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何江
【文字整理】麦妈 
【文字校对】清风霁月
1
嘉宾介绍
何江,2009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在导师庄小威教授实验室进行生物光学和超高分辨显微成像在病毒学和神经学中的应用和研究。2015年博士毕业,现于麻省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内容为组织工程,3D打印人体肝脏的应用,癌症早期检测。哈佛博士期间,他在eLife, PNAS, Plos Pathogens, Nature Methods等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9篇,文章引用数量超过500次。同时担任NanoLetter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10多个杂志审稿人。
2
讲座内容(continue)
    ......就这样边注解边读,那本书是《乱世佳人》(就是《飘》),大概读到三分之一后,我感觉后面基本上就是随便读过去都没有太多问题了。这在当时我觉得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因为在高中之前我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接触这些英文读物,到高中之后通过自己一年多课外在寝室做的这样一些事情,突然就发现自己的英文刷地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
    这几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深。你首先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你知道你比其他人差,就一定要去补。另外很多人想会不会有捷径来补齐很多的事情?我当时的一个想法,直到现在也是这样的想法:一些技巧也好,你要学习的东西也好,没有太多的捷径,我当时就有这样一个认识。所以要做很多的努力,都是一些看上去有点笨笨的努力,然后做下来了。
    高中这一段过程对后面也很受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大学毕业之后,再到哈佛来,我又是面对了这样一个过程。我当时考入大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到要来美国,对美国的认识也非常的有限,对美国的文化、对美国的课堂、对哈佛我要做的研究,当时的印象也是很模糊的。
    我又碰到了一个类似于当时从乡下到高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你就会觉得好象自己之前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为很多东西就是你要不停看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你有没有迈过去那些坎。当你迈过这些坎之后,对后面做的事情就会非常有confidence有信心。我从中科大毕业之后来到美国,才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什么都不懂,美国的文化在校园里要去跟很多人聊学术,语言上的原因让我在课堂上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跟老师、跟同学交流。另外,的确有很多东西要学要补。我记得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段时间,我恰好也可以用之前的经历来把曾经想学的这些东西,想补的东西,利用时间来补好。
    来美国之后跟人的交流过程中,比如说想了解美国文化,我很快就觉得一定要更快地认识哈佛的校园文化,我就会很主动做一些事情,比如主动申请哈佛的本科生的辅导员,其实非常少的中国人愿意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而且有很多哈佛的宿舍不太愿意招我们这样没有太多美国大学读书经历的一批人,我其实是抱着想了解美国校园文化的心思去报辅导员的职位的。
    当时也是觉得什么东西都想去尝试一下的心态,然后就把这件事给做了,很快就适应了哈佛的校园文化。之所以把这两件事情串起来讲,主要就是emphasize强调这点,你曾经的经历,它可能或多或少对你后面的经历有一定的映射作用。当你做完成功迈过了一道坎,对后面你做很多事情,仍然会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我在讲座之前收集到一些家长发过来的问题,里面有看到这一点,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内驱的动力,告诉你一步一步从农村走到今天的。很大的一点,一是刚刚讲到的好奇心,另外一个就是一步一步build up(建立)自信心。我觉得在城市里对比乡村的孩子,家庭教育能够给小孩提供的资源非常多,很多的路子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都已经给铺好了。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孩可能会走得一帆风顺,你要走的下一步,从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之后该怎么做,很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步步给铺好路。但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一个感触就是,最终这个小孩他走到这个社会里,一定要自己独立地面对很多要处理的事情,会有很多事情无法由家长来给出指示。
    这中间自主和独立能力是怎么锻炼起来的?我从自己的成长过程来看,就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迈过一定难关。因为如果你没有曾经受过这样一些坎坷,或者说挫折的话,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能够面对下一个challenge(挑战),能不能做过去。
