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在宣布离婚的声明中大肆宣扬自己的忠诚和受害,马蓉却发出:欲盖弥彰,善恶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时候未到的言辞。夫妻一场,最终却以撕逼收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忧伤。
真相似乎是水中的月亮,事件中的每个人都在极力的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出轨的一方强调对方“欲盖弥彰”,捉奸的一方强调“深深受害”是真相真的错综复杂,还是人性中本身就带有的迷茫?

留学故事
   Amy总是不断的梦到争吵和眼泪,然后紧接着就是半夜时分惊醒,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满脸泪痕,接下来就是在黑暗和沉思中度过后半夜。Amy是个澳洲留学的金融大二学生,算上预科来澳洲三年了,自己成绩好家世好,在很多同学眼里都是个女神,刚来的时候,参加了广播台、户外定向越野社团而且总是会用很好的表现和成绩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周围的追求者,从澳洲本地人到华人都有几个排。有帅气的有深情的有富有的,但是没有动心就是没有动心,Amy还是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准备论文一个人参加各种比赛。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话剧社团的他。
   他是同校研二的华人,话剧社的社长,外表不是极品但才华及其出众的学长。Amy那天刚好担任了圣诞话剧表演的主持。吸引就在瞬间产生了,学长的一举一动,第一次以一个雄性激素爆棚的男人形象深深印在Amy的眼中。学长的优秀加上Amy的多情,两个人很快走到一起。这是Amy的初恋,没有什么比美好更能表现Amy心情的词汇了,直到有一天,学长对Amy说,自己是已婚。

   至今Amy都记得当时学长的表情,那种带着紧张和愧疚的表情,用他自己的话说“遇到一个自己这么喜欢的娃娃,但失去好像又是注定的”,是啊,Amy直到学长和自己的感情是真的,只是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学长在两年前就已经结婚了,他是国内本科毕业后才来的澳洲,妻子还在国内,因为时间久了,两个人的感情会变得不再浓郁。
   接下来的几个月,Amy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自己做不到不去介意这件事,一直以第三者的身份生活在这个男人身边,但是长时间的相处自己又却是在这段初恋中无法自拔。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男朋友竟然是已婚,自己就像吞了苍蝇般难受。学长也是不愿放弃的,最终是两人达成了一致:学长离婚。又是漫长的纠结和等待。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争吵和撕扯,终于在将近一年后学长的婚终于离了。
   然而戏剧性的是,两个人的关系却没有因为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而变得更加温情,想反,学长竟然开始拿Amy和自己的前妻对比,学长的前妻是他在大学的同学,两个人一路走了很多年,而且前妻各方面都十分的优秀,而且在出国前对学长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此时这个男人,在Amy眼前变得越来越陌生,当时他身上的孤傲和强势,这些吸引自己的地方,到现在竟然全部都变成了指责和不和。Amy自己也开始变得多疑,因为学长和自己从三转正的关系,总是会怀疑他在外面做一样的事情。Amy开始有机会就翻看学长的手机和电脑,对通讯录里每一个女性的名字都想盘问。这些行为,更加激怒了学长。认为自己经历了离婚这样的努力才和Amy在一起。于是怀疑、争吵、眼泪几乎成了每天的日常。两个人的生活都过的一团乱麻,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坚持还能进行多久。
   慢慢的两个人进行到一种僵持的界面,越来越多的对彼此的控制和不满,Amy挑衅的情绪也越来越大,她和其他的人开始泡吧,在酒精的作用下肆意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和很多新认识的人保持暧昧,但又从来不和谁明确关系,似乎这一切只是在对学长的激怒和报复,因为她根本没有从这些宣泄中的到幸福。
婚爱的真实属性

