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样一张长图在微博上被疯狂转载

虽然其中不乏因电视节目效果而夸张的成份,但大量网友的转发和吐槽,也足以说明它准确地抓住了两代人关系的痛点,也击中了孩子心中对于家长高期盼的不满与不解。
看着评论和转发里高喊着“好想发给我爸妈看看”的网友们,我不禁有些困惑,难道家长们真的像节目里说的那样,对孩子的期盼与希望,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没完成的梦想?
这里也许本该有个转折,但很遗憾,确实有这样的父母,并且为数不少。
但他们的动机倒并没有像恶意揣测中那样的不堪与功利——绑架孩子的人生来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相反,它恰恰出自对孩子的爱。且不论这种爱正确与否,但正是因为这份爱,父母情不自禁地将孩子视作自己生命的延续,就好像是一个艺术家一生中最满意的一件作品。
艺术家自然可以让作品从外表上继承他一贯的构图、色彩风格,还可以从内核上确保它与自己的思想追求相一致,但艺术品终究是无生命的,它的价值建立在人的欣赏与解读之上,可孩子不同。

当你把孩子当做你人生中最满意的杰作时,就无形中将他视为了你的创造品,甚至附属品。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孩子虽然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血脉、甚至一部分的性格,但他仍然是一个平等而独立的生命个体
我们常听见父母会这么评价孩子“我家儿子长得像他爸,但性格随我”,“我家女儿怎么就没有我当年的刻苦劲呢?”
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孩子与过去或是现在的自己相对比,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作为这世界上与他至亲之人,自然应该从相貌到品格甚至追求与理想都与爸妈保持一致,而这种可怕的“自然而然”与“理所当然”,便是潜意识中掌控欲的体现。

我清楚地记得青春期的时候有一次和母亲吵架,我急了眼,撂下狠话说:“等我以后挣了钱,把你养我这么多年花的钱全还给你。”我妈也不甘示弱地说道:“我把你生下来这件事你算得清,还得起吗?”后面的对话我已经印象模糊了,但母亲的这句回答却让我记了很多年,并且坚定地告诉自己“今后就算再生气,也绝对不要这样告诉我的孩子”。
也许有人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为什么要拿来当反面例子?因为这样的回答,让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我感到了“威胁”,感到了“不平等”。我很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也后悔年少无知的狂妄给母亲心中造成的伤害,但这并不等同于父母的生养之恩我此生无以回报。

没错,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同时孩子也选择了父母,这不是一个单向给予与付出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应该感恩这辈子有缘能成为母子或是父女,在这样平等的前提下,互相独立且尊重。
所以,这些期许便无疑是父母强加给子女的负重了吗?
这些心愿只不过是父母毫无意义的一厢情愿吗?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条热门微博里,评论转发的人群中高中生和大学生占绝大多数。还在苦海里挣扎的高中生们认为考大学、考好大学不过是父母的要求,已经踏入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认为考上现在这所大学,不过也就是为了圆父母一个梦而已,大学也不过如此。

不客气地说,我建议有这种想法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早点退学。这么说或许有些极端和激进,但是如果一个已经接近成年或是已经成年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还简单粗暴地认为自己学业有成不过是为了让父母面上有光,那这种消极且自暴自弃的人,就算父母不强加给他期许,也不大可能会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
当你自己都自嘲着认同自己所谓“被操控的人生”时,你大概也配不上父母给你的期望,更配不上所谓的梦想。“考上好大学”,不过是现行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父母的重点不在于这所大学到底是985,还是975,大学只是起点而已,他们只是希望你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更顺利的人生。
而这被称为“关怀”或许比“期待”更合适,这种“关怀”更不应该被“有心之人”污名化,从而加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中国式母爱铺天盖地,震撼人心。”这句话是对谭恩美《喜福会》的一句经典评论,故事虽发生在上个世纪的美国,但其中两代人观念的差异以及因此产生的冲突与摩擦,放在今天的中国也同样适用。
在这个新旧交替空前激烈的时代,父母再一如往常地“以爱之名”来为孩子搭桥铺路,为他们建立预设的人生,或许不再有效,甚至会适得其反,换来孩子的叛逆与反抗,即使表面上接受,却在心中不满自己失去了人生的主动权。

而孩子,鉴于甄别能力尚未成熟,在这个空前开放的时代,也更容易成为被煽动的对象。因此,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在日常教育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控制欲”与“居高临下的过来人身份”。
再回到引发这篇文章的那张图片,我想,如果有一天,当大学,这个象征中国教育中最受重视与关注的一环,不再被家长和学生拿来当做彼此“威胁”的筹码;孩子的选择不再被忽视,父母的好意不再被群嘲时,两代人的战役才算真正缓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