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洛杉矶:最近,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或思辨力)的理念和方法成为了爸妈们讨论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发现,爱动脑,爱钻研,有独立的见解,懂得分析和总结,并且擅长表达的小朋友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上有更好的把握力。然而我们也知道,思维方式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适当的引导,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持久的练习。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小朋友来说,我个人觉得,让小朋友先爱上思考,体会思考的乐趣,慢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或许更为重要。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小朋友爱上思考呢?如何在日常的亲子生活中启发0-5岁小朋友的思考力呢?这个年龄阶段小朋友的思考力有什么特点呢?美国幼儿园的老师是如何引导的呢?一起来听听美国现任的幼教老师怎么说...
本文作者小马君,由微信公众号“常春藤爸爸”(ivydad_ivydad)授权转载。
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现居美国,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0-3岁篇
在美国,早教的重点不是算术和识字,而是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学会思考,才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不过,跟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思维训练方式不同的是,小马君认为,孩子真正的逻辑思维至少要到3~4岁才开始具备,在这之前,父母根本不要奢望他们能像成人一样思考。
然而,这并不是说家长此时就可以不作为了,而是最好能了解孩子思维发展的水平,帮助他们培养出符合年龄特征的思维——我知道这对普通父母来说并不容易做到,所以这次我特意参考了美国Zero To Three (“从零到三”组织)研究报告中的很多数据,该组织于1977年成立,致力于让每个3岁前的孩子都能有一个strong start (强劲的开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界很有影响力。
我先来讲讲在 0~2岁,2~3岁两大年龄段,美国家长是如何利用一些手到擒来的普通日用品(有些甚至被你视为“垃圾”),来促进宝宝的思维发展
如何培养0-2岁宝宝的思考力?
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去探索这个世界。首先,婴儿对于“声音”刺激有特别强烈的反应。比如我在与婴儿对话的时候,语音语调需要特别夸张。其次,婴儿的探索主要靠“手嘴并用”,他们的套路特别简单:1. 摸一摸  2. 放嘴里
婴儿还有一个思维死角,他们无法理解物体的“永存性”。比如你把一个球藏在地毯下,他们就会哇哇大哭。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看不见等同于没有。针对这个年龄的思维特点,父母可以怎样帮助他们思考呢?

