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EMBA君一刷盆友圈,惊die了!
我手机冻坏了吗?
朋友圈被雾霾侵占了吗?
还是我进澡堂子了?
朋友圈你打什么码啊!
oops,原来是微信又玩了新功能。今晚八点前在朋友圈发出红包照片后,你的朋友想看见照片,就必须要发红包给你,金额随机,照片会在零点自动删除。
然鹅,EMBA君看了一圈之后,只想说:你们这一群照骗!
今天朋友圈教会了我们什么?
要想看清一个人,还得靠钱。天气已经这么冷了,为什么还要告诉我们这种真相让人的心都扒凉扒凉的!
今晚不看朋友圈了,因为——qiong!也有这么一群小伙伴辞职不干要离开贵圈了,因为——qiong!这是一群每天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苦心经营,为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被正名而且穷困潦倒的可怜娃!他们就是——新人编剧!
上一集的《天朝编剧圈风云秘史》我们讲到贵圈太乱,编剧行业图样图森破。其实编剧行业最可怜的要数底层人民——新人编剧们,很多说白了就是苦逼枪手。唐人街编剧署名事件你来我往撕得鸡飞蛋打,敏锐鸡汁的EMBA君不禁陷入了沉思,话说新人编剧真的甘当枪手“深藏功与名”,只认钱完全不care署名?编剧圈“养蛊模式”又是个瓦特gui?
EMBA君深入采访了编剧圈相关人士,为大家倾情奉献独家超豪华童叟无欺句句属实连载调查《天朝编剧圈风云秘史》的中集——天朝编剧圈新人生存血泪史!(继续自己给自己捧场,自带掌声音效)
话说贵圈本就是个贫富差异巨大的地方,在台前奋力蹦跶的演员们红与不红所获待遇差别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在幕后默默奋笔疾书的编剧圈也是贫富差异两极分化,你们造吗!大编剧大笔一挥呼风唤雨,小枪手勤勤恳恳隐姓埋名。
很多新人编(qiang)剧(shou)根本没有固定收入,好不容易接了剧本被虐来虐去改了N遍改到甲方满意之后,竟然还很有可能收不到尾款、也没有署名权!
新人编剧们的生存状况到底有多惨?概括起来就是:在物质上挣扎在温饱线,在灵魂上还得不到认证,无名无分的“幕(yuan)后(da)英(tou)雄”说的就是你!
先来给大家做一下“枪手”的名词解释。枪手是编剧生涯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阶段,被很多人默认是行业“潜规则”。枪手只代笔,不署名。现在还存在其他两种勉强也可算作其中,参与创意和只完成初稿的。
(此炫酷掉渣天枪手非彼“枪手”)
辣么做枪手为啥赚得那么少呢?那是因为其实中国编剧圈的集体创作类似于“包工头揽活”的方式,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剥削完之后,到可怜的底层民工手上就不剩几个钱了。给大家举一个栗子:
某导演想拍一部时装剧,于是找来行业内颇有名气的编剧A,导演和制片听了A的创意后觉得不错付了定金,A的稿酬是10万一集。然后编剧A带着创意约了年轻编剧B喝茶,两人一拍而和,A豪气地给B开出3万一集的稿费来帮自己写剧本。次日,B通过聊天群找到一批稿酬只要3000一集甚至更低的写手,以“命题作文”的形式下达任务,最后挑选了技高一筹的枪手C代笔,并承诺此后有机会一起执笔更多剧集。结果就是,剧集播出后字幕的编剧一栏赫然写着A、B,而主力军C拿到的只有3000一集的稿费,而已。
omg!简直就是影视圈无良工头反复剥削苦情艺术创作民工群体的真实写照!
这么辛酸当个枪手到底图啥呢?有些枪手是为了赚快钱,当然更多的是在等待机遇,华!丽!转!身!譬如一位科班出身、毕业于中戏的戏剧文学系编剧的专业知名编剧W也曾经当过枪手。他认为四年本科教育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但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编剧啊!可能需要五年八年这样的一个成材期。
理想状态下做枪手“逆袭”的道路一般是这样滴~一开始在大编剧身边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相当于助手,有个别的戏会让他先写一写。如果表现出一些才华和能力,那么会给他加任务,最后会有一些实际性的内容往往是署名权,喜大普奔,熬出头了!!!
但是这个故事也存在另一个“黑化”版本。编剧行当非常微妙,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一些大编剧认为如果一部引起好评的剧本给徒弟署名之后,那么他可能翅膀硬了会自己出去组工作室,不再为自己写剧本了。所以有些万恶的剥削主尽量不给徒弟署名,这样就避免再找新人,省去磨合成本。忒黑心了!
