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有一种生活叫地铁生活,就是离不开地铁的生活。
比如北京,虽然有车族可以不再坐地铁,但是,每周一天的限行,又往往把人打回原形,依旧去体验地铁里的生活。
北京的换乘设计应该是世界上最能锻炼身体的设计了—— 一号线换二号线,二号线换十三号线,以及相反换乘,这些最早设计的几条线路,都会走出几里地去。尤其是上班高峰,个人混夹在滚滚的人流当中,在隧道里长时间地、规模宏大、熙熙攘攘地向前流动时,都会产生身不由己的心境。


排队等车的情形却是令人恐惧,有一次等一号线,我等了七趟列车才最终上去。因为恐惧拥挤的人群把自己裹挟得太深,而有意避让,让更多着急的人先上车才会这样。后来几次似乎被人潮架空在车厢内时,心里会怀念一下曾坐过的纽约地铁。

纽约地铁始建于1868年,虽然这趟开始于150年前,如今仍然奔跑着的地铁有它很多的缺点,但是,它的优点却是相当的明显:换乘非常方便,几个换乘的重要大站都有三四层之深,“1、2、3”方向和“N、Q、x”方向还有“7”号线几个换乘方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换乘不是在对面,就是在走不了几步的上层或者下层,绝对不会超过一百米,不仅快捷、方便,即使语言不通的人也看得清楚明白;快慢车的设置也相当合理,有的线路的慢车有20多站,适合观光客;快车却只有五六站就到了,简直一路飞奔,适合上班的飞奔族。想想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完成建设和设计的啊,难道不让人钦佩吗?
但它也有缺点,它的确不是很干净,车站和车厢地面乌黑,基本看不出原来的花色;偶尔在某些车厢里,你还会闻到一些不知从哪里散发出来的、躲之不及的臭味;地铁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穿着邋遢的人,坐在座位上,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发呆……这些都可以让人感觉到纽约地铁里的人间万象。

北京的地铁都是新出厂的车厢,新建设的站台、地面,窗明几净,一派焕然一新的清洁感受,走在北京的地铁站里,一切都光亮如新,让人感觉生活在气派、现代的大都市当中,而纽约地铁里暗黑色的支柱下,一切都暗淡、暧昧,古老和陈旧。
这是两种不同的地铁生活体验,让你体会到新文明以及古老文明的气息,这些气息无疑都令人感慨,也让人尊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