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以后,接触宗教的机会多了很多。除了街上不时看到的传教士,学校里也会组织一些多元文化活动宣传不同的宗教习俗。
但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一提到宗教和信仰,总会觉得有点犯尴尬癌——在国内又红又专的教育下成长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于宗教里那些关于生命的缘起缘落总觉得是天方夜谭。
其实,参加教会的活动并不意味着需要皈依。宗教,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指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以及社交方式。
今天的文章来自留学心理程的一位粉丝分享。通过与一位耶和华见证人Caroline的认识和接触,她逐渐击碎了对宗教的刻板印象,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教徒朋友,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的心结,寻找到了支持自己的精神力量。
我一直对各种宗教充满敬畏之心,也非常好奇究竟人类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坚定的信仰,所以做过一些尝试:阅读一些经典的佛经、圣经片段、古兰经;参加大学里针对学生的基督教传教活动;沉浸在“勒维撒旦教”的教义中;最后在出国前由家长带领专程前往藏传佛教的著名寺庙参拜祈福…
可是尝试之后,我依旧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产生那种对某个宗教信仰的感觉。
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传教士都是基督教的,他们会在你步履匆匆的时候突然“杀出来”拦住你的去路,然后问千篇一律的问题:“同学你好,我们有一个唱诗/读经/宗教小聚会,你感兴趣吗?”而他们的活动,都是在你心理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进行各种尴尬的祷告和赞颂……因为并没有信仰,那种言不由衷的感觉很不舒服,可是既然参加,又不好旁观只能勉强跟着他们进行。
此外,每当你有疑问,很少有人可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大部分人都避而不答或者根本顾左右而言他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本来就不相信神灵存在的怀疑也会越来越重
我也看到过一些在国外遇到传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讲传教士上门,一旦发现目标有兴趣,便锲而不舍的“洗脑”,催促尽快入教。被催促也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没能真正信仰,“受洗”那个过程又有什么意义?
来到曼彻斯特留学后,接触宗教的机会更多了。林立的教堂,只要愿意,就可以走进去,和工作人员聊天,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只是这种方式,我会感觉局促和形式化,并不能深入了解。
学术写作课的老师曾经组织过感兴趣的同学在圣诞节去教堂唱歌,吃圣诞大餐,或者复活节做pancake,周末的国际生咖啡之夜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她信仰的具体是基督教哪个分支,但是他们的模式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闲聊家常,接着读《圣经》并讨论,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方式,没有效率,而且,我怯于在人群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很多疑问依旧得不到解答。不过有的留学生就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可以结交新朋友,也难得有机会一窥高冷英国人的生活(好几次活动都是去当地人家里)。
关于基督教的种种分类,看了很多资料,我的理解是:信仰上帝的宗教现在有了很多的分支和衍生品,欧洲主流的就是天主教。还有著名的“东正教”,源自东罗马,没有接触过。而像是在中国流行起来的基督教大多是“新教”,底下也有复杂的分支,“基督教”这个名字正是他们翻译引入中国的。
新兴的崇拜上帝的宗教,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异端”的主要就是“摩门教”(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和“耶和华见证人”了。
而我的《圣经》学习,是从遇见“耶和华见证人”Caroline开始的。
到曼城后不久,我在中国银行等朋友办事,东张西望中,发现不远处站着这里唯一一位西方人。她看起来也在等人,眼神交汇时,她主动和我打招呼,于是,我们攀谈起来。
她叫Caroline,中文名字是罗兰,她的中文非常棒。我们中英切换闲聊了一会儿,我发现她等的人是一个学生模样的中国女孩,不由好奇地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她说,是通过教会。
听到Caroline提到教会,本来就感兴趣的我连忙问起。Caroline简单说了说是基督教,然后加了我的微信,她要等的女孩就办完事了,我们相互告别。
不久后,Caroline就在微信上约我见面聊天。我们在学校附近的星巴克,先是聊日常,初来乍到的我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各种叽叽喳喳;而她给我分享了关于她家庭、生活的一些照片,都很温暖,有爱。

