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编辑此文时恰逢江苏局部地区遭遇龙卷风之灾,98人遇难,数百人受伤。我们谨以此文纪念这些灾民,也求主安慰伤亡者的家庭,帮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上帝既是全能而慈爱的,为何世上充满苦难
不是上帝要消灭邪恶却办不到,就是祂能够办到却不去办,或者是祂不能办到也不想办到。如果祂要办却不能,就是祂无能;如果他能而不办,就是祂失德。然而,如果上帝既能够,又要消灭邪恶,为何世上还有邪恶?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如果没有上帝,为何有那么多良善?如果有上帝,为何有那么多邪恶?
——奥古斯丁
伊壁鸠鲁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我们常常纠结一个问题,为何全爱全善全能的上帝容忍世界的邪恶与痛苦的存在(本文把邪恶和痛苦放在一起谈)?祂既然全爱就应该消灭邪恶与痛苦,祂既然全能祂就应该能够消灭苦难。但为何慈爱而全能的上帝却容许世界的邪恶和痛苦存在?看到那许多无辜的人民遭遇无辜的苦难,看到ISIS凶残地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甚至就是信靠上帝自己的基督徒,我们很难没有这样的疑问。上帝既然是慈爱而全能的,为何世上依旧充满苦难、不公和邪恶?本文就尝试探讨这个问题。
五、苦难有可能来自上帝许可的撒旦的攻击
苦难另一个可能的来源是上帝许可的撒旦的攻击。约伯的试探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约伯是旧约一个被上帝自己证明全然正直的义人。但撒旦向上帝挑唆约伯,说他的敬虔是功利主义的,是为了用敬虔换来上帝给他好处。随即,一场赌局在上帝和撒旦之间为了约伯展开。上帝信任约伯,故许可且限定了撒旦给约伯的试探和程度。因着撒旦的攻击,约伯失去了财富、家人、健康恶名誉(约伯记1-2章)。我们暂且不去分析约伯受苦的意义,但这个受苦的本身展示了一个基本的属灵真实:即,上帝可能会许可撒旦的攻击,而在祂的全能限定之下,让信徒经历可以承受的苦难。甚至,我们不一定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背后上帝的用意,但我们可以相信上帝的美善。也知道撒旦的攻击有时会给人带去痛苦和试探。
圣经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在犹大人被掳回归的年代,撒旦攻击上帝的先知耶书亚,上帝便责备撒旦:亚3:2 耶和华向撒但说:“撒但哪,耶和华责备你!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责备你!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
在但以理书中,但以理曾经为着末世论的问题向神祈祷,但撒旦拦阻了他21天的时间。(但10:13)。另外,我们在福音书里却记载了几个因撒但所致疾病的例子。比如:瞎子和一个哑巴(马太福音12章22节),以及害癫痫病的小孩(马太福音17章14-18节)。我们不知道上帝为何允许撒旦如此的作为,但我们依旧可以相信上帝的美意是好的,而且是上帝主宰一切,而不魔鬼。
我们知道,虽然上帝许可撒旦有时试探祂的儿女,而徒增了我们的诱惑和痛苦,但同时,上帝也加添了他们的能力,使我们可以有能力胜过仇敌魔鬼的作为。比如,约伯经历了人性能以承受的极限,但他胜过了。正如他自己的宣告:「难道我们从上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约伯记2章10节。伯42:5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圣经给我了我们明确的可以得胜仇敌魔鬼的应许:路10:19 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约16:33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没有一个试探超过上帝的限定,也没有一个上帝给我们的重担能超越祂给我们的能力,没有大事祂管不了,也没有小事祂不愿管。祂若给我们苦难,那一定是化了妆的祝福,若他给我们痛苦,那一定会有更丰盛的祝福。保罗也曾声称,有一根刺加在他的身上,那是出于撒但的攻击。他说:“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哥林多后书12章7节)。保罗求上帝将这根刺挪去,但是上帝没有应允。相反的,上帝帮助他看到这根刺存在的好处。它能使保罗谦卑地倚靠上帝,在软弱中经历上帝的恩典——我们的恩典是在你的身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8-10节)。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疾病和痛苦都是来自撒旦,但我们也要知道,有些痛苦和疾病确实和撒旦有关。
六、苦难有时是为了上帝的荣耀
有人常以苦难来质疑上帝的美善、能力、甚至是祂的存在,第一、正如张郁峰先生所研究的结果,不信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有神,其次,也是极少数的人,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有神,还有些人是不想有没有神[8]。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苦难的价值,他们把苦难都视为负面的亏损,或者是因果报应的罪恶。第二、是出于人对苦难的误解。他们以为只要是苦难,就一定是邪恶的,因此,他们便怀疑,美善而全能的上帝怎能容忍邪恶的苦难的存在,要么是神存在却没能力除掉苦难,要么是上帝存在能除掉苦难,但却不是美善的,祂不愿除掉苦难。要么神不存在。其实这是对苦难的误解,也是对上帝的误解。
