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     子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林前13:12)
刚搬家的时候,除了几本书,我们一无所有,好在有栖身之所,也算满足了。但没有镜子,总让我觉得少了许多自信。平时习惯性的早晨一起床就对着镜子刮刮胡子,梳梳头发,洗过脸也不忘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脸色”,出门时再对着镜子照照,有了谱才会出门,回家时把鞋子一脱,顺便对着放在鞋架上的小镜子自我评估一下,就是路过一面镜子时,也会刻意的给镜中的那位一个最佳的鼓励……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镜子,我们认识自己就是从镜子开始的。如今突然没有了镜子,才感到是多么的不方便!

人需要认识自己,所以人需要镜子。也许镜子算得上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东西让我们认识自然和人,而镜子却能让我们认识自己。没有镜子的年代,人们使用的是天然的镜子:一潭清泉,一湖绿水。可惜在现代文明崛起的同时,人们也不经意的击碎了那上天恩赐我们的镜子。今天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制造的镜子来认识自己。这镜子充其量只能反映我们的表象,它既不能言喻何谓美善,也不能创造美善,甚至无法描绘出那真实的自我。
照镜子的人还需要有另一面“镜子”,那个无形但却实存的记录着我们以为美善的镜子,它可以使我们发现墙上镜子里的我的不足,并可以对照着它去改变和修饰自己。比如,当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头发蓬乱、衣冠不整时,那面镜子可以告诉你这样不美。你要去整理它,但把它整理成什么样子,你心里必须要有这面镜子,它先反映出你认为更美的那个样子,你才可以对照着,把墙上镜中的自己打扮成那个无形镜子中的样子。这面镜子不是青铜,也不是玻璃的,它是时代的、流行的、大众化的、甚至是我们心中偶像的产物,它是由观念和意识铸就的。那个铸就这面镜子的东西,就决定了我们的审美观,甚至是我们的外在形象。
还有一面镜子,它决定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认识更深层的东西,比如气质、脾气、能力、修养、人生经验、对事物的看法等,我们要参照的就是这面镜子了。它是属于经验、理念、哲学的范畴。我们必须要有参照物,在对比中认识事物,认识自己也是如此,我们在前人已知的认知中领受和学习,在经验的积累中探索和长进,在对自我及处境的认知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成长离不开这面做参照物的镜子。司马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以人为镜可以认识自己,对照人或史成功的镜子,可以给我们经验;对照人或史失败的镜子,可以给我们鉴戒。人和历史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当我们发现历史的悲剧时,今天我们可能正在上演着同样的剧本,只不过一个成了影子,一个正在发生着,对历史我们是观众,对现实我们是演员。当我们惊奇的发现一个人怎么是这个样时,往往那个样正是我们人性中的影子,那个样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这面镜子使我们可以认识自己内在的东西。
我们认识自己全系于一面镜子,但无论是挂在墙上的镜子,还是心中观念的镜子,或者以人或史的经验的镜子,它所反映的都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的东西,即不是整全而实在的。因为这镜子的本身是不完全的,正如保罗所言:“我们如今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林前13:12),这不是说我们的存在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我们的存在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化实体,但镜子本身是模糊不清的,是有局限的,故它将反映出的影子也是模糊不清的。保罗接下来说:“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有了一个完全的镜子,置身其中时,我们就可以认清那本质的自我和自我依存的处境,包括实体和理念。保罗说 “到那时”,它是否就是基督教神学的终极指向呢?笔者以为它更可理解为身心灵对基督耶稣——那完全的镜子的全然投入!当我们完全依投于基督耶稣时,那完全的镜子就可以显明我们的本相。基督耶稣他完全具有人性和神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和神性,他是独一而自存的完全者,故他才是那面真正的完全的“镜子。”当我们置身其中时,他便照明我们生命的整全的本相。
镜子不光显示形象,镜子也决定我们的形象,人以什么为镜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保罗说:“你们要效法我,象我效法基督”(林前11:1),以潮流为镜,就会成为潮流的浮萍,以以基督为镜就会接近圣徒的形象,耶稣说:“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当我们以完全的父神为镜时,我们就趋于完全。
没有镜子时我们无法识得自己,我们深感盲目,没有自信,没有把握。我们不光需要那能反映我们表象的镜子,更需要那能给我们完全形象和培育丰盛生命的镜子。这世界的镜子千变万化,数不胜数,你会以何为镜呢!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者QT灵修平台对您有用,请尽情推荐给您的朋友,也算是一种福音的传播。
这是一个:
能与你互动,会解答你困惑的平台!
请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
或者搜索“lxrj2016”,选择关注。
微信号:lxrj2016
更多灵修文章,请查看历史消息,或者点击以下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