ღ 真实的触感体验,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
Texture Board (触觉板),是美国很受欢迎的自制玩具。一般家里的废旧衣物,拖把,各种边角料都能拼凑在一块板上,孩子特别喜欢抓和感受。用眼睛,用手感受得多了,大脑对应区域的神经就会大量活络起来,形成有效的连接回路,来刺激思维的发展。
同时,制作“触觉板”也是一项特别好的家庭活动,特别推荐有二宝的家庭“全家总动员”。大宝可以帮助父母一起来给小宝制作一块触觉板,小马君有时候自己也忍不住去触摸,不同材质的触感确实特别神奇,如果闭着眼睛摸,往往还更会有独特的触觉体验。
ღ “嗅觉”瓶,带来思绪纷飞全体验
调动五个感官协同作用,思维能力才能有长足发展,可惜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很少会有 “闻”的主动体验,所以就特别需要父母的帮助了。
小马君认为越是贴近真实生活的物体,孩子越喜欢。像上图这些“嗅觉瓶”制作很方便,一来你可以防止孩子什么东西都直接往嘴里放,二来他们可以有机会使用“嗅觉”。
当然小马君自己的经验是孩子一开始无法发现这是一个“嗅觉瓶”,更多的还是直接往嘴里放。这时父母不需要马上纠正,可以先等一会儿继续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有些孩子会发现这瓶子的独特气味,之后自己就会纠正对瓶子的“使用方式”。还有些孩子,可能从头到尾并没有被瓶子散发的味道所吸引,而是会试图摇晃瓶子,继而发现原来瓶子里各种奇怪的东东还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只要你耐心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思考”过程并且自主地发现瓶子的“功能”。当然,父母也不需要为孩子没有按照你的套路使用“嗅觉瓶”而沮丧,因为不管如何,他们都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ღ 水瓶+黄豆,你眼中的“垃圾”是他们的最好玩伴
想必很多新手爸妈都已经发现了,越是高大上的玩具,孩子失去兴趣的速度反倒可能越快。而那些家里不值钱的东西,却能让他们百玩不厌。2岁之前的孩子对于“instant effect”(即刻效果)有着不懈的追求。如果他们按一个按钮,灯能亮;摇一下手铃,能听到声响,他们就重复这样的行为。如果玩具本身过于复杂,或者没有这种“即刻效果”,孩子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正因为他们对“即刻效果”的迷恋,你猜婴儿房里的宝宝们最喜欢的音乐玩具是什么?就我对他们长期的观察,我发现最受追捧的竟然是装了沙和黄豆的矿泉水瓶,没想到吧!婴儿会自己创造不同的玩法,它们之所以喜欢这个不起眼的玩具,也纯粹是因为它并不是个普通玩具。每次摇动的角度和频次不同,瓶子给出的即刻效果就不完全一样,表现在反馈给宝宝的声音大小也不太一样。其次,由于这种变换是婴儿自己可控并且能直观看见的,因此他们更乐于这样的体验,有更强的自我满足感。
怎么样,你的玩具观是不是重新被刷新了?空的矿泉水瓶+黄豆,如此简单易得的道具,现在就做起来吧!
ღ 培养婴儿对“永存性”的认识,从躲猫猫开始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跟小婴儿玩点儿什么,尤其是爸爸,站在孩子面前,总是手足无措的样子。其实,即使是没有经过一点儿训练的新手爸妈也该知道一个叫“躲猫猫(Peek a Boo)”的游戏吧!在婴儿面前用双手捂住双眼,接着突然张开双手睁大眼睛用奇怪的语调对孩子说“瞄~(Peek A Boo)”。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开心大笑,然后挥舞着小手和小脚示意你再玩一次。有些婴儿甚至会直接用他圆滚滚的双手用力捂住你的眼睛,然后自己再把手放开。
除了本身好玩之外,这个游戏对宝宝思维意识的养成也是相当厉害。这让他们知道,即使有时候他看不见某个事物,这个事物依然存在。很多孩子到了托班分离的时候,哭闹会特别严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对于“永存性”没有很好的理解。他们认为父母离开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只能用自己最擅长的“哭”来求救。
如何培养2-3岁宝宝的思考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物体的工作原理感到格外好奇。这时候孩子不再把任何东西都放嘴里,而是喜欢自己制造一套方法来探索结果。其实仔细推敲,他们和成人使用的“科学思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他们会试图把积木“推倒”而产生响声,会用不同的力度拍水来看溅起水花的高度,会用手去戳破“肥皂泡”。
由于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预判出所有事物的工作原理,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采用了“实验”这唯一的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时问题就来了,正因为很多时候由于成人早就知道了物体的运作方式,所以会直接指导孩子应该如何去“玩”。可小马君觉得,其实此时正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的好机会,父母不仅不要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和乐趣,更要做好两件事,让孩子的思维顺利发展。
ღ 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先从让孩子自己吃饭开始
如上图所示,两个小宝宝正在坐的就是美国托儿所特别常见的“meal chair”,老师会把食物直接倒在清洗过的餐盘上,宝宝们可以直接用手抓取。其实美国老师也特别不喜欢孩子把所有东西弄得到处都是,这样的“餐桌椅”设计可以让老师快速地清洁,又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也能养成他吃饭的时候不乱跑的好习惯。
当然也会有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只玩不吃呀?其实小马君认为,孩子自己能明白饿和饱,中午吃得少,点心时候自然会狼吞虎咽。这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感受过“饿”才知道要好好吃饭嘛。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可以自己探索食物,包括他们的触感,口味,甚至吃法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各项基本技能,哪怕只是吃饭这么简单的事,都是孩子学会思考的绝佳机会。
ღ 利用小挑战,来增加原有难度
孩子们都喜欢玩沙子,也会自己发明出各种各样的玩法,比如“下沙”“淘沙”,也可能有意识地去堆沙。这时候成人可以给他们增设一些挑战,让他们尝试把沙子更牢固地堆积起来。
比如引入一个“喷水壶”。你完全不需要告诉他该如何才能使沙子更加容易堆砌,孩子会自己尝试,虽然无法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他能理解沙子在变湿之后会更容易堆砌。有些熊孩子会拧开水壶直接往沙池里倒水,最后沙子变成了烂泥。可尽管如此,这也呈现出了一个特别好的自然结果,那就是——这告诉了孩子不能太贪心,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加水。
今天小马君主要和大家聊了小年龄段的宝宝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相应地,父母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0-2岁的家长可以提供“生活用品”,帮助孩子用感官探索世界,“躲猫猫”也是帮助孩子理解“永存性”的好方法。2-3岁时,孩子需要自己探索“因果关系”,父母们可以提供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以及提升普通游戏的挑战度。
看到这里,相信父母们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吧,那么,接下来,当孩子开始进入到真正的逻辑思维阶段,有哪些玩具可以帮助他们的成长,父母又可以做那些必要的工作呢?
3-5岁篇
中国有句老话叫“3岁看老”。确实,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所有能力几乎都在飞速发展,尤以语言和记忆力为代表,思维也是如此。不过,3岁左右的孩子还无法换位思考,不能区分哪些是自己的想象,哪些又是真实存在。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大十分常见的思维漏洞,说白了,属于“不管你怎么费劲儿说,他都理解不了”的,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上,拜托先放过孩子吧!

