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们在海外,从课堂上的presentation,到课下的人际交往,似乎总被人打上“少言寡语”、“内向”、“不合群”、“缺乏自信”等标签。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往往被归结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似乎只要有朝一日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当地历史文化习俗能信手拈来,就一定能气场全开,自信满满了。
可为何NGO的跨国志愿者们,异国旅途中偶遇的各国伙伴们,在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也能用肢体语言欢乐地打成一片?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真的应该将自己的不自信,归结于自身条件的“不够格”吗?这样又是否会形成更消极的心理暗示,加重原有的自卑感呢?
自信,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肯定。对少数人来说,自信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健康心理状态。而孩子“自信心“的长期培养,又与家庭教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少把对孩子的高要求挂在嘴边
“你可是咱们家学历最高的啊”,“亲戚们听说你在国外念书,都夸你有出息”,“你可一定要好好努力,家里人都等着你学成归来庆祝呢”......诸如此类“爱的期盼”应该并不少见,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若是将这样的高要求、高期待时刻挂在嘴边,不管是刻意激励,还是无心之举,都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压力。

长期生活在这种期盼之下,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关怀产生怀疑,觉得他们的爱与付出是有条件和有要求的,一旦自己没达到家长的预设目标时,心里便会产生愧疚与不安的情绪,从而加重了内心的自责与自卑,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信任与期盼。
反之,少向孩子施加这样的“高期待”,多给孩子一些宽慰与疏导,告诉他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走向社会,成就与失败都是自己的人生体验。
父母只是他人生路上的观众,精彩之处为他鼓掌喝彩,低谷之时替他加油打气,孩子要做的就是信心满满地阔步迎接未知的旅程。
少打击孩子的“幻想”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摆出一副“高姿态”,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教训来对孩子“幼稚”的行为指手画脚。不管是批判孩子的想法不切实际,还是挑剔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家长们更倾向用“纠错”的方式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而不是用“肯定”的方式告诉孩子哪里做得很好。
长此以往,孩子接收到的总是负面的打击与否定,便会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太不懂事了”,“我的那些疑问都是胡思乱想吗”,“我可能天生不是这块料吧”,当这种自我怀疑被最信赖、最亲近的人不断强化、放大时,自我怀疑最终演变成了自我否定
孩子与家长的阅历深浅自然无法相提并论,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的尝试也许违背了家长的固有认知与理解,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不同”等于“不对”。即使做不到理解,但也要给予尊重
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提出指正和意见虽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应该讲求方式方法。劈头盖脸的一顿指责,只会加剧他犯错后内心的烦闷与挫伤。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想要成为更优秀的人需要作出的改变,更不要忽视对他可圈可点之处的鼓励和肯定。
少把孩子置于与他人的比较之中
从小时候的读书认字,到上学后的成绩名次,再到工作后的薪资待遇,家长总是不由自主的陷入一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的怪圈,甚至企图用这种承认自己孩子的落后,凸显别人家孩子的优秀的方式,来鞭策孩子赶超拿来比较的榜样。

这样一种通过挫伤孩子自尊、否定和贬低孩子价值的畸形教育手段,无异于用有缺陷的人,给健全的人做陪衬,凸显别人健康的同时还要讥笑他的残缺。加重孩子对自己不足的懊恼和痛苦,甚至让孩子对被比较对象产生敌视心理。
与其毫不吝啬对别人家孩子的赞美,不如对关注自己家孩子的进步,与其揠苗助长,不如陪伴他成长。让孩子主动感知榜样的力量,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而不是将他置于被动的比较之下,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双重煎熬与打击。

自信的人,由内而外会散发出令人信赖与欣赏的气质,展现出从容而沉着的气场。
想要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就要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注重对他的正面肯定与鼓励,关注他自身的进步与成长,适时宽慰他的忧虑,帮助他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心满满地迎接未来、迎接挑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