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70、80、90后
这本书你一定看过

《老夫子》系列漫画伴随了南都君的整个童年
每本看完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可是噩耗传来!!
著名漫画家、《老夫子》的作者王泽(原名王家禧)于美国时间2017年1月1日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详离开人世,享年92岁。
1962年他以长子王泽之名为笔名创作了《老夫子》幽默漫画系列,风靡华人世界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漫画的一座高峰,被誉为“最具生命力的华人漫画”,影响力之大,堪称文化奇迹。
《老夫子》的主角有这么几位
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衫马甲的老夫子
身形矮小肥胖、性格乐天的大番薯
还有外表俊朗、追求新潮的秦先生
吝啬,爱贪小便宜,喜欢作弄老夫子的老赵
老夫子的追求对象陈小姐
他们身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趣事

一个个诙谐幽默的漫画人物在两代“王泽”的笔下演绎着一幕幕市井小民的人生百态。
王家禧用儿子笔名画下《老夫子》
王家禧曾说:“我的一生就像漫画,我尽可能的让老夫子,也就是让自己耍宝去逗乐读者。”
王家禧于1925年出生于天津,其父是北洋时期东三省的省长王承斌。1944年,王家禧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艺术系毕业,之后工作在天津文化宫。1956年,王家禧从天津移居至香港,在香港天主教《乐锋报》画插画与长篇故事近十年,业余时间则在香港各报章杂志以“萌芽”等十几种笔名发表漫画。
1960年代初期,王家禧首次以长子王泽之名为笔名画《老夫子》漫画,1962至1963年,老夫子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小乐园》杂志、《天天日报》以及《星岛晚报》等,并在1964年吴兴记书报社出版首期《老夫子与秦先生》漫画单行本的两天内,首次印刷的6,000册销售一空,从此为人所熟识。
最初创作《老夫子》漫画,王家禧定期为报刊画四格漫画,赚取稿费以维持家用。据说,在“老夫子”形象诞生的那天,王家禧正寻思着给自己取个笔名,这时,他的大儿子王泽正好跑到他跟前。于是,他索性就将“王泽”作为自己的笔名。
漫画《老夫子》一经面世,便受到了读者热烈的追捧,“王泽”这个名字也由此红了起来。父子之间,常常因为同一个名字闹出不少笑话;没有料到的是,几十年以后,儿子王泽竟然放弃在美国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接管了《老夫子》漫画事业,真正地成为了《老夫子》的第二代创作人,延续着漫画《老夫子》的生命……这“弄假成真”的故事也变成了一段佳话。
为了分辨两时期的作者,读者遂以老王泽、小王泽区分或漫画家王泽、建筑艺术家王泽。
《老夫子》官网表示,《老夫子》漫画就是漫画家王家禧的一生。取之不尽的素材,都曾是北京辅仁大学西画系高材生的他的写照,年轻时王家禧是运动好手,游泳、跳水、溜冰、打猎样样精通,所以漫画有许多运动、玩乐器和钓鱼、陶塑等传神画面;而在乐团担任鼓手的他,因为打鼓,练就成左、右手脚可以同时做不同动作,日后成就了他双手同时能作画、写字的绝活。又因为生活环境的历练,造就了他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都一一呈现在漫画中。
“一生酸甜苦辣都尝过的王家禧,对于人生起伏处之泰然,始终能从困境中自我调侃。他对生命的热爱,透过幽默的笔,一一展现于《老夫子》,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老夫子》官网悼文如此写到。
《老夫子》曾被指作品抄袭
悬案一直未解
早在2001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就爆出,最初的《老夫子》形象并非王家禧所画,而是由一名叫冯棣的四川籍漫画家所创作,此人后来化名为“朋弟”。
这是朋弟所画的漫画
画作对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冯棣创作出一个穿着半截坎肩,一袭短袍,戴瓜皮小帽的漫画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取名为老夫子。同时,冯棣还为“老夫子”创作出一个“朋友”,一个长得圆滚滚,看起来傻乎乎,笨拙但热心的漫画人物老白薯。


就算到了1950年代他彻底弃笔之后,在北京、天津的旧书摊上,花上一两角钱,还可以买到一本旧日的《老夫子》,可见当时这本漫画发行量巨大,广受欢迎。
而王家禧创作《老夫子》最早是在1962年,因此外界一直指责他的作品存在抄袭。
2001年,冯骥才专门编辑并主持出版了《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为朋弟抱打不平》一书(西苑出版社2001年7月版)。书中,冯骥才精选出已故漫画家朋弟一生中的各类艺术作品,比较分析了朋弟和王泽的各个人生阶段,对二种“老夫子”在人物性格、造型等方面的雷同之处做了详细论述。
而王家禧则对此一直保持不予回应的态度。
据媒体报道,面对记者有关抄袭的追问,王泽派出了专业的公关公司,给出了足够“专业”的回答:“对于这陈年旧闻,我方不予回应。”
冯骥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年自己为朋弟出书,在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搞签名售书活动,和朋弟的家属确有见面,并且告诉他们,这件事可以打官司:“当时的感觉,他们的孩子没有经济力量,而且也是无人出头,感觉他们的性格都不是很强。我当时就有点感慨,朋弟先生恐怕是后代无人,这个冤枉可能要背下去了。”
而这事至今也成了一个悬案未决。

最后,还是再看个视频,怀念下我们的《老夫子》时代吧!

南都君综合
网易娱乐 财新网 时代周报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