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考试总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爱它是因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申请时加分,以及在大学换学分;可是学习的过程如此痛苦,也让我们不得不恨它…出国党们对AP考试经常有这样的疑问:精力有限的我到底应该选哪些课程呢?到底如何准备AP呢?别急,有了学霸君,你还怕啥?
接下来学霸君还会更加努力给大家带来考试干货、学霸技能、和备考经验的!快来点击标题下方的北美学霸君关注我,么么哒!
文|石晔
学术葩校长
全美Top 3牛校本科,物理和数学双学位
在介绍AP科目选择之前,校长先给大家讲一个惊(sang)心(xin)动(bing)魄(kuang)的故事。
校长去年的一个学生,2016年9月刚刚进入UCSD就读,然而就在半个月前,校长闲来无事翻看他的票圈,发现他…

大三了…
三了…
???
吓死校长了,宝宝没记错人吧?吓得我赶紧回去翻该同学的票圈。。

没错,去年年初的时候还在我校上AP…
那么才上大学一个学期(四个月)就大三了,这么鬼畜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后来我一查才发现该同学去年在我校上了6门AP…至于考了几门…那我就母鸡了…

美国的大学是怎么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

和中国的大学不同,美国的大学不按照自然年来分年级,而是按照学分。以某校为例:毕业需要180个学分。
那么学校就按照学生已经成功取得的学分数量,将学生分成Freshman(大一)、Sophomore(大二)、Junior(大三)和Senior(大四)。

而每门课基本上是3~5分不等,所以该校预计一个学生一年基本上会上9~15门课程左右(该校是quarter制,一年有三个学期,即一学期3~5门课)。
但如果有的学生特别生猛,一个学期狂上7~8门课,直接拿到二十多分,那么他到了入学第二年3月份左右就能够修满45分,成功成为一名大二生(尽管年份不对)。

辣么,这么着急升入大二有什么好处吗?就是为了提前毕业?
no, no, no, too naïve.

首先,学校会把你划归“弱势群体”,而让你享有很多特殊待遇。

不管是中国大学,还是美国大学,学霸君们最悲伤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喜欢的课选不上,选上的课太无聊。
这种情况在美国比中国大学更严重的多,在美国大多数大学,大一的学生是最后一波选课的,凭什么他们先选课?!!!

学校的理由也很充分

人家马上就要毕业了呀,选课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让他们和你们一起选的话,万一选不上必须要上的课,不就耽误毕业了吗?你们这群大一的,来日方长,反正以后机会有的是,对吧?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在开学前兴致勃勃为自己制定的选课计划最后成了然并卵。 因为,因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已经把课塞满了啊。

看我冷漠的眼神
会非常受欢迎的课无非三种:
第一,easyA课
也就是就算不学习也能拿A的课,正好替大二三四的卢瑟们刷GPA面试用,这样的课难道你们不爱?
第二,必修课
该课程不修过,你的专业课统统没法上,上了也听不懂,这样的课你选不上的话,很可能要比其他人晚一年才能修专业课,因为基础课一般都是连着的sequence,第一学期选不上,这一年你都别上了。
第三,特别有意思的课
比如有门叫Human Sexuality的课(别问我什么意思,自己查),在大学里非常非常热门,一到了这种话题,同志们的求知欲总是特别旺盛…
第一种第三种就罢了,无非是你GPA会难看点外加大学生活会无趣点,第二种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所以,就跟网游练级一样,尽快的甩掉大部队,才能有更多的怪给你打,啊不对,更多的课给你上啊。
想想如果你一入学就是大二大三,看着你把大水课、大热门课的最后一个位置占掉以后,你的同学们却连系统都没开放时,他们眼中绝望的神情,是不是很值得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一入学就是大三…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AP换、学、分!
除此之外,考AP还有如下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原因一:跳过基础课!

