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遵循“阴阳法则”的规律:有男就有女,有左就有右,有里就有外,有太阳就有月亮......
      上个月公众号曾发了一篇关于“复杂主义”作曲家芬尼豪的文章【音响+乐谱】复杂主义作曲大师芬尼豪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眼花缭乱的记谱法和复杂的音响效果一定给你的视觉和听觉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那么根据“阴阳法则”,在多元化的现代音乐领域有既然复杂主义的存在,那么也一定会有简约主义的盛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简约主义音乐和其代表作之一,Steve Reich(史蒂夫·莱奇)的Clapping Music(拍手音乐)。
美国简约派作曲家史蒂夫·莱奇

      简约主义音乐 (Minimalism),  顾名思义和复杂主义音乐相反,是尽可能使用少的材料和简化的手法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也有人称它为“重复音乐” (Repetitive music) 或沉思音乐  (Meditative Music)。简约音乐于60年代后期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与同时期绘画、雕刻方面的“简约艺术”(Minimal Art)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到英、法、德国的音乐创作。
简约主义的绘画“Shoot”, 作者Kenneth Noland (1964)

      重复是简约派音乐的基本特征。通常的情况是自始至终保持同一节奏片断,有限几个音的音高变化,不断反复。随着音乐的进行,即在音乐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旋律、节奏的细部与和声、配器等可以逐渐变化。从不变中求变,从平淡中求新奇。许多次反复以后,听众也就不再期待音乐会出现大的展开或高潮。另一个简约音乐的特征是演进的阶段性,藉以提供音乐上的变异性。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特里·莱利 (Terry Riley) 的“In C”,它不是写定的乐曲而是几个分散的乐段,由演奏者自行连接来演奏,然后随意停止。乐曲的整体结构,根据演奏者的选择就很不同了。
简约派作曲家Terry Riley的作品In C

       简约派的出现是最早对50、60年代反传统音乐的突破,部分是对序列音乐的反叛,它是有调性的;部分是受非西方音乐的启发。这是一种具有催眠性的音乐,不停地围绕着几个音转来转去,是作曲家们受到如印度、巴厘、西非等地的宗教仪式音乐的影响的结果。他们也从法国作曲家萨蒂关于“家具音乐”的思想中得到灵感。萨蒂认为:人们不需要对音乐专心欣赏,就让它像家具一样摆在那里。他在1893年写了一首钢琴曲《烦恼》(Vexations),作品只有一个32小节的主题,却被要求重复演奏840遍!
这就是需要演奏840遍的钢琴曲,弹完肯定累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约音乐家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变化音的材料。例如Philip Glass的“二号交响曲”和John Adams的歌剧。另一方面也开始使用其他乐器的音效,最明显的就是电子乐器。简约音乐的影响力常常弥漫到大众音乐之中,例如Brian Eno和Mike Oldfield,以及电子音乐和House,后者的DJ们取材各式各样的音乐然后将它们重叠在一起播放。
美国简约派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 (Philip Glass)

美国著名作曲家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简约音乐领域确实是在有意的情况(所谓后古典)下发展出来的,他们受到约翰·凯奇使用静默和层次手法的吸引,并希望为这种音乐加上更多旋律性。许多个别的简约音乐特点,在同时期的序列音乐 (Serialism) 中也会出现,例如Luciano Berio的“Sinfonia”,或者是Morton Feldman的长音。这些特性也被另外一些音乐家采用了,他们反对二十世纪的和弦理论,常常是因为宗教因素者。这些作曲家常常回归中古时期和早期文艺复兴时的风格,写出结构严谨的乐曲,而非tonal context。在这些人之中,Arvo Pärt有着不少追随着并且大量的作品和表演。
意大利作曲家鲁齐亚诺·贝里奥 (Luciano Berio)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 (Arvo Pärt)

大家熟悉的日本作曲家久石让,他的非影视类音乐作品也被归类于简约主义音乐

      可能有同学会问了:简约派音乐追求材料的极简化,那么约翰·凯奇那首著名的【视频/乐谱】约翰·凯奇《4分33秒》,钢琴/管弦乐队版算不算简约音乐的极致呢?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乐谱



      作者认为简约音乐,简约但不简单,随着时间的前进,音乐中的极简的素材发生细微的变化和发展。而《4分33秒》属于偶然音乐,其特征是用随机的方式决定音乐中的各个素材,如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演奏法等(虽然你“听不到”这些素材),以此基础上来进行发展。可以说偶然音乐是随机的,但简约音乐是先有构造计划的。当然偶然音乐中的随机也是非常有逻辑的,比如用易经的占卜法、丢骰子之类的,所以一切的偶然不是完全没有计划的偶然,偶然是必然选择某一种方式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简约音乐,下面来简单介绍下代表作曲家史蒂夫·莱奇和他的《拍手音乐》吧!
      史蒂夫·莱奇,被誉为“当今美国活着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莱奇1936年10月3日生于纽约,14岁时开始学习爵士鼓,1957年本科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哲学专业,辅修音乐。60年代初他进入加州的Mills College开始正式学习作曲,受教于作曲大师米约和贝里奥,并受到非洲、亚洲音乐以及美国简约派作曲家特里·莱利(Terry Riley)的影响。莱奇曾进行过很多电子音乐方面的实验:1962年与特里·莱利等一批先锋作曲家们创立了旧金山磁带音乐中心,1966年组建了自己的乐团“斯蒂夫·莱奇与音乐家”等等。上世纪80年代,他的弦乐四重奏与磁带《不同的火车》获得格莱美提名,2009年他的《双六重奏》获得了普利策奖。2001年,为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他创作了为弦乐四重奏和磁带而做的作品“WTC9/11"。2011和2016年,莱奇分别接受了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为他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史蒂夫·莱奇

      《拍手音乐》创作于1972年,是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乐曲包含两位演奏者,演奏方式是从头到尾拍手掌,然后再以时序平移交错的手法制造造出截然不同节奏效果,非常具有演奏乐趣和挑战性。
乐曲手稿

Clapping Music音频+乐谱版

Clapping Music的现场演奏版本

最后推荐一下,史蒂夫·莱奇本人还以这首作品的名字开发了一款手机app,想挑战一下你的节奏感吗?

➡️欢迎点击以下标题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美桥音乐
美桥音乐同时成立于中国和美国洛杉矶,团队成员均为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各著名音乐学院的校友以及在校任教的教授们。我们致力于中美音乐文化交流和发布国际音乐比赛/音乐节,欧美音乐留学信息及提供最专业的申请指导。
更多国内外最新音乐资讯,更多音乐欣赏和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长按下图二维码进行识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