    我在乡下一路走来,需要做的,一步步迈过的坎有不少,现在反过头来看,你迈过这个槛,自信心就多一些,你对自己的自主方面的能力信心会多很多,慢慢地,一步一步地build up建立起来,以后做事情就会很有主见。
    这触及到我刚才看到群里有家长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小孩的一些兴趣、motivation动力培养起来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是在美国文化里,很多在这边读书的小孩所需要面对的一点。我来美国之后,发现这边的学生相比国内的学生,他的自主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要比国内同年龄段的学生成熟很多。这一点其实也恰恰是我觉得我们亚裔可能会缺少得较多的一点。因为很多情况下,家长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给他做了很多的指导,很多的铺路,这个过程中,就会让孩子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或者说自己去探索了解自己的过程、了解自己的长处、个性的空间比较少。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父母指导的过程比较少,因为首先受制于他们的条件有限,他们能给予的指导比较少。还有很大的一点,因为条件有限,他想给我安排这些班,在乡下也没有,更多变成了放羊式的教育。
    因为这种放羊式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起,你就必须得不停地问自己:你对比于其他的人,优势在什么地方?你独特的地方是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停地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有点阴差阳错吧,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培养出来很多独立自主的能力。我的父母在我大概读初中起,就根本没管过我的学习了。他们只是过问一下,你考得怎么样了?该学什么该怎么学他从来就不会有太多的东西给我指导。这一点我觉得对后面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我来美国很快就发现,在哈佛校园有很多的机会,都是需要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争取的。
    就像这次毕业典礼演讲的机会,它不像国内的那些演讲,有可能是成绩好的学生,学校给你安排了。这边很多东西都需要你自己去争取,你要经过一轮一轮的competition(竞争)。在美国,如果你要参加社团,你要培养leadership领导力的话,你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这些需要不停地在生活中培养起来,因为很多这种小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可以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成长的过程才能逐渐培养建立起来。恰恰是因为这个,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反过头来看,也是有点阴差阳错的感觉,因为我自己是受制于当时的环境。这里就已经说到我在大学和美国读书的一点感受了。
    现在我可以聊一下在大学,在美国的一些感受,也对比下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最近国内一家杂志叫《大学生》,采访过我。我这段时间有思考过,回想自己这些年的求学经历,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究竟是哪一段过程最critical(关键)。我仍然会认为是大学时期,因为自己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应该说是大学的时候。你对未来想做什么,你能去什么地方,在那个时候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会形成。我所在的中科大是比较偏理工科的学校,其实自己对文科很多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学校里面,大学的那段时间不仅是学习自己的理工科专业方面的东西,另外也很想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时做了很多文科社科,甚至社团方面的事情,leadership,一些跟文学有关的东西,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学校里面没有太多人是文科,尤其是文学方面,相比于文理学院没有很好的氛围。
    我在高中的时候很好奇,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因为当时有一个感受,就是读理工科的人,如果你很久时间在理工科里,你对文科方面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看淡一些,或者是感兴趣的会少很多。我很难想象自己当时这个想法是怎么形成的了。那个时候我在大学就有一个认识,就是即便你是在读理工科,你的soft skills(软实力)将来在社会上走出学校的环境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软实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会的,或者练会的东西,需要有长期的时间积累。所以我在大学里很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这样一件事情,很愿意motivate(激励)自己做很多文学或者阅读方面的事情。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小说,然后社科学的一些书,诗词,甚至像《诗经》,《人间词话》等偏文艺的这些都会读。国外的小说,一些很经典的文学名著象《Walden Pond》等,在大学时候基本上就会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读,然后也会跟自己身边玩得很好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些自己的阅读想法。