所谓基础课,就是各个分支学科都需要学习的课程,一般都会放在大一。
比如经济、物理、数学、化学、工程、计算机都需要学微积分;生物、物理、化学都需要学化学。去北美上过大学的人都会告诉你,它们的基础课简直就是mess。 如果你是去了一个大U(University)学习,那么恭喜你,首先你需要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姐学长们抢基础课的座位,选到你的时候要么没位子了你需要进到可怜的waitlist里面等待有好心人drop掉;
要么就是进了一个时间巨差的section(例如,周五晚上七点到八点上课你敢信?别人都在party,而您就苦B的上课去吧)
或选到一个印度教授,晚饭都不用吃,闻着口音里的咖喱味儿就饱了。 一进教室,哎呦我去,漫山遍野全是人,过道里面都坐满了人,我还见过把女朋友扛自己肩膀上的(被教授嘲笑一番后女朋友红着脸跳下来了),来晚了您就跟后面站着吧。
不过在University迟到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很可能你上一节课在学校的另一端,而课间只有十分钟。
College稍微好一点,但这只是开始。
北美的基础课神烦,为了美其名曰“打好基础”,你需要在上课前做pre-lecture(一堆无聊的问题),在上课后做post-lecture(又一堆无聊的问题),还需要上discussion section(和一堆智商显然存在严重问题的米国人讨论1+1为什么等于2长达一小时之久)。

有实验的科目需要做pre-lab(每个实验要抄写10+页的实验报告,大约需要占用你2~4hrs/week),还要做post-lab(再一堆无聊的问题)。
注意这些东西的分数都是算在你的GPA里的!
如果你想偷懒不做,或者忘做了,或者懒得去讨论1+1为什么=2,你会发现你就算所有作业考试全部满分,你的绩点也会神秘的变成A-或B+,爽么? 而这一切,一个AP成绩,就全解决了。

原因二:跳过通识课!

为了避免培养书呆子,北美很重视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如果你学物理专业,你也得学点历史人文;你学哲学的话,也得懂点物理。
可想而知,这些科目对于从小就热爱物理,根本不想鸟历史,或者从小就是文科天才,但对理科一窍不通的各种同学造成了多么大的困扰。

以历史为例,一个学期你至少需要3篇短essay(500~1000字),一篇学期essay(2000字左右),当然还有数不清的mid-term和一个final。你需要一周至少读35页阅读材料,还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任何一个做不好,BOOM!Kiss your GPA goodbye~

你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你根本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学科上,而那些真正给你带来乐趣的东西却不得不先放置在一边,很多人学经济、商科什么的,不就是为了躲开物理化学吗?
最后您还是得学,爽么?
而这一切,一个AP成绩,就全解决了。

原因三:提前毕业!

你大四了,突然发现周围的很多小伙伴都神秘的失踪了,给他们打电话,发现他们已经去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研究生院。这,是为什么?
你大四了,吭哧吭哧终于修满了你专业的学分,泪水盈盈的准备去申请毕业了,却发现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谈论自己的double-major甚至是triple-major是什么。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他们考了AP你没考呗。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你考了AP,你可以跳过相当一部分基础课和通识课;如果你的计划得当,跳过全部的基础课和通识课也不是不可能的!刚入学就上大二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感觉自己萌萌哒。
回来跟自己在国内的同学一说,同学羡慕的下巴都掉了:卧槽!你在美国也可以跳级的?跟家长一说,家长恨不得拉你去游街:瞧我们家儿子,多给我争气! 更特别的是,有些大学的研究机会只提供给大二以上的学生。如果你一入学就是大二,你就能提前你的同龄人开始进入重要的实习岗位。
第一年的暑假,你说不定就能搞到SLAC(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ion Center)的研究实习,而此时其他人悻悻的只能回家过他们的暑假了。 更有甚者,我们教授化学和心理的王东晨老师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就读时,曾经用7门学科换了50个大学学分,所以在本科阶段自由的换了四次专业,还能够提前一年毕业!可见AP考试的神奇。
AP:专属留学党的装B利器!
那么,重头戏来了:为了成为如上例子里面的人生赢家,你应当如何选择AP考试呢?

