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拉着小朋友的手走路上学,闲聊。
“baby,what is family ?
"team (团队)" 小朋友边看风景边随口而出。
小朋友也许无心一说 , 我深以为是,家庭不就是一个特别的团队么?
可是,再一寻思,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坑爹团队啊,队员都是亲戚(有时候不讲理啊),年龄跨度那么大(差几十岁啊), 某些队员心智不成熟,不要说还有队员生活不能自理,更心塞的是不合作的队员只能教育感化 ,不能开除~~
对这样一个不太理性的队伍,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肩负着教育的使命,是不是听上去对孩子妈妈就是个巨大的挑战?虽然说有挑战就有伤害,但作为孩子妈的我们,还是可以遇山开山,遇河架桥,智慧和方法齐上,爱和包容同在,咋忽然觉得我们好牛啊!
说到管理,我就琢磨得有个体系,这个体系要能实现什么?家庭运作能更有序和高效啊, 减少早晚的人仰马翻; 能合理分配家务,减少夫妻为家务的争吵啊,锻炼培养小朋友的责任感;更多的沟通反馈使家庭的关系更健康更有爱啊,我们顺利完成那些日常必需的运作才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啊。 这么一想,有没有发现家庭其实不需要一个大包大揽的领导者,需要的是所有成员都参加,都贡献,小朋友在这个体系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出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和父母保持亲密和沟通。 
话说有个叫Bruce Feiler的牛人作家,他在TED 上讲了个把Agile(敏捷开发)方法引入家庭管理的故事(文末附视频链接)。“敏捷开发”这个词程序猿们都不陌生,这个体系下开发过程不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领导,而是将团队分成小组,由这些小组自我管理,持续更新进程,定期沟通得到反馈,不断做及时调整,从而完成高效的产品开发。 
有妈妈可能会说,家庭“管理”不同于项目开发,对啊,所以我们不能照搬,要思考如何把这个理念的长处灵活用在家庭管理上?还有妈妈会说,孩子还太小,其实要我说,孩子小的时候,夫妻两个更需要建立好的合作体系完成家庭日常运作,奠定家庭管理的基础,成长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自然会慢慢变成这个体系的实践者~~再说一句,聪明的妈妈不是什么都自己承包,而是能建立好的家庭文化,凝聚家庭成员来共同承担。
1. 找出家庭团队de核心价值观 (family core values)
团队建设要有凝聚力啊,family core values, 翻译成中文就是家庭核心价值观,我理解就是什么是你们家庭成员觉得最重要的? 什么是你们这个家庭坚持的东西? 记住,这些都将在你的为人处事中体现出来,你把”家庭第一,工作第二”挂在墙上, 但每天月黑风高回家,鸡叫出门,孩子也不会相信“家庭第一”是你的真实价值观啊。核心价值其实是家庭团队的基石,再完美运作的家庭都有偏离轨道的时候,大家共同坚信的核心价值和使命会把偏了的人调整回轨道;家庭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关注我们做对的东西,所谓打鸡血,治百病,成功的人生真的离不开一定剂量的鸡血😄。
挑个日子组织个家庭特别活动,聊聊什么对我们这个家最重要啊,我们相信什么?不要取笑小孩子可能的离题万里和奇思怪想,其实那里面可能有大智慧呢!Mr Feiler家呢,人家办了一个睡衣派对,买了爆米花,准备了个挂图,进行了很棒的对话,然后挑了10条挂在墙上,比如,“我们不喜欢僵局,我们喜欢解决问题”, “我们爱学习” ,“犯错真没啥大不了的“ ,“ 我们是群欢乐的奇葩!,“我们团结别人” , 记住是“我们” ,不是“我”!
Mr Feiler在演讲中提到,有一次,他的女儿在学校和别人冲突,他们很担心,却不知该怎么去和女儿谈。于是他们就和女儿一起看看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和使命,让她看看有没有什么话是可以用到解决这件事的,女儿说“我们要团结别人”,于是他们找到了谈话的突破点,别小看这个突破点,多少家长抱怨和孩子沟通困难。

2. 小朋友早晚使用任务清单(Checklists)
你们的手机上是不是有各种apps管理自己的时间,工作和事务,比如Kanban什么的,管理家庭团队事务也可以想办法使用这些工具,不过不是在手机上使用。 想想,学期中,有孩子的家庭什么时候最混乱,当然是早上上班前和晚上睡觉前 ,妈妈们如果不想当个唠唠叨叨不时吼叫的疯婆子,最有效的帮助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是使用早晚任务清单,这个我们以前在帮助小孩子管理时间的帖子里详细讲过(参看文末文章),小朋友清楚看到自己要干的事,然后干完一项勾一项,你不能低估这个的威力: 成年人都喜欢,何况孩子? 使用工具,学会管理自己时间,先干重要的事,这些难道不都是你希望小朋友拥有的能力么? 也许开始你看不到效果, 但是这是润物细无声的培养,时间会告诉你。
3. 分享家务用家庭看板(Kanban)
有了家,就有了家务。家务活不是谁的专利,妈妈们要把家务分享出去,当然不要过分计较谁多谁少,分担家务,更重要的是培养成员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更知道感谢别的成员的付出。使用家庭看板吧,把一家各个成员一周需要分工协作的家庭事务都列出来,各种看板形式中,我最喜欢的White board看板是这样的,分成两-三个栏 :从待做 (to do) 到完成 (done), 把一周内要完成的家务写在便利贴(post it )上, 成员自愿领取任务, 比如谁愿意遛狗,谁愿意浇花,谁愿意洗衣服,  每个成员用一个颜色的便利贴,贴在“待做栏”   谁完成了就把自己那个任务便利贴移到“完成”那栏家庭看板不光是让家务事一目了然,更重要的还让我们清楚看到家庭成员的合作和贡献,就像搬砖,你搬几块,我搬几块,最后就都搬过去了,团队合作一目了然。