    当时这些阅读看上去没有太多的用,但到美国之后,很多年后,突然发现其实非常的有用,因为这个过程包括了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好,对平时的一些社会发生的事情的一些认识也好,也能够通过阅读来认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很新奇,而且是很有用的事情。
    直到现在我也保持了很浓的阅读兴趣,做科研之余,读完该读的专业论文科研读物之后,一有空我还会抓着一本书来读,像美国的一些社科学的书Guns, Germs and Steel都会读。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尤其在美国这边,我发现你要跟很多其他人交流的话,你需要不只是能够把你专业方面的东西跟其他人讲,如果要make or start a conversation,你还需要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认识,有一定的沉淀才有很好的沟通。
    我在当本科生辅导员的时候,平时跟哈佛大学教授在交流的时候十分受用。我这里讲一个例子。大概3、4年前,在哈佛的园子里有一个社科学或者经济学的教授做一个公众的讲座,讲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讲座。我当时很好奇,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读过他写的一本书,叫Ascent of Money《货币崛起》,他当时讲的这些东西都跟他做的经济历史学相关的一个讲座,然后讲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当时是抱着对这个讲座很感兴趣的心态去听的。在听的过程中,发现他讲得很有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授,有很多书籍,还有很多关于经济方面的,美国还有英国的政策也好,你都会听到他在各个不同领域发出很有影响力的一些声音。当时我一是非常崇拜他,另外我对这个很感兴趣,就希望去认识这样一些人。
    恰恰因为我在大学读过他的一些书,象《货币崛起》,在美国之后读到他的另外一本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文明西方和东方》,是他在2010年写的一套书。有了这些东西后,当你遇到这些人,你就很容易跟他聊起来。当时我去跟他聊天的时候,他发现你是一个做生物的人,还能跟他比较深入的聊到跟经济学相关的东西,他当时的感触就很深。
    大概在聊了一会儿之后,他就告诉我说,要不要我们约个时间,然后你来我家里继续聊一下?因为当时他在讲完关于经济全球化之后,有很大一个议题就是中国经济体的崛起,以及西方经济在2008、2010年之后正好是经济危机,受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研究经济学的看到了很多的宏观数据,对中国一个家庭或者说一个个体,很普通的人在这几十年里的变迁的过程,他了解的相对来说要少很多。我在讲座之后approach,start a conversation,他就说,要不要我们在一天抽个时间来我家一起深入地聊一下。
    这些东西其实也很凑巧,我之前有看过他的一些东西,另外也说了自己在乡下生长的一段经历。聊完之后他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从经济学家来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崛起其实类似欧洲走了几百年的工业革命这样一段历程。它的时间尺度非常短,中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让这个西方的世界觉得it’sreally a miracle,但西方人对这个过程非常不了解,甚至在中国很多城市里的人也没有这样一个想法去了解,或者没有这样一个想法往这方面去想。当时跟他聊完之后,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触动起来了,他当时就make an offer(跟我提议说),你要不要以这样一个视角,把你在成长的过程中见过的中国的变迁来写一本英文书?
    其实从大学时候起,再到几年前在哈佛的一段经历,当时可能会觉得完全没有用的一些东西,到最后因为和哈佛的教授突然之间的一个conversation(谈话),变成了把这件事情付诸实施写了一本书。我觉得就像个人的兴趣培养,一步步地坚持做下来的一个小的收获吧。这也是我想分享给群里一些家长的,因为我有看到一些问题跟小孩子的阅读相关。很多人也在问小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来培养,甚至有些人可能根本没往这方面想,因为亚裔的学生在这边普遍偏理工科还是要强一些,数理化在这边要关注得多一些,文科方面关注的比较少一些。但在美国,尤其是出了校园之后,soft skills (软实力)非常的重要。一个人的阅读的涉猎积累,甚至之后的社交能力的培养锻炼都跟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觉得不论家里的小孩走怎样的一个路线,文科也好,理科也好,保持这样一些东西是very very important(非常关键的)。