Step 1:在高一/高二时,把希望在大学修习专业的基础课AP考到4分以上。

所有以前50名校为目标的,在申请上会遇到血腥残暴的竞争(阿门)。那么在AP考试的选择上尽量应与欲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相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基础课)的科目。
这个阶段AP考试的重点是取悦你的招生官,让他产生:这个孩子,在高一/二就已经具备了修习大学学科的能力,好厉害!并且如果你选择的科目和你要报考的专业相符的话,更会让人产生“这是一个很有计划性的孩子”,为你的申请大大加分!
一般来说,对于不是特别学霸的学生,我们推荐的适用于申请的成绩是4~6门。学霸多多益善,我就没资格推荐科目了。
以一些热门专业为例(不带括号为推荐必考科目,带括号为推荐选考科目):
准备申请经济或商科专业的考生: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统计学、微积分BC、【世界历史】、【美国史】、【人文地理】
其中,微积分和统计学是经济类课程的工具基础,掌握这两科会为今后大学的专业学习铺平道路;宏观和微观经济是专业必修课,不用过多解释。
世界历史、美国历史、人文地理这些科目,要知道历史之于经济等于数学之余物理,历史规律是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模型的来源,是锦上添花的科目。而人文地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许多经济模型和知识。
准备申请生物、医学预科等方向的考生:生物、化学、物理1&2、统计学、【微积分BC】、【物理C】、【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A】、(【拉丁语】) 对于准备申请生物专业或未来希望向医学方向发展的学生,我们推荐报考的是前四项。化学和物理1&2可以看做是生物的基础,而统计学是生物实验数据处理的必备技巧。
学习AP生物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AP生物的简答题中会大量使用统计学的概念,所以统计学几乎是必考的,而相应的微积分就不是那么的重要。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物理水平非常有信心,那么用物理C来代替物理1&2,来向招生官证明自己的智商也是大大欢迎的。
计算机科学在高年级的时候会大量用于统计数据的计算,如果学有余力可以考虑。环境科学和生物与化学紧密相关,并不会额外增加你多少负担,何乐而不考呢?至于AP拉丁语,在生物中虽然及其有用,但是由于过于偏门、难度极极极高,只推荐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牛的学神考虑。
准备申请物理、化学方向的考生:微积分BC、物理C、化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A】、【环境科学】 微积分在物理中极其重要,而且是物理C的基础,极其重要,必考。而物理C和化学满足了物理和化学学科的交叉部分,统计学则提供了实验数据分析的手段,也是推荐必考的。计算机是未来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考了大大加分,而考环境科学的理由上面已经说过,顺便化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证明自己学化学不是为了污染环境(太重要了),简直良心!
准备申请工程学科的考生:微积分BC、物理C、计算机科学A、【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AB】 实际选择取决于你希望修习的具体工程专业。如果你想学ME(机械工程)这样的专业,那么前三科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你想学习化学工程,那么要加上化学;如果你想学习生物工程,那么要加上生物;如果你要学习ECE(电子工程)方向的专业,那么你可以加考一门计算机科学原理(AP Computer Science Principle)。
准备申请计算机科学学科的考生:微积分BC、计算机科学AB、计算机科学原理、【统计学】、【物理C】 事实上计算机科学在申请阶段需要考的AP科目较少,因为AP考试绝大多数和计算机无关的。不过微积分BC是必学的,因为这是许多算法的基础;物理C可以教会你如何把显示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数学模型,最终转化为计算机模型,训练你的建模能力。计算机可以用于大数据统计,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准备申请艺术、设计类学科的考生:艺术史、欧洲史、世界史、Art Studio
艺术史的重要性不多说了,毕竟带有“艺术”二字。欧洲史、世界史和艺术史是不分家的。事实上,艺术史会有很多需要考生论证某作品受到当时哪种思想潮流的影响,又对当时的思想潮流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都是世界史和欧洲史的内容。

Art Studio是要考生提交自己的艺术作品至评审委员会,各位要申艺术专业的人不会没有自己的作品吧?随便提交几份就好,目前我知道的提交了作品的中国学生,还没有没拿到Art Studio五分的。 以上就是我们推荐的你取悦你的招生官所必备的AP武器。当然,你并不需要局限在这些推荐学科里。学工程但是想考AP心理?来一发!学经济但是想考物理C?为什么不呢?
记住:相比学术能力,在美国大学的招生官眼中,做一个“有趣的人”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个热爱观察猫头鹰活动的物理学家肯定要比一个整天闷头苦算齿轮比的工程师有意思多了。
这是我们推荐在申请的时候增加一两门“无关学科”的考试的原因,但要注意量力而行!

