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了轮胎

玩得转美食
嗯!一周前,你们肯定都被吃货界的“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入住”上海刷了屏大。
本以为中国的吃货们有福了,然而并不是。因为像邦哥一样的地摊界吃货们,根本就无缘(qian)去品尝,因为太!贵!啦!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 在世界范围内,《米其林指南》真的是对美食唯一权威参考吗?
  • 如此昂贵不接地气的美食,如何去征服吃货的胃,从而赢得口碑?
  • 从轮胎到美食,米其林如何完美跨界?
从 0 到遍布 5 大洲
米其林的星星究竟是什么意思?

1900年,米其林出版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1926年,《米其林指南》一书开始用星号来标记餐厅的优良,而“米其林星级餐厅”也是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的。(指南分为“红皮”和“绿皮”,由于书皮为红色的“红色指南”用以评鉴餐厅及旅馆,且极具代表性,所以有时《米其林指南》一词特指“红色指南”)。

《米其林指南》对于餐厅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1、出现在《米其林指南》上的餐馆至少先要获得到“一副刀叉”的标记,这种标记是指南对餐馆的基础品评标准,从“最高的5副到1副”不等,表明餐馆的舒适度。


2、在此之上的评选,才是米其林星级,从一颗星到最高的三颗星,主要针对的是烹饪水准。

由于指南包含了对美食详细的解读,并给出足以征服人们去吃的理由,从第一本红书出版至今,米其林的足迹早已遍布了5大洲,而《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也是填补了米其林在中国大陆的空缺。

在《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中,一共有120家餐厅上榜,在40家得星的餐厅中,也只有一家3星,7家2星,18家1星,必比登美食推荐25家。
那么,米其林的这个星究竟是什么意思?

书面版:
  •  一星:表现出色,同等类别特别出色
    very good restaurant in its own category.
  •  二星:杰出的料理
    excellent cooking, worth a detour.
  •  三星:超乎寻常的料理!它们通常拥有令人永生难忘的美味。而且这些餐厅一般是保持了很多年的高水准以后,才能终于熬到“三星”荣誉的。
    exceptional cuisine, worth a special trip.
口语版:
  • 一星:值得停车尝一尝

