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国际范儿”关注
俄罗斯黄金时代诗八首
汪剑钊译
我们进入老年的生命
维雅泽姆斯基 
我们进入老年的生命——是一件破旧的长袍:
穿在身上觉得有些羞惭,扔掉又有点可惜;
我们与它长期相处,亲如手足兄弟;
无法翻新修补,也无法改变我们的关系。
我们随岁月而衰老,它也跟着一起衰老;
我们的生命凌乱参差,它也同样凌乱参差,
它身上浸透了黑色的汁液,墨迹斑斑,
但我们看重这些斑点,比所有的花纹更加珍视;
上面有羽毛笔的幼,在它的根部
生长着我们明亮的欢乐或云彩的憔悴,
有我们所有的意念,有我们所有的秘密,
传递着所有的往事,所有的忏悔。
生命中留下了已逝之物的遗迹:
上面烙刻着哀怨和责备,
静卧着痛苦和灾难的影子,
但这影子秘密地蕴含了忧郁的柔媚。
它收藏着故事,里面有对亲人的怀念,
存活着对已逝存在的深切记忆,
哪怕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我们
依然铭记清新的早晨,正午的光亮与暑气。
有时,我还喜欢这衰迈的生命,
即便它已有残损,出现了可悲的转向,
我精心呵护这件葆有爱情和荣誉的长袍,
犹如战士珍惜他被子弹洞穿的战袍。
1875-1877
维雅泽姆斯基(Пётр Андреевич Вяземский 1792 -1878),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有世袭封邑的公爵家庭。曾就读于彼得堡的师范学院附属寄宿学校,后聘请莫斯科大学教授在家授课。曾参加1812年的卫国战争。曾担任驻波兰华沙的外交官,但因同情波兰和革命者被解送回国。他与茹科夫斯基、巴丘什科夫的私交甚好,其写景诗别具一格,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怜悯,流露了一定的平民色彩。晚年在沙俄政府担任要职,思想趋于保守。
   维雅泽姆斯基
俄罗斯的雪落在巴黎
米雅特列夫 
太棒了,俄罗斯的雪,太棒了!
谢谢你,你在这里飘落,
仿佛母语的一个单词,
你对一颗俄罗斯的心说出。
一颗炽热的心因此被点燃,
燃起对神圣祖国的热爱,
就此,一个迷人的幻想
在胸中愉快地翻腾起来。
我开始想念故乡的草原,
呼吸祖国冬天的气息,
发自肺腑地画十字祝福,
祈盼可以马上瞅一眼家园。
可你却逐渐在融化,无论怎样
都不能把你与霞光一起保存。
不,这里的生活不适合你和我:
我们的生活在祖国,我的乡亲!
1839
米雅特列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Мятлев 1796-1844),出生于彼得堡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自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家庭接受的教育。曾参加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退役后在政府部门工作。他很早就显示出对诗歌的兴趣,但迟至1834年才出版第一本诗集。米雅特列夫为人机智、幽默,其作品带有一定的沙龙文化特征,语言活泼、生动,富于想象力。其诗歌曾得到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维雅泽姆斯基和莱蒙托夫的赞赏。此外,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小说家,出版过长篇小说《库尔久科娃夫人在国外的印象与纪事》,有较大的影响,曾被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
   米雅特列夫
永远是思想
巴拉廷斯基 
永远是思想,思想!可怜的词语艺术家!
哦,思想的祭司!你没有恍惚出神的时刻;
还是那样,还是,还是人,还是光,
生命与死亡,赤裸裸的真理,
刀具,风琴,画笔!被感性事物吸引的人
是幸福的,但千万不要越过这个界限!
在尘世的节庆中,他感到了醉意!