Step 2:在高三申请完后,把通识课AP考到4分以上。

这一部分,大学和大学是不一样的,但是绝大多数大学会把通识课分为这三个部分:
A.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类)
B.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人文科学类)
C. Art and Culture (艺术文化类)
大多数学校要求在这三个领域各完成两门课程,也就是总共六门课程。看上去有点多?
别害怕,因为你的专业一定属于这三个领域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在另两个不属于你专业的领域里各挑两门课就可以了(也就是四门)。
举个栗子:
小张是家里蹲大学物理系的,那么他的物理必修课都是满足A类的课程(远远超过了两门),所以他只需要在B类和C类里面各挑两门就好了。比如B类可以选宏观经济学和心理学;C类可以选艺术史和哲学。 根据你未来想读的专业,你应该把你专业不属于的那两个模块里面的考试考掉,粗略的分一下,AP考试的科目分类如下:
Natural Science:物理1&2、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A、环境科学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心理学、美国政治、比较政治、人文地理 
Art and Culture:美国历史、欧洲历史、世界历史、艺术史、音乐理论、美术作品、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Art and Culture里面,大部分学校还会把Culture分为“Western”和“Non-western”要求学生修习。
大致要求是Western和non-western至少一样一门。
在Art and Culture里面,美国历史、欧洲历史、法国和西班牙文学都是Western,只有世界历史能满足non-Western。 

Step 3:高三申请完后,尝试把写作课考到4分以上。

美国大一的写作课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是必修的,拿4.0也比较困难。好在我们也可以用AP抵掉。
只要你在AP英语文学中拿到4分以上,大多数学校就可以换到写作学分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英语文学难度过于高了,所以不考也没有关系。

本文作者:学术葩校长石晔


学术葩校长
全美Top 3牛校本科
理论物理和理论数学双学位
学术葩
所专业精耕留美本科学科教育的“奇葩”学校,专门搜罗那些天赋异禀、经验丰富、授课满怀激情的神级名师。17门AP科目线下面授课程随你选,只为给求知欲一片更广阔的生长天地。
上一个AP季,他们收到了近三百份学生和家长主动反馈的满分喜报(还有好多害羞的小宝宝的成绩我们并没有统计),京城无出其右者,是当之无愧的帝都AP培训界扛把子,甚至有数十名来自上海、江苏、广东、湖南、河南等地的外地学生专程赴京来学术葩求学!
每一份满分和喜报都有师生聊天记录截图,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咨询老师,AP满分学到手
再来几个名师的例子好了!
此外,更多实力Max的一线教学大牛,毕业自西北大学、帝国理工、北大医学部、清华的学霸名师们都在火热招收新弟子哦!
就趁现在,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咨询学霸名师,省钱省到心坎里
关于AP课程的一切问题,学术葩的学霸名师们都会为你一一解答。
接下来,学术葩校长石晔再来解答一些常见AP问题:
Q & A

Q:我最近听很多机构说AP课程没用啊,学了也没用换不了学分,考了也没用招生官也不看,是不是真的啊? 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都有两种考试,我选哪种比较好呀!

A:事实1:说这些话的所谓“机构”一定是开不起来AP课的。有句成语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什么来着?
事实2:南京、上海2017年AP考点开放后不到一天,微积分课程报满。 其他不说了。

Q: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都有两种考试,我选哪种比较好呀!

A:微积分而言,只推荐考微积分BC,微积分AB基本是给…准备的;计算机科学原理(以下简称CSP)是2017年新增的考试科目,现在大家手上只有考试说明,谁都没考过,不太清楚它出题的套路,准备起来比较困难。
并且,CSP的内容比较离经叛道,它使用的是伪代码(pseudo code),主要考察的是程序设计以及算法逻辑,但是对于初学者,如果连基本的程序都没有设计过,根本无从判断哪些逻辑是优秀的逻辑,而哪些逻辑是冗余逻辑。
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初学者还是要考CSA,有一门语言基础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学CSP。 CSA则是标准的CS入门的方法:使用一门比较经典的语言java,所有学生编写的程序可以立刻在计算机上得以验证。
Jav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跨平台(意思是Windows、Mac、Linux等平台都能用)语言,并且有着很强的面向对象属性(你就理解为逻辑比较清晰就好),是初学者入门很好的选择。

Q:物理有四种考试,妈妈咪呀!

