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在家,女儿来电话拜年。“知父莫若女”,她深知如何挠到老爹的痒处,上来就“汇报”去年一年读书的情况,果然还没讲几句话,就让老爹心情大好,深感开年见喜!
  女儿早已翅膀硬了,嫁为人妻,闯荡江湖,云游四海,职业、爱好、志趣均与为父者甚有差异,幸亏还不是对立——我常常讶异同代人中那么多人深陷儿女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困扰,而我似乎一点儿没有享受到女儿反叛的待遇,或许这要归功于她“外圆内方”的脾性?抑或归功于我“目送飞鸿”的达观(或许还加上点儿无奈)?
  唯独在一点上,女儿与父母迄今甚为相得,那就是读书——我说的读书,是与谋生无关、与应对考试考核无关、与面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大难题小难题无关的读书。她读的具体书目当然与我不一样,但大体还是相近,多是思想、文史类。不过,我只有读中文书才感到是享受,读英文书则未必;而她毕竟是在美国长大,左右逢源,读中文和英文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妙处;两代人读书方式也大不一样,据她说,一半左右是读电子书,不过,读电子书的享受,还是不如读纸本书那样浓郁。
  我因为已经在2016年末选出了这一年“收获最大的十本书”,正打算在博客上貼出来,随口便问她:你是否选出了你“年度读书十佳”之类?但她告诉我,没有评选“读书十佳”,但是多年来在一个名叫“Goodreads”(可译为“好好学习”?)网站上记载自己的读书经历,年底总结,已经实现了自己年初时定下的2016年读完40本书的计划——她订的40本书,有一定內容和质量上的标准,必须是自己“真正想读”的书,而不是那种可以两三个小时翻完的纯属消遣、杀时间的推理、惊险小说之类快餐读物。在这个网站上,她要给所读的书打分,写评语、读后感,网站也会自动地检索到该书的封面和提要等资料,同时呈现。女儿告诉我,这个网站已经被亚马逊收购,读书人与卖书网站就更为贴近了!
  两三年前女儿曾经告诉过我这个网站,极力夸奖了一通它对激发读书欲望的好处。但当时我登录看了一下,见其没有中文,对我来说似乎用处不大,只好作罢,希望有什么人能建一个类似的中文网站,造福中文读书人。但现在这个Goodreads网站归到亚马逊旗下,应该是有中文书和中文评论了,或许今年我也会成为其成员。
  几年前女儿在华盛顿工作时,创办了一个读书俱乐部,以书会友,挑选《纽约时报》每年推荐的值得注意的百本著作中的书来阅读、讨论,当时办得似乎挺红火。到女儿工作一年后离开首都时,发展到一百多个成员,交给其他爱书的同道操办;待到三四年后,女儿又来到首都工作,重新主持这个读书俱乐部,它已经有七百多人了;刚才我去这个俱乐部的网站,看到已经有1121人——这让我对美国人的读书风气很有印象!
  这个圣诞节之前,女儿在微信上对我说,某国圣诞有个好风俗是赠书(不必是新书),然后家人亲友静静读书,度过佳节。此议大获我心!当即与妻子找出家中十来本中文旧书,包括我觉得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译著,在去她家过圣诞时带去给她作圣诞礼物;她也将她觉得特别不错的几本英文旧书,赠送给正是美国大学新鲜人的表弟。我想,今后我和她的有生之年,可望都保持这样一个赠书的好家风了!
原载于万维博客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