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有外向性格的人才能成为社交达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内向的人也可以很善于交际。只要你看清楚了社交的本质并养成这个小习惯,走出舒适圈交新朋友将不再是难题。
一个可能困扰了你很久的问题
你是否经常因为自己的社交圈太小、不知道怎样结交新朋友而苦恼?
很多人以为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或者通过朋友介绍才能认识新朋友,其实这样的想法来源于一个很严重的误解:
“我现在的生活环境让我无法认识更多朋友。”
因为上学的时候觉得一个班里都是固定的同学,工作了感觉整个部门同事也并不多,自己常玩的几个圈子也就那么几个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班级同学认识完了可以认识整个年级的同学,部门同事认识完了可以认识整个公司的同事,自己圈子朋友认识完了可以认识圈子里其它人的朋友……
有点像绕口令,但是我想你懂我的意思。
总之,人是认识不完的。而且交朋友这件事不怎么受时间和地点影响,只要你愿意走出家门,随时随地都能见到人。
你和社交达人的距离,只差了一个习惯而已。
如果不能养成这个习惯,不论你换到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解决“社交圈太小”这个问题。
什么习惯能让你成为社交达人?
我高一时最大的困惑就是小F为什么会认识那么多班级以外的同学。
楼道、食堂、操场、图书馆……
虽然我跟他不是很熟,但是我发现他在校园里走到哪都能碰到认识的人,而且还不只一两个。
如果不是因为小F跟我有同一节课,我一定会误以为他是个名人,因为跟他打招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有一天我的好奇心终于战胜了面子,我便主动向小F请教:究竟如何才能认识这么多新朋友?
我原本期待这位老司机会长篇大论《通往校园红人之路》,却没想到他只跟我说了一句话:
“我有一个向别人提问的习惯。”
讲真,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震惊的——因为我压根没听懂。
读出了我的不解,小F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在食堂排队时大家都在消磨时间,可以问你前面的人今天吃什么打开话题”
“你看到谁穿了一双好看的鞋,你可以问问在哪里买的,TA肯定会很开心地告诉你”
“一般在学校里还听歌的人肯定很喜欢音乐,你可以过去问是谁唱的”
我在心中大呼原来如此。当时的我有秘籍在手,坚信自己离校园红人也不远了……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小F给我的指导也十分正确,因为在我向他提问后,我们也成了好朋友。
再后来的事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简单的一个习惯居然真的让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我也成了一个走到哪hello到哪的新司机。
我就这样不断地问着问题,也没有去想为什么会有效,不过那三个月里我认识的朋友比过去一年还要多。
这样不明所以的状态一直持续着,直到新学期我看到有个妹子穿了一条很好看的裙子。
你猜错了,我没有问她是在哪里买的:)
实际上我没有问任何问题,而是由衷地赞美了她:
“这条裙子挺好看啊”
“谢谢你。诶,我们好像在同一节历史课”
“啊真的吗”
“应该是的,我当时坐在……”
出乎我意料,在没有问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成了朋友,为什么呢?
经过这件事我才真正想通,原来小F早就告诉我了社交的本质——连接
和陌生人交朋友其实就是一个建立联系感的过程:提问代表着你们可能有相同的兴趣,赞美则显示出你们有着共同的审美。
这就是为什么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之间有着说不出来的默契。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在刚见面的及个小时里,就让你觉得自己已经认识对方很久了。
养成连接的习惯可以轻松交到新朋友,掌握社交的本质就能瞬间拉近关系。
看完文章后该做点什么?
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大小和他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觉得自己认识的朋友不够多,不妨开始向身边的人提问,一步一步建立联系感并成为朋友。
即使对方回答完问题没有和你交谈的意思,你也已经达到了问问题的目的——得到一个回答,然后换个人再试一次就好了啊。
等你“适应”提问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并给自己定目标,每天至少要说出几个由衷的赞美。
总之,你需要养成一个随时随地与他人连接的习惯。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看完文章后缩在自己的舒适圈,继续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圈子不够大、认识的人不够多。
不过如果你想借此机会改变,作为开始:
你可以尝试在留言提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说一个发自内心的赞美
认识你真好。
或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