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佩昌,60后留德学者,经济史博士。
据瑞士一家报纸报道,瑞士将专门为中国人开通前往景区的火车,原因是中国人“太吵、太不讲规矩”(Zu laut, zu frech: Schweiz führt Extra-Züge für Chinesen ein)。

到底有多不规矩呢?中国人在火车上除了大声喧哗,还随意往地上吐痰、厕所一片狼藉。为此,该报还配了两幅图:第一幅图脚踩在马桶上大便(这是错的),第二幅图是坐在马桶上(这是对的)。仿佛中国人来自外星,根本不知道地球上的如厕规矩。

二十多年来,我直接或间接组织了三百多个代表团前往欧洲、美国考察、交流、参展、培训学习,亲眼目睹了一些团员的诸多陋习。吵闹、随地扔垃圾和吐痰就不说了,就说早餐吧。由于早餐是自助,所以很多人取了满满一大桌,好的话能吃掉三分之二,不好的话竟然剩下一半。不过我的吓唬还是管了点用,我告诉团员:餐桌上剩下东西是要被罚款的。后来,这样的浪费现象逐渐减少。
一次,我带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前往德国,与德国商会和企业同行交流。回到国内,收到商会朋友的一封信,抱怨我带了一帮素质奇差的人过来。信中这样说:“在交流过程中,只有几个人注意听,而多数人在高声说话,对主讲人一点也不尊重。会谈结束后,椅子不归位,有的人甚至把空瓶子放在地上,桌子上满是各种资料,而这本是主人送给客人的。”听了这话,我羞愧难当。从此,只要有公务活动,我都会仔细进行善后。当然,我也尽量减少安排团组出行,少给德国朋友添麻烦。

其实,每次出发前都会进行出国行前教育,告诉团员德国人的风俗习惯、日常规矩、法律法规等,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例如大声说话的问题,刚开始还会注意,但不知不觉又恢复原形,我只好一次又一次提醒。一位企业老板说:“杨博士,和你出国特别紧张,你总是批评我们大声说话,几乎天天挨批评。”我问:“既然怕批评,为何总是不注意?”老板回答:“我们真不是故意的,大声说话成习惯了。”好吧,既然是习惯,我就没有办法了,继续批评。
老板如此,普通人也不例外,包括小孩。中国人大声说话在国外已经成了公害,似乎代表了中国人的特征。为此,慕尼黑、斯图加特部分酒店做出了这样的规定:把早餐按时段划分,分为欧美人吃饭时间和中国人吃饭时间。如果时段不好安排,则只好分为欧美人就餐区和中国人就餐区,中国人的就餐区一般安排在某个小屋里或餐厅最里面的位置。上个月去德国自驾游,对这点体会尤其深刻,中国人很少去的宾馆,早餐时可以随便就坐,中国人去得多的饭店,尤其是在大城市,侍者会给你安排一个紧靠里面的位置,离窗户很远。
德国的女厕所同样紧张,也经常出现排队的现象。一位中国女士用完厕所,第二位德国女士刚进去就马上捂住鼻子跑出来,并朝这位中国女士大喊大叫。原来中国女士便后没有冲厕所,只好返回自己冲掉。中国人这样的问题并不鲜见,国内公厕经常是后面的人为前面的人冲大小便,这种习惯被带到了国外。据媒体报道,泰国准备为中国人修建专门的厕所,为此在网上还引起不少中国人的愤愤不平。

最近几年,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可以说是蜚声中外。从莫斯科红场到巴黎,从巴黎到柏林、慕尼黑,处处留下中国大妈的足迹。我曾有幸在国外见过中国大妈的广场舞,除了高分贝的音乐,就是中国大妈忘情的炫舞,脸上一层厚厚的脂粉还能透出落日余晖的娇羞。不懂风情的外国人并没有看出来,居然一脸的不以为然和蔑视。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人在海外的疯狂购物,对奢侈品几乎到了抢购的程度。在巴黎老佛爷店,中国人排着长长的队购买LV。由于对购买的数量有限制,所以大家只好轮流排队,其中一人专门看守地上一堆的“战利品”。而旁边专门针对日本人的柜台则有座椅,服务员也是和颜悦色,尽管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日本人在购物。我曾经很讨厌老佛爷店,因为购物并不多的日本人受到特别优待,而购物最疯狂的中国客户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至今不明白这家店为何如此区别对待客户。

来源:公众号“德意志”(ID:ago-dyz)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