在一个已经被罪恶败坏的世界上,有时苦难恰恰美善而全能的上帝的美意。正如圣经也说过: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奥古斯丁说:上帝那里不会产生邪恶,除非祂能从看似邪恶中取出善。克雷夫特说过,所有患难至少都含有从善的机会。[9]知名学者史特博经过慎重的研究,最后也得出结论,所有的看似恶,上帝最终都能从中取出善的结果。[10]从恶中取善这确实是一个悖论的真理。固然,苦难有时却是来自邪恶,来自上帝许可的撒旦无理的攻击,恶人对义人的欺压,暴君对臣民的鱼肉等等。但苦难更有其正面的意义,每一个看似邪恶的背后,也都同时存在美善的影子,每一个苦难的背后都能结出感恩的果子。南非独裁政府将曼德拉和数以万计追求民主自由的热血青年关进大牢,让他们的青春年华都消耗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但曼德拉却在痛苦的岁月里,因为信靠耶稣基督而学会了饶恕的功课,他将这个饶恕带给整个南非,让他们先从仇恨中解放,就有了南非的解放。让他们重建了饶恕,他们就重建了民族爱的根基。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这种伟大的认知,就是这邪恶与痛苦背后最伟大的闪光。
另一方面,我们有时以苦难质疑上帝的美善,是因为我们相信苦难是因果报应,而被报应的人似乎并不邪恶,而邪恶的人似乎并未受报。因此,你就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既然公义的上帝容忍了不公义的存在,那么,就是:上帝不公,不作为,或者不存在。这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前提就错了,所以结论就是错的。其前提是苦难就是因果报应。问题是,苦难不一定就是报应的结果。这实在是人类历史上人类最善良的误解。
有时,苦难本身就是上帝化妆的祝福,而非因果报应。比如,约伯的朋友就曾固执地论断约伯的受苦是因为他犯罪(约伯记4章7-8节;8章1-6节;22章4-5节;36章17节)。但我们知道,这些看似经历了完全不公正的苦难——敌人的邪恶抢夺了约伯一切所有的,还杀害了他的仆人。暴风击倒了他的房子,还压死了他所有的孩子和仆人,疾病夺走了他的健康,还夺走了他的名誉,他被人论断,而且上帝沉默不语,而且看不到。这一切看似多么不公正,多么令人痛苦,但背后依旧是上帝美善的安排,为了要熬炼约伯使其有纯全的信心,而毫无惧怕。有完全的信靠,而没有任何名利物质可以左右他的牵挂。重建对人的信任,后来他的朋友馈赠他财富,让他比以前更加富有。
以因果报应的观念来判断他人的痛苦,这已经是深入人心的疾病。在新约的时代,耶稣的门徒看见一个瞎子时,也做出同样的错误判断。他们以为这个瞎子的问题是出于他本身的罪或是他父母所犯的罪(约翰福音9章1-2节)。耶稣却告诉他们,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3节)。耶稣后来以其去全能医治了这个瞎子,不仅让瞎子看见了,也让人看见了上帝的作为。今天,我们若以医治的爱关心我们身边的人,众人就能因此看见那爱的上帝的形象。
苦难有时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为那一切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你可以看到,圣经中每一个顺服了上帝苦难洗礼的人,最终都结出了仁义的果子。
七、苦难有时是因为上帝公义的审判
上帝是公义的上帝,也是审判的主宰。钟马田牧师有句名言:上帝必要惩罚罪[11]惩罚罪就意味着有罪人因此受罚,而罪人之犯罪也一定意味着带给无辜,或者有罪的人受罪。最终,上帝必要按着公义审判世界,无人能够逃脱。正如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在其名著《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名句:虽然上帝的磨坊磨得缓慢,但却磨得特别细致。[12]没有人能逃脱祂公义的审判,祂不仅会等到终末之日对所有的罪恶和罪人进行终极的审判,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中,上帝依旧会赏善罚恶。比如,上帝命令洪水毁灭堕落的人类(创世记6章)。祂用火毁灭了淫乱而暴力的所多玛和蛾摩拉(创世记18-19章);祂降灾于埃及(出埃及记7-12章)。祂命令以色列人要对住在应许之地的外邦人赶尽杀绝(申命记7章1-3节)。祂使新约时代狂傲自大的希律王气绝而死(使徒行传12章19-23节)。在末日审判时,上帝会对每一个拒绝祂慈爱与管辖的人,做一个公平的审判(彼得后书2章4-9节)。祂甚至让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亡国,悖逆的犹大被掳到巴比伦。圣经明确地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来10:30)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这些经文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帝会审判人,不管他是顽梗不信,以意志背叛上帝而作恶的人。上帝同样会审判祂自己的百姓。上帝对罪人的审判,就意味着痛苦。
然而,无论上帝现世审判而带个了罪人受罚的痛苦。抑或者延迟审判而给人悔改的机会,则意味着罪人继续的作恶,而给人带去痛苦。前者对某些人而言看到的是上帝的苛刻给人带去痛苦。后者给人错觉是上帝不作为,而让无辜者受恶人的苦。不如,人们质疑为何上帝没有制止希特勒,斯大林,或者波尔波特的大屠杀。或者911事件的发生。
