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前,在北京街头看到口罩戴的严严实实的人,一般不是病人就是名人。而2000年之后,口罩逐渐成了每个北京人的出门必需品,口罩开始了和北京人长达十几年纠缠不清的孽缘。

2000年春季,我国的华北地区频繁现沙尘天气。频率、范围、强度都是历史同期所罕见, 327日,北京遭受了一场史上最强烈的沙尘暴的袭击,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9级。

当时的北京日报是这么描述的:“北京:27日中午,正在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工人被大风掀下,其中两人死亡。同一日,丽泽桥东一家汽配商店被大风掀翻,海淀区某饭馆5米高的烟囱被刮成“斜塔”。
如果说在此之前,“沙尘暴”这个词还只是一个概念,而从这一天起,北京人真正开始面对这一灾难性的气候,“下土了”成为北京人戏谑沙尘暴的新名词。

在沙尘暴的环境下,北京人出门开始有人戴口罩了,当然戴口罩的还不算多,多数人宁可用围巾掩住口鼻。
对于沙尘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就是有效的。

2003年春,非典。
全北京,甚至全中国都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口罩和板蓝根成为了脱销产品。很多人在非典次虐北京的过程中,渐渐的了解到了口罩的不同种类,型号,也逐渐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因为非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在室内口罩也不能轻易摘下。

(照片为非典时期戴口罩的巡逻队)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的细菌很顽强,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已经不能保证安全了,于是很多专家推荐市民使用所谓的12层口罩。“12层”、“16层”成为北京市民那时候在药店挑选口罩的标准
一般来说,3层纱布的口罩只能阻挡70%-80%的细菌,6层纱布的口罩可阻挡90%以上的细菌,为了戴上口罩后不至于太闷气,通常以选择6-8层为宜。而“12层”、“16层”基本上是这种棉纱口罩的极致了。
如果后来不出现雾霾,北京人也许以为层数已经是口罩最专业的体现了。其实所谓层数也只是指脱脂棉纱布折叠的层数,层数再多也还是普通口罩
2011年夏天,骆家辉就任美国驻华大使,2011年开始,美国大使馆使用在院内的测量设备,测量北京市空气的PM2.5的数值,并每天在美国的使馆的微博中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会没人知道什么是PM2.5,也没人知道美国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是否准确,北京人只是知道,这回可能又要戴口罩了。
很快,中国的环保部门也开始测量并公布空气中的PM2.5的数值,虽然初期和美国大使馆的数值经常不符,引起民众质疑,但很快,PM2.5已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被环保部门接受,测量和公布已经走入了正规化的轨道。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可被直接吸入人体,干扰肺部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这种细微颗粒只能被吸入,不能被排出。

此时北京人再次拿起兜里的口罩,可是敌人已经不同,武器要更新换代了。
最先出现的是N95/N99口罩,这种口罩宣称能最有效的防范雾霾颗粒,但很快就被淘汰。活性碳口罩,专业的防护口罩又走进寻常百姓家。

也有商家立刻推出所谓PM2.5口罩,应景。
今天,如果你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戴口罩,口罩已经成为既手机之后北京人的第二个出门必需品。希望今后,我们不要受到下一个打击,再去需要什么更加高深的口罩,希望我们的生活安全平静,希望我们的人民健康幸福。

【原创不易,如果认为有价值,动动手指点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