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是一种值得倡导和实践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一直很忙,并没有尝过这个「梨子」是什么味道,大象就奉上一倍营养丰富、原汁原味的「梨汁」,周日的晚上,花几分钟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收获。

前言:什么是断舍离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
断舍离的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它会带来行为的改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换工作、辞职、迁居、搬家、结婚、离婚、再婚……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盖子,把不知不觉间封存起来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了一样。
我在高野山的寺庙借宿,看到了修行僧非常爱惜地使用着生活必需品,以及把每个角落都仔仔细细打扫干净的整洁舒畅的日常空间。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
断舍离,是将被掩埋的自己重新拯救出来的工作。

第一章

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
不得不去收拾的东西,是我们的敌人,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根源。
断舍离绝非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
自问:
这件东西与我的关系还存在不存在?
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
(如果你不用某样东西,并回答原因说)“太可惜了,这种好东西舍不得用啊”,那么,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认为“自己配不上麦森的杯子,我没达到那个水准呢”。你的真实想法,就可以通过物品反映出来。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
歌德:“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 到底在废物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空间和管理维护的能量,真是不可知。
自问:“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那么别人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反复坚持实施断舍离。这样,判断物品是否必需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先断舍离,后收纳。
只有物品减少到了自己可以把握的量,也就是物品全都在自己的支配下了,才能把你自己变成物品的主人,才能达成先有自己,后有物品的状态。
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这就是断舍离的最终阶段。
与物品的关系: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第二章

劝人买东西的商家可是做了相当高明的研究的,只为了让人失去理性地大买特买。
我们所处的空间只有固定那么大,不可能因为东西的增加而增长。
担忧未来的人,总在为了某个没有这些物品就过不下去了未来担心不已,但这一天却从来没有真真正正地出现过。
扔不掉的背后所隐藏着的真相,是自己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并因此触发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
家里放着的东西,有八成都是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或未来上的。
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自己很喜欢,同时一直在用着的东西,拿给客人用就好了。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不用为了虚荣而硬撑门面,自然地招待客人就是最好的。
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是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信用资金。
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
我们居住的地方会投射出我们自身的状况。
如果家里是一尘不染的,那就很有可能在推开门的一瞬间说句“果然还是回到家最放松啊”这类积极的话了。
(在日本,)越是高级客房里的客人,退房的时候越是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第三章

“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
“能用”的东西,和“我用”的东西是不同的。……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
东西越多,人就越是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就总会逼着自己去收拾。可是人一旦忙了起来,就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
只留下筛选后的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东西,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儿,毕竟都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如果在潜意识里无法认同对方的存在,就会觉得对方的东西就像是垃圾一样。
有了想要扔掉别人东西的想法,请尽量克制,别随随便便就把别人的东西丢进垃圾桶。
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将周围人卷入断舍离的漩涡:“我就一言不发地进行断舍离了,结果我丈夫也兴冲冲地开始收拾东西了。”
扔掉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
阻碍我们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从选择,也就是“回避决定原则”。
如果经常把一大堆东西一股脑塞给孩子,那他们就有可能成长为没有自主性、选择能力低下的人。
非把不需要的东西留在身边不可,真的会是物品的“希望”吗?(不爱她,放了她)
半死不活地吊在那是最让人痛苦的。
收拾屋子就是驱邪!打扫就是净化!

第四章

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
所有的收纳工具和收纳物品都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那些东西在,就等于是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
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不过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
冰箱里只放“我自己想吃并且觉得似乎很好吃的食物”。
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觉:“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
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如果能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送东西和收东西这种事,就不会随随便便送礼物给别人了。
主持会议的人就必须要具备给议题分类和规划的能力。
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空出的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
超级便宜的量贩店里,商品都是见缝插针似的一样挨着一样挤在一起放着的,可是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才显得很漂亮。 书架和CD架上要装的东西的量,会在很大程度上被职业和兴趣所左右,因此并不一定按照这种限制。但如果真的筛选到只剩下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的话,也是可以空出大概五成的空间的。
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
再漂亮的画,贴满整整一墙,也会变得杂乱平庸。
越是不擅长打扫或洗涤等家务的人,在彻底地筛选了物品之后,越是能强烈地感到轻松舒畅的心情。
重复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收纳之后,你就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品位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之前排名在最后的东西,就像这样不断地循环。
把容器的盖子拿掉。不用橡皮筋。如果确实需要密封,用夹子,这样一个动作就能开合了。
让物品能“自立”:厨房的毛巾要竖着放在四方形的浅托盘里。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就卷起来。
选择的自由:
物品的摆放方式,要考虑是不是便于选择。有的人家里,各个种类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放,结果,因为里面的东西不好拿,最后就只能拿放在外面的东西用。
一旦实现了“舍”,……人也会变得慎重起来。
不良品库存=负债。

第五章

彻底地进行断舍离,打造出舒适的生存环境后,自己也就成为完全可以信赖的自己了。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一旦扔掉了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一直占据了房间里的一等座位。
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后者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
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日常随便用(好的东西)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
断舍离并不是建议人们去过曾经大力提倡的清贫、节约的生活。虽然就结果来说,你的生活可能会因为断舍离而变得简单、节约,但断舍离追求的并非这些本身。
(很多)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自己的观念的东西,其实是父母的观念,或者是身边其他人的观念。
必要的东西只出现在必要的时候,并且只得到必要的数量。
(如果)想把需要的书拿出来,可放在前面的书却碍了事……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压力。
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一个。
住在乱七八糟的房子里,却期待着“会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呢”,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
真有必要为了完全未知的未来做太多无端的准备吗?
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

后记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为自己打造出周围全都是友好的战友的空间。
来自豆瓣@高地清风

印象笔记就分享了「断•舍•离」的理念,不妨再读读以下两篇文章,都是理念的实践和应用,点击下列标题即可
如果你对「断•舍•离」不感冒,那么其他「整理」方法,也值得参考,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印象笔记在做书摘方面,更是超级好用,最后分享一张资深象亲@LISA 做的思维导图,这么用法你都用过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