上帝审判,或者迟延审判,都是因为祂更加智慧而美善的旨意。现今我们还是会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是因为上帝按祂的全知旨意,选择将审判延迟[13]——祂给罪人一个悔改的机会,正如圣经所说:彼后3: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如上述,祂审判的延迟则意味着义人遭受恶人无理的欺压而受苦。这时,我们感受的不仅是痛苦,也有邪恶的存在。诗人亚萨就曾为不公平的现实挣扎过,他指出恶人不但没有受罚,反而昌盛,可是许多义人反倒遭害(诗篇73篇)。谈到恶人发达的事,他说:「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等我进了上帝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16-17节)。当他想到上帝是掌管宇宙万有的主时,他终于能以正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实。
概括而言,上帝有时我在当下审判恶人,甚至是祂的儿女,前者是对罪恶的刑罚,后者是上帝慈爱的管教而让人悔改。无论是审判还是管教,都意味着有痛苦。另一方面,上帝为了给人悔改的机会,而延迟了祂的审判,这就意味着有无辜的人会因为人行为的不当而受苦,或者是意志抉择的邪恶而受苦。此时,我们就会感受到上帝没有审判的不公正的痛苦,及恶人之邪恶的痛苦。总之,有时痛苦和上帝的审判有关,切肤之痛,罪恶在,美善在,这一切都说明背后有一位掌管一切的主宰也在。
八、上帝用苦难训练你,却以坚韧和天国报答你
上帝既然是公义而慈爱,是全能而全善的,是主宰一切的,为何世界会有苦难和不公之存在?有时,这是因为,上帝用苦难训练你,却以坚韧和天国报答你。进天国需要经历艰难,不然,你就会沉湎于世界的享受而忘记了回家,性格的坚韧需要苦难的锤炼。
诗126:5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诗126:6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上帝不做无意义的事,祂让你经历苦难也一定是要成就对你的祝福,哪怕是管教,也是为了让我们离弃罪恶。圣经说: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5:3-4)。没有一个无缘无故的苦难,也没有上帝让他临到世人身上完全无意义的事。对信徒而言,每件事都是恩典,每个经历都是祂爱的明证。祂给你的苦难是暂时的,是为要赐给我永远的福乐之天国。
德蕾莎修女说过:“因为有天堂,人世间罪可怕的苦难,充满最残酷苛刑的人生,不过是在不方便的旅馆里过一夜那样算不了什么。”[14]
保罗也说过:林后4: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罗8:18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相比那个天国的荣耀,保罗说地上的荣华富贵莫过于尘土而已(参腓利比3:8)。苦难是一个人进入天国必经的试炼。正如保罗所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耶稣自己也说过: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耶稣基督已经为人类受过了苦难,而且上帝是全能的,为何又要让我们这些天路客受苦呢?彼得·约翰·克雷夫特(Peter John Kreeft)博士的观点是:上帝为人受苦,为要拯救人类。假如我们要和上帝同在,我们就得和苦难同在,我们就不能躲避十字架[15]。刘易斯认为苦难乃是奥秘,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真不能完全洞悉这背后属灵的意义,但我们知道,耶稣如此说过,我们也就如此相信。
但受苦确实有着救赎论上的意义,我们的受苦是在参与基督救赎的苦难。保罗说: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
这里的「患难」原文有“灾难,压榨”之意。
“缺欠”原文由“不足,不及”之意(复数词)。那么,如何理解基督患难的缺欠呢?
按照黄迦勒牧师的解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并非指基督在世和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还有甚么缺欠,以致祂的救赎尚不完全。就一方面说,耶稣基督降世受苦、受死所成功的救恩,乃是完全的,无人能够加添一点;但另一方面,基督所成功的救恩,必须藉我们传扬出去,方能使多人蒙恩而成为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而福音的传扬须要我们付出代价:受辱、受苦,甚至殉道受死。我们乃是藉此一同有分于『耶稣的患难』(启一9),因此,从这角度来看,凡我们为着教会所受的苦,是含有『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的意味[16]
笔者以为,保罗和鲁益师(C.S. Lewis)[17]的神学观中,都有苦难是属灵奥秘的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属灵的救赎意义。比如,约伯之受苦再一次在上帝和撒旦面前说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连约伯这样的义人其信仰都是功利化的,为了换取好处的讨好上帝,而不是信靠和爱戴上帝,敬畏真善美,那么,人类就已经在自由意志上再次做出了选择不要上帝和美善的选择,那么上帝的拯救也就是无意义的,因为人类再次做出了抉择。但约伯的选择再一次证明,人类依旧有人,哪怕你剥夺了他的一切和他的理,他依旧会用坚定的意志选择上帝及上帝所代表的美善。那么,救赎就是对堕落灵魂呼求拯救的回应。而不是上帝擅自对人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这个意义看,人类的苦难是在参与上帝的救赎。[18]
上帝不是施虐狂,而是爱的父神。祂也不是随机而没有计划的上帝,也不是不在意人类苦难的高高在上的暴君,而是凡事都有其美善计划的父上帝。即使祂让你经历苦难和试炼,那也一定是要成就祂的祝福和恩典。祂让你失去的是给你对天国的投资的机会,你为祂舍弃的,最终都能成为你永远的祝福。
