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跨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都表明,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并没有给留学生造成太大障碍,但是学术环境的差异才是真正困扰留学生的首要问题。
我们问了来自美加英澳德日新共计7个国家共200多名留学生:
你觉得国外的学习生活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最多选三项)
不出所料,排名前三的困扰分别是:感到孤独(41.1%),课业压力(37.2%)和语言困难(30.9%)。

作为留学生,首要任务肯定是学习。虽然课业压力有时候会来自于语言能力的不过关,但是并不是过了语言关,就可以非常顺利的完成学业。国外学习最大的挑战,除了听不懂的英语口音,还有教育方式和学习习惯的不适应。
过了语言关也难逃『学术文化休克』
根据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顾晴博士的研究表明,对于留学生来说,适应不同的学术文化和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社交习惯相比,是一项更加急剧和令人压抑的挑战
顾博士指出,因为亚洲和西方国家的在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上的差异,国内和国外的大学教育在课堂形式,师生互动,和考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采访中,有很多同学表示自己遭受过这样的“学术文化休克”
Wang同学
(本科生)
课上老师从来都不说书上的内容,但是考试的时候又说要考书上的内容。这去听课不是等于什么都没学到吗?
Zhang同学
(研究生)
我能理解国外的教学方式和中国的非常不同。但是讨论的时候,同学的口音让我觉得真的很不适应,经常会听不懂。另外,讨论的内容也不是很有价值,我不知道花时间去做这个有什么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并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
在2015年8月6日,澳媒报道了悉尼大学商学硕士项目的两项核心课程出现400多名学生遭遇挂科 (约为总人数的37%),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国留学生。
悉尼大学商学院主管教育的副院长约翰·谢尔兹(John Shields)认为,这两门核心课程特别注重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分析实际问题期末考试中所有问题也都是开放性的简答题。“而不可否认,我们有大量的在读研究生在其他国家取得其本科学位。这其中,许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习惯了相对被动的学习模式。”谢尔兹说。
虽然很多挂科学生表示并不接受校方的解释,决定集结成申诉团,与校方进行干涉。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很多中国留学生确实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参与不足,而且过分依赖老师给出思路和答案。 
英国一所学校的研究生讲师(postgraduate lecturer)Sam也在他的中国学生身上观察到类似的问题:
Sam
(讲师)
我们想要鼓励一种自发的方式去学习,但是理解这个(教学上的)差异对于很多国际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他们期望我们会告诉他们要学什么,要读什么,要写什么答案,而且他们也准备好了去努力做这些。 有些学生喜欢这样的方式。有些学生很担心,胆小,不明白这个责任的转换。是的,语言也是一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文化问题更重要些。
国内vs.国外:学习自主权的转移
确实,出现“学术文化休克”这样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中国学生对英语交流的不自信,害怕自己表达不清,不敢发言。但是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熟悉西方的教学方式。
>>>>
中国教育:被动跟着老师学
亚洲国家千百年来一直奉行的孔夫子时式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被动。课堂的授课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也就是说老师是具有绝对权力和权威的。学生需要尊敬老师,只有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言。一般情况下,课程内容都是由老师娓娓道来,学生只需要听讲,记笔记,理解就可以。所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水平

>>>>
西方教育:主动钻研大量读
西方的教育秉承的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老师应该尊重他们学生,相信他们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的个性。在这种氛围下,课堂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需要主动去学习知识,可以随时自由的发言,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不会在讲台上长篇大论的讲解,而且鼓励和引导学生们自己去讨论,去发现思路,和解决问题。所以西方课堂上学生的成绩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和课后的阅读钻研。 
因为这样的学术环境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国学生在适应国外大学学习时遇到一些困难。
例如,一些中国学生因为从小受到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养成发言要举手的习惯。与此同时,西方学生从小被鼓励积极发言,发言不用举手。这样一来,当中国学生还在纠结要不要举手发言的时候,原本要讲的话可能就被外国学生讲了
长此以往,老师会对中国学生产生一些偏见。而这些偏见很可能最终变成对中国留学生学习能力的歧视,同时也会影响中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在学习任务上依赖或者推卸责任的态度。
练习英语?不如调整心态和习惯
由此可见,在国外学习需要做一些心理上和学习习惯上的调整, 尤其是学习主动权的转移。
>>>>
老师只负责"抛砖引玉"
自己思考才能"锦上添花"
无论内心里多么抗拒,你还是非常可能遇到一些讲师完全不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讲课,或者一节课就覆盖了1/3本书的内容。所以,课前或者课后都必须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己阅读课本和推荐材料。讲白了,就是全靠"自学成才"。但是这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是国外大学所看重和竭力培养的。

>>>>
口语渣不背这个锅
不愿动脑才是根本原因
虽然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口语不自信,害怕上课发言,或者觉得在短时间之内组织观点很困难,但是真正尝试开始发言之后会发现,其实并不会有人嘲笑你的口音或者观点。真正导致课堂参与率低和不愿发言的原因是中国学生太习惯于接受现成的固定答案,根本懒得动脑子想。而国外的课堂上鼓励多样性和开放性,所以很多问题并不会有固定的答案。
事实上,外国同学和老师对中国学生的想法很感兴趣,而且通常会追问下去,进行深入的探讨。记住,课堂讨论不是为了得到标准统一的答案,而是让所有人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中受到启发,加深理解。(点击查看 如何在group discussion中刷存在感?
>>>>
考试没考好
真的不怨老师没教
考试考不好并不能一味的责怪老师上课什么都没有讲。要记住,即便是再难挂科率再高的科目,也有中国学生取得高分。如果习惯于把糟糕的成绩归结于听不懂老师的口音,老师讲课太快,阅读内容太多,考试题型太开放等等外界的因素,会无意识的降低自己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掌控性。只有认为学习的成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才能建立起克服障碍的信心,才可能想到突破困难的方法。
(真相是即便你去投诉老师,甚至像前文中的挂科门一样提起上诉,除了时间和精力的花费以外,可能并得不到你想要的『公正』判决。因为外国人的概念里学习是自己的事,和老师的水平无关)。
>>>>
独立见解和诚信
远比GPA 4.0 重要
在国内,考试取得高分的同学通常会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但是在国外,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国外老师通常会特别欣赏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不只是是把书本知识背的烂熟,或者对别人的观点照盘全收的学生。当然如果你完全胡扯肯定是会被打脸的啦 ╮(╯▽╰)╭
另外,如果想要通过作弊,抄袭,敷衍,应付来混学位的话,真的要三思一下后果。论文引用不巧当,考试作弊都被视为极其严重的违规行为,轻则成绩作废,重则被令退学。其实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都是比较人性化的,可以预约lecturer或者tutor面谈请教或者申请extension(延期交作业)。生命只有一次,远离抄袭作弊!
END
今日话题
道理我都懂,但还是学不会主动 (┯_┯) 。
你在适应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你想要理程君今后谈些什么样的具体的学习技巧呢?
时间管理,做演讲,写论文,思维导图,记忆,或者?
欢迎来后台勾搭我们聊一聊哦~~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