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和讨论。该学生在男厕所隔间小便时,被同班的男生恶作剧,把厕所纸篓整个扣到头上,男孩脸上和身上弄得都是排泄物。遭受欺凌的这位学生受到了很大的精神打击,已经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并且目前无法正常上学。但是,学校以及施暴学生家长却不以为然,甚至拒绝道歉。
*急性应激障碍:DSM-IV-TR给出的诊断标准是,失去情感上的反应,对自己周围事物不敏感,有脱离现实的现象,失去自我的现象,有失忆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吓傻了”,但事实上远比这样一个形容严重。
从去年的加州留学生凌虐案开始,大众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度开始提升。很多人认同校园欺凌是一件不好的事,但觉得大多时候这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成长过程(谁小时候没被取过外号,或者被人捉弄一下)。
所以,不少家长和校方习惯性的和稀泥,认为其实只是孩子淘气,喜欢打闹,从而忽视事件的严重性,结果让悲剧一再上演。然而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编就帮大家理理校园欺凌的危害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校园欺凌01
校园欺凌(Bullying)一般被定义为个人或团体对另一个人或团体的反复、有意的攻击行为。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着势力的差别,比如体型的大小,社会地位的悬殊 (Olweus, 1993)
欺凌行为可以是简单的取外号,也可以是直接的身体攻击。甚至一些情感关系的欺凌也可以算到其中,比如传播谣言,有意疏远或是故意忽视。在社交媒体普及的今天,欺凌行为还可以是数字化的,比如通过短信息、电邮、和社交网络进行语言攻击。

2015 年一项针对中学校园欺凌的研究表明,54.9%的中学生受到过校园欺凌(Zhu & Chan, 2015)。这个数据远高于美国报道的数据30% (Nansel et al., 2001)。可见中国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当然,导致中国校园欺凌和美国校园欺凌的原因有可能是不同的。因为集体主义的原因,在中国,被欺凌方更多的时候是“不和群”的那个,而不是单纯的以大欺小的权力关系。比如,对日本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表明,他们会对自己无法融入这个群体而苦恼。他们经常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认为是自己不好,没有办法融入集体。
所以,中国式校园欺凌混杂着两种基因——纵向上的权力差距和横向上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校园里,被欺凌的学生既可能是权利上的弱势方(比如家境困难,身材矮小,成绩落后),也可能只是表现得“与众不同”(比如口音、穿着、行为上与其他人不同)。
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 02
所有被卷入校园欺凌的人都可能遭受长期的负面影响 (Vanderbilt& Augustyn, 2010)
对欺凌的被害者来说,可能的不良影响有:
1.    社会地位低,自尊心差,总觉得自己不如人
2.    容易变得敏感,在情感方面遭遇心理困扰的几率增高;
3.    自杀率增高;或在成人后, 患抑郁症的几率增高
4.    因为害怕被欺负,会发展出习惯性讨好的人格特点,因此可能会被卷入虐待的感情关系。
施暴者也同样会遭受不良影响:
1.    犯罪行为的发生概率高出40%,且辍学的比例比较高;
2.    随着年龄增加,暴力的方式不再管用,容易被同伴疏远,人际关系上存在困难;
3.    患抑郁症和心理困扰的几率也会增高。
欺凌中旁观者  03
除了施暴者和被害者,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常常在会有旁观者的出现(bystanders)(Forsberg, Thornberg & Samuelsson,2014)。但不是所有的旁观者都会持有一样的态度和行动。
 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这些人会用道德脱离(moral  disengagement),即用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辩护与合理化。例如他们可能会重新定义欺凌行为,认为与更为严重的打砸抢相比,欺凌行为并不是很严重。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一些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小孩子之前闹一闹没多大事,又不是真把人打死了”。
或者,他们会反过来埋怨受害者,认为受害者“理应”受到这样的对待。比如有些老师和家长会说“为什么只有你被欺负,别人就没事?肯定是你做了什么事情先招惹他们了”。
但是,显然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极度不合理的。这样的合理化如果不及时被识别纠正,不仅对被害人来说是二次伤害,更容易为这些人今后的发展带来障碍。比如在自己受到欺凌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时,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反而认同施暴者的作为,觉得自己是“活该”。