九、苦难有时是上帝给人爱的礼物
祂让我们经历眼前暂时的痛苦,要给我们长远更多的利益。正如我们你允许我们的孩子经历训练的痛苦,换来他们更加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林后4:15 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上帝。
林后4:16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林后4: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林后4:18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罗5: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
罗5:4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罗5:5 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苦难不能证明上帝的不在,苦难有时是上帝爱的礼物。我们可以从一些几个方面来看
1、苦难使人悔改
「上帝在我们的欢乐里轻声细语,在我们的良知里扬声述说,但却在我们的痛苦里大声吶喊:痛苦是上帝用来唤醒这个耳聋世界的麦克风。」──鲁益师(C. S. Lewis)[19]
苦难使人悔改,不仅是上帝的心意,也是人性反思的某种动力。毫无以为,苦难能够使人谦卑,而谦卑使人懂得反省,反省带进悔改。正如鲁益师(C. S. Lewis)的观点,苦难是上帝要藉着苦难对你说什么,好让我们反省自己,认罪悔改。诗32:9 你不可象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驯服。反过来,有时,苦难却是能够让顽梗的人心晓得回转。正如箴言阐述的真理:箴22:15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有时我们就像一个愚蒙的孩子,被某种东西迷住心窍,走不出,想不开,不知道悔改,也看不到出路,一直沉迷于某种嗜好,或者沉湎于某种痛苦或思想。上帝就需要管教的杖把我们警醒。那个管教则意味着痛苦,这个痛苦就是上帝爱的杖。
2、苦难让人更加亲近神
诗119:71 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诗119:72 你口中的训言(或作:律法)与我有益,胜于千万的金银。
诗119:67 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或忙于世俗的追求,或忙于繁重的侍奉,或沉湎于其他的追求,常常让我们忽视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有时,上帝不得不用一点苦难刺痛我们,好让我们回到上帝那里。多年前,一位宣教师告诉我,他原本是一位大有果效的开荒布道者,但有一天,他沉湎于养猪发家致富,这原本无可厚非,但他领受的使命不是做个养猪场的老板,而是传道人。他干了不是自己使命的事,上帝多次提醒他,教会呼唤他回去,但他都没有在意。他精心养猪,看似一切一帆风顺,但忽然,一日之间,他的猪全部生病死亡。当地兽医站多方检测,也找不出原因。他于是幡然悔悟,向主认罪悔改,重新走向宣教的道路。
我们自己也常常如此,一帆风顺,常常让我们疏远上帝,这个时候,上帝有时会让我们经历一点苦难,为要让我们亲近祂。
3、苦难警惕我们避开更大麻烦
科特.丁韩(Kurt DeHaan)在其《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一文中说过,苦难有时是上给我们的警惕,为要让我们避开更大的麻烦。[20]他认为苦难带给我们三个方面的提醒:
1.这个世界出了问题。
2.受造之物出了问题。
3.我本身出了问题。
而这三个方面,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带来痛苦。
第一、这个世界出了问题
科特认为目前地球的状况和社会的道德,在某些地方已严重出了问题。不幸的事经常发生在努力为善的人身上,而在罪中享乐的人却往往万事亨通。
苦难之所以存在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是:罪进入世界的直接后果。痛苦的存在提醒我们,一种属灵的疾病正在毁坏我们的世界。许多时候,我们所遭遇的痛苦只是活在这个堕落世界中的副作用而已,与我们个人的错误并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受造者出了问题
我们可能是别人或撒但及其党羽们攻击的目标。不论是堕落的人类或灵体(背叛上帝的天使),都有能力做出伤害自己与他人的决定。
比如:亚当的一个儿子该隐杀了弟弟亚伯(创世记4章7-8节)。拉麦夸耀自己的暴行(创世记4章23-24节)。撒莱苦待夏甲(创世记16章1-6节)。拉班欺骗外甥雅各(创世记29章15-30节)。约瑟被他的哥哥们贩卖作奴隶(创世记37章12-36节),之后又被波提乏的妻子诬告他企图犯奸淫而入狱(创世记39章)。法老王苦待在埃及的犹太人(出埃及记1章)。希律王为了要除掉耶稣而杀害住在伯利恒所有的男婴(马太福音2章16-18节)。
你所受的伤害可能是出于别人的自私,或者是因为信靠基督而遭受逼迫。从历史中,我们看到许多跟随主的人,在与上帝敌对的人手下吃了不少苦头。
第三、我本身出了问题
当生活出了问题时,我们往往太快就下定论说是上帝在管教我们,因为我们犯了罪。这想法不一定正确。正如我们前面所提的,许多苦难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堕落的世界,其中存在着堕落的人性与背叛上帝的天使。
4、苦难锻炼人的信心
进入天国意味着需要经历许多艰难,也需要很大的信心,而困难有时是对信心最好的训练。杨腓力先生说过:我对痛苦的效果颇感惊讶,患难似乎可以引致不可知论,也可以加强信心[21]