但在你的面前,犹如面对出鞘的利剑,
思想,你是锐光!尘世的生活黯然失色。
1840
巴拉廷斯基(Евгений Абрамович Баратынский 1800-1844),十九世纪出色的抒情哲理诗人。出生于坦波夫省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进入彼得堡贵族子弟学校学习,但因犯有过失而被开除,作为列兵而被编入禁卫军团。此事对他一生影响甚大,其创作上沉郁、伤感的诗风在一定程度上与之有关。退役后,他长期游历于西欧,与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圣马丁、乔治桑等多有接触。1844年,病逝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他擅长描写自然风景,将饱满的激情纳入“冷静的理智”中,形成了独特的戏剧性冲突,其诗句音韵和谐、美妙,用词简练、准确。
   巴拉廷斯基
在初秋的节令中
丘特切夫
在初秋的节令中,存在
这样一些短暂而神奇的时光——
整个白昼恍如水晶似的清朗,
甚至连黄昏也是一片辉煌……
强健的镰刀闲逛,麦穗落地,
而今已经一片空旷——四下光裸,
唯有蜘蛛伸展细长的游丝,
在闲暇的犁沟里闪烁。
空气清旷,也不再有鸟鸣,
而冬天最初的风暴仍然遥远——
唯有纯净而温暖的蔚蓝
流淌在休憩的田野……
1857
丘特切夫(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ютчев 1803-1873),俄罗斯哲理诗最重要的代表,有“抒情的哲学家”之美誉。出生于奥尔洛夫省一个世袭贵族的家庭。1818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大学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不久被委派到德国,在巴伐利亚、都灵和慕尼黑等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在那里,他与诗人海涅和哲学家谢林交往甚密,深受后者的先验论唯心主义思想和德国浪漫美学的影响。丘特切夫非常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寓于诗意的形象,在情感的抒发中阐述对生活的思考,自然与爱情是他钟爱的两大主题,其创作中显露的早期象征主义特征尤为后来的诗人推崇,被誉为“第一流的诗歌天才”、“俄罗斯诗坛上不可多得的卓越现象”。
丘特切夫
沉思
别涅季克托夫 
当我挂着一丝老人的微笑
阅读我在黄金时代写下的著作,
当我尚且年轻,——一只严厉的手
准备更改和删除另一些事物,——
我制止了自己,突然问道:
我是否有权利来修改这些线条?
有时,我觉得,这私有之物
并不属于我,“卖弄聪明”罢了,
我不应该用偶然飞来的诗行
果断地一挥,灭绝年轻的罪衍,
不应该用专断的方式来掌控
炽热的火焰和充满情欲的韵脚。
有时,你带着疑心察看四周,
搜寻着作者,——够了,这是我吗?
不!这是他写的。让那个来自
过去时光、朦胧远方的他来回答!
我那只大胆的手触及的是陌生人?
不!我甚至不寒而栗地寻思:
在这一行被遗忘的古老句子下方,
我为什么要署上自己的名字?
19世纪50年代
别涅季克托夫(Владими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енедиктов 1807-1873),出生于彼得堡。在贵族武备学校接受教育,在校期间开始写诗。毕业后进入禁卫军服役,参加过1831年的俄波战争。退役后进入财政部任职,曾担任银行行长,直到1858年退休。别涅季克托夫的诗歌注重形式,想象诡谲,用词出人意料,敢于打破韵律上的陈规束缚,得到茹科夫斯基、屠格涅夫和丘特切夫等文坛名人的赞赏。183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随即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不少贵妇人以能背诵他的作品为荣,竞相请他为自己的纪念册题诗。不过,由于受到别林斯基的偏见性的批评影响,他的诗歌地位并没能获得应有的承认。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的探索性价值才被认识到,这与一部分形式主义理论家,如托马舍夫斯基、金兹堡等的推助有密切的关系。论及俄罗斯文学的建设,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忽视,曾译过歌德、席勒、莎士比亚、拜伦、雨果、戈蒂耶、密茨凯维奇等人的作品,不少译作被当作了经典译本。此外,别涅季克托夫对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
别涅季克托夫
秋天的标志
格列科夫
一片黄叶在葱绿的树木中掠过;
在金色田野上,镰刀结束了劳作;
远处,如茵的草坪上泛起一片淡红,
蓊郁的花园里悬挂着成熟的果实。
极目远眺,到处是秋天的标志:
在那阳光下,蜘蛛亮晶晶的张开蛛网,
草垛时隐时现,花揪树垂下果实,
飘动一串串红色的缨络,越过围墙。
松脆的谷茬地犹如耸立的鬃毛,
秋播的幼苗恰似碧玉在闪烁,
干燥房冒着轻烟,蓝色的池塘上空,
晨雾缭绕,仿佛白色的亚麻布。
装货的大车整天嘎吱响,远处,
在整齐的连枷下,打谷场发出回响,
一大群白鹤在高处飞翔而过,
时而在苍穹之下互相引颈鸣唱。
别了,温暖晴朗的日子,花的时辰,
稠李树吐露着芬芳,霞光灿烂的时辰,
在夜的黑暗中,启明星肆意玩耍的时辰,
歌吟、恋爱,幻想纷扰不休的时辰!
