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在职场上勤勤恳恳的员工,不邀功不犯错,做好了本职内的工作?
但是就这样好几年,你没有升职的机会,也没有猎头来挖你。你开始担心未来,是不是会一直这样,拿着微薄的薪水,看着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默默流泪。
所以你不甘心,你想跳槽,只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和丰厚的薪水
但是,我并不建议你这么做。辞职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在于你自身。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来看看张小姐的例子:
电话拨通。
张小姐说自己想要辞职。  
这种问题不意外,毕竟她已经在总账会计岗位上工作了5年,没有升职,是比较典型的处理事务型工作的财务,每天不是做报表就是算数字,心会疲倦,此时若公司同事的情谊不足以对抗外面的诱惑,有异心在所难免。
辞职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办公室政治让自己心累;  
第二,跳槽出去,工资水平外面的价格翻一倍;  
第三,财务工作繁琐,越做越迷茫,已经快30了,之前就因为自己太忙,工作事项太琐碎,经常加班,和男朋友吹了。
“无论我多坚强,多独立,但还是需要男人啊!” 好吧,她就是这么直白。  
这种面对这样的疑问,我很难给出自己的观点。 
我能做的有两点,一是倾听,二是分析。
分析该不该辞职,我给她展示了两张图:
1
2
上面的商业画布图虽是用来分析企业或商品,但如果将主题换成人,同样也是适用的。

商业模式画布分为9个模块,既讨论了供求关系,也分析了成本收益。
放在人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既讨论了工作内容本身,也分析了关系层面,基本可以囊括职场人的现状。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每个模块的内容: 
1
目标客户 
其实就是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领导、同事等。
对职场人来说,领导的排位肯定是第一。 当然,张小姐还有她的税务专员、对外财税联系人。
2
价值主张
也就是我们平时工作的内容。划分标准有很多,我比较喜欢用成长和精力的组合。
如果一份工作成长度高,可以为个人的职业生涯提供完美的注脚,无论多累都无所谓。而如果成长度低,又要付出大的精力,那这就要重新思考。
3
客户关系 
这是我们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和领导的关系。 
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工作上的认同感那就是认为你做的还不错,值得把工作托付;
二是生活上的依赖感
有话聊,能交心,这有时可能会成为影响“客户关系”的决定因素。

4
渠道通路
我们怎样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习惯:每天把当天做了什么通过微信发给领导,有什么不懂或疑惑的地方就直接跟领导说,领导虽然有时不会及时回复,但会在一些非工作场合愿意跟她沟通交流,渐渐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5
关键业务
即影响业绩的核心工作。  
这是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出错,如果有100分的精力,其中80分都要安排给它。
6
合作伙伴
是与其他同事的私人关系,也可能是自己工作8小时之外的人脉积累。  
这些东西是软实力,一方面在8小时之内可以让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你面临选择时能找到对应的对象。

7
核心资源
你有什么是他人不具备的?  
最有价值的肯定是基于主业的专业能力,如果这还有很长路要走,那就先把周边能力筑起来,比如办公软件操作、比如数据分析能力。  
最佳的状态是:虽然公司离开谁照样都转,但离开你后它会转得更慢!
8
成本结构
就是付出多少。可能是时间成本,可能是情感成本,甚至是金钱成本。
9
收入来源
就是收获的内容与成本类似,情感、金钱或社会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在意的内容不同。  
权力爱好者追求的肯定是升职加薪,归属需求者追求的则是和睦关系,思考者追求的是能让自己研究到最新内容的机会,迎合者
则更看重能否被认同和接纳。

除上述9点以外,还需要考虑一点就是长期目标
你目前的工作是否符合长期目标?
不过目前很多人的职业规划难说清晰。 
那就把“长期”缩短,看看是否跟5年目标是否相符。如果存在较大的矛盾,那可能选择需要重新制定。
基于以上框架,我把张小姐的现状关键词放入其中,如下图:

1
工作内容:费力不讨好
首先张小姐的核心业务是财务,是各种杂事缠身,每天疲于数字、报表、发票、报销、对账……经常加班的原因也是如此。
这部分工作属于费力但成长度低的内容。  
虽然工作如此费劲,但得不到领导的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沟通的缺乏,毕竟只有部门例会一个例行渠道;另一方面也由于工作内容的边缘性。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费力不讨好。
2
情感归属:消磨殆尽
公司领导既然工作上不认同,那基本上在私下也难说会特别照顾;而同事之间的竞争和一些办公室政治让她心力交瘁,所以情感归属也被消磨殆尽。
3
个人资源:比较优质
核心能力还是值得肯定,有两个论据:第一是5年的工作经验,第二则是被其他公司看中,证明在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  
软实力的话,朋友圈子也算是混得不错,也有良性的沟通,能在必要时候帮她一把。 
4
成本收益:入不敷出
都已经影响到个人问题,那势必已经紧张到一定程度。此时如果还有金钱、权力或情感补充,那还说得过去。  
但事实是,工资水平一般,同事领导情谊只是消耗,谈不上补给。  
整体来说,入不敷出。
5
长期目标:难以协调
张小姐对于工作的长期目标还是希望在本职工作上有所作为,成为财务管理者,在本公司目前并不明朗。同时考虑到兼顾家庭,矛盾会更严重。
长期目标与现状有点背离。
其实到这里,答案其实已经比较明朗。所以我还是提了两个建议: 
第一,去和领导做一次沟通。一方面是关于对自己的定位,看自己的意愿能否得到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关于自己的发展,看他的想法如何。  
第二,通过私人渠道找到目标企业的员工聊聊。看看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同事关系如何,如果也跟现在的情况一样,那就需要再次斟酌。  
张小姐也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有强行要求观点,道谢之后,便挂了电话。  
但思考逻辑和框架终究只是辅助,它能帮助我们系统性地梳理现状。而决定则是需要更大范围的信息, 毕竟换条路,人生也会转折。  
但无论如何,认清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你说呢? 
如果你现在也有困惑,关于工作、关于学习,不妨也借助这个框架,做个系统性的分析。  
看了张小姐的故事,你有没有一丝感触呢?
属于你自身的商业模式画布是不是已经出现在你脑海中了呢?
当你想辞职的时候,不如想想:在公司呆了这么久,是公司没有给你更多的机会?还是说你自身的能力不够呢?
在此给你两个建议:
1、如果你觉得公司没有给你更多的机会,那就去和领导好好地沟通一次;
2、如果是你自身的能力不够,请好好打量自身,然后找出自己的短板,弥补自身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总之,你自身能力不够,辞职是不能解决问题滴~
不如从现在开始沉下心来,好好修炼自己。
后台回复“升职加薪”
收获更多职场升职加薪技能~
本文转自公众号财税职场(ID:xiucaiweb),部分资料整理自幻方秋叶PPT。

你曾错过这些内容
-点击阅读-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注明“老编辑部”
@金融老编辑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