在圣经中,经历过人性极限之苦难的约伯也曾惊叹:伯42:5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这个时候,他的信心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而纯全。难怪苏格兰神学家詹姆斯.S.斯图尔特(James S. Stewart)说:因为苦难而对上帝怀疑的,怀疑派来自旁观者, 那些从外面观察悲剧的人,而非那些实际上首当其冲,从里面深知苦难的人。真的,事实是,树立最辉煌无敌信心典范的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历尽苦难的人[22]
倘若没有十字架,我便不可能相信神。而苦难的十字架无疑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正如斯托得牧师在其《当代基督十架》一书中所言:「神放下他对苦痛的免疫权,走入有血有肉的领域,有眼泪,有生离死别的世界。祂为我们而尝受苦难的滋味。我们的人生苦难,也因此而变得较能面对与承受。虽然「人生为何受苦」这问题还找不到解答,但越过这个问号,我们要勇敢的戳上另一个记号,十字架,这个象征神受苦的记号。」[23]
5、苦难有时是爱的管教
苦难有时却是因为上帝爱的管教,我们犯罪不悔改,上帝便管教以使我们悔改。这个管教的过程就产生了痛苦。
希伯来书12章说道:
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希伯来书12章5、6、9、10节)
耶稣也对老底嘉的教会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启示录3章19节)。你看,若我们走错,想错,行错了,出于上帝的痛爱,祂就会责备管教,目的是领我们感恩而热心而悔改。
另一个圣经中明显的例子是大卫王,这个曾经被神称为合神心意的人,却放纵自己的私欲,与属下的妻子通奸,并借刀杀害了该下属。上帝严厉地斥责了大卫的罪恶,并给了他死亡四个儿子,自己的妻子被人奸污,后代永不离开刀剑的严厉、公义而慈爱的审判。但上帝并未弃绝大卫。而是用赦罪和管教除掉了他可怕的罪恶。
在哥林多前书11章27-32节中,使徒保罗警告信徒轻看上帝的事(没有认真地领受圣餐)会带来上帝的管教。保罗说这样的管教是有目的的。他说:「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32节)。
圣经严厉地警告我们:加6:7 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但管教不为毁灭,只为公义的审判和爱的警戒,我们需要感恩领受:「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希伯来书12章5-6节
当我们明白上帝会管教祂所爱的人时,我们就不难想象慈爱的天父会纠正我们的错处,并呼召我们重新向祂顺服[24]
6、苦难给我们胜过物欲的力量,帮助我们重建合主心意的价值追求
苦难最能帮助我们审视物质的价值,而脱离金钱与物欲的捆绑。我们看到旧约的约伯,在他经历了一日之间失去一切所有的苦难后,他讲过两句有名的话: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另一句话是:伯3:25 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他之说恐惧,所惧怕的是什么呢?就是他的失去。他失去的物质,家人和名誉。但当他经历了苦难以后,他就有了一颗更加强大而坚定的心,使他能以胜过一切物质的诱惑。他轻看了这世界的一切。故此,他宣告:伯42:5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6 因此我厌恶自己(或作: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他宣告的是什么?就是,一切都不能令他恐惧和害怕失去了,都不能左右他的心了。他的里面只有上帝。
物欲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在我们面对的金钱、情色和权位的试探中,物欲是我们最难胜过的试探。但经历过苦难的人,总能让人有不一样的对金钱的看法。因此当苦难来临时,记得:上帝使用这些处境来指引我们归向祂,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祂呼召我们信靠、盼望和等候[25]。太10:23 ,耶稣说: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谁知道,一次挫败的经历带给你的痛苦,不是你在另一个领域重新崛起的新的机遇呢?祂关上一上门,就给给你开一条路。祂剥夺的祂偿还,祂拿走的祂代替,祂给你的痛苦,祂都会加倍赐予恩典与祝福。只有苦难的洗礼才能让你胜过物欲的缠累,而帮助你走上上帝给你命定的祝福旅程。
7、苦难也是是改变你命运的一扇门
著名的美国籍澳洲裔励志演说家尼克.胡哲或说他的见证,他生下来便没有手和脚。他完全无法自理。人们都把他看为怪物,他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小时候他唯一所想的就是一死了之。但对一个没有手脚的孩子而言,自杀都不是一间容易的事。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自杀,在洗澡时,他把自己倒在浴缸里,但他没有淹死,上帝拯救了他。他的牧师来探访他,告诉他说:尼克,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一定是有祂计划而有意义的,不要看你身上没有的,要看看祂给了你什么可以荣耀祂,也能服侍人的。这句话改变了尼克的价值观。他发现自己只是没有手和脚,他便开始好好学习生活,他学会了在没有手和脚的情况下自理自己的生活。他也学会了用他的口为上帝作见证,而改变了无数的人。
