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应试教育激烈紧张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和家长的忍耐程度似乎像对日益恶劣的雾霾天气,一呼一吸之间似乎也就忘了那令人心惊胆战的PM2.5指数。
人人心中都对应试教育有所不满,却又因无力改变而习惯和接纳:既然想上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就要有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觉悟。

那么国内高中的筛选和竞争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呢?
没考上名校与不同的人的未来发展又有多大相关性?
家长又该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被现行教育体制僵化思维和创造力?
筛选|竞争
学历是什么?
学历是门槛
。那么高中、高考无疑就是第一道坎。

高中最大的作用并不是教授知识,因为高中学到的知识在今后进入大学和就业时的作用微乎其微,高中最大的作用是分类
筛选出最会学习或者说最会考试的一群人;有艺术、体育特长但成绩稍差的一群人;无心学习却希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一群人;毫无所长又不求上进面临淘汰的一群人。
高中这道分水岭,是每个学生在尚未成熟之际,就要或主动或被动地真正做出第一个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过了高考这一关,等待你的还有更多轮的筛选与淘汰,但无论成败,在大环境驱使下,高考都是必经的一关。

而谈到竞争,高中的竞争实际上和市场竞争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名校名额与考生人数本来就供不应求的高考市场中以高分状元和军事管理而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无疑是一个规则的“破坏者”。
它以奇高的分数,将本来就稀少的资源抬至更高的市场”价格“,而这个”价格“和为了抢到这一”限购商品“而付出的代价甚至远远超过了价值本身
学生们为了那些屈指可数的顶尖名校而埋头如山的练习册、考卷,将高考当成了人生的终点,不仅使青春失去了本来的多彩,甚至以牺牲身体健康和产生过度心理压力为代价,最终却因为过度疲倦和压力而在高考这场战役中惜败,让竞争除了激烈外,还多了一分残忍。
因此高中阶段的竞争,绝不单是学习成绩高低的比较,还是一场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拉锯战
名校|人生
两个美国经济学家,Stacy Dale Alan Krueger,曾对将近两万个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十年到二十年的收入情况做了跟踪调查与分析。
首先,名校毕业生的收入显然更高:一个1976年进入常青藤名校的学生在1995年时的平均年收入是92千美元,而对比之下如果他当初上的是个普通大学,收入将只有7万美元。
但这个研究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还调查了那些当年有能力考上名校,却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去了普通大学的人。结果显示,这群人在进入社会后的收入与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差异。
这也佐证了一点:无论国内外的任何标准化选拔性考试,虽然能对你的人生道路产生或长或短的影响,但都不能决定你的人生。因为优秀的人不会因为一次挫败摔倒沾上的灰尘而被永远的掩盖光芒。
社会足够复杂,市场足够高效,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绝不会因为一次未被选中而成为人生的淘汰者。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到家庭背景这一不容忽视的因素。
这个研究还发现,是否能上名校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影响巨大,对这类学子来说,“分数改变命运”这句看似荒唐的话,其实并不夸张。
而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劣势也许除了缺少家庭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外,在综合素质上的缺陷更为明显。当”分数改变命运,学历决定未来“的理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以后,也许一次筛选的失败就会导致他们压力的激增和心理防线的崩塌。同时,对分数的过度关注和艺术文化等可利用资源的欠缺也会导致他们缺少想象力、创造力
创造|选择
提到创造力,经济条件更为富裕的家庭有能力让孩子接触到更多样的资源,培养综合素质,拓宽和增加人生道路,而不仅仅将孩子局限于一方课桌和一摞书本之中。
但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也并不是让孩子跳脱出思想僵化的牢笼,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和思考力的人的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国去接受更为完善和发达的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同时,国外高中的“宽松”氛围不等于“放松”,高度的自主权也要求孩子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而家长们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躲避国内的残酷竞争而将孩子送出国,恐怕会因为巨大的反差,而导致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出国绝不应该将被视为“逃离”与“退缩”。
此外,国外的竞争压力也丝毫不亚于国内,只是表现方式和阶段不同罢了,因此,无论是选择出国还是留在国内直面高考的挑战,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打算和直面挑战的勇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