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心理”,我们传播知识、价值、态度、还有爱!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JOYCUS聚思(微信号:JOYCUSEDU)
责任编辑:Elaine | 版式设计:陈叁肆
编者语:宋海荣博士(Dr. Song)受邀于2016年4月2号在“王磊聊管理”(v5wanglei)微信群,联合“蜗牛旅行课”、“逻辑思维铁杆粉丝群”、“北大教育人脉圈”、“教育课”等21个微信群共同实时语音直播互动,分享《神经科学对儿童教育和早期培训的启示》。
今天,我们接着分享第二个主题:神经科学在认知培训领域的应用。
第一条我们要搞明白的是:大脑可以被训练吗?

我们传统上一直有些误解,比如,如果你的智商是100,那么你的智力水平将永远就是100;比如,如果大脑受到损伤,那么这种损伤就是永久的,因为大脑组织不会再生。
总之这些误解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大脑似乎是没法通过外力来训练和提高的。
大量的脑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大脑中的大部分系统都具有可塑性,这就是“神经可塑性”概念。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可以再生,神经通路和联结也可以不断形成,旧有的神经联结可以不断加深加强,等等。无论年龄,贯穿生命的始终。
对这个感兴趣的群友,我推荐一本好书,英文书名是《Super Brain》。不过中文译本的题目却不是《最强大脑》啊。中文版我没读过,但是看着题目《超级大脑》就很震撼哈。作者记得一个是医生,另外是一个神经科学的教授。全书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结果,还有临床实践等基础上完成的,但是又比较好懂。

那么,怎么训练?答案是“学习”。这个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狭隘的拿着书本的学习,而是广义的,比如习得新的技能、从事一个新的职业、看一本非本专业的好书,等等。这些新鲜的经历和体验,可以改变大脑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继而可以改变行为。我能理解为什么中文译本觉得这是一本励志书,因为它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潜能上线在哪里,冲吧!
上述说的这些还是太广义,那么具体到专业的利用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的认知培训,培训的点又在哪里,主要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大脑学习新的技能,然后利用这些习得的被稳固的大脑技能来改变我们的行为表现,继而改变学习、工作和生活。
如何让大脑学习新的技能?杂七杂八经过验证的、没经过验证,有不少。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我会着重来讨论如何利用神经反馈技术来训练大脑,比如提高我们的专注力,继而提高我们的绩效水平。
专注力或者说注意力为什么重要,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和认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讲,注意力好比是一道门,任何信息如果要进入我们的意识层面被大脑来解读处理,都必须要通过注意力这道门。注意力还不仅仅是一道门。当信息进入大脑后,是否能够被持续地加工处理,需要注意力要能保持一段时间,比如一场考试;如果处于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我们还得能屏蔽干扰信息,将注意力投放在需要关注的信息上,比如在嘈杂的教室里学习。
所以说注意力是我们整个认知过程或者学习过程的基础。高效的专注,可以使我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事半功倍。这里我补充一点:心理学的研究早有发现,一个幼儿的智力水平和他的专注力水平正相关。所以回到之前群友的问题“如何培养幼儿的智力?”,那就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儿童10大问题行为之首。在我们孩子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上课不认真听讲,小动作,爱溜号; 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住;眼神和思路不能紧跟老师的指示;半个小时作业耗时3小时;爱关注环境中的细节,比如老师的动作、衣服、窗外的飞鸟等。
我国内的朋友里就有两例,都是作业磨蹭的问题。一个是男孩,小学四年级,每天的作业也不多,但是要花2个多小时完成;另外一个是女孩,一年级,每天的作业要磨蹭4小时。父母简直苦不堪言!
那怎么培训专注力呢?什么又是神经反馈技术呢?
有群友问: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要说这个话题,就得从降生之后说起了,首要的还得是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今天我就不在这里涉及了。
来说说反馈吧!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都会得到反馈。当我们的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成绩时,领导会说“你得加把劲!”,这是一种言语反馈;当我们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我们的心跳会被显示出来,这是一种生物反馈。如果我们大脑的活动信息能够被记录下来呈现给我们,这就是脑反馈啦,也可以叫做神经反馈!英文名Neurofeedback, 它是生物反馈的一种。
大脑的活动如此复杂,怎么能被记录并呈现出来呢?有没有可能像心电图一样,为大脑绘制一幅脑电图呢?答案是肯定的。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利用EEG(脑电图扫描)来测量人的脑波信息并将其转化成人类可以理解的信号。大脑活动就这样被“反馈”并呈现出来了。
光有大脑活动的反馈还是不够的,对脑功能的训练还需要借助外在的媒介。那么当神经反馈训练和认知培训和相结合,这就带给我们一场全新的体验,我们的大脑潜能有机会得到进一步释放。以北京聚思致远教育咨询公司代理的一款美国产品Play Attention® 专注力训练系统为例

Play Attention®专注力训练系统是在美国宇航局使用的EEG神经反馈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佩戴在使用者胳膊上的脑波仪,是用来监测与专注力和认知过程紧密先关的脑部活动的。但是系统的终端呈现出来的,不是那些看似玄妙却难以理解的各种脑电波,而是脑电波整合之后所代表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这也是这种训练产品的技术核心了。
使用者的专注力状态被特殊反馈装置传送回电脑,然后使用者的专注力和教育类的电脑游戏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仅仅通过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来控制游戏中的人物或者物体继而完成一项项实践任务。此时,使用者的专注力就变得实时、可视、可操控并且可以被锻炼。比方说,如果学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游戏就能顺利进行并且加分,如果一旦分心,游戏就会受阻乃至停滞。
举个例子:很多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任务,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任务完成”这一模块,孩子将通过意识来控制一台3D的机械起重机,练习建造3D的图书馆和医院。这项游戏将会教会孩子在开始一项任务后,持续专注,并快速完成任务。一旦分神,起重机就会停止;而注意力集中的话,它就会继续操作还会有积分奖励!

既然是帮助大脑习得专注的技能,整个的训练过程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不管是临床的神经反馈训练,还是教育领域的神经反馈训练,都需要连续的累积的训练,以一次半小时左右的训练来算,平均需要10小时左右达到初步的提高;需要40小时以上来达到永久效果。
训练的直接效果就是接受训练的人,能够将习得的大脑技能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取得更好的成绩。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大家都对脑科学比较狂热。人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等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则应用在教育领域。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再次感谢王磊总的邀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