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时间 20 号,北美 40 多个城市的华人走上街头游行,声援纽约华裔警察梁彼得,抗议他在司法程序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可能是美国华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
Metro Chinese Weekly / Facebook费城的游行现场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意外的枪击案。2014 年 11 月,27 岁的华裔警察梁彼得,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栋公寓内巡逻时,在黑暗中扣动了配枪扳机,子弹反弹到墙上射进了一名 28 岁黑人男子的胸口,致其死亡。
这场枪击案经过 1 年多的调查审理后,上周出了结果:梁彼得被判有罪,罪名包括二级过失杀人罪、二级袭击罪、二级疏忽致险罪、刑事疏忽杀人罪、和失职渎职罪,可能面临 15 年的监禁。
nbcnews.com听到判决后,在法庭上掩面的梁彼得。
从法律角度来讲,这个判罚没有不当,毕竟因为他的过失一条生命消逝了。但华人群体因此被触怒了,因为他是十年来第一例在类似案件中被定罪的警察,这不公平!
近几年已经发生过好几起黑人被警察杀害的争议性案件,例如 2014 年的弗格森案,18 岁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被警察射杀,还有发生在史丹顿岛的一起黑人小贩在被抓捕过程中被警察扼死的案件。
其中涉案的白人警察要么不被起诉,要么被无罪释放。为什么梁彼得无意识地开了一枪,却可能被判 15 年?这是拿华裔来开刀,让梁当替罪羊,缓和紧张的警民关系和种族利益矛盾吗?
Free Officer Peter Liang / Facebook
一直以来和执法机构之间关系非常紧张的非裔社区,把这次判决当做是他们的维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取得的胜利成果之一,黑人的生命总算得到了重视。
但感到不公平的在美华人这次也没有保持沉默,超过 10 万人向白宫请愿要求撤诉。白宫也给了回应,说以白宫的立场无法干预司法进程,但承认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希望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请愿的同时,在美国的华人就组织了这次规模巨大的,创造历史的华人游行。目的是让世界听到华裔群体发出的声音。
那对于我们来说,能从这件事里学到什么呢?
  1. 在美国这样的多族群社会里,一个少数族裔群体如果不发声就必然会被忽略。
bunewsservice.com / Alice Shen / BUNS波士顿的游行者举起“一场悲剧,两个受害者”的标语,和马丁路德金的头像和名言。
发声是一种社会责任,没有发声和抗争就没有平权。
你想要的公正不会从天而降,想想马丁·路德·金,还有历史上的同性恋平权运动,都是一步步抗争而来的结果。如果保持沉默,就只能维持现状,甚至被排挤,被剥削。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华人游行的意义格外重大,关乎未来华裔群体在美国的地位和影响。
 2. 比起抗议梁警官的判决结果,唤醒社会正义才是更重要的事。
@方可成 / 新闻实验室费城的华人游行,有人举起“向 Gurley 的家人表示哀悼”的标语。
之前华裔群体对梁彼得判决的激烈反应,曾经引起了非裔群体的不满,毕竟一位无辜的黑人青年失去了生命。如果之前华裔群体可以多参与非裔群体的平权运动,这次也许会获得更多来自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吧。
所以,在一个多族群的社会里,更要多倾听、理解不同的声音,而不是只在乎自身群体的利益。或许更理想的状况,是遭受不公待遇的少数族群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追求更广泛的社会正义。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次游行中,有一些标语会强调“一场悲剧,两个牺牲者”,而不只是只关注对梁警官的不公待遇。
3. 说到游行,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特别混乱的场面,其实并不是那样的。
超过一万人参与游行后,纽约布鲁克林的 Cadman Plaza Park 比游行前还要干净。
至少这次绝对不是,以波士顿的华人游行为例,现场先举行了为死去的受害者默哀的活动,然后向路人发送传单,说明事实真相。现场非常有秩序,游行结束后大家还要清理留下的垃圾。
对他们来说,这次游行是利用宪法赋予的自由来捍卫司法公正,所以从组织开始一切就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完成的。
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微信群和朋友圈成就了这次大规模的华人游行。
@李卫华 / 北美留学生日报这次游行的召集人之一王湉的手机截屏。
之前美国华人都散落在各地,各自有各自的抱怨,像一盘散沙一样并没办法凝聚起来共同做一件事。
而这次,发一条朋友圈就能在 4 个小时内得到超过 15 个城市华人的响应。如果没有微信,也许真的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召集到这么多的华人参与,关注这件事。所以真的不要忽视社交媒体的力量。
5. 正因为社交媒体力量的强大,我们才更应该在每次争议性事件爆发后,保持格外清醒。
因为每次争议性事件之后,总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很燃的,特别有煽动性但很有可能是歪曲事实的信息。比如这次梁彼得被判“二级过失杀人”,可不少媒体都说成是“谋杀罪”,因此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的愤怒。
况且真相总是藏在迷雾之中,看过《罗生门》或者《刺杀肯尼迪》的就会知道。任何事件都是如此,不同的群体会有各自的倾向,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这次案件,就有不同的声音指出梁彼得所用的配枪很难走火,他在事发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或呼叫救护车。而死者是两个小孩的父亲,并没有任何袭警行为,比起之前案件中的受害者来说,是一条真正无辜牺牲的生命。
人类激动起来真的超级危险,如果下次你也因为什么事激动了,在转发或者喷别人之前,先冷静下来多去了解一下事实的真相,不要让你正义的热情被随便利用。
这才是这个时代社交媒体最重要的节操吧!
美国同城网荣誉出品商务合作:ad@21usca.com
美国城市快报
微信号
简介
21us活在美国
21us纽约日报
21us洛杉矶日报
21us旧金山日报
21us休斯顿日报
21us芝加哥日报
21us达拉斯日报
美国打折网
www21uscom
ny21us
la21us
sf21us
houston21us
chicago21us
dallas21us
love21usdeal
活在美国
纽约同城网
洛杉矶同城网
旧金山同城网
休斯顿同城网
芝加哥同城网
达拉斯同城网
美国打折网
友情提醒:长按复制微信号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