好几年前,笔者在接待台湾特殊艺术家黄美莲女士时,感慨她不能说话,手脚不便的不容易,想到福音书中耶稣的神迹,也看到曾经跟一位传道人学习侍奉时,他的侍奉中充满的神迹奇事的大能,很想伸手为黄美廉祈祷。但终于没有。归途中我曾跟刚刚读小学的儿子分享感受,他也很同情黄美廉的遭遇,但他更感恩上帝的作为。他告诉我:“我很奇怪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黄美廉不正是这样(他指的是她的残疾),才成为黄美廉吗?”我明白了孩子的意思,也晓得了上帝让黄美廉,以及无数如此遭遇身体和其他不顺的人,经历他们特殊的经历,无不在成就祂美善的旨意。
正是他们这看似苦难的特殊经历,也成就了他们特殊的人生。比如,海伦凯勒,比如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特别的苦难的经历,而让他们踏上了不一样的荣耀上帝,祝福他人的人生职场。
我的一位好同工经过她的经历,她在经历了种种不容易以后生了一个女儿,谁知道因为种种原因,孩子脑缺氧而可能是脑瘫。当医生告诉了她这个结果,她无比痛苦,但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而是向上天做了一个祈祷——医生不能拯救我的孩子,如何你给了她生命,让她活下来,无论她是将来如何,我都要一生爱她,并且我将一生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她原本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但她为此放弃了追求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梦想,而用她的艺术天赋专门服侍那些特殊儿童。今天,她的女儿已经完好无损,成了一位极有潜质的艺术家,在美国发展。而她自己,带领她的团队,虽经各种艰难,却服侍了数以十万计的特殊儿童。开创了一个服侍特殊儿童的特别领域。
上帝要你经历的一定是有意义的,上帝赐给你的,一定是要创造价值的。圣经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你的每一次打击都能成为赐给你力量的恩典,你的每一个苦难,都将成为上帝给你特别的祝福。祂能使用你的苦难,将你带进一个新的领域,提升你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开辟出一个特殊的职场,藉着你的经历和苦难,改变你和很多人的命运,成为你和很多人的祝福。
知名基督徒作家杨腓力先生曾经在他与《当我受伤时,上帝在哪里?》一书中讲过自己的经历:
在《当我受伤时,上帝在哪里?》(WhereIs God When It Hurts?)这本书里,他叙述玖妮因潜水意外以致身体瘫痪后,她的心态是如何逐渐改变过来的。
「起初,玖妮几乎无法将自己的处境与慈爱的上帝联想在一起……她回转归向上帝的过程是渐进的。经过三年的流泪及忿忿不平的心态,才将苦毒转化成信靠」[26](见该书第133-134页)。
这个转变是发生在一天傍晚,她的好友辛蒂告诉她:「玖妮,你不是唯一遭受这种苦难的人。耶稣了解你的感受,因为祂也曾经瘫痪。」辛蒂向她描述耶稣如何被挂在十字架,身上的钉子使他全身瘫痪。
据杨腓力的观察,他说:「这番话使她在那一瞬间忘了身上的痛苦。她从来没有想到主也曾有过全身刺痛的经历。这个领悟带给她极大的安慰」[27]
自此,玖妮不再问为什么这样的意外会发生在她身上,转而学习把自己交托给上帝,并且以永恒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杨腓力进一步说:「她曾与上帝摔过跤,但她没有离弃上帝……。玖妮现在称那次意外为荣耀的打击,并且宣称那是发生在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件事。上帝借着这次意外,将玖妮心思意念转向祂自己」[28]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教导了这个原则,即苦难促使人正确地信靠上帝: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上帝。(哥林多后书1章8-9节
当保罗谈及自己肉体上的困扰时,也有类似的教导。上帝对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保罗接着补充说:「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章10节)!
苦难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是多么软弱。它迫使我们重新思想人生的重心、价值、目标、梦想、欢乐、真正能力的源头,以及我们与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它能引导我们关注属灵生命的状况(如果我们不因此而离弃上帝的话)[29]
8、苦难是上帝对我们的塑造
……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5章3-4节)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各书1章2-4节)。
苦难并非无辜,而是上帝特殊的恩典。对此,倪柝声弟兄有一首著名的诗歌,也许能诗情画意地表达上帝在苦难中塑造我们的属灵意义:
你若不压橄榄成渣,他就不能出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他就不能变成酒;你若不炼哪哒成膏,他就不流芬芳;主我这人是否也要,受你许可的创伤?
你是否要鼓我心弦,发出你的音乐;是否要使音乐甘甜,须有你爱来苦虐?是否当我跌倒之时,才能识爱的心?我是不怕任何损失,若你让我来相亲。
主我惭愧因我感觉,总是保留自己;虽我也曾受你雕削,我却感觉受强逼!主你能否照你喜乐,没有顾忌去行;不顾我的感觉如何,只是要求你欢欣!
如果你我所有苦乐,不能完全相同;要你喜乐须我负轭,我就愿意多苦痛;主我全心求你喜悦,不惜任何代价;你若喜悦并得荣耀,我背任何十字架;
我要赞美再要赞美,赞美何等甘甜;虽我边赞美边流泪,甘甜比前更加添;能有什么比你更好,比你喜悦可宝?主我只有一个祷告,你能加增我减少!!!
