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
总有不能完全陈情的前因后果。
现实中,
往往又透露着千丝万缕的纠葛。
当巩俐成龙之类的一线明星在好莱坞制造着美国人关于中国的幻想的时候,铺天盖地的美剧也在轰轰烈烈的传递着非常多元化的价值观,一系列的生活、情感、科幻、伦理类的画面,似乎比现实的生活更容易让我们构成一幅美国的现状。
好像《纸牌屋》就真的是政坛的狡诈和心狠手来,《国土安全》也说明了美国霸主的地位,《摩登家庭》用无性无暴力的画面说出美国真正的小生活,而《破产姐妹》会诙谐的将美式二逼精神展现到极致。而这些场景,多大程度上反映着美国人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观念,身在异乡的你又怎么样从这种最直白的视觉效果去理解美国这样一个创新性民族呢。
1
案例故事
我一个好朋友的学妹,在最终拿到波士顿某高校的offer前是通过《sex and  the city》和《mistresses》了解美国的姐妹淘的,其实情妇这个片子除了用狠狠的标题党吸引关注外,里面的伦理成分一直片正向和积极,正想很多美剧一样,四姐妹的式的生活构成了一部剧的主线,大姐姐型、知性型、贤惠型加放荡型的组合看起来非常像正常生活中的闺蜜套路。每个人在用心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和担当同时有混在着各种各样的情感。
其实用学妹的角度,理解最深的除了很多剧作里都会和现实几乎一致描述的美式各类混合party文化之外,有一个描写真实的反应在学妹的生活中。在《情妇》第二季的描写中,做心理咨询师的韩裔女子,因为做了一个援交女的个案,被那个深深地迷人的两性关系感染,自己也精心打扮,终于如她的来访者一般,香艳的出现在某个酒店的吧台,一瞬间,从她的眼神到肢体,每一个动作都吸引着周围男士的血脉喷张。后面的情节不言而喻,韩裔女子在跟姐妹们分享这种感觉的时候,她的描述是:那种温暖和被关注,不用一个人单独守候一整夜,因为陌生的安全反而可以吐露心声。
没有金钱的关系,韩裔女用yp行为,感染着自己,甚至还有一些真正的真情流露。虽然剧情上安排了因为情感指向了一个艾滋病男而最终无果。但她那种寂寞交织着肉体又掺杂着灵魂的生活,才是为什么美国文化里有那么多互换式情感。学妹自己在生活期间,也会因为寂寞,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需求。城市那大,却那么空,即使是来自中国的同乡也会因为地域差异而沟通障碍。

2
从生活提炼,更高于生活
凡是影视剧,即使是生活剧,也是将生活细节经过夸张集中后体现出来的。所以绝大部分美剧都
不是百分百反应了真实的生活场景


但是表现现时代生活情况的美剧,会牵涉到很多生活细节,比如
饮食消费文化语言宗教信仰
等。所以在细节上,还是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美国生活状况的,比如说停车场里有专门的残疾人车位,非残疾人驾驶车辆不得占用;驾驶途中如果遇警车叫停,要打右灯表示停车意愿,然后不要随便打开车门或者车窗,等警察上前下了指令再行动等。不过这就需要看得多一些,寻找不同美剧中的共同点。


不过宗教问题是有特殊情况的,除了宗教组织的影视机构以外,一般美剧都避免强调宗教问题,因为美国宗教情况相当复杂,即使是基督教,都有不同教派不同主张,所以一旦涉及宗教问题比较具体了,很容易就会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甚至抵制,这样的话电视台的其他节目也受损,所以大部分商业电视台对剧目的要求就是尽量中性
遇到性和交往类的话题,往往能看出来非常明晰的价值取向,美式的短平快,一般不会含蓄的表达,更多的是直接的吸引。而情感又往往不能和肉体脱离开,变得了解你的灵魂也了解你的身体。但这二者不一定随时随地的对等,正如上面所说的学妹的体会,肉体的饥渴往往能通过软件、朋友群、甚至是在公共场合一个不经意的回眸的时候产生。但学妹的根本诉求,还是在于[寂寞][触手可及的温暖],情感的陪伴,此时反倒像是一个副产品,建立在肉体满足之后的短暂满足。

(以美国地区划分的最接近真实生活的美剧代表)
3
从别人的世界,看到自己的人生
再狠狠地推一个人性大剧:《The Wire》
所有称得上是艺术的作品最终都展现和体验人性,作品的好坏差异就体现在对人性刻画的深度和广度。探讨人性的作品必要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现实性,二是复杂性。但《The wire》用五季的容量刻画了巴尔的摩的一个贫民社区,由警察、吸毒者、毒贩、码头工人、教育机构、媒体、政府等等无数人组成的动态而复杂的社会生态圈。每季侧重一个主题,从毒贩集团涉及到美国衰落的工会、垂危的教育体系、复杂的媒体生态和一如既往腐败的政府机构。
它的现实性:剧中对警察和犯罪活动的描绘很大程度上源于编剧的亲身经历,以一个美国人剧中的编辑部呈现了真实的媒体生态,真实揭开了黑人社区的伤疤,演员的选用弃大牌而用性格演员和非专业演员。

它的复杂性:剧中的警察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正义司法的化身, 他们有的玩忽职守有的夸夸其谈甚至身心残忍也会掣肘于官僚主义和政治操弄,剧中的毒贩也不是凶极恶,他们也有感情,也有善意,只是受困于现状。每个人都有他们过去的故事,决定他们的性格,受困于自己的位置,扮演他们的角色,安于现状或者抗争,经历事情,做出选择,你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看着他们一路走来最终迎来自己注定的命运。
真正的艺术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戏剧因其虚构的冲突有时反而更能比平常的真实生活带给人更多的启示和震撼。因其如此,我们才会借由欣赏美剧的作品、挑选的片段、制造的冲突来更好的体会人性和生活的真实、复杂、深刻。

为什么要讨论美剧神作:
在美剧现实场景为背景的神剧中,提出了商业性的元素,其实他给在海外生活的人有一个深度的介绍和指引。美国作为一个中国人首选的移居大国,我们从一个中国的标准思维中调到了一个仅有几百年历史去在各个领域冒进激烈的国家。从美剧中一个社交文化,学生的校园态度,职场的专注性甚至升级到政治的偏向性,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对移居文化的定义。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外国人,想更多的快速了解一个文化背景下的定位和百姓生存状态,剧作应该是最直接的手段
每一个人的命运,他们不是电视剧里无关痛痒的角色,不是我关掉视频就消失掉的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就是生活在巴尔的摩真实的人,也许不叫剧中人的名字,却过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着相同的命运。我在这一端居然一同经历了他们的痛、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绝望、他们的轮回。
就像英剧中永远有一种沉稳的幽默加上贵族的高傲,宝莱坞永远混在着喧闹和对现实价值的追求,日韩透露着专业加温婉的态度。美国的的剧作一样将一个国家的气质散发出来。如果你刚刚踏入异国的领土,对周遭的生活有诸多的不解和难以融入,那可能是你还没有找到本国人的基调,看美剧是在看什么,是要看出在别人的世界里,怎么走出自己的人生。
◆ ◆ ◆  ◆ ◆ 
你铁定要追的大片有哪些?
会不会有一些剧情刚好是你生活中的体验?
告诉我们你的异国生存处境
和我们一起聊聊你的心情起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