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有加,并非垂老;
理想丢弃,方坠暮年。

在很多人眼中,“老”是白发苍苍、体弱多病,是孤独寂寞、年华垂暮;而在李曼华的镜头里,“老”是一种时间沉淀的美,是一种时间和财富都达到顶峰的黄金时代。
她曾经是央视《人物》纪录片导演,拍摄过46部人物纪录片;但如今,她将目光聚焦于老年题材,成为“享老主义”理念的倡导者。作为国内首部享老题材电影,她的纪录片作品《金色时光》收获了金鸡奖的最佳纪录片提名。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身份如何变换,我始终听从内心的召唤。我愿用影像表达情感、汇聚力量、冲击心灵。”
我们的父母和未来的我们 将如何走向暮年
2007年,李曼华离开了央视,也同让她声名鹊起、“最有人文情怀”的《人物》栏目告别。“当时无论是中国的纪录片还是我的创作,都面临着瓶颈。”李曼华称,她不愿为了在体制内衣食无忧,放弃自己的创作可能。
“任性”地离开央视后,李曼华最初将目光聚焦在女性题材,迅速完成了“女性三部曲”中的首部故事片《闭上双眼》,入围圣地亚哥女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就在筹备第二部电影时,一件颇有“神启”意味的事情改变了进程。
那是2008年夏夜,独自在家的李曼华看到了一则电视新闻:一位老人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直到两周后才被察觉有异的儿女发现。“作为导演我会自然地将信息转化为图像”,李曼华称,“我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当时的李曼华意识到,被主流电影圈忽视的“养老”,或许是比女性更有价值的题材。“我开始思考一个自己从未想到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和未来的我们将如何养老”。而思考的结果是,李曼华在团队的反对声中执意停拍女性电影,而是做一个关于中国养老的纪录片。
“我不想只做提问者”
涉足养老电影这个冷门领域,资金成为李曼华需要解决、却找不到投资方的首要难题。但“唐吉柯德”式的初心,让她拿出自己在央视数年的积蓄,成立了一个包括二十多位摄影师和摄像师的团队。
在这段时间里,李曼华走访了北京100多位空巢老人、拍摄出10000多张照片和1000多小时的影像素材。2011年,李曼华的首部养老题材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暨同名摄影展推出,并开始全国做公益展。“全程无摆拍”的原则让李曼华对中国养老现状的剖析极富感染力,收获了无数观影老人的眼泪。
但是,正是这些“眼泪”,让李曼华开始反思和质疑。一次纪录片在社区播放时,一位老人中途嚎啕大哭离场,引发观影老人的全体泪奔。事后,那位老人在李曼华的追问中说:“你拍的片子很好,但不是给我们看的。你拍的这些正是我们当下承受的,你只是再次提醒了我的痛楚。”
另一件触动的事情是,跟随多年的助理选择辞职。“她告诉我,从开拍老年题材起,看到的都是灰暗的生活”,李曼华回忆起这番经历,“她甚至决定在60岁自杀,这吓坏了我。”
于是,李曼华的思路再次发生了改变:“本来我想通过镜头改变老人的生活状态,但却发现,问题的一直存在让这种提问变得毫无意义。我需要寻找一个答案。”
唐吉柯德与同行的力量
在感到困惑无力时,李曼华遇到了84岁的李安格。这个曾经作为中国女排技术顾问的老人,如今正筹备自己的音乐会。“我的心结突然打开了”,李曼华称,“我发现有些人18岁就死了,只不过到了75岁才埋葬;有些人却能永远活在18岁。”
李安格成为她的第二部影片《金色时光》的主人公。这部老年题材的影片最终于2014年登陆院线,被媒体赞誉为“影响三代的电影”。但在李曼华看来,影片更大的意义,在于贯穿始终、表达自己内心的“享老”理念。按照她的话说,“与其让老人悲悲戚戚地孤独示人,不如将他们的理想生活展示出来”。

李曼华电影《金色时光》
自此,李曼华也成为“享老”理念的倡导者。除了影视作品,她还借助在养老领域积累数年的资源,建立了“中国梦 享老梦”公益平台,试图为万亿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传播全新的价值理念。“享老的核心是‘做自己’,说到底需要心态的转变。”李曼华称,无论是正处晚年的老人、还是需要“养老”的中产阶级,抑或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都是自己想去影响和改变的人群。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至少,这位执着的“唐吉柯德”,已经有了同行的力量。

11月19日,李曼华将来到JIC投资论坛,从导演的视角讲述“享老”理念与自己的故事。除此之外,这场名为“养老产业:机遇·创新·融合”的论道平台,将集聚这个行业的领军者和践行者,共同讨论其中的趋势与机遇。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时间:2015年11月19日(下周四)13:30-16:00
地点:开元名都大酒店(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大街1号院2号楼)
主办单位: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老年报社
承办单位: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议程
  • 13:30-13:40 签到及自由交流
  • 14:00-14:10 嘉宾致辞
郭云钊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李耀东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年报社社长
  • 14:10-15:20 主题演讲
主题一:时代之“机”——老龄社会:新机遇 新挑战
郝福庆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
曾 琦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党俊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庄 喆 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题二: 创新之“变”——享老主义:新理念 新模式
李曼华 老年题材影视导演、享老主义理念的倡导者
乌丹星 养老产业专家、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
龚先念 建投享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15:20-16:00 圆桌论坛
融合之“道”——养老+: 新思路 新发展
拟参与企业: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浩盈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作者冰城,就职于建投控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本文为JIC投资观察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