副割:每次的打击都是真利益,如果你收去的东西,你以自己来代替。
往往,罪性的人确实需要苦难的洗礼才能学会谦卑成圣。我们学习谦卑的功课要么是历史的教训,要么是圣经与圣贤的教导,要么是自己失败的教训。而无论是吸取我们自己失败的教训,还是历史的经验,他人的教诲,背后都有深深的经历过苦痛的经历作为背景。
科特.丁韩(Kurt DeHaan)说:苦难有时带来美好及可称道的好处,它使我们更能忍耐,品性更成熟以及更常存盼望的心。上帝可以使用生活里的艰难经历来塑造我们,使我们在信仰里更成熟、更虔诚、更有基督的样式。
当我们信靠基督为救主时,上帝并没有立刻将我们改变成完全的人。祂所做的是除去罪的刑罚,把我们安放在一条通往天堂的路上。当我们开始学习认识上帝和讨祂喜悦时,人生就成为塑造我们品格的过程。苦难催逼我们去面对人生更深一层的问题,因而促使我们更刚强和成熟。[30]
丁韩医师(Dr. M. R.De Haan)在他的著作《破碎的东西》(Broken Things)一书中,谈到有关生命塑造的过程时,写道:
我所听过最伟大的讲道不是来自讲台,而是病床。对上帝的话最伟大、最深邃真理的阐释,往往不是来自那些受过神学院教育的人的讲章,而是从那些曾经历过痛苦,而深深体会上帝之道的谦卑人生命中流露出来的。
我所认识最充满喜乐的人(除少数例外),都是那些生命中拥有最少顺境和最多痛苦和熬炼的人。我所认识最懂得感恩的人,不是那些一生都凡事亨通的人,而是些因着某些境遇而受制在家、更常见的是在病床上的人。他们更懂得什么是依靠上帝。据我观察,那些有良好健康的人总觉得自己有病。喜欢抱怨的人,往往是一无所缺。而使我生命一再得以更新的人,却是那些常年卧病在床的人。他们都是对上帝的祝福最懂感恩,也是最喜乐的一群人[31]
罗马书8章28节: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我们或许不太明白上为何如此,但面对苦难,我们大可相信:
第一、我所遭遇的都在上帝手中;
第二、上帝的目的是要我获益而非受损;
第三、上帝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最美好的计划,苦难也是祂成就美善计划的一部分;
第四、我们所受的试探无法是我们能受的,祂必与一同承受,而使我能够胜过苦难。
作家龙理.戴维士(Ron LeeDavis)说:「好消息是,上帝并非改变环境以投我们所好,而是上帝能将我们的失意与灾难纳入祂永恒的计划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都被转化为上帝的美善。在罗马书8章28节,上帝向我们保证,假如我们爱祂,我们的生命将会被使用来完成祂的旨意,并扩展祂的国度」[32]
然而你或许会问:“上帝怎样在这个看起来失控的人生中仍然掌权?祂又如何使万事互相效力,以致荣神益人呢?”华伦.魏斯比(WarrenWiersbe)认为:“上帝并不是透过持续的干预或阻止事件的发生,来彰显自己的主权,而是借着统管和超越,使一切事件甚至是悲剧最终也能达成祂至高的旨意”[33](第136页)。
上帝针对罪性人的需要和特点,给我们量身定做了,或者许可我们经历了某些让我们不释然的经历,这个经历或许对我们是痛苦。但他同时度量了我们承受的能力,并给我们能力可以胜过而能让我们提升自己,并且荣神益人。
9、上帝让我们经历苦难而能帮助受苦的人
来12:11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我们的经历就是我们最好的见证。耶稣要我们的见证也不过是见证我们的经历和信仰。
痛苦与患难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让我们看到我们对彼此的需要。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去怜悯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科特.丁韩(Kurt DeHaan)说:苦难可以提醒我们两个真理:
1. 苦难使我们看到我们需要其它信徒的帮助。
2. 苦难帮助我们去满足别人的需要,从我们的生命中流露出基督的样式。
关于第一点:保罗如此形容道:「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26-27节)。我们共同的经历就成为关系的纽带,而将能将人引到那位安慰过,帮助过我们度过难关的上帝那里。
关于第二点:在哥林多后书1章中,保罗写道:「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3-4节)。
我们彼此需要,因为我们都能对其他人的生命有所贡献。我们有经历各样试炼后的属灵洞见与智能;我们体验过温情的可贵;我们曾在患难时经历过上帝的安慰,因此我们也就能和面临同样处境的人感同身受。[34]
加拉太书6章2节告诉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以及罗马书12章15节写道:「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10、苦难让我们认识自己,也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
苦难对依旧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的人总能给他带去真理的反思,让他认识自己,认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从而懂得珍惜什么,在意什么,可以丢弃什么,应该追求什么。
苦难能验证我们的勇气,检视我们自己的灵性光景。当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彼得还自以为自己会超过所有的人,他自信地宣布: “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26:33),但当他经过那场苦难的洗礼后,他终于认识了自己。也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学会观察他们的长处和优点。
生活在一帆风顺的境况下,坚韧的秉性很难显现,但在疼痛和苦难中,就能一览无余(约伯记42章1-17节;罗马书5章3-5节;雅各书1章2-5节;彼得前书1章6-8节)[35]
十、耶稣基督的救恩就是要消灭邪恶与苦难
上帝的慈爱是要拯救人脱离一切的罪恶、邪恶和苦难的缠累。但祂是公义的上帝,任何的罪恶都有结果,上帝替人承担了结果。祂代替不代表我们在世界就没有了苦难。相反,信仰有时恰恰带给人因为信仰的苦难:路9:23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耶稣也明确地告诉过我们:约16:33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我们的苦难和基督相比无足挂齿,我们的苦难也是上帝要我们参与祂救赎的一部分。耶稣基督最终要通过祂的受苦消灭苦难,通过祂的受死消灭死亡。这个基本的原理就是:
上帝不能背乎自己。若我们要得到赦免,就必须先偿还所欠的债。但无论是我们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们都无法偿还罪债。因为,顺服与善行不过是人本该有的本份,无法补赎我们的罪债。我们无法自救,也没有人能救我们。因为“本身是罪人,不可能使另一个人称义”。(安瑟伦《神为何成为人》)。结论就是:人人都犯了罪,罪是对上帝的亏欠,罪的工价就是死,死后且后审判。人无法补偿自己的罪债,但若不补偿就不能得救。(安瑟伦《神为何成为人》第一卷卷尾)。因此,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但是,除了人以外,没有人应该偿还,否则就不是人在偿还。只有神能偿还,只有人可以偿还。因此,“必须有神而人的那一位来替人偿赎。任何生灵,若只是神而不是人,或者若只是人而不是神,或者两者的混合而非人亦非神,资格都不符合”。能够为人类赎罪的,必须我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因为除了真正的神以外,没有一位能付,而除了真正的人以外,没有一位当付。(安瑟伦《神为何成为人》第二卷卷首)。在上帝的公义与不义之间,永远没有折中,调解的余地。基督作为中保和赎罪祭,必须承担人的罪债,承受上帝公义的惩罚,以止息祂的怒气,按住祂公义的审判。(加尔文《基督教要义》)。