但我喜爱秋天:它令我爱怜。哪怕
这秋天消除了春天一切的魔力;
它蕴含着令人魅惑的独特的忧愁,
让灵魂着迷,喜爱,施予绵绵柔意。
我也喜爱一片片灰色的云朵,
我也喜爱在空中疾速地旋转的叶子,
还有那徐徐拂动的淡白色阳光,
仿佛临终的美人唇际露出的一丝笑意。
1855
格列科夫(Николай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Греков 1810 — 1866)出生于图拉省(另一说为莫斯科)一个军官家庭。格列科夫的生平资料留存下来的很少。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他早期主要从事翻译活动,曾翻译卡尔德隆、歌德、拜伦、拉马丁等西欧诗人和作家的作品。他的诗歌创作也浸润着感伤主义的情调,推崇“纯艺术”理论,其用词考究精致,形象鲜明,富于旋律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格列科夫
只要我一看到你的笑意
费特
只要我一看到你的笑意,
或者发现你清朗的眼眉,——
就会唱起恋歌,但并不对你,
而是因为你百看不厌的美。
人们在议论,无论晨昏,
那歌手都在歌唱,不知疲倦,
对着她那芬芳的摇篮,
仿佛夜莺对着玫瑰而啼啭。
但花园年轻的女王不发一言,
仪容中有高贵的纯洁闪耀:
只有歌才需要美的存在,
而美啊,连歌都不需要。
1873
费特(Афанас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Фет 1820-1892),俄罗斯纯艺术派诗人最出色的代表。原姓申欣,出生于奥尔洛夫省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是德国人。1840年,费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展示了最初的艺术探索,赢得了文学界的注目。1844年,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他从军来到南方。期间,与《现代人》杂志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美是诗歌写作的最高准则,艺术是纯粹的、非功利的,因此,应该关心永恒的主题,而不需要过多地关心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写作上,他善于捕捉瞬间的印象,细致、准确地描绘人的内心世界,意境空灵、逸雅,音韵和谐、优美。他的创作尤以风景诗最为人称道,以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内蕴而备受列夫·托尔斯泰的推崇。
费特
远古的尸骨
迈科夫
我颤栗不已地望着
这根另一世纪的尸骨……
等着我们的是同样的命运:
人类的时代终将消失……
我们荣誉的喧嚣也会沉寂;
关于人类的传说也会消亡;
理智引为强大和骄傲的一切,
不可能进入另一种创造。
仿佛一颗冷冰冰的星星,
或者一座已经熄灭的火山,
地球滑过海洋般的天空,
仿佛一艘空空如也的海船。
在世界各地流转和漂泊,
匆忙飞行的精神
君临我们城市的骨架上,
仿佛坐落不会出声的花岗岩……
理智就这样向我们宣告
生存的奥秘,……但心在狂跳,
隐匿着胆怯的希望——
或许,骄傲的它,出了差错!
