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
总有不能完全陈情的前因后果。
现实中,
往往又透露着千丝万缕的纠葛。
《史蒂夫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 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死亡到底是什么?死去真的就能解决眼前的困扰还是仅仅是一种逃跑?在屈辱、职责、低沉、消极的时候,为什么会想到用死来作为化解的手段?走向死亡的一生中,我们怎么才能更加鲜活和透彻的感受“生”,感受这给予我们磨难,却也本应给予我们希望的一生岁月。
1
留学故事
根据埃默里大学的数据,每100000个大学生中,会有0.5到7.5个大学生选择自杀。每年在大学校园里平均会发生1000起以上的自杀事件。每十个大学生中,就至少有一个大学生严肃地进行过自杀计划。在这些英年早逝的华人留学生中,很多学生接受着精英教育,不缺乏物质资源与精神食粮,也无明显的巨大创伤。然而,在这光鲜生活的阴影中,他们静默地选择死亡。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枪支,比毒品,比任何环境因素都要可怕。这原因作用于精神。更加可怖的是,相比于天灾人祸,由精神导致的肉体死亡往往是缓慢的。漫长而痛苦的踌躇到达极限,便跨越了对死亡的恐惧
男生 KJ本科去中部州一个很小的学校念书,整个学校总共也就一百多个中国学生。朋友大部分是美国人,但美国人交朋友大家都知道的,不是特别好相处,不是人不好,是不走心。因为KJ没有自己在完全陌生环境中生活过,有点不知所措,学习也很不适应。因为原来都是重点高中,中国老师是分配任务,然后带着你一步一步走。但到了国外你需要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学校的中国人少,教授也并没有要照顾中国学生的意识,他也不太懂跟教授沟通或者seeking out for help。
KJ选了一门地理+美国历史的课,完全听不懂,教授仍旧按照美国学校的语言标准去要求你,基本上挂掉了,GPA一直都很低,3.0以下。于是他file了几个学校的申请想转学走,结果只被俄亥俄录取了,心里觉得很绝望,感觉命中注定逃不开这个大农村了。
KJ大一的时候申请实习,身边最好的朋友都拿到了很好的实习,对KJ的刺激很大。留学生的圈子往往很小,身边的人很容易决定你对世界的认知。样本量很小,KJ就把身边这个朋友的个例当成了主流。后来他才知道就算是现在,大一申请到那么好的实习都算是少数。到了大二的时候抑郁特别严重,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他常常自己抽自己嘴巴,直到把脸都抽肿。最后开着车,从桥上撞了下去。虽然最后被救了回来,但是KJ用“死亡”作为解决问题的选择,是一种怎样的惆怅。