所有事都发生在昨天

4岁班上有孩子拿了一个玩具车告诉我,“这是妈妈昨天给我买的玩具车。”大概过了2周后,我又看到他在玩玩具车,顺嘴问了句,“这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他点点头,“这是妈妈昨天给我买的。”时隔两周,他的回答是如此地一致和坚定。
这一点上,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Piaget就说过,3~5岁孩子对过去的时间点认知很粗略,无法精确描述,在他们眼中“昨天”与 “一年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大差异。

反向思维能力弱

3~5岁的孩子开始理解“加”的概念,可是他们很难理解“减”。比如你问他3+3,他也许可以掰着手指头告诉你得6,但你若接着问6-3等于几呢?他们就会一脸茫然地看着你了,几乎很少有孩子会知道把3根手指放回去,再数剩余的手指。
也许你认为“怎么连这都不明白呢?” 嘿嘿,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千万别去跟孩子较劲儿。近几年来,关于国外教育的文章很火,个别也存在言过其实的现象。比如就有个别公众号宣称美国幼儿园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老美引以为傲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训练,小马君认为这还是有些夸大其词的。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刺激孩子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并不应该注重某种特殊思考模式的培养。只要孩子能想的比原来更深,突破自己的思维边界,至于他用什么套路思考到底想出什么结果,都不太重要。
那么,美国的幼儿园在针对引导孩子思维方面,做了哪些看似不经意,背后却蕴含着深刻内涵的事呢?小马君这就带你边看边解读。

ღ 每日一问,醉温之意不在“问
现在很多中国的幼儿园也有类似“每日一问”这样固定的话题讨论时间。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重要,之所以设计该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从入园开始就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且把它作为当天讨论的铺垫。


小马君认为,针对3-5岁孩子,问题设置得越简单越直白越好,不要有知识壁垒的问题,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图中显示的问题就是“你喜欢数学吗?”答案没有对错,只要参与了都是好的。而且你也许想不到的是,在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可能还会利用这个问题再来检验一下孩子的“记忆力”。
原来美国的托儿所一般7点开门,孩子们到了以后会直接走向“每日一问”墙,由于孩子们都没有固定的到园时间,所以最开始一般都是自由游戏(free play),直到早上10点左右才有坐圈活动(circle time)。如果孩子在早上疯玩了2-3小时之后,还能记得“每日一问”的问题以及自己选择的答案,其实挺了不起的。“今天的‘每日一问’是什么?”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看似很愚蠢,但其实是在培养孩子回忆的习惯,以及增强他对于“时间”的概念。
坐圈活动时,针对“每日一问”本身的讨论,3-4岁的孩子基本只停留在最表层,最多就是举手表决。到了5岁左右,有些老师会鼓励孩子说自己选择的理由。由于问题本身设置不是为了“教”某个特定的知识,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也不会太长,更多是孩子对于自己过去经历的分享。
ღ 我发现促进孩子的逆向思维
小马君以前工作的4-5岁班级,最喜欢玩“I Spy”(我发现游戏)。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自备双眼就够了。一般我会和孩子事先约定好一个范围,比如“积木区域”。然后一个孩子先来观察某件物体,比如积木架上的红色水杯。其他孩子负责给出问题,孩子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由于所有孩子都能观察那个区域,他们会把自己的猜测转化成问题,比如“这个东西是圆的吗?这个东西是红色的吗?”直到有人猜中。这个游戏的整个过程就在培养孩子“观察”与“反向思考”的能力。需要从现有的信息出发,去反推和猜测未知的信息,继而最终能够锁定其他孩子眼中的目标,也就是解决问题。
这么好玩的游戏我更推荐给诸位爸爸妈妈,等车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想要陪伴孩子度过一些有质量的亲子时间的时候,都可以慢慢扩大限定范围去尝试。
ღ 玩拼图,父母只是块儿“垫脚石”
拼图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常见的玩具,也是培养他思维能力的一大法宝。在玩拼图的时候,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我将这种“思维受阻”视为是父母教育的良机。
但要知道,此时父母的介入,并不是直接告诉他这一块应该放在那里,而是先来问问:“你觉得这一块和那一部分的颜色比较接近呀?”“你看一看哪里有缺口呀?” “要不我们再去比对一下拼图盒子上的图片,看看这块应该是在图片的哪一个部分?”这些引导性的问题能帮助孩子有方向地往下思考,有点像“垫脚石”的作用。如果你直接把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下一次遇到不会放的拼图块依然没有办法去完成。等时间久了,你可以慢慢撤走“垫脚石”,转而问孩子“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候他的大脑会开始回去搜索以前的“垫脚石”,很快自己也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完成一些具有挑战的任务。
ღ 积木比积木更重要