1857
迈科夫(Аполло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йков 1821-1897),俄罗斯纯艺术派诗人的重要的代表。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父亲是著名画家,科学院院士。少年时期便显露出非凡的诗画才能。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沙皇政府的财政部。184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得到了别林斯基的赏识,称为“俄罗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他非常推崇和喜爱古希腊罗马文学,创作了一部分具有古风性质的诗歌。在他的心目中,理智是软弱的,需要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找到创作的分寸感。他的风景诗带有印象主义的画面感,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迈科夫
汪剑钊诗三首
暮色中的胡杨
黄昏,胡杨拨动枝干,
在夜雾中高唱《大乃额满》,
苍凉、忧伤一如萨塔尔琴的前奏,
风卷动夕阳,树叶
拍打灰色的翅膀,模拟鸟声
挥霍散碎的金子。
一群孤儿等待着母亲归来。
随风而去的女人,却不曾随风归来。
瘦小的毛驴只是沉默地
绕着主人的残躯徘徊,竖起
一对长耳朵,聆听空气的颤动。
缓慢而沙哑的谣曲。
动词的到来让抽象的主语
拥有可以倾诉的宾语。
牧民的琴声冒犯常规的语法,
像泉水一样遵循生命的逻辑迸溅,
迅即流进无边的沙漠……
月亮透明的手指轻点神启的歌喉,
擂动维吾尔婚礼的鼓点,
月亮湾,奇迹般坐落在沙漠的中心;
丛生的小草缀连星星的藤蔓,
环绕八米深的水域。
无名的木卡姆奇,像羊脂玉
散失在民间,穿着褴褛的衣衫
时而伤感、时而快乐地歌唱……
2009.7.14
苹果
雨点,像铜锈一样滴落,
枝头垂挂的苹果是映照世界的最后一盏灯,
在遗忘中挥发孤独的芬芳。
俄罗斯,富饶的俄罗斯
奢侈的俄罗斯,
连金子都会腐烂的俄罗斯……
十月,一个与秋天同母异父的季节,
收获与丧失同时来临。
从俱乐部走出的野狗在吠叫,不知道
世界向哪里旋转。
暮色沿着来路奔跑,
没有路灯,苹果在闪烁……
2009.10.21
雪地上的乌鸦
雪地,乌鸦
把整个宇宙的孤独集于一身,
“哇”的一声,撕破
黄昏老旧的衬衣。
纤小的爪子灵活地翻动
雪块与落叶,
似乎在其中寻找同类的羽毛
和真理的面包屑。
槭树迎风蹒跚在路旁,
佝偻如一个生育过多的老妇人,
不再有丰满的脂肪和旋律似的风情,
缓缓脱下一层干瘪的树皮,
为饥饿的乌鸦提供最后的晚餐。
存在仿佛是为了对应,
污秽的雪水流淌,浸泡
一张黑白照的底片,
而我们熟悉的乌鸦即将在寒雾中凝固,
成为夜的某一个器官。
2009.12.29
汪剑钊 , 诗人、翻译家、评论家,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出版有:专著《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诗文自选集)等;译著《订婚的玫瑰——俄国象征派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自我认知》《俄罗斯的命运》《波普拉夫斯基诗选》《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黄金在天空舞蹈——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王尔德诗选》,编著《千家词选评》《最新外国优秀短篇小说》《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西方抒情散文选》等,总计四十余种。
7月9日(本周六)下午3:00-4:00将举办与汪剑钊老师的线上交流活动,有意参与的读者,可扫描左下二维码进入读者群,交流活动在读者群内进行。也可扫描右下二维码,申请编辑帮忙入群参加交流活动,请注明“活动”。
周六下午3:00-4:00,不见不散!
长按二维码进群
请编辑帮忙入群
想阅读更多好文章
请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关注
如有任何问题,请关注后给后台留言
编辑:舒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