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心理”,我们传播知识、价值、态度、还有爱!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心理学专家Dr.Song应聚思教育之约,做客【聚思讲堂】,进行了“中国儿童专注力问题的深度剖析及解决”专题讲座,为孩爸孩妈分析了孩子无法专注的深层次原因,并从脑科学的角度为大家答疑解惑,让父母更加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芝宝贝读书会”,“儿童成长发展讨论群”,“早教公开课”,“平安汇亲子交流群”等十余个微信群进行了同步转播。
已获授权
转自公众号“Joycus聚思”(ID:JOYCUSEDU)
中国儿童专注力训练领导品牌
文字整理:Lily贺艺
设计:陈叁肆
Part 1 
专注力是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专注力”都不陌生。想想小时候,父母总跟我们说的六字箴言——上课认真听讲,那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也会这样叮嘱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专注力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专注力呢?
专注力,就是通俗所讲的注意力,最开始是在哲学的范畴所讨论的,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开始被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目前,专注力是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等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专注力”的诠释也有所不同。那简单定义一下,就是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对某一些信息的指向和集中。同时,我们能专注于该专注的,不去关注不该关注的信息和事情。这个定义虽然浅显,但比较易懂。
具体来讲,专注力有几个不同的侧面,家长们在听课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家孩子的表现来分析一下,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在专注力的不同侧面,有哪些强项,哪些弱项。每个人在专注力的不同侧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侧面的表现比较强或者比较适中,有些侧面的表现则比较弱。这些弱项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实际学习和生活,在处理问题和任务的时候会面临障碍。
专注力的四个侧面
1
专注力的持久性

是否能在一段时间内专注地、稳定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对象和活动上面的能力。比如说大家现在在听我讲微课,是不是能够在这段时间专心听课,只想到要学一些新的东西,而忽视掉旁边的电视、噪音等等。
对于所有人来说,注意的持久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上课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走神,溜号,错过老师讲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孩子知识的断点就会比较多,听课的质量就会比较差。
另外一点,也是现在家长和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很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比较磨蹭,拖沓;做事情也是磨磨蹭蹭的,效率不高。如果孩子在写作业、听课、考试的时候总是慢半拍,花费比同龄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完成一项任务,那么他专注力的持久性就比较低。
2
专注力的分配

刚才在准备微课的时候,我想到我自己小时候会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这时候父母就会说:“你怎么能一心二用呢?做作业的时候就该专心做作业。”其实这种一心二用的能力就是专注力的分配能力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多种活动的时候,能够把专注力平均分配于这些活动中。
对一些相对容易、熟悉的目标和对象,专注力的分配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学习这样的需要复杂的系统同时运作的情况,专注力的分配往往很难达到一个高效的水平。如果孩子的专注力不能够很好地分配,他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

3
专注力的转移

比方说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一个玩具只玩了2分钟,就换了另一个玩具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专注力的转移,但这种频繁的转换并不是非常好。
专注力的转移,主要是指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当中。专注力转移的速度,是我们思维灵活性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也是我们能够快速地加工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作出结论和判断的基本保证。
回到刚才讲的玩玩具的情境,有些孩子可能在玩一个玩具的时候比较专注,能够持续很久,但换到另一个玩具或者活动上时就表现得比较烦躁甚至是抗拒,这就体现出了孩子思维灵活性僵化的程度,也就是专注力的转移能力比较低。
再比如说,上课铃声响起以后,孩子回到教室里,坐在座位上,是否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很快地把自己的专注力集中在老师所要讲述的内容上面,这个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或许能够很快地集中精力,而有些孩子可能坐下来后还想着刚在在操场上玩了些什么,需要8分钟10分钟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
再者,中国的小学中,数学课、语文课也是穿插、轮换着安排的,那在不同科目转换的时候,孩子是否能够很快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在数学课上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很快跳转到语文课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上去。还有当孩子在听到有临堂小考的时候,能否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小考上,这种转移的能力在孩子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4
专注力的广度

就是说在所专注的事情上,一瞬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和认识的数量。比方说,扫一眼电话号码能注意到几个数字。科学研究发现,在一秒钟之内,一般人能注意到4-6个相互间有联系的字母,5-7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数字,3-4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几何图形。
和上述几个专注力的侧面相同,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专注力广度方面的表现都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讲,孩子专注力的广度比成人要小。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脑会不断地发育,再加上后天有意识的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广度也会得到提升。

以上四个维度是目前讨论专注力问题的四个侧重点,家长朋友可以根据上面讲的内容,评价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强,哪些方面比较弱,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专注力的两大类型
主动注意 V.S. 被动注意

孩子自主地选择和关注他所认为重要的信息,同时能屏蔽干扰,抑制冲动。在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阅读、重复地做练习题、上课、做作业,都是需要主动注意的例子
。因为这些活动对于孩子来讲,都不具有强烈的刺激,吸引性不强,需要孩子主动付出努力才能关注到一些信息。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主动注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就是孩子的被动注意被过度开发和刺激了。大家都有所体会,在生活当中,某种情境下,如果突然有一声巨响,我们都会转头,会被这种新异的、强烈的刺激所吸引。这种不自主的关注,我们称之为被动注意。
现在有很多专家建议,孩子们在2岁之前最好不要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或者电子游戏,就是因为这些电视节目或者电子游戏本身在设置上面就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所以孩子不需要费力去主动关注就可以坐在那里,享受这些刺激所带来的愉悦感。长久以往,孩子主动注意的能力就会不断弱化,而被动注意的能力则不断被强化。
专注力的重要性
专注力决定了我们把目光、焦点集中在某些信息上面,也就是会屏蔽掉另外一些信息。所以,专注力首先是大脑信息的过滤器。这就意味着有些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大脑,被关注、被加工,而有些其他的信息,我们关注不了,或者不想去关注,那么这些信息就无法进入我们的大脑。
只有信息进入大脑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有意识地让这些信息参与到我们的记忆力、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创造性等所有这些高级的认知过程中,所以说,
专注力就像一个门户,决定了哪些信息能进入我们的大脑,能够被维持、加工,整合到我们的学习体系中,因此,专注力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基础,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人的工作绩效都密切相关。
专注力如此至关重要,但并非每个人的专注力水平都差不多。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专注力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造成专注力水平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后面会详细说到。
下期预告
专注力有哪些问题?
专注力可以训练吗?
脑反馈技术专注力训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