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当听到莫文蔚的《当你老了》,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周星驰。

的确,星爷的头发白了,皮肤也变得下垂(sag)。
有人说,星爷老了,就开始卖情怀(sentiment),可我觉得,他就是情怀本身。
看星爷的电影,总是很不解,为什么他拍的是喜剧(comedy),我们看的也是喜剧,可到最后为什么却哭了呢?
星爷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戏中人物的窘迫(embarrassment)之情,无论是大道中落,还是生来卑微(humble),星爷总能把逆境中人物的心酸与可怜表达的淋漓尽致。
《武状元苏乞儿》
前面是风流纨绔(dandyism)的公子哥儿

后面是饱尝人间冷暖的公子哥,面对心爱的人不敢表白
在陈嘉上的《武状元苏乞儿》相关访谈里,他特别强调了一段情节。
这场戏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抄家。
半身富贵转眼全消,“我想你要认真的学写字了”,师爷看着他波澜不惊的表情暗自叹息。话完,停顿,望过去,这个昔日懒散的大少爷也依旧斜斜躺倒在椅子上闭目假寐。就在观众也和师爷一样以为就此别离的时候,一句沉缓的“我会学的”,对上的是认真的有些反常的表情。
下一秒,他继续唱起未完的南音“……历劫沧桑,鸳鸯扣……易结不宜解,苦相思……悔不该,惹下……”
悠悠的,带点凄凉。

若干年后,导演陈嘉上接受采访,他是这么回忆这段拍摄过程的:
“我告诉阿星我需要一个落寞的镜头,他就站在摄影机前看了一下……他走过去坐在一张大烟床上,我想都没想过,他就开始唱起南音来。我当时惊呆了。原来最落寞的不是捶心捶肺,不是哭泣连天……他还唱歌,南音带着点凄厉……他在一边唱,我通过镜头在一边看,我觉得我看到一个天才演员。他真的是最好的,到现在我都觉得是最好的。”
《食神》
不得不说,星星演起坏人来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在《食神》前半段,他饰演的无良老板嚣张跋扈(arrogance),随意打骂员工,坑起消费者毫不手软。

后来流落街头,吃鸡姐给他做的饭,吃的干干净净,连手指都舔干净,最后抬起头看着鸡姐的时候,眼里隐隐泛着泪光。

后来得知鸡姐死了之后,一夜白头。

在食神大赛上薛家燕对黯然销魂叉烧(roast pork)饭的评价堪称经典笑料。
叉烧,好吃啊!!我从没吃过这麼好吃的叉烧,救命啊! 叉烧的肉汁镇在纤维里面,好似江河汇聚,而且里面的肉筋被内力打碎,入口极之松化,再配合用火云掌煎成的糖心荷包蛋,哇!这叉烧太棒了!尘世间没有形容词可以形容它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麼让我吃到一碗这麼好吃的叉烧,如果我以后吃不到怎么办?!
而究竟这么好吃的叉烧饭,是由于源于少林功夫的造诣,还是因为曾经黯(ming)然(xing)销(ke)魂(gu)的那一刻。
周星驰说,根本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
他心里所想,手上所做,是鸡姐在街头面摊上递给他的那碗叉烧饭。
简简单单的米饭叉烧荷包蛋,二十港币就可以买到。
而这一晚叉烧饭大概就是斯蒂芬周心中的翡翠白玉汤了吧。
《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阿梅:我喜欢你。
阿星:我也喜欢你啊。
阿梅:那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阿星:你…你是开玩笑的吧?
阿梅:我是认真问你的,真的。
阿星:那当然不是爱情…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嘛,那不是更好吗?
阿梅:那你以后也可以常常来找我。鞋子破了,我还可以帮你补。
阿星:不用了,鞋子破了,我就把他扔掉。我们都要向前看嘛,我永远都不要再穿破鞋子了。
(阿梅哭)
阿星:你不要这样子,干吗你哭了,不要这样子嘛。
阿梅:我明白了,谢谢你。
电影中的阿梅太自卑了,自备到被人取笑连指责都不敢,反而说没关系。

而阿星呢?阿星也喜欢阿梅,可他不敢承认,他觉得阿梅丑。他不介意穿一双旧球鞋,可他介意别人看他的眼光。
说到底,阿星其实比阿梅更自卑。
王晶和周星驰翻脸的事早已是圈内皆知,谈到缘由时王晶曾说到在《少林足球》中黄一飞饰演的大师兄有少林铁头功,有一组在歌厅被老板用啤酒瓶砸头的戏,据说周星驰追求完美让黄一飞挨了100多个瓶子最后头破血流才喊停。
即便如此,王晶还是多次在采访中多次说周星驰是他见过演技最好的演员,称他为“演技之王”:
周星驰变化好劲,而且好细致,而且他真的做了第二个人出来,那个不是周星驰,如果你看过他的《月光宝盒》,就是《西游记》(内地译《大话西游》),有一场戏有一个镜头(scene),照妖镜那个镜头,他在几秒钟里连续转换几个表情,那个我真的拍烂手掌。
周星驰必然是我的演艺生命里面,遇到的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演员,他是一个演技之王,变得很成熟,接着一步一步成为喜剧之王。
记者问他觉得周星驰的演技和梁朝伟比怎样,王晶想了一下说:
我觉得周星驰的演技(acting),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是最棒的。
在我眼中,演技榜多年来不断有调整,但男星中,纵使中国大陆男演员有强大的冲击力,我依然认为周星驰是华人影坛当中第一人,他的演技有如他的为人般,机关算尽但很有灵气,层次感(layering)丰富得惊人。
《破坏之王》
《破坏之王》中周星驰扮演的阿银因为心仪的女神去找黑熊理论,反而被当着女神的面羞辱(
humiliate
)。



