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哪里?
说到休假,你的第一反应是阳光沙滩拍照秀晒炫,还是空调wifi刷剧葛优瘫?
对于出国党来说,除了吃喝玩,假期可能还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除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打工,还可能因为法定假日而获得双倍工资。
不过这等美事在国内就不要想了,不仅加班没补贴,连应得假期都可能泡汤。今天的电台里,我们就来聊一聊国内外假期安排的差异。
点击收听本期电台
 Vol. 13 
中国式的假期不容易

/主播:小刺猬
/文:顾梦媞
= 听不了的可以下拉看全文 =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东写西读。在国内的小伙伴都知道国庆假期已经过半,不知道你们是在外愉快的游山玩水,还是在家里宅着胡吃海喝?而在国外的留学党们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大多数国家的留学生现在已经进入了熬夜赶due的黑暗时期。但是,今天,我们还是准备来谈一谈假期。
说起假期,不得不先回顾一下中国假期的演变史。可能现在很多95后00后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其实中国是在1995年才正式实行的双休日制。也就是说,在95年之前,中国人一周需要上班上学6天,只有周日一天休息。而且那个时候除了周日,法定假日只有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国庆1天。
换句话说,全年可以休息的时间只有52个周日加上7天公休假,其他时间都需要工作。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挺惨无人道?确实,当时的中国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不足只能通过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来补足效率。
但是,只让人们休息一天的制度明显存在不合理,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是在家里打扫卫生、修理电器和家具、看望老人、陪孩子等等,因为这些事情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做,只能留在周日做,自然也就没办法好好休息。所以,“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就成了当时的流行说法。
同时,一周工作六天也会让人心生倦怠。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看报纸,织毛衣,溜出去买菜接孩子都是常有的事情,实际的工作时间利用率并不高。当时的政府在很多企业里面做了调查,在「每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增加一天休息」两个选项之间,有超过80%的受访者选择了后者,充分说明了广大民众对于假期的热烈期盼。

根据《青岛日报》的报道,1995年5月6日,当上班族迎来第一个双休日时,竟然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员工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周六一大早赶到单位。这样的场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也真的醉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让人们少工作一天在家休息不但没有降低工作效率,反而促进了旅游、娱乐以及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休闲活动,人们才逐渐有了「周末」的意识,才开始懂得要在工作、家庭、以及个人生活中找到平衡。这也促成了之后的7天黄金周以及再后来的小长假的设定。
虽然现在中国人的休假日比起20年前要多了不止一倍,但是从休假的质量上看,中国的假期还是够不上国际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中国属于带薪假期和法定假日天数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在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一份《全球雇员应享假期》的报告。
这份报告统计了全球62个国家员工的假期数量。根据统计,中国雇员的假期数量排在62个国家里的59名,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数量之和仅有21天,相比于第1名英国雇员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
不过即便是这么短的假期,很多中国人也未能完全享受到。根据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和路透社对各国1万3千名居民进行的调查,其中中国的数据表明只有65%的中国人休完了当年各项规定假期。那剩下的人的假期呢?其实相比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不是被公司克扣了,就是员工表面为了争取业绩实际是被逼无奈去加班而自动放弃了。
当然,中国人的假期过不好有政府机构的责任,让全国人民集中起来过国庆简直就是史诗级别的灾难大片,高速公路大塞车,旅游景点人满为患,餐馆旅馆坐地喊价,垃圾漫山遍野。可是,这样的灾情也不能都怪吃瓜群众无知无畏,确实很多上班族平时工作压力太大,感觉身体被掏空,加上很多公司里面所谓的「带薪年假」经常无法兑现,所以只能趁着法定的黄金周出门走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外国朋友聊起国内的假期安排,他一听说中国有法定的7天长假,满脸荡漾着惊讶和羡慕的神情。但是当和他解释,为了「凑成」7天的长假,我们需要「前挪后借」,以至于经常要在节后连续上班上学9天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彻底的欺骗,因为在美国人的脑子里,假期就是固定好的,是为了庆祝或者纪念特别设定的,不能借也不能挪,如果碰上了双休,就应该连着休。真的只能说美国哥们还是图样图森破。
但是说起国外的假期,那确实要比中国多很多,而且实在很多。比如美国全年有10天的联邦法定假日,这些节日如果碰上了周末,那就是一个三天的小长假连着休,而假日之前一天的下午也经常会提前一点下班。除此之外,美国多数公司会为正式员工提供15天左右的带薪休假,你可以把带薪假期拆开拼在每个法定节日的前后变成小长假,或者一次性修完,完全看你的心意。

不过令外国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缺少假期的hard模式,即便有条件休假,也可能会因为加班的高额回报而选择放弃休假。比如很多外派的中国员工会选择多干活赚外快,而不是休假回国看看家人。因为在外国人的眼里,人不能一直工作,需要适当的休息。而节日本就是为了家人团聚庆祝而设定了,在这样的时刻如果选择了加班,就是需要额外付出很高的价钱。
比如在澳洲,正规公司的全职员工在法定假日工作是需要给双倍时薪的,而在圣诞节这种类似于中国春节的团圆之日,则需要给三倍工资。绝大多数澳洲本地人是不会在节日加班的,但是中国留学生,以及中国员工,很多时候愿意「吃这个亏」,选择假期干活多挣钱。曾经听过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圣诞期间在澳洲的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做节日促销员,时薪接近80澳币,3天赚了近3000澳币,那时候换成人民币可有接近2万块了。这个经济利益确实非常诱人,但是这样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多,所以别总想着在假期捞一笔这样的美事。
和外国人相比,确实很多时候中国人显得太过于勤劳,不是很会玩。但是,加班赚钱也好,睡到自然醒也罢,既然有了休假的权利,怎样安排当然是自己的事情。有人喜欢凑热闹,就会有人喜欢安静。有人早早安排好出国游的线路,假期里穿着光鲜亮丽的在景点拍照发朋友圈,也有人拿出早就备好的刷剧清单,假期里瘫在床上把上半年落下来的日剧韩剧美剧国产剧一个不落的看完。
法定的黄金周至少让大部分的劳动者多了休闲的机会,虽然过于集中的安排导致了很多问题,但是正如双休制的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假期的数量和安排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更多的考虑到上班族们的实际需求。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本期编辑顾梦媞,播音小刺猬,我们下周三不见不散。
等大部分中国人都能自由享受应得的假期,才能算真正与国际接轨了。
◆  
如果可以选择,
你是愿意多赚一天钱,
还是多休一天假?
欢迎留言,或者来找小编交(tu)流(cao)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