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是美国八大常春藤盟校的简称,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这八所跻身了各大排行榜顶端的私立大学承载了每个准备赴美留学的学子对顶尖高等教育的梦想。
  然而,近几年,随着申请藤校中国留学生的增多,藤校却似乎在逐渐降低对于中国“学霸们”的青睐。很多标化考试几近满分的中国申请者,都意料之外地吃了一碗常春藤大学的闭门羹。美国藤校是不再偏爱来自中国的牛娃们了么?还是,录取数字降低的背后有藤校说不出的苦衷呢?
藤校亚裔录取数量总体减少 比例来看不存在歧视
  对于本科进藤校,其实这两年是越来越难。根据数据统计和我们近几年的业务往来,每年整个中国大陆成功申请进常春藤大学的不到两百个学生,并且近些年这个数字是在持续下降。不过,对于赴美就读研究生来说,这个数字却在无限量的增加。因此也说明了进入常春藤院校就读研究生相对来说要比本科容易很多。
  对于进入藤校学生总体数量下降,很多人会解读成藤校刻意歧视亚裔甚至是华裔的学生。 从近几年美国藤校的录取数字上来看,歧视亚裔或华裔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首先,整个居住在美国的亚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6%,而美国八大藤校对于亚裔的录取率却达到了20%以上。所以,从这两个数字的对比可以看出,美国藤校对于亚裔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是不存在歧视现象的。
  除了对整体华裔、亚裔录取上的减少,很多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申请者也陆续表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不公平录取待遇”。很多手握满分成绩和丰富课外活动的北上广全方位学霸却莫名“输”给了来自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申请者。
藤校招生奉行“综合招生政策” 导致亚裔种族配额降低
  那么,为什么美国藤校近些年对于亚裔或华裔学生的录取数量逐年下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随着中国学生对于美国留学市场的逐渐了解和认知,中国学生对于留学的选择也日益宽泛。很多学生开始逐渐将目光从藤校转移到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上。此外,近些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再盲目追求商科、工科等主流专业,转而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能力去追求较为小众专业,比如电影专业、艺术专业等,而这些专业领域中的翘楚大学往往并不是藤校。所以,学生自身对于留学规划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藤校录取亚裔人数的下降。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大学一定要维护招生的公平,保持社会向上的活力和多样性,给少数族裔和穷人家庭的孩子以平等机会。随着中国留学生申请藤校的人数越来越多,藤校为了保持学校内学生多样性的平衡,势必会稍微降低对华裔学生的录取比例。此外,对于已经就读于本校的学生,大学应给他们提供好的环境和人生重要经历体验,包括与各个群体和睦相处的社会经验。而这些,都需要族裔多样化作为前提来实现的。藤校在招生方面抛出了一个“综合的独特性格加上特异才能”录取标准,作为美国,甚至是世界大学的标杆,藤校这样做是不无道理也无可厚非的。
从招生和录取的过程来说,美国大学在审核过程中奉行“综合招生政策”,即GPA或者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实力以及他可以为学校带来的价值。所以学校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综合的去评价每一位申请学生:家庭背景、经历、课外活动、推荐信、特殊才能、写作能力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因此,近几年,常春藤大学在审核申请者的时候就会愈发想要挖掘申请者身上独有的“tag(标签)”。所谓的“tag”是指申请者与众不同的个性标签,能让自身成为招生官优先考虑对象的金钥匙。藤校注重的标签往往是校友子女、优秀运动员、学校捐款人等,而这些在亚裔申请者的身上普遍是缺乏的。这也是从学校角度出发,开始逐年降低对亚裔录取的原因之一。
  此外,就是人们常会担忧的藤校对于华裔学生的印象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藤校对于某一国家留学生的印象一定源自于曾经留学本校的学生。对于中国留学生,尤其是赴藤校读博的学生而言,结束学业后愿意留学继续进行科研的学生还是在于少数。大多数学生迫于生计还是会选择毕业后离开科研所进入职场就业,这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留学生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用两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培养一名博士或硕士学生的藤校来说,无疑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这也是美国藤校在中国学生的申请面前逐渐开始踌躇的原因之一。但是,从总体申请人数和录取比例来说,藤校对于亚裔和华裔学生是不存在刻意提高录取门槛、甚至是歧视的现象。
  另外,人们开始意识到藤校对于华裔录取人数的下降,其实声音主要源自于北上广这些主流一线留学城市。的确,近几年,藤校对于北上广学生的青睐下降了很多,转而将目光放于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生源。随着留学市场的日益拓展,二三线城市的学生也可以拥有和一线城市近乎相同的留学咨询和机会。除此之外,美国藤校对于多样性的诉求也让藤校招生官开始关注来自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生源,从而丰富中国学生本身的背景多元化。
(本文整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