周末专门安排一个小时“家庭大扫除”的时间,你割草,我吸尘,他擦地,一家人说说笑笑,就开心完成了,有的妈妈说我一个人干更快效果更好,记住家庭是一个团队,好的经理绝不是什么都大包大揽,大家一起动手合作,每个成员都承担家庭建设的责任,大家才会更珍惜更爱这个家。小朋友对家务的热情可能也比你想象的更高, 劳动过后的成就感也会很强,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这些劳动习惯的培养和锻炼,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4. 每周开家庭会议 (Family Meeting)
家庭会议是评估上周计划的执行,和制定新计划的时候。
Feiler家的周末家庭会议会问:上个星期我们家那里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还不够好?下个星期我们怎么提高一下?小朋友可能会说,”我学会骑车了“, ”我整理自己的床了“, 他们有机会表达出自己取得的进步,其他成员的正向反馈,就是对他们成长的最大鼓励!所以家庭会议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大家互相夸一夸。
那什么做的不好呢? “我们的数学作业”, 下一周怎么改变? 这个时候,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权利, Feiler家的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的主意,甚至包括自己的奖惩,比如踢别人,一个月不能吃甜点; 做得好,可以晚睡10分钟读喜欢的故事之类的。
我觉得家庭会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给家庭其它成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小朋友说“爸爸这周太忙,都没有时间陪我们”, 爸爸可以利用这个时刻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忙,这么忙会持续多久? 下周能怎样调整改进一下? 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给孩子做个榜样生活工作中如何和别人沟通,消除误会,得到理解,然后解决问题,达到双方都接受的状态。良好的沟通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多么重要,我也不用多说了。
5. 讲出你的故事,创造和重温美好时刻
Bruce Feiler的演讲中,提到给孩子讲述你的故事以及家庭中祖辈的故事,增加家庭凝聚力并且稳固家庭的基础, 我们家从哪里来?追求什么样的梦想?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怎么战胜它的?他认为这些故事知道越多,越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自信,长大也更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除了讲述家庭故事,我想说的是妈妈们还要主动创造家庭生活的美好时刻,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 家不但温暖,也是最开心的地方啊。比如每年都找时间安排长途短途旅行,各种节日的家庭传统庆祝,还有周末举办各种家庭活动啊,家庭健身日,家庭野营日,家庭读书日, 全家一起计划分工,从准备到实现,尤其是小朋友,给他们适龄的任务去做,甚至大一些的孩子,让他们去组织安排一些活动,对他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这些美好的时刻会留在记忆里, 也留在了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里,有空一起看看那些照片和录像,重温一下那些美好,是非常幸福的时刻。 你期望孩子在未来能够活得开心幸福,最有效的方式是和他们一起先建立一个开心幸福的家庭。

6. 拥抱变化,保持灵活性
随时调整短期目标,保持开放拥抱变化更适合小朋友的成长。 每一个家庭会议都是制定新计划,并且评估调整前面计划的机会。小朋友要逐步养成的是好的习惯,自己规划时间,执行,回头评估一下效果, 再调整目标,并且提出需要你给什么样的帮助。 这个过程,要给孩子权利,这样才能做到inner-driven, 将来也会更能自律。
别相信幸福家庭都是一样一样的,从结构和节奏上,幸福的家庭也是各式各样的,所以在实施这个体系时,是要有灵活性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家庭成员一块晚餐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但是如果因为下班时间不同做不到, 就改成早餐也好,反正重点是家庭成员每天要有一定的有质量的时间进行交流。 

有这样一个团队, 他们相亲相爱,抱团行走江湖。 他们合作,他们付出, 他们一起成长,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这个团队,叫做家~~ (完)
Bruce Feiler的TED演讲视频链接:
https://www.ted.com/talks/bruce_feiler_agile_programming_for_your_family
更多关于家庭管理的主题原创

开学了 | 美国妈妈怎样帮助孩子管理时间和规整物品

好的学习习惯从建立有创意的家庭作业中心 (Homework Station)开始

越来越发现家务挑战的不是体力而是脑力|这些小改变帮我赢得时间和快乐

12年亲睹老板带出三个品学兼优的藤校孩子|他常说他娶得好

~请转发给需要的家长们~
营造和谐健康的微文圈
以上文章成长在洛杉矶”原创编辑,部分内容和图片摘自网络,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公众号转载或投稿请输入“00”查询。若想了解我们的更多文章,请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文章查询请输入数字
66热门贴|0近期活动周报|00如何转载|1美国儿科诊疗|2亲子运动|3健康食品|4LA亲子饭店|5绘本|6LA儿童博物馆|7学习网站|9婴幼儿亲子活动10手工与游戏|11STEM玩具|12LA特色夏令营|13加州小学实况|14亲子厨房|15育儿思考|16育儿技巧|17育儿时尚与家居|18为人父母|19育儿问题|21美国儿童图书馆22加州亲子游地儿|23LA幼儿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