A:物理考试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叫做物理1&2,一组叫物理C。物理1&2的考试是面向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基础课或通识课,不使用微积分,和我们的高中物理难度差不太多。
其中物理1主要是力学内容,也包括电学内容,物理2主要是电学内容外加杂七杂八的如声光波核物理量子力学等内容,1和2加在一起相当于大学的两门课,十分超值;物理C和物理1&2一样,也分为两个部分:力学和电学。
物理C面对的人群是理工科学生,要求一定的微积分能力【强烈建议先修习微积分BC】,难度比物理1&2高一些,力学和电学分别对应大学的一门课。我们强烈不推荐既考物理1&2又考物理C的行为,因为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但是如果你决定考1,那么请把2也一起考了;如果你决定考C:力学,那么请把C:电学也一起考了。

Q:听说AP考试比大学里学的简单,我要是在国内上了AP换了学分,去国外跟不上肿么办?

A:AP的考试难度适当,作为大学高年级的基础课而言绝对够用了。并且,绝大多数国外的教授是不如我们学术葩的老师的,因为他们的专业是科研,业余授课,而我们的专业是授课,业余…业余还是授课。
各位学习AP的同学一定要秉承这么一个观念:AP不仅仅是一门考试,它也是我的大学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有这个心态,并以理解知识而非单纯考试为目的的学习AP,那么在大学就完全不用再上基础课了。注意保留好老师的笔记和讲义以随时复习哦。

Q:考艺术、音乐理论这些偏门有用吗?

A:还是那句话,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也会拉小提琴,为什么你就一定要是一个书呆子呢?多考考那些常人不会考的科目吧。如果在所有申请物理系的考生中,只有你考了音乐理论,当然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关键不是什么对申请最有利,而是什么最能代表你。想想看:你在你的PS里大吹特吹你3岁就开始学钢琴,结果AP里面根本没考音乐理论,说得过去吗?

Q:历史考试应该选择哪些来考?

A:AP历史分为世界历史、美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现在在中国,美国历史是考生最多的历史,考美国历史有很多好处:比如SAT的很多文章都是美国历史里面的片段、再比如很多单词都是出自美国历史。
但是千万别觉得美国历史是最简单的AP历史考试,美国历史一共就差不多500年,这么点东西如果要考的话,可是恨不得连杰佛逊爱吃什么味道的三明治都得考一考的(当然夸张了)。 世界历史相比美国历史,时间和地理跨度要长的多,但这也决定了它不可能考的非常琐碎。很多学生因此也认为世界历史是最难的历史考试,其实并不然。
世界历史重视的不是历史的细节,而是文明和文明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考生只要掌握了大致历史的走向、脉络和分析的方法,拿五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世界历史同样可以对SAT有所帮助,在大学也可以充当non-Western Culture的学分。用世界历史申请,也会被招生官另眼相看。 这三门里面最难的是欧洲历史。欧洲历史和美国历史共享时间跨度(都是1450~now),琐碎程度却是后者的几倍。美国人好歹没有王朝,欧洲历史各个国家家族谁娶了谁嫁了谁都是需要你去记忆的。
美国人没有什么重要的哲学思想,只有政治思想,而这段欧洲历史可是各个哲学家辈出的时代:洛克、卢梭、伏尔泰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外加文艺复兴等等。对哲学和艺术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会望而却步。欧洲历史是属于学霸的学科。 至于这三门应该选择哪些?如果喜欢美国,或为SAT做打算,可以只考美国历史;如果对美国历史兴趣不大或希望换学分,可以选择难度也不是很大的世界历史;如果想挑战自己,为自己的申请上增加光辉,那么欧洲历史欢迎你。
三门都考的学霸为师也不是没见过。

Q:考语言类学科对我有帮助吗?比如中文?

A:考中文只有一个原因:你是像我一样的好奇宝宝,想知道外国人怎么学中文的,以及不差一千块钱,那么go ahead。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考的必要。 其他的语言类学科,其要求基本都是国外大三的语言水平,并不是随便去考就能考过的。以日语为例,其难度基本在N3~N2之间,基本需要两年的学习才能达到考试的水平。语言类学科一般是用来换取学分的,因为国外大学毕业的条件有一: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中文就是所谓的“外语”,所以国外大学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并无此要求,也就没有太多考的必要了。当然如果你是想impress招生官或者你的女朋友,那么加油考吧!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斯坦福大牛学霸给你仔细讲讲:99%的出国党都不知道的AP秘密,选对科目你在美国大学能上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