2
死亡是必达的终点
这些天,随着乔姓男星的离世,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抑郁症、病患、不如意和生活的纠结。但对于我来说,最扑面而来的就是终结的现象:死亡。未来,是一场大家共同奔赴的死亡之宴。为此,我们担惊受怕,隐姓埋名,忘乎所以,自欺欺人,麻木冷漠,自暴自弃,自我放逐,绝望无助等等,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措施,死亡,似乎是一种终结和判定,但对我们的意义,更像是向往和必达的终点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
趋向毁灭和侵略
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
真正的平静
。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这个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的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时已经谈不上"有死",而是已经丧失了"有死"。死亡当然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结束(ending)有完成、就绪、停止等意思。如一条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随着最后一笔一幅画就绪了;雨停了;等等。结束的这些样式中没有一种可以恰当地标画作为存在之终结的死亡。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指的不是一个存在的终结(Being-at-an-end),而是这个存在走向终结的过程(Being-towards-the-end)"。亡故相当于"终结的存在",死亡相当于"走向终结的存在";就区别的关联而言,死亡比亡故更基本、更实在。
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3
向死而生的坦荡
欧文.亚隆的案例实证,大量总结出了死亡的乔装打扮模样,这些表象下,往往都是死亡的阴影在作祟:
心理上的疾病;
普遍的不如意;
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
陷入恐慌,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与满足;
思考死亡;
青少年通过在暴力的游戏中体验“二次生命”来掌控或者征服死亡;
有些青少年通过叛逆行为来排遣死亡焦虑
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
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努力使自己更有钱、更有名;
发展出强迫性习惯的自我保护;
寄托于坚定的信仰,相信终极拯救者;
对自己的身体和他人漠不关心;
通过与爱人、他人、神、团体等融合来超越死亡带来的分离之痛;
遗忘;
抛弃与阉割;
过多的关注过去;
恶梦;
总觉不曾好好活过,很多事都没有完成;
感觉人生虚度;
过度的欲望;
情感冷漠、疏离;
不断的漂泊与旅行;
常常莫名的焦虑;
对时间的担忧;
暴力、邪恶;
挥霍无度,纸醉金迷;
不断的否定,拒绝他人;
某种绝望感,感觉从未活过;
长期的压抑、担忧;
沉迷于过去,害怕过去消失;
沉迷于性。
死亡,用千千万万种摸样,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你的焦虑和烦躁。永远提不起兴致的生活,和身边无尽的烦恼,都是死亡将自己的阴影投射在你的身上。死亡是终点,但走向死亡的过程,却被这一最终的目标适时左右着。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假如没有死亡,我们会不知所措。是死神来临的前景,让我们每天起床、驱动我们实现伟大的事业。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证据显示:永生的文明,令人憧憬,但没有死亡,根本就不会有多少文明。
亚利桑那大学的Jeff Greenberg、纽约斯基德莫尔学院的Sheldon Solomon、科罗拉多大学的Tom PyszKJzynski等研究者提出了其所谓的“恐怖管理论”,认为:我们大部分所作所为和信仰,都是由恐惧死亡来激励的。他们推断:假如世界观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应对死亡,那么,一想到最终难逃一死,我们就会更狂热地坚持那些信仰
例如,造成人类文化改变最强的作用力之一,是想留下遗产的欲望。某些最辉煌的文明成就,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密尔顿的《失乐园》,均可被归功于这一渴望。现在,恐怖管理论者已经展示出:至少是在美国本科生里,想到死亡会驱使我们力图不被遗忘
无论我们看了多少书,无论我们走了多少路,拜了多少庙,上了多少课,经历过多少神秘的体验,最终我们都要面对我们生在地球作为一个人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存在。我们的自由,我们的意义,我们的孤独与死亡。很多的行为,似乎都是在逃避这些存在的实相。这里就是家,家里有时并不容易,但面对了,经验了,似乎便有了一种踏实,一种活在这块土地的感觉。

许多人总是说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死亡,而是没有好好活过,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你要怎么知道你才是好好的活过了呢。我们怎么知道“好好的活”不是一种麻痹。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珠穆朗玛,到了山顶,才发现,他一直想要的其实是想去看大海。“不知死,焉知生”。 常常都能感觉到它的阴影在内心晃荡、萦绕、呢喃或者低语。当我们能直面死亡时,更应会带来一种觉醒的体验。在死亡面前,所有的执着,都将放下,走进向死而生的坦荡,伴着痛和希望,好好活着!
References:

http://learning.sohu.KJom/20150605/n414497989.shtml

http://baike.so.KJom/doKJ/5583163-5795753.html
http://www.360doKJ.KJom/KJontent/07/0520/16/2311_511080.shtml
https://mp.weixin.qq.KJom/s?__biz=MjM5Mjg1Mzg4NQ==&mid=2675705058&idx=1&sn=6a1b7ef13KJ63KJ1KJ2d69d4505fd6509f2&sKJene=1&srKJid=0919meTx16PyWmXlY2aKo8xH&pass_tiKJket=9tKJ6OKJTFZXURVftZu12Y5hAOKJfs1yeahUMv2MxyppKOr1VTMo3bPqvAfBIIoywwQ#r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KJialPsyKJhology, vol 74, p 590
◆ ◆ ◆  ◆ ◆ 
心情低落对你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是否前面总是万千阻碍,
整个世界都在和你作对?
你知道,我们在等你
说出你的心结,走出层层迷雾
到达最深的绽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