律宾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描绘成独裁者,以渲染美国镇压菲律宾人反抗的合法性。

3“如果每个非洲人都有一件衣服”

还要强调,在一战前,即便不少殖民扩张也是奔着市场和原料等去的,或者打着这个旗号,但企业家们对此不大买账。殖民扩张本身是要花钱的,开发殖民地也要投资,所以当时不少殖民者鼓动本国或他国的企业家向“殖民项目”投钱,往往也会说这个项目多么有前景,回报率有多好。但是,忽悠的效果总体讲一直不佳。原因很简单:那些地方条件那么差,道路、港口什么的都不行,甚至压根就没有,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语言、种族、文化、气候等方面的挑战也很多,很多时候你得自行买枪雇人组建卫队,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用品也大多要从国内运来,有多少人愿意有大手笔的出资?还别忘了,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的很多地区还在进行工业化,对投资的需求也很大,在欧洲之外,发展方兴未艾的北美尤其美国也有好多投资机会。这样,多数投资人首选的当然是是欧美而不是亚非拉。
在19世纪后期有一个很有名的探险家,名叫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英国人。他最出名的探险活动就是:在1874-1877年间,从今天坦桑尼亚的东海岸出发,一直走到西非海岸上刚果河的入海口附近,走了11000公里,横跨了非洲大陆,而随行的228人(绝大多数是做苦力的非洲黑人)只有114人活着走到底。他后来曾到英国的“纺织之都”曼彻斯特去作宣传,鼓动当地企业家投资非洲。他说:非洲有几千万赤身露体的人,只要每人有一件衣服,你们工厂的机器就会转个不停。但结果是,听众们看来更愿意听他英雄般的探险经历,对非洲人民的穿衣问题则没有挂在心上。

亨利·斯坦利,左图中显示的是他横跨非洲的探险路线。
很多数字能表明,当时的殖民地总体来讲,在经济上对列强很不重要,无足轻重。比如,就贸易而言,在1913年,印度和南非除外的亚非殖民地只吸纳了英国出口的6%,法国殖民地只吸纳了法国出口的10%,整个非洲和亚洲在德国的出口额中只占不到10%。就投资而言,在1914年,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只吸纳了英国对外投资的不到10%;法国殖民地也只吸纳了法国对外投资的不到10%;在德国的对外投资中,只有15%在亚洲和非洲。(数字源自:David Kaiser, Politics andWar: European Conflict from Philip II to Hitler)

4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大森林?

顺便再说一句,今天有不少人说,欧美国家的殖民统治有正面作用,比如给当地带来了现代文明,带来了企业精神、法治甚至民主,新加坡、香港甚至印度的发展都被看成与殖民遗产分不开(当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曾经的所谓“白人殖民地”应另当别论)。这里无暇细谈,但至少说两点吧。
第一,没有哪个地方的殖民统治曾经是田园牧歌般的,而且它往往伴随有大量的压迫甚至杀戮,伴随有原始人性的恣意流淌,即便不少殖民者有着传播“先进文明”的理想。前面提到的美菲战争就是一例,在跟随斯坦利横跨非洲时丧生的众多黑人苦力中,不少人据说也是受虐而死。再比如,当代人或会将比利时视为一个先进、文明、安静甚至可爱的小国,知晓比利时闻名的信鸽、巧克力、比式炸薯条、撒尿童子于连铜像,知晓出自比利时的《丁丁历险记》和《蓝精灵》。动画片《蓝精灵》中唱到:“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但在比利时人统治刚果的前期,如果一个村庄完成不了橡胶采集配额,作为惩罚,殖民者就要砍下一定数量的村民的手,或者强令这个村子自行上交一些被砍下的手。若是后者,一些村庄的村民会忍不住去袭击其他村庄并砍下其中村民的手,将其作为本村村民的手交上去。

在比利时统治下的刚果,被砍手的当地民众。右为揭露比利时殖民暴政的著作:《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关于殖民时代非洲的贪婪、恐怖和英雄主义的叙事》。
第二,殖民政策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当年曾为殖民地的那些地区中,包括在曾被同一国统治的多个地区中,在今天有发展得不错的,但更多的是发展得不太好甚至糟糕的。美国的殖民地或变相殖民地本就不多,最重要的就是古巴和菲律宾。古巴后来是搞社会主义,又遭美国长期封锁,所以另当别论,但菲律宾呢?它被美国统治了近50年,政体学的也是美国,独立后与美国的关系也一直很近,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状况也都不错,为何却被广泛视为东南亚各国中的“差生”甚至“失败国家”?为何它也像利比里亚,看起来咋不像美国的种?就发展问题上的政治经济学而言,菲律宾是值得深究的案例,虽然是反面案例。
2005年的一天,在“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的街头立起了一座雕像,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骑马像。但神经的是,这尊像刚立起数小时,就被拆除拖走了,立和拆都是同一拨工人干的。这尊像在殖民时代就有,但在“比属刚果”独立后被拆除并弃之一边。如今,有官员念及殖民统治的好,主张将这尊雕像再竖起来。但这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雕像刚立起来,当事人就发现舆论的苗头不对,于是速立速拆的奇葩剧上演,“利奥波德”经过“一日游”又回到垃圾堆中。(作者:梅然;编辑:胡子华;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梅然,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安全与战略、战略史、国际关系史,著有或参编有《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国际关系史》等著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