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文字 未经允许禁止商业转载】
近日网传一份由大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公文《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对此,大陆教育部10日向媒体证实,这封函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所发。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时间节点看似简单,却又有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体现了台海两岸历史观的冲突。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在‘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从1931年东北沦陷开始,在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就活跃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所以他们的抗日义举当然要早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所以,对他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
大陆教材将落实14年抗战概念
  近日,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官方文件的照片。文件名为《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该函署名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这份签发于2017年1月3日的函件称,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函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1月10日,签发该文件的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回应媒体称,函确由该司所发,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贯彻中央相关精神。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
  10日下午,《侨报》获悉,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主要教材出版社在此前已经收到教育部相关精神,并已完成修改,在今年春季的课本中将能看到“14年抗战”的内容。但由于版本不同,一些使用非“人教版”教材的地方学校春季历史课本中并不涉及抗战内容,相关修改将于秋季教材体现。
  中国二战史研究会秘书长、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10日就这一话题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年”与“14年”是中国史学研究者中一直存在的两种说法,在学术领域一直存在争议。他本人支持“14年抗战”的提法,因为这一提法更尊重东北抗日联军时代的历史。

▲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李敏。北京人民网
 8年or 14年?学界早有争议
  “东北的局部抗战是整个抗战史的一部分”
  彭训厚对《侨报》记者说,“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两种算法的截止点都是1945年,分歧主要是战争起点的标志性事件。“8年”一说是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计算的,那时国共合作展开了全国性的抗战,而“14年”一说的历史起点是1931年的“9·18事变”。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从日军侵占东北开始,中国军民就已经开始了抗日战争,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是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的组成部分。
  200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的书籍,对于为什么会有“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种说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该书作者认为,有些文章,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讨论,仅仅看成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不同概念范畴的争论,似乎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实质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政府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因而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地客观地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是有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应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所抗日战争组组长、研究员岳思平曾于2010年撰文称,“8年抗战”和“14年抗战”之争的原因是“全面抗战”和“全国抗战”的概念不清所致。 岳思平称,1931年至1937年的中国抗战主要是在包括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的中国局部地区进行的,而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战则是在包括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半壁河山展开的。习惯所称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
  彭训厚说,“我们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也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大陆目前所主张的“14年抗战”一说主要依据是中共在1931年时就已组织“东北抗联”,该部队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已经与日本军队有过小规模战争。在这支部队中,包括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抗日名将名垂史册。
  2016年,这支部队中仅存不多的老战士李敏曾向黑龙江省政协提交了一份题案,建议“将14年抗战史写入教科书”。李敏是当年抗联队伍中最小的女兵之一,在苏联受训成为中国首批具备伞降能力的女特种兵,并参加了苏军对日发起的最后一战。1995年,俄罗斯政府授予她“朱可夫勋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章”,目前已是92岁高龄。
  2016年3月,中国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洪袁舒代李敏提交了这份提案。洪袁舒称,当年6月,教育部对就该提案进行了回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等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图为2013年12月19日,长春市民在吉林省博物院内参观《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展》。中新社
 中共领导人重大活动均提1931年是抗战起点
  针对此次中国教育部更改教材一事,有媒体认为,这是自本届中国政府上台以来开始强化的概念。但彭训厚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中共领导人重大活动都提1931年是抗战起点,也就是“14年抗战”。
  彭训厚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就曾发表讲话称,“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抗日战争”。此后这种提法一直未变。《侨报》记者查询发现,在2005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使用了相类似的提法。胡锦涛当时的讲话称:“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在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这一讲话已经被收录在大学政治考研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
  当时,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也曾在媒体上表示,前6年(1931-1937)局部抗战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但是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艰苦的条件下独立地领导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并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在东北实行“不抵抗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两天就发表宣言,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年来也在不断提“九一八事变”是抗战起点的说法。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就表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该报道称,这一纪念日当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当时,现场奏唱国歌并鸣放礼炮,14响礼炮象征着抗战14年艰苦卓绝、胜利来之不易。全场默哀毕,军乐团还奏响献花曲,由14名礼兵抬着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首都各界群众名义敬献的7个花篮,缓步走向纪念馆序厅内浮雕墙。
 台海两岸历史观存在争议
  时间节点看似简单,却又有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体现了台海两岸历史观的冲突。
  1945年8月15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发布的《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是这样开头的:“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他最后的证明,这亦就是表示了我们国民革命历史使命的成功。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
  由蒋介石宣读的这份公告最早提出了“8年”的时间概念。实际上,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美国宣战之后。当时国民政府选择的时间起点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告全体将士书》。随后台湾当局沿用了这一说法,过去多年间对大陆提出的14年抗战的说法不屑一顾。两岸在此方面存在着多年的争议。
  大陆的历史研究者认为,若从日本侵略算起,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理应作为起点。这也是大陆历史界批评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消极抗日”或者“不抵抗”的依据。这一说法与台湾史学界观点相悖,台湾学者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妥协政策是“远见卓识”、“知己知彼”的“英明”决策,称赞这个政策“争取到了4年充实国力时间”。
  这种历史观的分歧一直存在,2015年9月3日,在大陆举行“大阅兵”时,国台办就曾谈到了两岸对于抗战史的分歧。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当时称,两岸同胞对抗战历史的评价等问题还存在分歧。随着这些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些分歧在缩小,相互交集在扩大。双方完全可以妥善管控好这些分歧,特别是不应该使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和氛围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修改教科书这一事件时称,大陆史学界认为,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积极围剿中共,对日却实施“不抵抗”策略,导致东北不战而降,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比蒋介石七七事变后才决心抗战要早了好几年,说明中共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台北《中国时报》则在10日的报道中称,“由于当年中日战争的正式宣战一直拖到民国30年(1941),当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才宣战。造成近年来两岸史学界对于抗战起始多有争议,传统上台湾学者多半维持过去八年抗战的看法,但大陆方面认为,1931年当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其侵略中国的野心即明显地暴露,对此,也有许多日本学者支持十四年的说法,像已故国立一桥大学的藤原彰荣誉教授就是主要支持者,他在所著的近代史专书中就曾提及14年侵略战争的概念。愈来愈不重视民国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台湾,在大陆学界逐渐取得话语权和诠释权的当下,面对大陆全面更改对抗战的认知和历史诠释,如再无积极应对或加强自身软实力,总有一天连八年抗战一词都将不复存在。”
制作人:YF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