  • 二星:值得绕路前往
  • 三星:值得为这份美食专门安排一次旅行
看到这,按照套路你应该要有这样的疑问:
  • 米其林不是一家轮胎制造企业吗?
  • 一家轮胎制造企业去为餐厅评级,
而要想知道米其林如何把轮胎与美食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连在一起,并做的如此权威?就必须从米其林集团的发展开始说起。
美食指南背后
米其林“心机”如此之深
1、在没有汽车的年代,他们成立了轮胎公司
1832年,在那个人人还以马车为唯一代步工具的年代,米其林兄弟的爷爷开办了一家小型的农业机械厂,厂子的起初只生产一些供小孩子玩耍的橡皮球玩具,之后扩张,开始制造橡皮软管、橡皮带和马车制动块,并出口到英国,这就是米其林公司的雏形。
1889年5月,爱德华·米其林继承了爷爷的事业,并在其兄弟安德鲁·米其林的帮助下正式创立了米其林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米其林兄弟设想如果自行车轮胎能够更容易的更换,那它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米其林轮胎的故事便从此开始了。
1895年,神奇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而在这个汽车与轮胎都还是较为新鲜的事物的年代,很少有人对它有足够的信心,而作为一个行业的先驱,米其林兄弟坚定的认为日后一定是人人都有汽车的年代。
2、从轮胎到指南,米其林兄弟是这样想的:要想让大家多用轮胎,就得让大家多开车,要多开车,就要说服大家去远方吃喝玩乐
在当时,全法国的汽车也不过3000辆的时候,米其林兄弟却认为:如果汽车旅行变的兴旺,那轮胎就会卖得越好,因此,他们将餐厅、地图、加油站、旅馆、汽车维修厂等等有助于汽车旅行的资讯聚集在一起,出版了第一版《米其林指南》。
1900年吸引了全法国乃至全欧洲参观者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刚好为米其林兄弟提供了第一次验证观点的机会。
第一版3500本免费的《米其林指南》大受欢迎,从此之后,他们的免费《米其林指南》便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1920年,米其林兄弟发现他们费心制作的《米其林指南》竟被维修厂员工当作工作台的桌脚补垫来用,意识到免费提供的书籍反而会被人视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时,他们决定从当年开始取消免费提供,改为贩售。
与此同时,《米其林指南》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充实。
果然,付费的东西要比免费的更值得珍惜,1920年,米其林共出版了英国版、法国版等等6种《米其林指南》40万册,结果竟然脱销!
就这样,有钱买不到,我要吃遍全世界,让《米其林指南》一夜爆红。
3、为做到独一无二,米其林美食侦探跋山涉水
1926年《米其林指南》开始将评价优良的旅馆特别以星号标示,1931年开始启用3个星级的评等系统。
为了维护评鉴的中立与公正,米其林所派出的评鉴员都是乔装成普通顾客四处暗访,借此观察店家最真实的一面。而《米其林指南》评鉴的权威性也由此建立。
那么,跋山涉水这些美食密探都是些什么人呢?
他们大多都在酒店管理院校学习过,有5-10年工作经验。
他们需要通过多轮面试,还要和一位资深密探共进午餐后,写一份“雪亮的眼睛”报告,特别展现他们对细微处的观察。
新密探要接受6个月专业训练,签下保密协议,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知道。
每位密探,每年要在餐馆吃250顿饭,在酒店和旅馆住150个晚上,拜访800多家商户,写1100个报告。
他们一个月有3周在旅行,寻找优质酒店和餐厅,最后一周要回到巴黎办公室交报告。
最最最最最最BT的是他们要自掏腰包付账,突然就感觉这份吃吃喝喝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呢。
真正得到“官方”认可,是在米其林开始每年为法国的餐馆进行评定星级开始。而这颗星也开始成为了每家餐厅的爱恨之所在:每掉一颗星星,餐厅的订位率就会下降50%。
所以对于有的餐厅和主厨来说,美食侦探的评判就像末日审判一般,甚至有人为此自杀。


那么,这些严格的美食侦探是根据什么来做出评判的呢:
1.食材质量
2.处理和烹制食物的技艺、菜品口味的层次与食材相互之间的融合
3.创新水平
4.是否物有所值
5.烹饪水准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呢,美食侦探需要还原从预订位置到用餐结束的全部体验。这样一圈下来,就诞生了我们现在知道的米其林餐厅。
从1900年出版至今,米其林指南已经走过了116年,年发行量超过55万册,然而截止到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米其林三星”也不过100家,


4、最后,再来回顾一下这份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完全榜单:
米其林一星餐厅18家,中餐厅是这一批获奖餐厅的主力军,类型多样,但粤菜占据多个席位。
艾利爵士(时尚法国菜)、大董海参店(中国菜)、鹅夫人(烧味)、Phenix斐霓丝(法国菜)、福和慧(素食)、家全七福(粤菜)、金轩(粤菜)、老干杯(烧烤)、老正兴(沪菜)、利苑(粤菜)、谜上海(沪菜)、南麓浙里(杭州菜)、苏浙总汇(沪菜)、泰安门 (创新菜)、新荣记(中国菜)、雍颐廷(沪菜)。
米其林二星餐厅7家,7家餐厅中有3家西餐、3家粤菜、1家沪菜。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意大利菜)、乔尔·卢布松美食坊(时尚法国菜)、喜粤8号(粤菜)、Ultra violet(创新菜)、逸龙阁(粤菜)、雍福会(沪菜)、御宝轩(粤菜)。
米其林三星餐厅1家,唐阁(粤菜)。
最最最最最后,邦哥想说,十一有一起去上海约唐阁的吗?(放假咯)
-END -
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l ID:dushekeji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