接着,我们提到了圣经,基督教。她问我都知道些什么,我搜肠刮肚讲了之前看过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和一些关于圣经的理论,都很浅显。但是她很高兴,说我已经知道的很多了。
那天,我在之前阅读《圣经》时的一些疑问都得到了一些新奇,但又似乎很有理的解答。其实在整个学习中出现的疑问,她都能够摆出经文(《圣经》新世界译本,耶和华见证人专用的版本)自圆其说。虽然我还是会对某些答案存疑,但这种方式比起之前所有传教的人的状态更能让人信服。
分别的时候,她给我两本宣传的手册,一本是《来自上帝的好消息》,另一本是前几年出版的《守望台》。其中,第一本成为整个学习过程中教科书一样的存在,包含十五个最基本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在讲解的时候都会引用《圣经》中的原文
见面后,我看完了整本册子,对这种“阅读理解+提问讨论”式的学习也兴趣满满。只不过我实在太忙碌了,几乎每天都找了一场额外的讲座或者活动,加上课业渐重,作业变多,我们很久没能成功约见一次。
直到第二学期考完试,进入最后的毕业实验阶段,她问我是不是快要离开英国了,想在离开之前见一面。那时候我的状态很不好,需要和人多交流,她的出现正如一根救命稻草,我连忙答应了。
那次见面,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我的高压状态,关于毕设导师对我的不闻不问,关于几次失败的考试成绩。她一直在温柔地鼓励我,试图帮助我重拾信心。让我感动的是,她说,去年见面后,她虽然看到了我热血满满的样子,却也觉得担心,所以时不时问问我的情况。她这样的关心是我当时最缺的感觉,我对她开始从最初面对传教的冷静看待变成了渐渐信任。很快,我们不仅是一种传教和被传教的关系,而是成为了朋友

那次,我对《圣经》的学习热情也被重燃,加之我的毕设不用每天跑实验室,时间非常自由,我们约定每周一固定见面学习。
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
首先,“耶和华见证人”的传教方式回归到耶稣收门徒时的样子,一对一由老师带学生讨论,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可以更深入,也更有针对性。Caroline从不急功近利,催促我信仰或者受洗之类的,她就是按部就班讲解,我有异议的时候都是让我随便提,然后拿经文上的证据来说服我,并不生气也没有不耐烦。她经常和我说,不要有压力,你才刚开始学习,喜欢学习就继续下去,仅此而已。她说这些年跟她学习过的也有上百人了,最终受洗的只有两人。他们只要虔诚信仰者,不会强迫人入教
其次,我们交流都是中英夹杂的,所以聊天中我还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语言知识同时,我也扩充了她的汉语词汇和成语,输出了中国的文化,比如说到不能占卜,我提出过《易经》,说到其他宗教,我提到过老子和道教。
每次见面,我们都先聊天,她讲她最近的生活,比如亲人中新添的小生命、回到湖区的家的幸福感、未来的度假计划、和她也在进行学习的种种。见我需要出去放松,她还推荐了附近一些好玩的地方,英国的一些特殊的风土人情
我也能和她说一些平时不方便和家人朋友提的苦恼,比如我与导师之间失败的交流和我无能为力的沮丧,她给了我很多意见,一遍一遍告诉我不要过于自责,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我的错。她也从英国人的角度,分析这件事,鼓励我去争取。当时我写的几封很重要的电子邮件都是她帮我润色修改的。

最感激的是最后的毕业论文,导师一如既往不给我修改意见,Caroline主动提出给我修改语法,她说专业领域她不懂,但至少英语方面她可以提供帮助。我怕太麻烦她,也不想占用她的时间,便告诉她我可以自己修改,但她还是不断坚持要我发给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宗教学习在我精神上的巨大影响。
每次的学习都非常快乐,不仅能不断扩充知识面,也能摄入很多应用在生活中的道理,或是给自己的鼓励,或是劝解,或是最需要的信心。比如我很喜欢的一节经文: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已经够一天担当了。(马太福音6: 34)每次对未来焦躁的时候,想想这句话,心情就能安定不少。
更让我坚定学习的是他们以身作则的态度。Caroline在征求我的意见后也带来一些朋友见我,她们人都非常好,正派,充满爱心。她们都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圣经》所讲做人。她和她的朋友,让我真正看到宗教信仰者内心应该有的平和,快乐,善良,坚定等一切美好的品质。这些东西,才是让我愿意了解一个宗教的根本原因
最后几次学习,在我非常忙碌,筋疲力尽时,她和朋友甚至会专程开车绕路送我回家。最感动的一次是学习之后我约好了和朋友吃饭,但是天已经黑了,朋友新租的房子我从没去过。Caroline和她的朋友坚持要导航地点,送我过去。到了地方,Caroline怕找错位置把我一个人丢在陌生的地方,特地陪我下车,走到房子门口,等我朋友开门,确认无误之后才离开。当天做饭的朋友本来对宗教兴趣不大,就是因为Caroline这样送我来,产生了了解的欲望,决定也和她学习圣经。

对我而言,这几个月和Caroline的相处还是很愉快的,我的整体状态也比最开始学习时好了很多,我已经可以通过祷告和阅读经文让自己迅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平静的内心。
虽然现在我还是充满怀疑和矛盾,不确定上帝是否存在,这个信仰是否真实。但是我会坚持学习下去,直到自己能够做选择的那天。
◆ ◆ ◆  ◆ ◆ 
宗教,很多时候和心理学一样,
像是射进黑暗生活中的一道光。
你对国外的传教是怎么看的?
有参与体验过一些宗教活动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