    另外刚才讲到个人阅读习惯方面的一个问题,其实在美国社会里,将来孩子走出学校进入社会,虽然在我们的认识里,这些东西没有太多的用,但很多东西其实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有时候会很机缘巧合的,就像铺垫一样,让你走到下一个地方去。我在大学里面做的一件事情到后面给我的影响很深的,就是额外的兴趣的保持。
    刚刚讲的是大学里面的感悟,下面我要讲讲在美国这边读书的一点感悟。美国这边的大学文化跟国内的大学文化非常不同,我记得刚来的第一年,首先在课堂上,很多在哈佛里面上的课,其实很看重课堂的participation(参与程度)。但在国内大部分情况下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属于比较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把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学好,然后不停地做补习题,大学里仍然是这种模式。
    在美国,我至少见到的理科方面的教法,更看重的是真正一个很小的点,如何让学生学会,他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积极的参与到里面的讨论,切身地来感受到或者说应用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让他真正地体会到这些东西。那不可避免的,你在课堂上participation(主动程度),都会算到学校的表现里。对于亚裔背景的人来说,刚开始肯定是有一点不适应的,而且你会觉得在这些欧美同学面前会表现得非常没有自信。
    因为面对那么多噼里啪啦能够在课堂上随便什么他都能够讲那么三四分钟的人,你不可避免的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行。但其实慢慢地在这个课堂里真正去想,然后去对比自己跟周围同学,会发现其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不比其他人差,只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到课堂上面来。
    我觉得可能跟我们中国人,或者in general整个亚洲人的性格相关,因为我们都属于比较内敛、谦虚一点,不太愿意在西方课堂、文化里发出自己太多的声音,只要把自己的做好就行了,然后也不太愿意主动来做leadership这样的事情。
    在学校里无论是怎么的一个环境,其实亚洲人会居多一些,对比于欧美的同学,在课堂里我们考试的分数会很好,但就是参与的东西会少很多。我来之后也是自己的一些感受,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就是,如果真正要在哈佛这个地方,了解学校的文化,了解为什么在这个学校能够出很多很多很优秀的人,你不可避免就必须要去迫使自己去了解、参与或者担当一些leadership的东西。
    所以当时来美国之后,算是我的culture shock文化上的一个冲击。当然这也是一个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这个适应过程让我大概在才来的第一年第二年之后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来打破这个局面,因为就像曾经我面对的事情一样,如果不打破这个,我可能永远就局限在自己这个圈子里面,我的圈子不能打开。而一个人如果要真正成长的话,其实是你要不停地给自己突围的过程,不停地把自己从从comfort zone (舒适区)往外扩。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潜力给挖掘出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之前我的能力就是在这个地方,但慢慢地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后,会发现自己好像还能够处理很多其他的事情。人的潜力就是在不停的探索过程中,把这个视野打开之后才会逐渐发现的。
    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感触,所以当时就努力地逼迫自己做了很多类似于破冰似的事情,把之前自己不太敢做的事情,不太愿意尝试的事情在哈佛这边都拿来做了,最大例子可能就是这个毕业典礼演讲。
    作为理科生做一个学术演讲我可以做得非常自信,但是我要做一个public speech公众演讲,完全属于我不太擅长的地方。可能哈佛的肯尼迪学院,或者一些文科方面的学生做这个演讲会更在行,但我当时就觉得一定要去把自己的这个Comfort zone(舒适区)突破一下,因为没准你自己还能做一些之前你完全没有意料到的一些事。
    这里就衍生出群里家长可能会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因为家里的孩子个人的兴趣培养也好,小孩的潜力发掘也好,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家长慢慢引导来发现的。可能家长主会认为自己家的小孩,比如理科好一些,会参与很多跟理科相关的,就不会去试图让他做comfort zone(舒适区)之外的东西。但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觉得创造,或者提供这样一些机会让他们看,是不是感兴趣也好,会不会还有其他突破口也好,去试了之后才会发现是否值得进一步去做。
    刚刚有聊到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一个圈子,假设把人会的一些东西画成一个圈子的话,你是需要不停地把这个圈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好,外人的引导也好,要不停地来扩大的一个过程。我在最后想来回顾一下,我觉得从自己刚刚跟大家分享到的这么长一段,从小时候在乡下的成长经历到来到美国的一些成长经历,自己的一些最大的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
(To Be Continue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