 煽风点火的旁观者  
在欺凌进行的过程中,欺凌者的一些朋友可能会加入到欺凌的行为中,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也削弱了受害者获得救助的可能
就像之前的加州凌虐案中,除了主犯以外,多名从犯在整个施虐的过程中围观。她们不仅没有对受害者感到丝毫的同情,甚至会起哄,撺掇主犯进行更为恶劣的施暴。
这样的旁观者在中国的环境下尤为普遍。在集体主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往往是有一个人加入了欺凌,就会怂恿、鼓动、带领其他人跟风参与欺凌。这些旁观者对暴力的接受程度与欺凌者是一致的,他们也会像那些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一样通过各种合理化来为自己的欺凌行为开脱。
 出手相助的旁观者  
这样的旁观者在中国大概还是占少数,因为很少有人愿意站出来做“出头鸟”。但是,往往是来自于旁观者的帮助,让受害者的后续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这些人对欺凌事件的认知是准确的,他们没有合理化任何的欺凌者的行为,这也有助于他们自我的发展。在今后即便自己遇到类似的境遇,也不会陷入自我贬低的怪圈中,会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
发现和应对校园欺凌 04
很多情况下,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们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经历 (Rettew &Pawloski, 2016)。不得不说,大多时候只有当受害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疾病症状,才会引起周围人一定的重视。再加上一般来说,当受害者们向家长或是学校求助时,他们往往只是描述自己的身体症状,而不会描述原因。所以,家长和校方需要更为密切的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才能做到及时补救

 对于被欺凌者的教育误区一
Don’t:当孩子和你说自己被欺凌了,怀疑他/她是否在开玩笑。
Do:尊重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一般来说,孩子遭遇欺凌都会觉得自己很弱,有强烈的羞耻感,所以能及时把被欺凌的事情告诉家长需要一定的勇气。如果不能确认欺凌的事实,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耐心询问。一旦确认被欺凌的事实,需要第一时间表达共情,让他们知道他们是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这样欺凌的行为是有害的,并且认可他们说出来的勇气。
 对于被欺凌者的教育误区二  
Don’t:确认孩子被欺凌之后,担心是否孩子也有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
Do:只要欺凌的事实存在,就需要告诉孩子被他人欺凌不是他们的错。即便是在被欺凌之前发生过摩擦,暴力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因此为施暴者开脱。
 对于被欺凌者的教育误区三  
Don’t:告诉孩子不要理会那些施暴者,尽量离他们远一点。
Do: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如何直面欺凌者,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无法完全避开与欺凌者的接触,而且故意忽视也不能帮助孩子预防欺凌行为的再次发生,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比较被动无力。当然,家长也不应该鼓励小孩用武力的方式来抵抗欺凌,因为这相当于认同了施暴者的行为逻辑。比较建议的方式是和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来预防欺凌行为的再次发生,比如如何减少和施暴者不必要的见面,如何尽快找到安全的有人陪伴的地方,如何向周围的人求助,如何利用随身携带的东西进行适当的自卫。
 对于被欺凌者的教育误区四  
Don’t:孩子太小说不通,直接去找施暴者的家长理论。
Do: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与欺凌方家长联系,学校可以作为消息的传递者(或者三方一起)。很多中国的家长特别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气,甚至觉得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靠山”,孩子才会被人欺负。所以,一旦出事,就气势汹汹的在学校门口堵施暴者及其家长。但这样的方式反而激化了当前的矛盾,不仅引来更多人对被害者的评论和关注(这绝不是孩子想要的结果),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示范——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原本无关的两个人身上,而让真正的问题核心得不到暴露

 对于欺凌者的教育误区一
Don’t:轻描淡写孩子的欺凌行为,想尽办法合理化孩子的欺凌动机(比如就是开玩笑,不是诚心的)。
Do:虽然能理解每一个父母都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长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欺凌行为的本质是恶劣的,所以不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程度的欺凌,都需要教育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会伤害到他人,是不会被容忍的。家长的袒护极可能让孩子觉得有了“靠山”,这只会让孩子愈演愈烈。
 对于欺凌者的教育误区二
Don’t: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会有欺凌行为,觉得他/她无可救药。
Do:欺凌行为是不对,但出现欺凌行为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在教育施暴者时,不能一味地斥骂,更需要去帮助孩子找到他/她欺凌他人的原因。比如说有时,孩子们用欺凌行为来适应(在新班级里通过欺凌别人建立自己的掌控感和“地位”)。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让这些孩子加入一些积极的活动,比如集体的体育活动或者合唱,让孩子感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但也有时欺凌行为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家庭暴力,压力过大,或是被欺凌过。这样的孩子可能就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
05
欺凌者固然有可恨的地方,但他们并不是无法改造,无法被原谅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而且普遍的事件,并不是普通的打打闹闹,更不是朋友之间的正常行为。不管是欺凌者,被欺凌者,或者旁观者,所有被卷入欺凌行为的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很多研究都表明,帮助被欺凌者走出阴影的最好方式就是理解并且给予支持。但可惜的是,即便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校园欺凌行为,社会上也对此有一定的关注,学校对于欺凌的干预措施,以及家长的应对方式,都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和不足。这就导致被欺凌的孩子总是如同深陷一个黑暗的泥潭,拼命向上伸着双手,却被无情的推开或者忽视。但其实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问一句“你还好吗”,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希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