最后黯然离场
把一个可怜弱小的人物刻画的如此细腻(
delicate
),有网友评论说,看到这觉得周星星的背影都如此会演戏。

《喜剧之王》
很多人最喜欢星星的电影是《大话西游》,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部,这也是最接近星星真实生平的一部。
电影中天仇跟导演讨论“死人”的心里活动,“不肯死”,被娟姐骂的狗血淋头(
把某人骂的狗血淋头 bite one's head off
)。这段经历真实的发生在他拍摄《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他被梅超风一掌拍死,他跟导演商量可不可以第二掌再拍死。

曾经让自己难堪的伤口,撕开了当做笑料拿给观众捧腹。
电影一开头天仇对着茫茫大海大喊“努力!奋斗!”


相信很多人对这一幕都感同身受吧,有些话只有大声喊出来,借此给自己增加一点面对困难的勇气。
天仇被吴孟达饰演的剧务打掉盒饭

尴尬、强颜欢笑,转身后又强忍住泪水
还有经典的抹唇膏那一段之前的一幕


影片中感动无数人的“我养你啊”,天仇说起来却也没有底气

想要开口却又不敢,想要放弃却又不甘。

“你先养好自己吧,傻瓜”
小人物的凄凉、挣扎和勇气跃然纸上。

影片最后天仇被剥夺了男主角机会,导演从他手里拿剧本(
script
),他死死抓住,手里抓住的好像不是剧本,而是他的命一样。


手指都在纸上抠出了一个印子

剧本被抢走后,他瘫坐在椅子上,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气力
娟姐跟他说sorry时他的转身


有人说周星星这一段拍的太令人心疼,他都不敢看。
周星驰电影中所表现的窘迫之所以都如此真实,跟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寒的家庭不无关系。
周星驰回忆他童年时看中的玩具:“我常常都说一个故事,就是我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出去逛街,我看见玩具,但是他们都不买,最后还打了我,因为我要闹,一定要买,但是妈妈一定不买,最后妈妈还打我,我就觉得,你不买还打我,太没有道理了,我只是想要一个玩具而已。”
幼时家境贫困,还有两个姐妹,每次吃饭母亲总把肉夹给他,可每次周星驰都会把吃剩下的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更过分的是有次他竟把整个鸡腿扔到地上,母亲认为他很自私,忍不住打了他。
直到后来周星驰带母亲上节目,终于说了自己为什么那么做的原因——他发现母亲很少吃肉,但又命令周星驰要把肉吃完,于是周星驰故意把肉弄脏留给妈妈吃。
黄秋生常常对圈内人放炮,但他对传人缘不好的周星驰却极为推崇:
周星驰绝对是一代宗师(the grand master),是天才(genius),他的演戏方法在当年绝对是创下先河(pioneering work)。
我敢讲,我是第一个研究他无厘头(Mo Lei Tau)现象的人,虽然有的前辈说周星驰当年在电视剧《他来自江湖》里演的东西不知所谓,但他照样大红,因为真的是好笑。
他又说:
周星驰身处一个‘反智’(anti-intellectual)的年代,成功表达了对权威的不尊重和无礼,在他出现之前,社会有太多的道德规限,他替这个年代争取释放。他在戏里的那种冷嘲热讽(cynicism)、说话时的‘咿咿哦哦’,没人可以模仿(imitate)。
周星驰曾经说他厉害过罗伯特德尼罗,为什么?因为罗伯特德尼罗如果来香港拍戏,面对香港的制度一定会叫救命!只有香港演员才搞的定,拍出来的片子还能有票房。
虽然周星驰被很多人批评难相处,但黄秋生却看到另一面:
从来只有别人说他,但从未见过他说别人。以前听他讲过:“自己做自己的事就行了。为什么别人会成功,你又不懂!”我觉得他的品格算是相当不错的。
杜琪峰说很讨厌周星驰,因为他的戏太好了,他还说:
我最不喜欢,但又觉得他很好,又喜欢他,又不喜欢他,搞得很迷乱的人,叫做周星驰,整个圈只有这一个天才
是的,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周星驰,他就是我心中的喜剧之王。

“我养你啊”

猜你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