坏师傅的内心os一定是酱紫的▼
的的确确枪手们最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对方会说“我多给你点钱你就不要署名了”,或者说“我们这里署名有名额限制可能给不到你”。虽然枪手们梦里可能曾经数百次底气十足地拍着桌子跟甲方大声嚷嚷:“特么的不给劳资署名不给劳资人权,劳资才特么不干呢!劳资要炸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ok,我忍!我干还不行吗!
新人编剧除了在食物链底端做着苦逼“枪手”慢慢熬着之外,更加惨的就是遇到片方玩阴的!他们连三四千块一集的枪手费都不肯给,直接不要脸地弄一出“养蛊模式”。啥叫“养蛊模式”呢?EMBA君再给大家举个栗子。
比如说某资方找来一二十个新人编剧,让他们每个人说一些想法或者写一个大纲交上来,然后他们就回去彻夜赶工吭哧吭哧地写电视剧四十集的大纲,每集2000字,一共写了8万字,恭恭敬敬地给资方呈上去。不料资方看了之后说:“哦,你的作品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你回去吧。”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就酱紫打了水漂,最后连一分钱都没拿到。
更可耻的是!其实有时候资方是故意这样做的!他们会把收集上来的大纲中比较有价值的想法挑出来,再一起开一个策划会,然后找一个比较熟or知名编剧来继续做这个项目。基本上给到这个知名编剧的手里的东西已经很完整了,神马创意、大纲、人物小传一般都具备了,简直就是红果果地窃取很多人的劳动果实!而刚入行天真浪漫的新人们在连续吃闭门羹后倍受打击,觉得自己实力太差。
这种臭不要脸的“养蛊模式”并非仅仅是信用度低的小公司在钻空子,甚至很多成名的顶尖的大公司都在这么做。你们打击了伤害了多少新人编剧纯洁的心灵啊!
当一个新人编剧好不容易找到了靠点谱儿的活儿,并且在无休止的修改和不停的返工之后成功交了差,当两座大山被成功翻越之后,不料面前很有可能会迎来第三座大山,那就是——讨薪!某编剧形容圈内常态是“半年写稿,半年讨薪”。
据编剧圈内人士透露,其实一个剧本结束拿不到尾款的现象很多,一些新人编剧在开始可能只收到10%左右的定金,但如果到后面项目没拍了,后面的钱就可能打水漂了。更何况很多时候都是不签合同,哪怕在签合同的情况下不遵守的现象也有很多!
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行业内越是专业人士让他掏钱越难,反而越是行业外的(煤老板)给钱给的比较痛快。@新人编剧,以后别嫌弃开矿的煤老板没文化,至少人家给钱痛快,跟着土老板才有肉吃!
甭说新人了,就连知名编剧W也遇到过被“坑”的情况,收完定金写完大纲就没信儿了,所以说项目的成功率很重要。“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老编剧来支招啦,如何判断一个项目不靠谱?一是说不差钱的;二是谈理想的,和你说这个项目很好,咱们关注点更多放在项目本身,钱是下个阶段再谈的;三是说你写完xxx之后我们再签合同的,这些都不太靠谱,应该果断拉黑!
慢慢地学聪明了的编剧们开创了更“稳妥”的收款模式,先拿10%订金,梗概写完再要20%~30%,中间每几集就结一次款,尾款尽量百分比小一些。越是年轻的编剧合同的执行力就越差,尤其对于编剧新人来说,遇到中途遭砍的项目稀松平常,所以在任何一个阶段没有付款马上停止工作,要学会止损!而且一开始把合约签好、把自己的责权利益保障好也很重要,放弃权利获得的机会可不是机会哦。
都已经活得如此艰难了,编剧还不断被大家吐槽行业门槛太低,会写字的都能当编剧。也有不少知名编剧仍表示微博上成天有人发私信给自己,说想做枪手想当编剧神马的。编剧圈水平真的如此参差不齐?
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而后转行做编剧的新人就吐槽说:“慢慢接近这个圈子后发现这个圈子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一流人才进入了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二三流人才去做公务员或者其他行业,实际进入影视这个圈子里的人层次不齐,很多人水平其实并不太高,都是靠混。”R U sure?
不过这位童鞋的说法有些偏激了,其实嘞,编剧是一个工匠活,技巧大家都懂,比拼的就是知识储备,编剧经验、社会阅历和不断学习的过程都是很重要的,新人编剧比较缺乏生活体验。编剧是会随着年纪增长而不断增值的,越老越值钱!
被包工头花式剥削、年底到了要讨薪、劳动果实不被尊重、特别容易遭受坑蒙拐骗,EMBA君细细数落了一圈下来,发现新人编剧的悲惨遭遇简直就是影视艺术圈的文化民工、弱势群体啊有木有!有前辈说编剧这个行当只适合有热情、有天分的人。对于仍然怀揣着编剧梦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新人来说,还是得以那句老话给个爱的鼓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说前路漫漫、环境恶劣,但是路还是要靠自己走的。(文章转自南都娱乐周报)
LA-play足不出户,玩转洛杉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