因此,三位一体的第二位道成肉身,自愿为我们成就了救赎。祂用自己的苦难代替我们犯罪的结果,让我们可以因信得生,得以脱离将来那永远的审判。
对此,我想引用科特.丁韩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我们渴望得到所有的答案,然而上帝却以祂自己来取代。这已足够了。只要我们知道祂是可靠的,那我们就不再需要完整的解释了。只要我们知道所受的苦不是没有意义的,上帝仍然掌管着宇宙万物,并且祂真是爱我们每一个人,这一切也就足够了。
上帝对世人的关怀,最具体地彰显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上帝为了爱这个多难的世界,甚至差遣祂的儿子来替我们承受痛苦和死亡,为救我们脱离永远的苦难(约翰福音3章16-18节)。因着耶稣,我们避免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与上帝永远隔绝的痛苦。也因着基督,我们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因为祂给予我们内在的力量和摆在前头的盼望。
「我们渴望得到所有的答案,上帝却以祂自己来取代。」
要实际地面对苦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认清苦难的根源是因着罪的普世性。你是否了解耶稣为了替你除去罪的刑罚,在十字架上忍受多少痛苦?信靠祂吧!接受白白的赦罪之恩。唯有祂才能使你找到人生和世界苦难问题的永恒答案[36]
苦难的存在不能证明上帝的不存在,反而是上帝存在的明证。我们对苦难的不释然不仅说明我们心中有个美善的意识和渴望,而上帝就是美善之源。同时,苦难的背后那超越苦难本身的伟大意义,也让我们看到全智、全能、全善之主宰的奇妙作为。苦难如果作为抽象的存在,总能让人困惑,而当我们遵照基督的教训一同参与苦难,体恤苦难中的人,你就能发现苦难的神圣价值。而上帝最终的将会消灭苦难,祂用苦难消灭苦难,用死亡消灭死亡,用饶恕消灭仇恨,用赦免消灭罪恶——终有一天,上帝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张远来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敬请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我们将向您推荐优质咨询,也将第一时间回复您的问题)


[1]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36页。
[2]引述自: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47页。
[3]杨腓力著,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第255-256页。转引自马汀.丁韩(Martin R. De HaanⅡ),《为什么善良的上帝允许邪恶的存在》
[4]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13页。
[5]甘.雅各及杰利.纽康著《如果没有耶稣——第三章    基督教对帮助穷人的贡献》。
[6]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39页。
[7]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39页。
[8]张郁峰著,《认识真理——到底有没有神》,第一章。
[9]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47页。
[10]参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54-56页。
[11]钟马田牧师,《创世记中的福音——从自主到信靠》,林千俐译,改革宗出版社。
[12]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月亮和六便士》
[13]科特.丁韩(Kurt De Haan),《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资料来自网络:(2016年6月22日星期三)http://www.dyjdj.com/shuku/a/10481/01.htm
[14] L.史特博著,《为何说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9年12月4版,?页。
[15]同上,49页。
[16]黄迦勒编著,《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歌罗西书》,下载自华人释经大全网站。
[17]参见英 鲁益师(C. S. Lewis)著,《痛苦的奥秘》(The Problem of Pain,1940年) 。
[18]参见笔者拙文《从约伯的苦难看受苦的意义》,http://blog.sina.com.cn/u/2322758050
[19]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20]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21]杨腓力著,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第255-256页。
[22] Warren W. Wiersbe 著 Classic Sermons on Suffering(Grand Rapids, Mich.: Kregel Publications,1984), 第92页。
[23]《当代基督十架》英文版p.387
[24]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25]同上。
[26]杨腓力著,《当我受伤时,上帝在哪里?》(Where Is God When ItHurts?)第133-134页,转引自:科特.丁韩(Kurt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27]同上,第134页。
[28]同上,第137-138页。
[29]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30]同上。
[31]丁韩医师(Dr. M. R. De Haan)著,《破碎的东西》(Broken Things),43-44页。转引自,同上
[32]龙理.戴维士(Ron Lee Davis)著,《在破碎世界里成为完全人》(Becoming aWhole Person in a Broken World),第122页。转引自: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33]华伦.魏斯比(Warren Wiersbe)著《为什么是我们》(Why Us?),第136页。转引自: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34]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35]佚名,《相信上帝容许苦难存在的十大理由》,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7279a20102webq.html(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下载)
[36]科特.丁韩(Kurt De Haan)著,《为什么良善的上帝容许苦难存在》,转引自http://www.jidujiao.com/shuku/files/article/html/0/175/4260.html (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