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的法国,礼貌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在宫廷里,臣子们生活在国王的专制监视下。 如果你惹恼了路易国王,他会在第二天“不见你”。 在凡尔赛,要是国王“不见你”,就几乎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

在上面这个小故事中,如果我们把“路易国王”换成“VC”,“潜在客户”,“人才”,“导师”都能成立,如果你让他们不高兴,第二天他们也不会“见你”,不是吗?在硅谷一定要遵守礼仪,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硅谷有自己的文化,其中礼仪的繁琐程度无异于凡尔赛宫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规则:
规则#1:准时
准时是一个“信号”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也就是说,人们不太了解你,为此,他们将使用任何你发出的信号来判断你的为人。


现在我们就来脑补一下,如果在一次会面中你迟到了,那么无形之中你就向人们传递了三条信息:

  • 你做事缺少计划。你会和脑子一团乱的人做生意吗?
  • 你不尊重我。 “对不起,我上个会议超时了。这实际上意味着:“你可能在我之后有一个会议,但我不在乎你的安排是什么”。
  • 我不能相信你。当我们安排预约时,就等于达成了一个协议。你打破了这个协议。
很糟糕,对吧?


如果你无论如何都要迟到,至少提前20分钟发一条消息:
  • 迟到1-10分钟:“我会晚X分钟,希望您能理解,非常抱歉”;
  • 迟到 10分钟以上:“非常抱歉,我真的不能按时到达,我将至少晚10分钟。您觉得应该重新安排会面时间吗?”
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像Andreessen Horowitz这样一个知名的风投公司,如果他们的员工迟到,每迟到1分钟罚款10美元。这是一个关于尊重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在硅谷,“准时”意味着提前3-4分钟。
规则#2:当天回复电子邮件
收到了一封邮件,同一天回复是常态,第二天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超过24小时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这也能向人们传递你的“信号”。如果你在同一天回复,你的信号就是:
  • 你的工作能力超群。
  • 你很重视这个工作。
  • 你很重视发信人,给他们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相反,如果你是第二天回复,或者隔了几天回复,呃,你懂的。
规则#3:双向介绍
如果没有有价值的人脉网,很难做成事情。这一些外国创始人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在硅谷几乎不认识任何人。所以,介绍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不可或缺。
介绍引荐对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是双赢的。你不能强迫某人做介绍,或者被介绍给别人。否则你可能带来痛苦,而不是价值。
举两个例子:
约翰想介绍保罗给海伦娜。首先,约翰问保罗,如果他同意被介绍给海伦娜。然后,约翰问海伦娜,她是否愿意被介绍给保罗。如果两者都同意,约翰则为两者作介绍。
保罗想认识海伦娜。保罗问约翰,他是否可以做介绍。他简要解释了目前情况、目的和海伦娜可能想认识他的原因。保罗甚至可以向他提供了一份用于介绍的电子邮件草稿。如果约翰同意,约翰就可以问海伦娜她是否同意被介绍给保罗。
是不是太麻烦了?的确,很多人因为麻烦,并不遵守这个规则。双向介绍意味着双方可能会拒绝,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个结果,那还是别继续了。
规则#4:含三个要点的邮件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所以一个书写不当的邮件就像是把一个信息塞在漂流瓶里扔进大海,你只能祈祷它没有搁浅在无人海滩上。
你的沟通必须简明扼要(3个要点,最多5行),清晰(没有哲学博士帮你翻译)和精确(数据很重要,见下面的规则#8)。
YCombinator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Seibel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向早期投资者发电子邮件”的文章。 但早期投资者和其他人对读电子邮件的方式也没什么不同,所以这篇文章中的要点可以通用。 他提出的“邮件原则”如下所示:
  • 你要做什么? (2行)
  • 这件事的亮点? (2行)
  • 你想要什么? (1行)
就这么简单。

Michael Seibel
规则#5: 善有善报
对我来说,好的因果是硅谷文化的精髓。如果你做好事,好事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它是Pay-It-Forward态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你每次第一次见到一个人,都会问:“
我能帮你做什么?

牢记善的因果,充满了感激之心, 感谢所有的人。 若有人引荐你,从而帮助你平步青云,你应该发送电邮来感谢他们,跟进并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果有人帮助了你,尝试着也帮助他们。尽你所能地回馈他人。
规则#6:15分钟电话会议或者30/60分钟会面
有一句话说的好:“享受开会的人不能负责任何事情”。
在硅谷,一共有三种会议:

15分钟的电话会议。这可以是第一次介绍自己,也可以是为未来会议提供背景,或者是讨论一个小问题,以及30或者60分钟的面对面会议。

两者的区别在于会议讨论的内容。如果讨论的内容可以在30分钟之内,为什么要占用别人一个小时呢?如果你要求“30分钟的会面”,你就表示你已经预先想好怎么开这个会,从而准确把握时间。生产力高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条。15分钟的电话会议中,15分钟以后就挂电话。1小时的会面会议后,就准时在1小时的时候离开。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规则#7:口音不算事儿
在硅谷,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口音。美国52%的独角兽企业都是移民(一代或二代)联合创办的。移民是硅谷繁荣的关键推动力之一。
所以,在这里,外国人的身份不是个问题。有口音不是事儿,不说英语却是个大问题。想要成功,你必须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从第一天起,提高英语能力就是一件头等大事,否则你就会被歧视。

硅谷人的英语词汇会跟你在学校里学的有一些区别,举个例子:
“你做得太棒了!”翻译:“也就还可以。”
“你的产品还不错。”翻译:“垃圾,我肯定不会买。”
“谢谢,我们这会开得很顺利。”翻译:“感谢参观。”
“这次会议很成功,带上其他人,我们再约下一次吧。”翻译:“真的很有趣,我们想更了解你。”
规则#8:要么有数据要么死
在硅谷,如果你说“一切都棒呆”也没什么不对。你的产品“世界最棒”,你的科技很“独特”,你的团队是“世界级的”,你的资本“增长超快”,你的市场“太xx大了”,对,你可以“改变世界”。
但是我建议在你的词典里把这些词都删掉。
人们关注的是数据。没有比数据更好,更清晰,更客观,更具有可比性的了。VC们,导师们,精英们,客户们都会从你的数据中立刻看出来你是真的很独特、优秀。不同的企业类型以及成熟期都有不同的数据类型:TAM | SAM | SOM, MoM | YoY growth, MRR | ARR, ACV, Rev churn | Cust churn, Cohort Analysis, LTV, CAC, DAU | WAU | MAU, GMV, Retention Rate, Burn Rate等等。让数据替你说话。
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演绎数据呢?让我们来插播个广告……

规则#9:讲故事
这个是最难的事情之一。讲个好故事,无论在硅谷或其他地方都是非常关键的技能,而且是与人们互动、认知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好的销售。
你必须一直保持在营销模式中。想雇到人才?你要营销你的愿景。和顾客谈话?你要营销你的产品。投注一个VC?你实际上在营销你公司的一部分。跟记者见面?她是想把你营销给读者。

换句话说,每一次pitch都应该是一个故事。好故事能把你的观点放大,可能是一个愿景,一个情绪,一个旅程,无论是什么,它都能让其他人有参与感。故事要有精心设计的脚本,就像一枚导弹,有精确的目标。
讲故事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过程,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如果你想来硅谷,你需要准备好吸引眼球的精彩故事。记住,隔壁就是好莱坞,你在“科技坞”。

最后
你有什么在硅谷生存的礼仪小tips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