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爱刷屏强迫症
小C上了一天的班,在还没有回到家前,个人的计划安排是:我今天晚上要阅读1个小时。
回到家开始各种葛优躺,内心的潜台词是:先刷一会微信朋友圈吧,就一会,刷完我就去看书了。
30分钟过去了,小C心致勃勃的刷着屏幕,内心虽然有点小内疚,但朋友圈的各种新闻、美图确实非常抓人眼球!
1个小时过去了,小C还在坚持不懈的刷着屏幕,内心的内疚感间歇性出现,朋友圈已经全部刷完了,微博热点也都是旧闻,但还是抑制不住的想要刷屏。
而时间已经消逝得毫无踪影!
02
易受打扰体质
小Y下了班回到家,吃了点简餐,刷了会朋友圈后,开始准备看书。
看了不到10多分钟,微信响了,小Y看了一眼,原来是群里大家在讨论周末去哪儿玩。
小Y扔下书,加入了群聊。20分钟一下就过去了,定下来周末的行程后,小Y继续拿起书看了起来。
不到20分钟,微信又响了,这次是同事发来信息,问明天上午开会的一些细节,小Y拿起手机回答后,又顺便刷了下朋友圈。
一看手表,居然已经9点半了,合上书,开始洗漱。
03
爱刷存在感星人
小D是不发朋友圈会Go Die星人,吃了顿好吃的食物、去了个风景绝佳之处,都会抑制不住地想要发朋友圈。
更为关键的是,每一张发出去的图,她还需要修好几遍,往往是发一个朋友圈,就用掉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并且还非常关注有多少人点赞、评论,如果人数少了,心情还会受到影响。
以上所有的行为,如果有谁从来没有经历过,请留言,点赞数最多的小伙伴,我会送你一份神秘奖励。
我是一枚普通人,以上的种种行为,我都曾经“亲自”体验过。
我的时间管理课程里提到一个概念:我与手机之间相处的最正确模式
有了这个理论基础后,我get到了一个点,放下手机,其实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维度的考虑:
一是:真正的放下手机,把关注点从手机转移到其他上面
二是:改变使用手机的方式,利用手机进行高效的学习
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在我看来都有一些“解决方案”。
04
真正的放下手机:
把关注点从手机转移到其他上面
1.在你的手机上安装手机使用监控软件
我是苹果手机,安装的是moment软件,软件的监控数据直接震惊到我的神经!
我是在一年前安装了这个软件后被震惊到了内伤,才慢慢开始研究了这么多与手机相处的小技巧。
2.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次数
得出监控数据后,我开始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尽量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次数。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次数高压线,只要超过了30次,第二天的高压线会往下调。
3.调整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长
在我看来,拿起手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拿起后就放不下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刻意训练自己,每一次拿起手机后,都会快速的提醒自己放下手机。
4.定期关闭4G网络/勿打扰模式
前面提到,小Y是易受打扰体质,和我绝对是同一类人。我会在上下班路上、中午休息时间、晚上回到家陪儿子外出散步时,把手机网络关闭。
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为的阻拦了微信等APP的打扰,最终多出了好几个黄金专注时间。
5.手机飞行模式
我会在晚上带儿子睡觉时完全关闭手机,并把手机放在客厅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会多出一个黄金专注时间块,并且会让自己的作息变得正常。
相信我,看书绝对会比刷屏更容易让自己困起来,而不是兴奋不已导致失眠。
6.把书本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
我经常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在客厅明显的位置放一本书、在床头柜放一本书,时刻提醒自己看书而非拿起手机。
7.找到适合你的方式
以上6种方式,并不适合任何人。
比如说第2条,多次尝试后,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使用手机的次数,我就放弃了。但是第3种方式特别适合我,现在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都超标,但是实际使用手机的时长却只有1个钟左右(排除学习的时间)。
以上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但试试又无妨,也许你并不如自己理解那样的了解自己呢?
05
改变使用手机的方式:
利用手机进行高效的学习
1.使用手机的最短高效行为路径
把你最想使用、最值得使用的APP,比如说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放在最容易接触的手机屏幕位置。甚至是可以放在你惯性会点开的位置:比如说小C爱刷屏强迫症,就可以尝试放微信、微博APP的位置改成是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可以进行学习的APP。
通俗来理解,最短高效行为路径即是找到你所想形成的习惯之间的最短路线,让这个习惯的建立变得简单。
2.使用手机的最长障碍行为路径
把你最想戒掉的APP,比如说微信、微博等APP藏在手机里最难找到的位置。
通俗来理解,最长障碍行为路径即是找到你所想戒掉的习惯之间的最长路线,让这个习惯的建立变得更加的难。
3.手机可以用来学习的方式有哪些
用微信读书进行阅读;用喜马拉雅等电台进行听书;用得到APP进行专栏学习;用有道云进行学习的输入和整理;用微博特别关注自己的几个学习榜样,进行定期的刷屏......
4.手机最适合的学习场景有哪些
走在路上、通勤时间、跑步时可以利用手机听音频;等待别人的碎片化时间,可以打开微信的收藏夹或者得到APP进行知识的萃取;有大块而有相对安静的时间,直接打开微信读书APP进行阅读......
像小D这种爱刷存在感星人,是不是可以一边听一些轻松的音频,一边进行朋友圈的编辑呢?
5.我每天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时间占比
我每天的学习大概有3-5个小时,有60-80%的时间花在手机上。
为什么我能有大量的输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利用手机进行了随时随地无缝对接的学习,并且及时把学习的内容进行要点的整理和灵感的记录。这也是我能快速写出一篇又一篇文章非常重要的原因。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公众号Angie(ID:angie20160120),作者:Angi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