婚姻是什么
大多数国家执行的夫妻制中,是保护一夫一妻的契约关系的,双方的财产、情感、身份属性都有很明显的归一性,包含血缘关系、生产、生活、经济、人事等多种问题,就是两个人一旦做出了婚姻的承诺,那么在期间的责任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看似是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
然而现实中,婚姻的进行却有着诸多问题,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国家的经历,真正一夫一妻的法律建立也是在最近这六七十年,而之前的五千多年却并非如此。这样高等的法律关系真正解决了人性的多面性吗。
人性的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婚姻与人性
婚姻存在着诸多的限制,而需求体现了更多的人性。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然而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
而精细的分类,婚姻其实对物种需求都做出了贡献。和谐的性爱关系。双方建立起的情感安全感。爱与信任的满足。尊重的体现甚至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婚姻都有参与其中。

良性的婚姻互动
可是为什么婚姻中的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受伤的地方正是来自于婚姻本身的呢?无论是宝宝还是Amy,两件事都是情感多角关系的受害者。婚姻不但没能在自我需求中做出贡献,反而打击了自我建立。
Amy刚刚与学长结识的时候,双方在本能上的原生吸引,这个恰恰处在是学长异地婚姻中对生理需求不能解决的时期。从没有恋爱过的Amy也享受着有人呵护的安全感。地域因素、海外生活的寂寞,爱情本身会去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变成一种特殊匹配,一开始时候的甜蜜,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不能”,这反而更激起人们去尝试得到的愿望,越是不对的,越是不能应该的,越想去得到。以至于最后学长做出离婚的选择。但真正迈出这一步了,身上的内疚感出轨感卸掉的时候,才真正审视跟谁在一起最合适。而Amy最终的矛盾也是激发在这个时刻。
婚姻本身并不是需要被魔鬼化和神化的行为,它只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人文产物。但婚姻更应赋予自我成长的功能,才能让生活更加的完整。那么良性的婚姻互动是什么样的呢?
1.性爱是婚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爱的和谐犹如饥饿中的米羹,在两个人接受的情况下,不断开发能吸引到双方更多兴趣点的模式,才能体会到互相交融的温情。性爱既不是耻辱的也不是生活的绝对重心。它既可以被挖掘成能量,也可以诱导成损耗
2.对彼此的拥有和呵护,结合的魅力就在于原本独自承担和完成的生活,现在有另一个人和你共同分担,只有双方互相支持,彼此给予安全和需要的舒适区,体会需要和被需要的感觉,让两个人能更好的融合。
3.爱情本身是人与人之间的强列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的情感,还有向往未来的生活。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能量,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至高无上的爱情境界。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它并不是别人眼中完美的匹配,它是两个相爱的人心灵能够契合,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在不能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4.婚姻不是占有,不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当成附庸或私人物品。满足对彼此需要的同时,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把ta当成一个鲜活的个体来爱,接受ta的美好和不美好。因为对错不是婚姻的关键,磨合才是。
5.婚姻和爱情不能止步于成长,学会在这个时候和自己相处,找到一个完整、明亮、优秀的自己。爱情永远是亚主体,主体只能是你自己。不要把爱情凌驾于自己之上,不要让你的生活中除了爱情别无他物。自我的实现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生物性信息注释:
性欲恋爱和伴侣关系通过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爱的三角形。性器官分泌的睾丸激素控制性欲并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睾丸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很少结婚、常与陌生异性发生关系并且很快分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液中的复合胺则是作用于恋爱的激素。多巴胺会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行为的目的性。去肾上腺素则会使人心脏狂跳或茶饭不思。血液中少量的复合胺会导致强迫性的行为。此外,多巴胺也可增加睾丸激素的分泌。伴侣关系受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影响,它们可以制造亲密感和信任感,并降低多巴胺和睾丸激素的分泌。催产素会加强母子关系,后叶加压素则会激发男子的父性。
故事里,
总有不能完全陈情的前因后果。
现实中,
往往又透露着千丝万缕的纠葛。

◆ ◆ ◆  ◆ ◆ 
你有发生过多角恋情吗?
你的恋爱关系中有出轨和被出轨吗?
在情感中的隐秘的角落
欢迎找我们聊(su)聊(ku)
更 多 精 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