这张照片是小马君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儿童实验室工作时拍的,当时就被这复杂的结构惊到了。和它的建造者——一个4岁的小男孩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他搭建的是一个停车场,而且里面还能“住动物”。
仔细听完他的一番构想之后,我突然问他:“那你觉得你的动物朋友是怎么上楼的呢?”他想了想,然后直接搬来一块长木条,连接着地面和二层,又补充道:“不但熊可以上二层,汽车也可以从这个通道上去。”
我继续发问,“那天台上的熊是怎么上去的呢?”他又思考了一会儿回答我,“那中间有电梯!”。我接着死命追问——“那车怎么上去呢?” 这次他想了半天,最后说“最上面那里只有熊可以上去!”
其实我的每一次发问都是让孩子有思考的“铺垫”,他们可以顺着去思考更多更深入、实际的问题,当我问他熊是怎么上楼的,他没有凭空告诉我“是飞上去的”,而是于情于理地回答道“坐电梯”。这不仅反映了孩子生活经验的提高,也体现了早期的逻辑能力。在“说”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升级着自己的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了,小马君也并不是鼓励成人要自始至终喋喋不休地“陪”说,在他们“搭”完之后,想要跟你一起分享胜利果实时,父母的介入,既对他们有肯定,又让他们有所提升,多好。
ღ 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思考,且远比你以为的厉害
当然,小马君也不希望把家长引入一种误区,以为成人参与得越多越积极越好,你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很多时候“无声胜有声”。
上周我在幼儿园里看孩子玩乐高。其中一个孩子在搭一个柱型的东西。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这是火箭(其实我觉得就是一个四不像,但我并没有指导他到底应该怎么搭火箭)。接着他自己又给“火箭”配了一个底座,然后让我帮着倒数。
我很配合地数着5、4、3、2、1,然后我们一起说“发射”。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时孩子不光把火箭拿了起来,还不停地把底部的积木块分两次往地上扔。我心里不免感叹:“你还知道火箭要一二级分离啊!”紧接着,让我更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飞了好几圈之后,他又把火箭的“剩余部分”缓慢地放回到了发射塔,就像一个真正的航天控制员一样,嘴里一本正经地大喊“landed (着陆)!”
作为亲眼见证了他火箭发射全过程的幸运儿,那一刻我简直感动得想哭,这不就是SPACE X的火箭回收技术嘛!孩子竟然在玩乐高的时候如此精准地重复了这个过程。可如果我一开始觉得他的火箭丑,要帮他重新造火箭;或者阻止他扔底部的积木;又比如我没有等他把火箭“飞完”,就打断去让他再次发射或做其他什么无厘头的事情,可能我就再也无缘看到这“惊人”一幕。
第二次火箭发射前,他自己又把之前扔在地上的积木块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组装好。那一刻,我心中给他点了无数个赞,的确,有时候“不介入”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最好方式
今天小马君主要给大家分享了如何促进3-5岁孩子的思考能力。5岁之前,孩子的认知发展并不完全,家长需要发现孩子的思维漏洞,并且加深他们对于原有认识的理解,但是也不要忘记有时候静静观察也是一种绝佳的手段。
觉得好,请转发
以上文章常春藤爸爸”原创发布,成长在洛杉矶”授权改编,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公众号转载或投稿请输入“00”查询。若想了解我们的更多文章,请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文章查询请输入数字
66热门贴|0近期活动周报|00如何转载|1美国儿科诊疗|2亲子运动|3健康食品|4LA亲子饭店|5绘本|6LA儿童博物馆|7学习网站|9婴幼儿亲子活动10手工与游戏|11STEM玩具|12LA特色夏令营|13加州小学实况|14亲子厨房|15育儿思考|16育儿技巧|17育儿时尚与家居|18为人父母|19育儿问题|21美国儿童图书馆22加州亲子游地儿|23LA幼儿园|24波士顿|25圣地亚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